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4)
- 2023(1948)
- 2022(1587)
- 2021(1585)
- 2020(1391)
- 2019(3384)
- 2018(3360)
- 2017(5923)
- 2016(3526)
- 2015(4117)
- 2014(4181)
- 2013(4207)
- 2012(3694)
- 2011(3175)
- 2010(3351)
- 2009(3318)
- 2008(3619)
- 2007(3518)
- 2006(3341)
- 2005(3133)
- 学科
- 管理(24479)
- 企(16293)
- 企业(16293)
- 业(15943)
- 济(8126)
- 经济(8113)
- 财(7379)
- 人事(6483)
- 人事管理(6483)
- 务(5949)
- 财务(5930)
- 财务管理(5914)
- 企业财务(5583)
- 制(4363)
- 经营(4049)
- 划(4029)
- 策(4017)
- 方法(3883)
- 决策(3638)
- 银(3599)
- 银行(3599)
- 计划(3562)
- 行(3224)
- 理论(3223)
- 业经(3107)
- 度(2840)
- 制度(2839)
- 和(2600)
- 中国(2371)
- 业务(2290)
- 机构
- 大学(44643)
- 学院(44323)
- 管理(22210)
- 理学(16659)
- 理学院(16456)
- 管理学(16349)
- 管理学院(16216)
- 济(14292)
- 经济(13662)
- 中国(13164)
- 财(11141)
- 研究(11011)
- 京(10332)
- 江(8949)
- 公司(7242)
- 州(7234)
- 财经(7146)
- 北京(6642)
- 中心(6616)
- 经(6410)
- 科学(6314)
- 省(6088)
- 范(5755)
- 师范(5690)
- 银(5679)
- 商学(5629)
- 商学院(5567)
- 所(5550)
- 银行(5484)
- 财经大学(5278)
共检索到84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畅 杨杰 江山
《劳动合同法》中扩大了员工离职的权利,缩小了企业可以向员工约定违约金的范围,员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跳槽的自由度大大增加了。本期我们探讨企业应如何进行对员工的离职管理,从而最大限度保护企业的利益并防范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莉 石金涛
一般来说,员工离职决策过程可以分为8个阶段:1.对现有工作不满;2.想换工作;3.考虑换工作的得失;4.考虑换一个什么工作;5.开始寻找新工作;6.新工作与原有工作的比较;7.离职思考;8.申请离职。组织中的各种因素会形成员工对组织的态度,如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等;有了这种态度,又考虑到经济因素、人才市场的供求状况等,员工会产生离职意向;有了离职意向,加上条件允许,员工就有可能离职。在一般情况下,员工的离职不是突然的,因此,在企业中建立员工主动离职风险监控系统,提前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及时改善影响员工心理的相关条件,可以化解员工离职的动机,防范员工离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汪玲漂
离职员工也是企业的人力"资产",具有重要的"剩余价值"。离职员工管理现状企业进行员工管理的一般做法是"着重招聘,忽视离职",导致这种"虎头蛇尾"的管理现状源于企业对离职员工价值认知的偏差,没有意识到员工价值并非局限于任职时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离职员工也是企业的人力"资产",具有重要的"剩余价值",图1是离职员工延续管理的价值几何图。
关键词:
离职员工 延续管理 员工价值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汪玲漂
离职员工也是企业的人力"资产",具有重要的"剩余价值"。离职员工管理现状企业进行员工管理的一般做法是"着重招聘,忽视离职",导致这种"虎头蛇尾"的管理现状源于企业对离职员工价值认知的偏差,没有意识到员工价值并非局限于任职时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离职员工也是企业的人力"资产",具有重要的"剩余价值",图1是离职员工延续管理的价值几何图。
关键词:
离职员工 延续管理 员工价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俊 李善姬
近年来,企业员工离职现象非常普遍。本文分析了企业员工离职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及员工离职原因,阐述了企业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高振勇 赵心
本文首先分析员工离职原因,并对员工主动离职的风险和防范策略作了简单分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做好离职员工的延续管理和再入职管理。
关键词:
离职员工 延续管理 再入职管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郭庆宾 许泱
员工规范之外的行为管理对企业而言十分重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员工规范外行为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加强职业道德操守培养、提高忠诚度与敬业度、监督和支持三维视角对做好这项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关键词:
规范外行为 职业道德 忠诚度 敬业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斌 周倩倩 刘桂霞 宇卫昕
以往对员工创新行为动机的研究多基于组织行为学个体激励视角,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展开。本研究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挖掘了印象管理动机这一核心概念,并探究了印象管理动机的前置因素——主观规范通过印象管理动机对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来自654名员工的数据分析表明:(1)指令性规范正向影响创新构想执行,示范性规范正向影响创新构想产生与创新构想执行;(2)示范性规范通过印象管理动机促进员工创新构想产生与创新构想执行;(3)自我构念在示范性规范与印象管理动机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成果丰富与拓展了中国情境下个体创新行为的理论体系,为组织在创新管理实践中激发员工创新行为寻求更多的管理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贵州省遵义市开元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从行业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抓住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契机,扎实开展员工培训,不断激发团队活力,推动本单位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内部管理,促进事务所健康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永强 张大亮
随着环境变化与观念的更新,员工离职率的提高成为必然趋势,如何看待和处理与离职员工关系,发挥离职员工的价值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引入内部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来看待离职员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离职员工管理的一些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离职员工 关系管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芳丽 高士强 郑文智
近年来,随着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兴盛,离职员工在网络上吐槽、爆料,甚至攻击前雇主的事件屡屡出现。如2014年初,一名大众点评网的离职员工在朋友圈以公开信的方式吐槽对CEO张涛的不满;2014年7月,搜狐离职员工在网上爆料高管在公司假公济私等败坏劣迹作风……可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有"怒气"的离职员工将给前雇主带来越来越大的风险,离职员工对企业来说是人走茶凉,还是宝贵财富,被众多企业忽视的离职员工价值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昊民 林丽娟 马君
离职将成为"互联网+"时代优化资源配置的新常态。如何与"互联网+"思维接轨,将离职核心员工由"负资产"转变成企业"跨界资源",甚至无边界的"战略性协作资产",是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和变革机遇。毋庸置言,"互联网+"正重构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和塑造着新的商业型态,并引发着深刻的组织变革。强调跨界与整合的"互联网+"思维,也日益渗透于员工的组织行为之中。尤其令传统组织模式不安的是,"互联网+"时代为被管理大师德鲁克喻为"游牧一族"
关键词:
离职管理 互联网+ 核心员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爱华 葛文雷
员工在职期间都会进行专用性投资。员工技能因专用性程度不同而会产生流动性障碍。然而实际中员工主动离职现象越来越多,本文从专用性投资的视角分析了员工主动离职的原因,并给出离职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专用性投资 员工离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东强 田书芹 孙成
金融危机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后备人才,许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纷纷采取人才"抄底"策略,但企业外部招聘常常导致"揽才"的失效。离职员工成为企业可靠的人才来源,内部招聘是企业"揽才"的重要渠道。面对员工离职流程管理理论和现实困境,生态加环原理为实施流程控制和优化进行"揽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可行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员工离职 生态加环 流程管理 内部招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晓莉
由于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员工离职现象在大多数企业中时常发生。如果员工去意已决,企业如何尽可能地从离职员工身上发掘价值呢?本文从离职员工的价值分析入手,对延续管理离职员工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了系统的提炼和梳理,并结合众多著名国外企业的离职管理实践对企业开展此项工作提出了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
人员流动 离职员工 延续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