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5)
- 2023(11667)
- 2022(10167)
- 2021(9329)
- 2020(8171)
- 2019(18481)
- 2018(18146)
- 2017(35490)
- 2016(19442)
- 2015(21648)
- 2014(21596)
- 2013(21296)
- 2012(19634)
- 2011(17720)
- 2010(17879)
- 2009(17026)
- 2008(17226)
- 2007(15816)
- 2006(13429)
- 2005(12267)
- 学科
- 济(76117)
- 经济(76044)
- 业(58354)
- 管理(57349)
- 企(47671)
- 企业(47671)
- 方法(38513)
- 数学(34151)
- 数学方法(33807)
- 财(25722)
- 中国(20877)
- 农(20168)
- 务(18467)
- 财务(18430)
- 财务管理(18386)
- 制(18375)
- 企业财务(17538)
- 银(16911)
- 银行(16879)
- 行(15894)
- 贸(15678)
- 贸易(15669)
- 学(15649)
- 融(15268)
- 金融(15266)
- 易(15202)
- 业经(15197)
- 农业(12602)
- 地方(12490)
- 理论(12178)
- 机构
- 学院(275200)
- 大学(274620)
- 济(112533)
- 经济(110022)
- 管理(104312)
- 研究(89964)
- 理学(88537)
- 理学院(87583)
- 管理学(86005)
- 管理学院(85483)
- 中国(75708)
- 财(57987)
- 京(57079)
- 科学(54639)
- 农(48650)
- 所(46591)
- 财经(45399)
- 中心(43712)
- 江(42245)
- 研究所(41784)
- 经(41160)
- 业大(40916)
- 农业(38526)
- 北京(35921)
- 经济学(35401)
- 州(33996)
- 财经大学(33970)
- 范(32825)
- 师范(32439)
- 经济学院(32115)
- 基金
- 项目(177141)
- 科学(138431)
- 基金(129273)
- 研究(126574)
- 家(112997)
- 国家(112096)
- 科学基金(95720)
- 社会(79884)
- 社会科(75676)
- 社会科学(75654)
- 省(68979)
- 基金项目(67792)
- 自然(63333)
- 自然科(61885)
- 自然科学(61863)
- 自然科学基金(60794)
- 教育(58911)
- 划(58209)
- 资助(54621)
- 编号(51607)
- 成果(41912)
- 重点(40123)
- 部(39751)
- 发(36678)
- 创(36456)
- 课题(35052)
- 科研(34940)
- 性(34421)
- 创新(34156)
- 教育部(34066)
共检索到415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大威
2021年上半年,伴随经济缓步复苏,宽信用政策有所转向,稳杠杆、防风险政策立体发力,经济周期性特征有所显现,加之市场主体谨慎预期强化,使得分层态势愈发明显,信用债市场呈现违约率走高、净融资收缩态势。上半年信用债市场违约创历史新高信用债违约创历史新高根据Wind数据,2021年上半年信用债违约规模达1266.5亿元,违约率为0.31%,双创我国信用债违约史新高(2014年为首只信用债违约年,见图1)。
关键词:
信用债 周期性风险 信用利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连友
本文在商业银行亲经济周期现象的基础上,对由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计量体系所造成的亲周期原因进行了深入 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缓释政策,以减小商业银行的亲周期性,维护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稳定。
关键词:
亲周期性 信用风险计量 缓释政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丽娟
资产的价格波动与财政平衡之间关系密切。资产价格波动主要是通过收入、产出和财政援助三个渠道对财政账户产生影响的,并且这种影响随资产价格波动呈现非线性和非对称特征。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对资产价格波动对财政账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中国实际给出了政策含义。
关键词:
资产价格波动 财政账户 政策含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美喆 胡丕吉
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与货币周期宽紧转换的宏观背景下,市场利率对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的影响可能具有门槛效应。通过对货币周期转换阶段市场利率对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以2012年1月—2017年8月我国宏观数据为样本,建立门槛模型来捕捉市场利率对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的非线性影响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不同期限结构的市场利率变化对债券市场信用风险影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长期利率整体上对信用风险具有正向影响,短期利率则视货币宽紧程度对信用风险有截然相反的影响效果。进而提出中央银行可根据货币周期所处不同阶段在公开市场上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岩岩 赵正龙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否存在亲周期性特征,银行内部评级模型如何反映经济周期对违约风险的影响,这些问题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难点问题。本文通过BP滤波法剥离出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周期性波动项与GDP产出缺口,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同步的负相关性,即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备亲周期性。对此,本文结合业界经验与内部评级实践,提出了在内部评级模型中反映亲周期特征的操作方法,一是在主标度中引入调整因子,二是直接在内部评级模型中引入宏观经济指标,期望对国内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建设和完善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放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顺周期性的系统性风险中,这种风险会更加放大。在顺周期性的影响下企业如何优化内部财务管理,防范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并进行逆周期调节,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审视企业在顺周期性下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揭示顺周期性下企业存在系统性风险的表现特征,探索企业财务面临风险的逆周期监控措施,是目前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宋艳伟 王静
本文运用美国银行控股公司的季度数据研究发现,信用风险转移交易规模的增长在金融危机之前能带来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银行流动性和收益水平的提高,但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却不明显甚至存在负向抑制作用。激励扭曲导致信用风险转移工具的正反馈效应大于负反馈效应,显示信用风险转移工具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现象,表明加强制定适应的逆周期政策和建立适应的逆周期机制,在宏观审慎监管中十分重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建和 施炳宽 王玉斌 张淑
次贷危机后,我国宏观审慎体系一个重要内容是防范金融体系中可能存在的顺周期行为。基金风险波动的顺周期性是否存在,关系着基金业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运作。文章选取中证开放式基金指数数据为样本,使用Va R方法测算我国基金市场风险。通过回归模型拟合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基金风险、GDP增长率和上证指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开放式基金风险存在明显的顺周期性。据此,有必要对基金业实行逆周期监管,平抑金融体系不稳定性。本研究有效地弥补了目前学术界对基金风险波动顺周期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
基金风险 风险波动 VaR 顺周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章向东 姚斌
本文在对同业业务发展及其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同业业务的顺周期性进行分析和评估。通过测算弹性系数表明,同业负债对名义GDP的弹性系数大于广义信贷;通过HP滤波方法发现,"同业负债/GDP"偏离度要明显大于"广义信贷/GDP"等指标,即"同业负债"顺周期性表征功能更强,在宏观审慎管理实践中,可视为有效的补充监测指标。为规范发展同业业务,要尽力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负债结构,同时控制部分类型业务的规模;创新宏观审慎指标和工具,加强监测分析和流动性风险管控;利用部际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间沟通和信息共享制度建设。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同业业务 顺周期 宏观审慎监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建和 施炳宽 王玉斌 张淑
次贷危机后,我国宏观审慎体系一个重要内容是防范金融体系中可能存在的顺周期行为。基金风险波动的顺周期性是否存在,关系着基金业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运作。文章选取中证开放式基金指数数据为样本,使用Va R方法测算我国基金市场风险。通过回归模型拟合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基金风险、GDP增长率和上证指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开放式基金风险存在明显的顺周期性。据此,有必要对基金业实行逆周期监管,平抑金融体系不稳定性。本研究有效地弥补了目前学术界对基金风险波动顺周期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
基金风险 风险波动 VaR 顺周期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荆中博 王乐仪 方意
从理论角度,本文提出不同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溢出以及房价上行时期的风险累积是导致中国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加大的关键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传统系统性风险度量指标进行改进,利用房价上行时期数据构建具有前瞻性的风险累积指标,并创新地运用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波动性较大,且与政策调控具有较高相关性,但是政策调控对风险的影响作用逐步减弱。城市层面,系统重要性城市主要集中于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此外,本文指标捕捉的是单个城市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同向变动,对于指标值显著为负的城市应予以特别关注,该类城市很可能是房地产市场进入新周期的领跑城市,具有较强的系统重要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惠锐 郭华世
论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呈现出顺周期性,即经济繁荣期商业银行不良率下降,经济衰退期商业银行不良率上升,同时影响存在滞后性;商业银行不良率存在较强的惯性,但随着时间推移影响力逐渐减弱。最后,对商业银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经济周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肖忠意 陈海涛 梁洪
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因此理解“双支柱”调控对企业商业风险的影响机理不仅有利于拓展“双支柱”的微观视角,而且有利于明确“双支柱”调控的金融稳定效应。文章尝试从商业风险视角,基于“宏观政策工具-金融体系特征-微观企业风险”框架,并借助中国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2010-2018年的数据,实证检验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对上市公司商业风险的“逆周期”调控作用。研究表明:(1)货币政策的宽松或宏观审慎政策的收紧会提高企业的商业风险,而“双支柱”调控则能够抑制企业商业风险的增加,发挥微观金融稳定效应。(2)对于处于不同经济周期和企业生命周期的企业,“双支柱”对商业风险能够发挥“周期性”调控效应;对于不同金融市场结构和企业投融资结构的企业,“双支柱”对商业风险能够发挥“结构性”调控效应。总体而言,文章进一步将“双支柱”拓展到了微观稳定效应的研究视角,对于我国优化“双支柱”框架的顶层设计和丰富调控政策工具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雅婷
与经济周期类似,保险业经营波动也呈现一定周期性。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后认为,国外注重研究"承保周期",主要集中在解释其产生原因,验证其在各国保险业的存在性;国内学者则在验证非寿险市场承保周期存在性的基础上,开始分析经济周期对保险市场波动的影响。总体而言,对保险业周期性波动的"整体性研究"较多,欠缺"结构性研究"。此外,在保险逆周期监管研究方面,现有文献侧重逆周期监管的必要性研究和监管措施研究,尚未对逆周期监管的两个难点有所突破。未来我们至少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作进一步探索:研究重点应侧重"保险周期"而非"承保周期";分析保险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形态差异和结构性差异;加强逆周期监管的"预见性"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方意
基于经营业务视角,构建兼具直接关联性和间接关联性的网络模型,并以此构建适合度量中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指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依据指标有效性的3大标准,将构建的系统性风险指标与传统的5种网络模型指标和6种尾部依赖模型指标进行全面比较。实证结果显示:(1)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存在阶段性特征。低风险阶段主要由风险敞口和杠杆率等因素驱动,高风险阶段主要由间接关联性因素驱动。(2)相对于其他指标,本文的系统性风险指标具有敏感性、前瞻性、逆周期性等优势。(3)系统性风险有3个传染渠道,去杠杆降价抛售溢出渠道最为重要。随着外部冲击变化,传染渠道的重要性会发生变动,渠道变动的背后是系统性风险影响因素重要性发生变动。本文研究还发现,改善金融结构对于防范系统性风险有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