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9)
- 2023(9830)
- 2022(8028)
- 2021(7289)
- 2020(6196)
- 2019(13902)
- 2018(13545)
- 2017(26548)
- 2016(14418)
- 2015(15827)
- 2014(15612)
- 2013(15481)
- 2012(14352)
- 2011(12739)
- 2010(13068)
- 2009(12624)
- 2008(12731)
- 2007(11688)
- 2006(10643)
- 2005(9890)
- 学科
- 业(77929)
- 企(73020)
- 企业(73020)
- 济(64140)
- 经济(64057)
- 管理(61287)
- 方法(26301)
- 业经(26224)
- 财(24805)
- 农(23372)
- 务(19193)
- 财务(19174)
- 财务管理(19155)
- 数学(18569)
- 数学方法(18351)
- 企业财务(18142)
- 策(17213)
- 农业(16972)
- 技术(16322)
- 中国(14744)
- 制(14653)
- 划(13306)
- 和(12632)
- 理论(12447)
- 企业经济(12075)
- 经营(11507)
- 贸(11413)
- 贸易(11407)
- 体(11372)
- 易(11106)
- 机构
- 学院(212184)
- 大学(204772)
- 济(92430)
- 经济(90711)
- 管理(86574)
- 理学(73457)
- 理学院(72821)
- 管理学(71902)
- 管理学院(71528)
- 研究(69486)
- 中国(56654)
- 财(45244)
- 京(43061)
- 科学(40691)
- 农(39681)
- 所(35738)
- 江(34907)
- 财经(34532)
- 研究所(31847)
- 农业(31465)
- 中心(31426)
- 经(31318)
- 业大(30988)
- 北京(27063)
- 经济学(26884)
- 州(26701)
- 院(25205)
- 财经大学(25157)
- 商学(25060)
- 商学院(24822)
- 基金
- 项目(132398)
- 科学(105928)
- 研究(97356)
- 基金(97049)
- 家(84284)
- 国家(83442)
- 科学基金(72984)
- 社会(62310)
- 社会科(59111)
- 社会科学(59096)
- 省(53296)
- 基金项目(50056)
- 自然(48055)
- 自然科(47004)
- 自然科学(46988)
- 自然科学基金(46245)
- 划(43624)
- 教育(43445)
- 资助(40491)
- 编号(38731)
- 业(34356)
- 创(30962)
- 成果(30808)
- 重点(29636)
- 发(29259)
- 部(29173)
- 创新(28008)
- 课题(27069)
- 制(26038)
- 性(25493)
- 期刊
- 济(110981)
- 经济(110981)
- 研究(64302)
- 中国(42561)
- 管理(39138)
- 财(38915)
- 农(37793)
- 科学(29533)
- 学报(29301)
- 农业(26018)
- 融(22804)
- 金融(22804)
- 大学(22716)
- 学学(21825)
- 技术(20447)
- 业经(20438)
- 教育(17993)
- 财经(17733)
- 经济研究(17577)
- 业(16210)
- 经(15405)
- 问题(13623)
- 技术经济(13262)
- 贸(11735)
- 现代(11657)
- 世界(11454)
- 财会(11318)
- 商业(10461)
- 国际(10453)
- 经济管理(10229)
共检索到331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戴静 刘放 张豪 许传华
本文检验了官员任期及产业政策周期交错导致的政策不确定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以2006—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官员任期与五年计划周期交错程度与企业R&D投资增长率显著负相关。周期交错对国有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和产权制度较差地区企业的R&D投资的抑制效应更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周期交错抑制企业R&D投资的潜在途径是降低财政补贴和企业风险承担。以上结果为制定基于创新驱动的官员激励政策和产业政策提供新思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邹文理 谢小平 叶俊凯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主要通过“激励效应”和“约束效应”两个方面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本文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实证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总量和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总量有抑制作用,对企业金融投资有刺激作用,说明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是引起企业投资“脱实向虚”的重要原因。考虑到企业生命周期差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成长期企业投资总量下降最多,其次为成熟期企业,最后为衰退期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衰退期企业金融投资上升最多,其次为成长期企业,最后为成熟期企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世亮 黄永春 徐高彦
产业扶持政策是我国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不确定性会对微观企业创新决策造成巨大冲击。本文采用2008—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以及企业财务柔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产业政策变更不确定性会激励企业创新质量,而产业政策执行不确定性会抑制企业创新质量;在此过程中,企业财务柔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且相比于负债柔性,现金柔性起到主导调节作用。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企业的政策不确定性感知与融资约束是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创新质量的核心传导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于中低质量创新,产业政策变更不确定性对高质量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强,而产业政策执行不确定性对高质量创新的抑制效应更弱。研究可以为深入理解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决策的负外部性提供新的经验证据,也为企业应对政策不确定性冲击以及政府优化产业政策制定与执行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兴华 洪攀
以2008-2021年A股上市非金融企业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著改变了企业资产配置结构,突出体现为促进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向金融资产而挤出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成熟期阶段企业脱实向虚影响最为显著。衰退的经济周期对企业“脱实向虚”形成推波助澜作用,而繁荣的经济周期则相反。基于内在动机视角的检验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下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中是出于“风险规避”动机下保持流动性的“无奈之举”而被动选择“脱实向虚”,排除了企业“有意为之”和“逐利动机”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琼 侯美婷 王成园
文章基于企业家活动配置理论及科技企业的独特性,将科技企业生产性活动划分为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两类,实证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上述活动配置的影响,并考察该影响随企业生命周期演变而呈现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两种导向型活动都有正向影响,其中,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成长期的科技企业会显著增加技术导向型活动,成熟期的科技企业在两类活动上都会加大投入,而衰退期的企业则更倾向于增加市场导向型活动投入;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规律显著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则反应不灵敏。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方 国文婷 张云
采用2000—2019年SDC全球并购数据库中国企业的并购案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并购行为,增加并购完成数量且缩短并购完成时间。机制分析表明,企业代理问题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该现象。异质性检验发现,经济下行期、垂直并购和非跨境并购、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并没有阻碍企业的并购行为,在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背景下,政策出台和实施方案需要科学评估,防范企业管理者的非理性动机。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企业并购 逆周期调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贾玉成 张诚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占世界OFDI流量的比重由2008年的2.8%增长到2015年的8.7%;而且,以跨国并购方式的对外投资更加突出,占世界跨国并购的比重由2008年的5.4%增长到2013年的19.8%,随后下降到2015年的6.9%。那么,跨国并购和经济周期是何种关系?如何以不确定性为视角对"逆周期"并购进行理解?文章基于2000~2016年中国企业对91个国家的跨国并购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周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国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逆周期"特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并购正相关,并且在国企样本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逆周期"并购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表现尤为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双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差距和双边市场增长潜力差距均与并购规模呈正相关。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经济政策 不确定性 跨国并购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佳丽 唐朝永
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2014年至2019年的面板数据,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切入,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会计信息可比性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于会计信息可比性有显著正效应,即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代理成本加剧会抑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正向影响;按照企业生命周期分类,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正向影响在成熟期的企业最高、成长期的企业次之、衰退期的企业最弱;代理成本抑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会计信息可比性正向影响在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存在差异,按照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顺序依次减弱。本文对于资本市场建设、企业治理制度完善及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经济行为决策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天骄 李成
企业税收不确定性是通过测度企业税收负担的波动,从微观视角考察企业税收风险的度量指标,反映了微观主体在现行税收政策和制度下的纳税遵从成本。本文结合我国营商环境改革的背景,重点研究营商环境优化是否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税收不确定性。以2009—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优化能够降低企业税收不确定性。此外,本文还重点考察了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时,营商环境对企业税收不确定性的影响效应差异。本研究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制定差异化的税收战略,降低企业税收不确定性、缓解企业税收风险,同时也为政府相关部门评价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营商环境 税收不确定性 企业生命周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志元 马永凡 胡兴存
本文基于雅昌艺术网国画400指数的388位艺术家2000—2017年的16 956对重复样本数据,运用重复交易法、3SLS回归量化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经济周期对艺术资产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处于较低水平时,不确定性与艺术资产价格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不确定性处于较高水平时,二者之间则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艺术资产价格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呈U型。第二,相比于经济扩张阶段,经济紧缩阶段艺术资产呈现出更高的价格水平,即艺术资产价格是逆周期的。第三,在同等水平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条件下,投资者更倾向于持有艺术品杰作。因此,艺术资产具有典型的逆周期属性和避险属性,在资产组合和大类资产配置时考虑加入艺术资产是可行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贾玉成 吕静韦
本文从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视角就对华贸易摩擦展开研究,结果发现经济下行周期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了贸易摩擦数量,东道国则是对华贸易摩擦的"始作俑者"。进一步扩展性研究发现,经济下行周期显著加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贸易摩擦的影响。立足制度环境差异视角的研究发现,双边经济增长动力差异和政治制度差异与贸易摩擦显著正相关,经济下行周期则强化了上述因素对贸易摩擦的正向影响。立足实证结论,经济下行局面的改善和政策稳健性的提升有助于缓和贸易争端。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金全 王梓任 陈润东
本文运用门限向量自回归随机波动率(SV-TVAR)模型研究金融周期视角下不确定性冲击对我国经济的非线性影响,并测度了不同金融周期阶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研究发现,无论是金融紧缩时期还是金融扩张时期,不确定性冲击都具有产出紧缩、通货紧缩和金融紧缩的多重效应;但在金融紧缩时期,不确定性冲击的负面影响更大更持久。我国经济政策应对不确定性冲击的反应是“逆周期”和扩张性的。进一步的政策分析结果表明,金融紧缩时期的财政政策对熨平不确定性冲击和稳定经济增长的效果远远高于金融扩张时期,也高于同时期的“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比不同金融周期阶段“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发现“数量型”货币政策在熨平不确定性冲击方面效果更好,而“价格型”货币政策则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效果明显。因此,要充分重视财政政策在熨平不确定性冲击和稳定经济增长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强“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在不同调控维度上的优势互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立东 程小可 姚立杰
宏观经济环境及产业特征是影响微观企业财务政策的重要因素。基于我国特殊制度情境,笔者探讨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行业周期性对企业现金持有动态调整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大,企业现金调整速度越快,且这种效应在不同产权性质、投资水平、经营现金流及偿债水平的企业中具有显著差异。进一步,与宏观经济波动紧密相关的周期性行业企业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大时的现金调整速度明显快于非周期性行业企业;深入细分行业特征后发现,在行业周期性与行业竞争度组成的象限中,周期性且竞争激烈行业的企业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大时表现出了最快的现金调整速度,其平均调整半周期为0.957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文芳
笔者以我国上市公司1999年~2006年的R&D投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生命周期对R&D投资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生命周期是R&D投资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总体来说,公司在创业期的R&D投资强度会显著高于成熟期,但在各国有背景的上市公司组中该倾向却不明显。无论是私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组还是国有背景的上市公司组,都会选择在公司的衰退期削减R&D投资。这种R&D投资的非持续性应是许多公司不能基业长青的原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玮 崔也光
本文以2010~2013年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与R&D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是其R&D投入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的递进,企业的R&D投入水平逐渐降低。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在成长阶段,企业会提高R&D投入水平,而在成熟阶段,企业开始降低R&D投入水平,直至进入衰退阶段。本文特别选取了医药制造业、信息技术软件业等四类典型的技术研发密集型行业进行研究,基本印证了上述结论。据此我们认为,在企业的成熟期即开始降低R&D投入水平,这种研发创新的非持续性应是国内大部分民营企业"短寿"、不能永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企业生命周期 R&D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