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96)
2023(10624)
2022(8878)
2021(8339)
2020(7267)
2019(17149)
2018(16518)
2017(32006)
2016(17261)
2015(19928)
2014(19657)
2013(20077)
2012(19010)
2011(17376)
2010(17161)
2009(16219)
2008(16331)
2007(14363)
2006(12325)
2005(11196)
作者
(50475)
(42504)
(42489)
(40645)
(27321)
(20629)
(19349)
(16479)
(16085)
(15034)
(14531)
(14248)
(13584)
(13471)
(13384)
(13323)
(12772)
(12546)
(12365)
(12336)
(10446)
(10435)
(10400)
(9664)
(9657)
(9571)
(9442)
(9132)
(8464)
(8453)
学科
(84183)
经济(84103)
(49000)
管理(48982)
方法(43211)
数学(39715)
数学方法(39501)
(38921)
企业(38921)
中国(22689)
(22290)
(20727)
(17774)
贸易(17769)
(17288)
(15147)
业经(14774)
地方(14704)
(14331)
财务(14311)
财务管理(14279)
(14267)
企业财务(13711)
农业(13666)
(12647)
金融(12645)
(12188)
银行(12161)
(11611)
环境(11452)
机构
大学(261600)
学院(257040)
(119445)
经济(117490)
管理(99622)
研究(90270)
理学(86510)
理学院(85544)
管理学(84402)
管理学院(83902)
中国(70404)
(55099)
(53910)
科学(52188)
(45396)
财经(44127)
(42877)
中心(41657)
研究所(41273)
(40504)
经济学(39394)
业大(36622)
(36148)
经济学院(35981)
北京(35239)
农业(34023)
财经大学(33245)
(31868)
(31697)
师范(31417)
基金
项目(171005)
科学(136076)
基金(129107)
研究(122461)
(112566)
国家(111721)
科学基金(95922)
社会(81755)
社会科(77841)
社会科学(77821)
基金项目(67959)
(62084)
自然(61283)
自然科(59954)
自然科学(59934)
自然科学基金(58971)
教育(56069)
(54251)
资助(54206)
编号(46793)
(40754)
重点(38452)
成果(37673)
(36238)
国家社会(35391)
教育部(35302)
(35066)
人文(33517)
科研(33378)
中国(33140)
期刊
(122608)
经济(122608)
研究(77404)
中国(46177)
(42237)
学报(39645)
(37404)
科学(37121)
管理(33724)
大学(29880)
学学(28283)
(26133)
金融(26133)
农业(25281)
财经(22951)
经济研究(21641)
技术(19733)
(19717)
教育(19416)
业经(17464)
问题(17332)
(16552)
(14904)
世界(13955)
国际(13942)
统计(13910)
技术经济(13724)
理论(12316)
(12140)
(11462)
共检索到376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邓传海  
本文认为,中国股市没有出现像美国股市那样的周末效应。本文并不证明中国股市就是个有效市场。它只能说明,在否定有效市场的诸多现象中,周期效应可以被排除。目前的中国股市既不是完全有效市场也不是完全无效市场,而是一个有一定有效性的市场。政策、公司业绩、信息、炒作、资金等因素都在影响中国股市。如果借助一些分析方法寻找价格被低估的证券,将可以为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严武  徐伟  王静  
基于BB“转折点确认程序”分析方法,我国股票市场的牛市和熊市周期为两个界线分明以及有持续性的阶段,这有助于提高对稳定的股票市场周期的理解及今后的研究。而由BB方法检测出的牛市和熊市转折点的应用,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实用价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媛  冉齐鸣  
投资者情绪是影响资产定价的重要因素,本文首次构建了衡量个股情绪的beta指数,对A股收益的周期性波动进行研究。研究表明,A股市场存在显著的情绪重复和反转效应,个股情绪可对其进行解释;个股情绪与情绪高涨(低迷)期股票超额收益率正(负)相关,与传统市场情绪相比,个股情绪对股票未来收益的预测能力更强;对不同特征的公司加以区分后,上述结果稳健,非国企、存在海外业务及处于西部地区的公司,受个股情绪的影响更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任俊琛  吴春梅  陈振东  
本文选取上海股票市场1997年至2006年中的数据,对BM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BM值居中的股票在研究期间内的表现最好,因此建议投资者选取BM值居中的股票进行投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正彦  
股权分置改革虽然基本解决了市场分割问题,但是中国股市周期性震荡再次发生。虽然其中有与发展中国家股市发展阶段类似的普遍性,但也有中国股市本身的特殊性。股权分置改革没有改变中国股市的市场特征、市场基础和市场系统性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晓斌  吴术  
文章采用基于EM算法的状态空间分类方法,研究了股市周内效应在价格跳跃与扩散两种状态下的效应表现形式。通过对中国股市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状态空间分类下的周内效应不同于通常观察到的"黑色星期一"现象,而是存在周一跳跃,周二周三回撤现象。这种现象可以用投资者的过度反应行为来解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秀芳  
本文在对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研究结果进行考察的基础上 ,运用有效市场理论分析了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得出中国股票市场正趋于弱势有效的结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吉翔  高英  
在对股市泡沫和反泡沫的概念界定和形成机理进行规范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对数周期性幂律模型对我国股市的泡沫与反泡沫进行了分时间段的实证分析,得出了我国股市具有分形特征、存在对数周期性幂律泡沫及反泡沫、沪深两市转制趋于同步等一系列结论,提出了中国应适时适当使用财政政策、完善股市对称性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华新  孙铮  
企业会计政策的稳健性选择是不断变化的,文章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波动如何影响企业的投融资行为,进而如何影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中的稳健性程度。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中国股票市场的周期性波动导致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进而表现出随股市周期变化的稳健性特征,即在股市上行周期,企业会计政策的稳健性减弱,而在股市下行周期,企业会计政策的稳健性增强。文章的结论为投资者及监管部门加深理解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董屹  辜敏  贾彦东  
中国股市历来对政策具有强烈的敏感性。本文以“QFII出台会引起股市短期内强烈波动”为假设 ,通过构建QFII指数时间序列、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干预分析模型和ARCH族模型检验 ,并没有发现预期的市场反应。在此基础上 ,作者从横向和纵向细分了股市各期“利好”政策 ,提出“中国股市‘政策效应’逐步减弱”和“‘政策效应’激发条件发生改变”的结论 ,并据此拟订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振明  
本文研究了财富效应的存在性 ,并通过回归分析 ,估计了中国居民资产的财富效应的系数 ,并据此对中国股市 1 999年 5月 1 9日行情后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分析 ,否定了通过启动股市来拉动内需的主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学军  王永宏  
传统金融理论告诉我们投资者应该如何管理投资 ,而行为金融理论则告诉我们投资者实际上是如何行动的。理解投资者的实际行为对于证券投资管理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一个大型营业部的近 1万个投资者帐户 ,研究了处置效应 (dispositioneffect) ,即投资者太长时间地持有亏损股票而太短时间地卖掉赢利股票的倾向。研究发现 ,这些投资者无条件地非常愿意实现赢利股票 ,而持有亏损股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曲丽清  汪红丽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市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根据股市周期性波动而发生反转。2001年6月至2005年5月,在股票投资者人数增长缓慢、股票市值占GDP的比例逐步跌至谷底、个人金融服务系统不发达、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合力影响下,股市下跌时居民消费支出反而增加。但是,2005年6月之后,随着我国股票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和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股市上涨显著地刺激了居民消费,这一时期股市财富效应增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骆祚炎  
本文以1992—2002年的经济数据为样本,对中国股市财富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股市存在微弱的财富效应。金融资产的MPC=0.0486,股市财富效应对总消费的影响较小。一是因为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影响占总消费变动的平均比例仅为1.33%,1995年、2001年和2002年的股市财富效应甚至对消费起到了减少的反作用;二是因为股票等资产的财富效应相对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来说,显得很微小;三是因为总消费中存在的自主性消费减弱了股市财富效应对总消费的影响。为扩大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的作用,应扩大股票市场价值占GDP的比例,提高股票类金融资产占居民家庭的比重,维持股市稳定的预期。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潘妙丽  蒋义宏  
将中国大陆1394家上市公司2004年至2007年期间5576份年报,分为熊市悲观样本组与牛市乐观样本组,用Givoly&Hayn(2000)的应计项目模型和Ball&Shiva-kumar(2005)的应计项/现金流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熊市悲观样本组的应计利润以及非经营性应计利润较低,会计盈余下降周期与熊市悲观周期吻合;牛市乐观样本组的应计利润以及非经营性应计利润较高,会计盈余上升周期与牛市乐观周期一致。上市公司经营者(代理人)操纵应计项目以及刻意安排应计项目在牛市与熊市之间回转,使得熊市悲观周期会计盈余被低估而牛市乐观周期会计盈余被高估,以迎合投资者(委托人)牛市过度乐观而熊市过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