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7)
- 2023(11056)
- 2022(9945)
- 2021(9430)
- 2020(7914)
- 2019(18114)
- 2018(18236)
- 2017(35167)
- 2016(19079)
- 2015(21290)
- 2014(20884)
- 2013(20443)
- 2012(18263)
- 2011(16327)
- 2010(16105)
- 2009(15001)
- 2008(14014)
- 2007(11899)
- 2006(10286)
- 2005(8645)
- 学科
- 济(70498)
- 经济(70411)
- 管理(56167)
- 业(50878)
- 企(43518)
- 企业(43518)
- 方法(34571)
- 数学(29659)
- 数学方法(29320)
- 农(18547)
- 中国(17722)
- 财(17634)
- 业经(16117)
- 学(16010)
- 地方(14219)
- 理论(13192)
- 贸(13168)
- 贸易(13162)
- 易(12720)
- 农业(12350)
- 和(12233)
- 制(11803)
- 务(11616)
- 财务(11552)
- 财务管理(11534)
- 环境(11447)
- 技术(11342)
- 企业财务(10886)
- 划(10501)
- 教育(10408)
- 机构
- 大学(259195)
- 学院(258807)
- 管理(106589)
- 济(96194)
- 经济(93939)
- 理学(93505)
- 理学院(92479)
- 管理学(90783)
- 管理学院(90350)
- 研究(81664)
- 中国(58922)
- 京(54623)
- 科学(52716)
- 财(43307)
- 所(40191)
- 业大(39050)
- 农(38668)
- 研究所(36961)
- 中心(36777)
- 江(35668)
- 财经(35666)
- 范(34968)
- 师范(34687)
- 北京(34011)
- 经(32422)
- 农业(30342)
- 院(30105)
- 州(29784)
- 师范大学(28027)
- 技术(27692)
- 基金
- 项目(184213)
- 科学(144640)
- 研究(136010)
- 基金(132788)
- 家(114942)
- 国家(113958)
- 科学基金(98433)
- 社会(83800)
- 社会科(79218)
- 社会科学(79199)
- 省(72487)
- 基金项目(71533)
- 自然(64998)
- 自然科(63461)
- 自然科学(63447)
- 教育(62738)
- 自然科学基金(62295)
- 划(60883)
- 编号(57044)
- 资助(54157)
- 成果(45407)
- 重点(40664)
- 部(39991)
- 创(38637)
- 发(38451)
- 课题(38432)
- 创新(35808)
- 项目编号(35694)
- 科研(35305)
- 大学(34476)
- 期刊
- 济(102810)
- 经济(102810)
- 研究(72774)
- 中国(44468)
- 学报(40208)
- 管理(38010)
- 科学(37475)
- 农(34824)
- 财(31644)
- 教育(30910)
- 大学(30113)
- 学学(28227)
- 农业(24876)
- 技术(22130)
- 业经(18658)
- 融(17792)
- 金融(17792)
- 经济研究(16496)
- 财经(16135)
- 图书(15148)
- 经(13605)
- 科技(13113)
- 理论(13023)
- 问题(12899)
- 业(12409)
- 实践(12212)
- 践(12212)
- 商业(12073)
- 技术经济(11855)
- 现代(11731)
共检索到359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军 刘小禹 任兵
大学毕业生是我国每年新增就业的主力军,留用大学生员工是我国众多企业面临的现实管理问题。在雇佣关系理论框架下,本文研究大学毕业生入职后心理契约发展与离职之间的关系。采用追踪研究方法,基于员工入职前、参加工作后一年以及工作后两年三个时间点采集的数据,具体考察心理契约、契约履行以及离职之间的逻辑联系,并探索员工传统性对该发展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对组织的高义务感促使员工更积极地履行心理契约,对组织的高期望则更容易让员工觉得组织履约不足,并导致员工离开企业;相对于非传统员工,传统的员工则更容易因为感到自身履约不足而离开企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宝贡敏 钱源源
通过区分集体性的voice——"呼吁"与个体性的voice——"建言";然后聚焦于管理学领域对员工建言行为前因后果的研究,并比较了分别由员工不满和员工满意引起的建言行为。
关键词:
建言 集体议价 EVLN 角色外行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兴海 马俊 张玉利
基于创业机会属性和雇佣合约的视角,分析了员工离职创业的原因;指出给定创业机会的属性时,既有企业的员工做出离职创业的抉择,是既有企业制定的雇佣合约工资和员工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机会属性 雇佣合约 离职创业 衍生企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兴海 马俊 张玉利
分析了持有机会员工的离职创业决策行为。研究表明,创业机会经济价值大小的适度分布是构成"持有机会的员工并非都从事创业活动"这一普遍事实背后更深层的原因。
关键词:
机会属性 雇佣合约 创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凌玲
雇佣关系稳定性是新型雇佣关系背景下面临的现实困境之一。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发现,直接研究雇佣关系稳定性与可雇佣能力二者关系的文献较为缺乏。据此,本文首先总结我国雇佣稳定性变迁的三个阶段,进而提出"可雇佣能力"是平衡员工的就业保障性与灵活性、组织的变革需要与构建竞争优势的枢纽。可雇佣能力与雇佣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从可雇佣能力的角度保持雇佣关系稳定的雇佣策略创新在于重构以可雇佣能力为核心的心理契约,构建弹性化、差异化和匹配度高的雇佣关系模式。拜耳中国公司的实践表明,员工可雇佣能力提升能够实现企业与员工共赢。
关键词:
可雇佣能力 雇佣关系稳定性 新型雇佣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游浚 郑倩倩 张宁俊
基于310名员工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实证研究了知识型员工的心理授权对雇佣关系与服务创新关系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一是互相投资型雇佣关系对服务创新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投资不足型、投资过度型雇佣关系对服务创新行为有负向影响;二是互相投资型雇佣关系对知识型员工心理授权有正向影响,投资不足型、投资过度型雇佣关系对心理授权的部分维度有负向影响;三是投资不足型、投资过度型雇佣关系通过不同的心理授权维度影响员工服务创新行为。
关键词:
雇佣关系 服务创新 心理授权 知识型员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燕 周路路
本文探讨了不同类型的雇佣关系对员工职业成长的影响机制,运用多层回归分析方法对636份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相互投资型的雇佣关系与其他类型的雇佣关系相比更有利于员工的职业成长和组织支持感,组织支持感在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过度投资型雇佣关系和职业成长的四个维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在准契约型雇佣关系与薪酬增长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这些研究结论对企业在管理实践中如何促进员工的职业成长和增强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关键词:
雇佣关系 职业成长 组织支持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爱武 李锡元
知识共享对于知识密集型组织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很少有实证研究来探索雇佣关系在促进知识共享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运用心理契约的框架,以研发人员为研究对象,从实证的角度,探索了组织员工雇佣关系对员工共享知识的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员工雇佣关系在塑造员工对组织的情感承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情感承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所展现的组织公民行为,进而影响员工共享知识的态度和行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赵红丹 彭正龙 梁东
整合组织信任理论和知识分享理论,基于雇佣关系视角,构建组织信任与知识分享的概念模型,并通过选取本土企业管理者及其直接下属的504个配对样本,运用层级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信任与知识分享、领导-部属交换显著正相关,与心理契约违背显著负相关;领导-部属交换与知识分享显著正相关,心理契约违背与知识分享显著负相关;心理契约违背对组织信任和知识分享之间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而领导-部属交换对组织信任和知识分享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这表明,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从组织信任视角促进员工的知识分享,要特别重视雇佣关系在其中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忠卫 张广琦 秦慈进
可雇佣性是关于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也是影响员工离职倾向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中粮蚌埠涂山热电公司为案例企业,利用来自该企业的354份样本数据,实证研究表明,不同婚姻状况的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有显著差异。与此同时,还深入比较了已婚员工、未婚员工两类知识型员工的内部可雇佣性和外部可雇佣性对其离职倾向的复杂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福建社科院课题组 李鸿阶 单玉丽
今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成为拥有人口最多、由发展中国家"南南合作"组成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福建的对外经贸关系带来重大的影响。福建社会科学院组织专门力量,到相关部门开展调研活动,就福建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我国部分省区与东盟经贸合作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意义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针对性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本刊编辑部刊用一组系列性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朱朴义 胡蓓
基于国内32家企业的749份问卷调查数据样本,在相关分析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统计分析方法对员工可雇佣性与EVLN行为之间关系及工作不安全感在两者关系中存在的中介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内部可雇佣性对忠诚、建言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退出、忽略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外部可雇佣性对退出、忽略、忠诚和建言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不安全感在内部、外部可雇佣性与退出、忽略及忠诚行为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而在与建言行为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研究结果为探讨EVLN行为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组织可以通过内部、外部可雇佣性干预员工的EVLN行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汪林 储小平
分析员工层面雇佣关系的内涵及其在组织公正与员工工作态度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对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文献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假设,并通过对675位广东民营企业员工问卷的实证分析检验了假设。研究发现,领导—部属交换与员工工作态度的相关性最显著,并在人际公正、信息公正与员工工作态度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心理契约违背与员工工作态度显著负相关,并在程序公正、分配公正与员工工作态度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民营企业不仅要通过创建公正的分配环境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态度,而且要善于构建能得到员工认同的雇佣关系,尤其是高质量的员工与直接领导之间的关系,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寒松
互联网平台将传统的"公司+雇员"的用工方式变为"平台+个人"的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平台成为资源调度的主角,个人代替了原有的商事主体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关键词:
新型劳动关系 平台企业 灵活就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娜娜 陶章
进入21世纪,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加剧了市场竞争,增加了组织不确定性,同时也使得传统的终身雇佣制逐渐被临时雇佣、人事外包等非正规雇佣制所取代。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员工只能通过提升自身可雇佣力来应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青年员工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其可雇佣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纵观国内外相关文献,多数学者在探讨可雇佣力时,仍局限在大学生这一群体,因而本研究试图以青年员工为研究对象,在人境适配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构建青年员工可雇佣力提升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可雇佣力在职业探索和职业效能、职业承诺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成就动机能够调节职业探索与可雇佣力、可雇佣力与职业效能和职业承诺之间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