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5)
- 2023(11591)
- 2022(10031)
- 2021(9654)
- 2020(8141)
- 2019(19165)
- 2018(19319)
- 2017(37887)
- 2016(20462)
- 2015(23248)
- 2014(23332)
- 2013(22829)
- 2012(20573)
- 2011(18464)
- 2010(18543)
- 2009(16763)
- 2008(16283)
- 2007(14188)
- 2006(12289)
- 2005(10581)
- 学科
- 济(80831)
- 经济(80749)
- 管理(62231)
- 业(57274)
- 企(49651)
- 企业(49651)
- 方法(42202)
- 数学(36761)
- 数学方法(36086)
- 农(19888)
- 中国(19791)
- 财(19348)
- 学(18042)
- 业经(17811)
- 理论(16173)
- 地方(14945)
- 技术(13891)
- 和(13828)
- 农业(13318)
- 务(13133)
- 财务(13059)
- 财务管理(13036)
- 贸(12982)
- 贸易(12976)
- 制(12907)
- 易(12597)
- 企业财务(12353)
- 划(11880)
- 环境(11739)
- 教育(11072)
- 机构
- 大学(287730)
- 学院(286884)
- 管理(119967)
- 济(108448)
- 经济(105986)
- 理学(105086)
- 理学院(104002)
- 管理学(101918)
- 管理学院(101427)
- 研究(88117)
- 中国(64693)
- 京(60781)
- 科学(56497)
- 财(48566)
- 所(43189)
- 业大(42832)
- 农(41588)
- 中心(40211)
- 财经(39852)
- 研究所(39750)
- 江(39670)
- 北京(38206)
- 范(37838)
- 师范(37528)
- 经(36208)
- 州(33180)
- 农业(32564)
- 院(32137)
- 经济学(31453)
- 技术(30997)
- 基金
- 项目(201662)
- 科学(158759)
- 研究(147572)
- 基金(145906)
- 家(126144)
- 国家(125117)
- 科学基金(108764)
- 社会(91238)
- 社会科(86433)
- 社会科学(86407)
- 省(79301)
- 基金项目(77733)
- 自然(72175)
- 自然科(70531)
- 自然科学(70518)
- 自然科学基金(69212)
- 教育(69184)
- 划(66560)
- 编号(61499)
- 资助(61158)
- 成果(49431)
- 重点(44271)
- 部(43889)
- 创(42144)
- 课题(41649)
- 发(41364)
- 创新(39102)
- 科研(38457)
- 项目编号(38440)
- 教育部(37988)
- 期刊
- 济(112467)
- 经济(112467)
- 研究(79506)
- 中国(50072)
- 管理(43694)
- 学报(43636)
- 科学(40888)
- 农(36961)
- 财(35956)
- 教育(34692)
- 大学(33210)
- 学学(31094)
- 技术(27051)
- 农业(26248)
- 融(20634)
- 金融(20634)
- 业经(19078)
- 财经(18473)
- 经济研究(17934)
- 图书(17203)
- 经(15585)
- 科技(14557)
- 理论(14482)
- 技术经济(14422)
- 问题(14231)
- 业(13768)
- 实践(13503)
- 践(13503)
- 统计(13461)
- 情报(12989)
共检索到398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立新
对知识资本的过往研究多集中于组织层次上,即企业知识资本的研究,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个体层次部分,即员工知识资本的研究。文章参照企业知识资本的三个构成要素,深入挖掘结构资本、顾客资本中归属于员工层次的部分,从员工个体角度出发对员工知识资本的概念进行界定,丰富了知识资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将知识资本从组织层次重新回归到个体层次,同时提出了员工知识资本的三维互动管理模式及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燕补林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往往决定着企业特别是知识型企业的命运。如何有效地激励知识型员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显得异常重要。本文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个性与需求特征,剖析了我国企业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误区,同时构建了一个适应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模型,以供我国企业参考。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需求特征 激励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蒋石梅 孟静 张玉瑶 李笑春 刘芳
以华为为案例对象,研究了华为的知识型员工管理模式,从企业文化、招聘、培训、绩效管理和激励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华为的知识型员工管理体系,分析了企业文化影响下的知识型员工管理体系建设,挖掘了知识型员工管理之道。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蒋石梅 孟静 张玉瑶 李笑春 刘芳
以华为为案例对象,研究了华为的知识型员工管理模式,从企业文化、招聘、培训、绩效管理和激励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华为的知识型员工管理体系,分析了企业文化影响下的知识型员工管理体系建设,挖掘了知识型员工管理之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琛徽
本文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综合运用知识资本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熏以知识员工异质性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根据知识员工所拥有知识的战略价值及企业专用性这两个维度,把知识员工分为先锋型、工兵型、卫士型和盟友型等四种类型,然后较深入地分析了各类知识员工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差异化雇佣管理模式。文章最后还就差异化雇佣管理所带来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一方面丰富了雇佣关系管理理论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的知识型和高科技企业在实践中分层分类雇佣管理知识员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齐义山
心智模式是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其通过影响知识型员工"创新"的态度与行为,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目前,知识型员工普遍存在的刚性创新导向型心智模式严重阻碍了创新行为的持续、有效性。因此,企业应通过创建良好的组织创新氛围、创新导向型组织文化、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心智模式的自我管理能力等途径,引导知识型员工培养成柔性创新导向型心智模式以达成理想的创新行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向红 葛中锋
知识型员工(Knowledge Worker)所拥有的知识是一个组织得以发展的关键。建立科学的激励模式,挖掘知识型员工的知识潜力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通过对知识型员工心理需求特点进行分析,论述了柔性激励在知识型员工管理中的适用性。指出应实现由操纵型的刚性激励模式向契约型的柔性激励模式转变,并设计了知识型员工的成本契约型和心理契约性激励模式。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柔性激励 激励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蒋石梅 孟静 张玉瑶 李笑春 刘芳
以华为为案例对象,研究了华为的知识型员工管理模式,从企业文化、招聘、培训、绩效管理和激励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华为的知识型员工管理体系,分析了企业文化影响下的知识型员工管理体系建设,挖掘了知识型员工管理之道。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吕明 陈树文
知识型员工在专业素质、心理需求、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对于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方式必须有别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本文针对知识型员工的特点,运用使命管理的理念,设计出了基于使命的知识型员工管理模式,并提出了基于使命的知识型员工管理模式的运用条件。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使命 使命管理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小锋
图书馆知识组织的结构或方式体现了图书馆文化、技术、设备和馆员的关系。馆员"机组式知识自律模式"包括馆员知识组织自律的权威性、忠诚度、知识交流、效率、标准、培训、追求目标、期望和知识转移行为与之匹配的情境等内容,它包括垂直型结构和水平型结构的管理模式,并可以分析馆员知识自律特征结构。实证研究表明,馆员"机组式知识自律模式"可以实现馆员的知识自律,促进知识自组织的形成,并使图书馆取得较好的知识管理效果。图书馆在执行知识管理计划时,应采取多种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芳
当今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通过对知识型员工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在知识经济下对知识型员工管理的新型模式,旨在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提高组织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知识经济 管理模式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储节旺 吴若航
为推动图书馆知识服务与短视频营销的融合,满足读者的新型知识需求,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与网络调查法,以整合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对短视频知识营销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图书馆短视频知识营销。结合7Ps营销理论,构建图书馆短视频知识营销模式,并给予针对性建议。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曹嘉君 王曰芬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知识需求发生变化,现有知识服务模式难以适用于知识创新发展与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需要导入数据科学构建面向知识创新服务的应用模式。本研究在概述知识创新、知识服务、数据科学的基础上,探索知识创新服务的概念与特点及导入数据科学的目的,并分析知识创新服务模式的研究现状。进而提出知识创新服务模式构建需求及目标,尝试构建基于数据科学的知识创新服务应用模式。研究认为基于数据科学的知识创新服务模式主要应由数据基础层、分析逻辑层和结果展现层三个层面构成。同时,依据知识内容分析、知识创新模式等角度,从四个方面对知识创新服务模式进行阐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省 顾新
在对国内外知识创新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知识创新模式三维结构图,将知识创新模式划分为元件创新与架构创新、概念创新与路径创新、协同创新与知识链创新;结合中国、日本和美国的3个案例对知识创新模式进行了阐释;总结了3种模式的适用领域,探讨了对我国知识管理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知识创新 系统模式 理论构建 案例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