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2)
2023(581)
2022(491)
2021(501)
2020(345)
2019(903)
2018(913)
2017(1589)
2016(925)
2015(898)
2014(995)
2013(952)
2012(859)
2011(865)
2010(782)
2009(884)
2008(777)
2007(678)
2006(639)
2005(608)
作者
(2558)
(2059)
(2024)
(1978)
(1338)
(923)
(869)
(812)
(781)
(731)
(688)
(663)
(660)
(650)
(633)
(629)
(617)
(608)
(606)
(586)
(510)
(493)
(491)
(475)
(462)
(461)
(443)
(430)
(429)
(404)
学科
(3019)
经济(3018)
管理(2379)
(1925)
(1892)
企业(1892)
方法(1264)
中国(1225)
(1119)
理论(1091)
教育(890)
数学(882)
(877)
数学方法(858)
(632)
(625)
财务(621)
财务管理(620)
企业财务(605)
业经(579)
(539)
金融(539)
(539)
银行(536)
(524)
(501)
教学(500)
(488)
(485)
(432)
机构
大学(12221)
学院(11534)
研究(4609)
(4013)
经济(3896)
管理(3769)
中国(3466)
理学(3126)
理学院(3062)
管理学(2971)
管理学院(2952)
科学(2919)
(2804)
(2365)
研究所(2146)
(2080)
(2021)
中心(2014)
师范(2005)
北京(1957)
(1871)
教育(1690)
(1687)
师范大学(1658)
(1652)
业大(1619)
财经(1572)
(1445)
(1418)
农业(1318)
基金
项目(7303)
科学(5631)
研究(5328)
基金(5184)
(4747)
国家(4708)
科学基金(3850)
社会(3174)
社会科(3004)
社会科学(3004)
教育(2708)
(2622)
基金项目(2559)
(2522)
自然(2427)
自然科(2361)
自然科学(2361)
自然科学基金(2325)
编号(2227)
资助(2165)
成果(2053)
重点(1759)
课题(1681)
(1661)
大学(1463)
项目编号(1457)
(1451)
教育部(1441)
(1438)
(1428)
期刊
(4743)
经济(4743)
研究(4295)
中国(3262)
教育(2717)
学报(2228)
科学(1887)
(1881)
大学(1626)
管理(1563)
(1430)
学学(1371)
图书(1153)
(1079)
金融(1079)
农业(917)
技术(910)
书馆(903)
图书馆(903)
财经(821)
经济研究(757)
(711)
(653)
(624)
论坛(624)
(617)
会计(611)
问题(566)
理论(562)
林业(558)
共检索到19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申有顺  
2014年3月14日,周干峙院士与世长辞,噩耗传来,彷如高厦轰然倒塌,大地突然塌陷,悲从心来、泪流沾襟、不胜苍然、泣不能安……周干峙院士不仅是我国杰出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家,他对城市科学研究也非常重视。他说,城市发展需要城市科学,城市科学需要服务于城市发展。一部城市发展的历史是由简到繁的历史,解决城市发展的复杂问题必须要有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团队精神。我高山仰止般的和周干峙院士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鲍世行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余年,是我国历史上城市发展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时期,作为两院院士和原建设部领导的周干峙,以技术专家和高层领导的身份亲历了几乎所有重大的城市规划、建设实践。在那段轰轰烈烈的岁月里,他始终站在风口浪尖上,他是新中国城市规划历史的见证者。还是在北平(当时北京称北平)刚刚解放不久,他在清华大学营建系读书的时候,就十分关注北平的城市规划、建设的信息。当时不断传来令人振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致远  
原建设部副部长、两院院士周干峙同志于2014年3月14日仙逝。噩耗传来,顿感悲惜,没想到一位心怀抱负、踌躇满志的84岁老人竟然走了,实在没有思想准备。他是我工作上的引路前辈、业界学术上的点拨良师,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相识以来多有接触请教,得到很大的帮助。他工作上是十分认真的,学术上是思维敏捷的,说话上是坦诚直爽的,生活上是反对奢华的,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此时此刻,不禁想到我直接触及的几件往事,略作回忆,以资表示对他的永久缅怀和纪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顾文选  
2004年,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以下简称中国城科会或城科会)成立20周年,当时我是秘书长,直接协助周干峙理事长开展城市科学研究工作。如何纪念20年,我和秘书处的同事商量,也向城科会的老同志请教,阅读了能找到的历史文档。鉴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万里、李瑞环直接关心推动下成立和发展起来的,并一直由建设部在任领导兼任理事长的一个规格高、跨学科、综合性、以国家城市发展战略为主要研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为邦  
干峙同志去了。我国城市规划界、建筑界和城市科学界失去了一位资深的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和老领导,我们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一干峙同志对我国城市科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从1982年参加全国城市发展战略思想学术研讨会起,就和我国城市科学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那次会议上,他在《关于研究城市发展战略的一些认识》的论文中,分析了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的重大意义,参考国际经验,针对我国实际,对我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汪科  
2014年3月14日您今晨六时走了,我原本是没想过流泪的,但还是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因为您真的走了,没有什么人、什么高科技可以留住您!您走了,我怎能不流泪——在您辞世时,还托梦和我说:"汪科,再见……"——虽然您还是这么不愿我离开您。其实,我有很多话没有和您说、无法和您说、来不及和您说,您让我怎能舍得您?我敬您、爱您、怨您,怨您、爱您、敬您。对您,我有缕不断的心情和思绪,因为您是我这秘书十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干峙同志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76年他作为国家建委城建局规划处处长,直接参与了唐山震后重建的规划;随后又作为天津市规划局(代)局长,组织领导了天津市震后重建规划工作;后曾担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建设部副部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利芳  
我尊敬的老前辈、老领导、周干峙院士带着很多遗憾、很多牵挂走了。他太累了,总想着在有生之年多出点主意、多干一些事,很多时间是在飞机上度过的;他焦急,看到一些地方不尊重规划、不按科学办事,他发急发愁,但力不从心;他走得太急了,他亲历的许多中国规划界的大事还没顾上回忆、整理,真是太可惜了。3月20日,北京少有的蓝天,天气特别晴朗。八宝山东礼堂前,挂着年逾九旬的吴良镛先生亲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华荣  
关君蔚先生是水土保持界的老前辈,我50年代起就在水利部主管水土保持方面工作,在业务上开会或学术交流常和关老联系,和他交往中认识到他学识渊博,态度谦虚和蔼可亲,没有架子、平易近人;生活上艰苦朴素;说话幽默、谈笑风生,表现出一个学者的风度.他早年留学日本,攻读水土保持专业,毕业后归国,任教于北京大学、河北农学院,培养了一大批水土保持、林业专业人才,他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硕士生、博士生,不少已在中央、省、市有关单位担任厅、局、处领导职务,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可谓:"教学育人数十载,桃李满天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之悌(1929-2005)先生是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29年10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50年考入武汉大学园艺系,两个月后转入更符合自己志向的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就读,1952年随班并入新成立的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学习;195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7年被国家选派到原苏联莫斯科林学院留学,在AC雅勃拉可夫院士门下攻读林木遗传育种博士研究生;1961年获生物学副博士学位后归国。历任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教研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毛白杨研究所所长;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健  
上世纪90年代初,承前《中国经济史研究》主编李根蟠先生的厚爱,将两篇关于宋茶的拙文发表于该刊。又于1993年邀我参加在湖南张家界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经济史年会(会上忝任理事),在会上得以拜谒心仪已久的会长吴承明先生及结识多位师友,乃此次与会的最大收获。初识吴老即留下儒雅而博学的深刻印象。在此之前,我已拜读了吴老不少极具创见、颇富哲理的论著。如3卷本《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来喜  
人地学泰斗、当代地理学大师、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吴传钧院士2009年3月13日仙逝,享年91岁。中国地学界失去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让人深深地怀念,诉不完道不尽先生的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经济学家、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教授、研究员浦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3年2月7日19时1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竹  曹文振  
大家之思想是永恒的财富。历史的车轮即将驶入21世纪20年代,全新的数据环境与信息情境使得情报学的理论与实践范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也让情报学界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人文与技术的迷思。值此钱学森院士逝世十周年之际,回顾近年来钱学森情报学思想的学术作品和相关历史文本的研究脉络,梳理钱学森在情报学发展史上的思想历程,通过明晰钱学森情报学思想之源流与走向,阐释钱学森情报学思想之主体与内核,为厘清新时代情报学理路提供一些参考,并以此纪念钱学森对情报学的卓著功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