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0)
2023(1182)
2022(1038)
2021(1069)
2020(895)
2019(2012)
2018(2120)
2017(3868)
2016(2068)
2015(2212)
2014(2298)
2013(2344)
2012(2192)
2011(2252)
2010(2400)
2009(2028)
2008(1948)
2007(1689)
2006(1618)
2005(1463)
作者
(6299)
(5163)
(5066)
(4798)
(3307)
(2440)
(2331)
(2125)
(1917)
(1772)
(1766)
(1763)
(1744)
(1729)
(1615)
(1586)
(1551)
(1536)
(1510)
(1460)
(1358)
(1278)
(1255)
(1233)
(1192)
(1145)
(1129)
(1128)
(1099)
(1074)
学科
管理(10496)
(7121)
企业(7121)
(7049)
(6619)
经济(6615)
人事(4044)
人事管理(4044)
方法(3179)
(3098)
技术(2991)
理论(2465)
技术管理(2422)
(2335)
(2145)
(2119)
业经(1982)
数学(1982)
经营(1981)
数学方法(1947)
计划(1900)
决策(1868)
科学(1837)
中国(1772)
教育(1677)
(1547)
(1397)
经济理论(1266)
科学技术(1151)
图书(1144)
机构
大学(33016)
学院(30959)
管理(14254)
理学(12258)
理学院(12079)
管理学(11902)
管理学院(11827)
(10500)
经济(10203)
研究(9865)
中国(7187)
(7059)
科学(6019)
(5123)
(5115)
师范(5074)
(5015)
(4993)
中心(4551)
研究所(4481)
北京(4291)
师范大学(4206)
财经(3944)
业大(3942)
(3881)
(3681)
(3602)
商学(3598)
商学院(3550)
教育(3473)
基金
项目(20074)
科学(16542)
基金(15251)
研究(14930)
(13200)
国家(13099)
科学基金(11618)
社会(9630)
社会科(9165)
社会科学(9160)
基金项目(8300)
自然(7659)
自然科(7529)
自然科学(7525)
自然科学基金(7424)
教育(7197)
(7152)
编号(6436)
(6394)
成果(6105)
资助(5648)
项目编号(4751)
(4650)
(4531)
教育部(4202)
创新(4159)
重点(4095)
人文(4089)
国家社会(3959)
大学(3801)
期刊
(12116)
经济(12116)
研究(8705)
中国(7710)
管理(6393)
教育(5014)
科学(4805)
学报(4537)
(4030)
图书(4023)
大学(3365)
情报(3042)
(3040)
学学(2855)
书馆(2641)
图书馆(2641)
技术(2518)
(2142)
金融(2142)
理论(2065)
科技(1987)
财经(1977)
实践(1963)
(1963)
农业(1936)
(1899)
论坛(1899)
(1787)
(1701)
业经(1673)
共检索到48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舜淋  代毓芳  郑文智  张向前  
在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激励员工间开展广泛、高效的知识交流活动,促进知识资源整合,发挥知识协同作用和价值,成为当前组织知识管理实践的关键问题。具有前瞻性特征的知识求取是员工知识交流互动过程中知识需求方行为的重要研究议题之一。知识求取是指个体有意获取他人专业经验、见解和意见等知识成果的行为。基于文献梳理,首先阐明了员工知识求取的起源,并对与其相近的若干概念进行了辨析。其次,从知识来源、知识性质、求取目的与求取方式等视角总结了员工知识求取的主要测量工具。接着,从个体、人际、团队与组织等层面梳理了员工知识求取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最后,本文对员工知识求取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能够完善国内知识需求方行为研究理论“版图”,启发知识拥有方行为理论研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福财  陈云川  
经过10余年发展,工作嵌入已成组织行为学中比较独立的理论,但国内研究者对工作嵌入的理论渊源、内容结构和测量模型等有待进一步的认识。文章据此从五个方面进行述评:(1)梳理了工作嵌入的三个理论渊源。(2)介绍工作嵌入内容结构的两个视角。(3)厘清了组合测量与整体测量的数理原理,指出已有测量工具的不足及缺陷。(4)述评工作嵌入的前因后效文献。(5)指出工作嵌入进一步研究的四个方向,即界定社区概念的内涵外延、探讨工作嵌入的前因因素、吸纳其他理论成果及对特定人群的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时阳  李天则  陈晓  
责任型领导,作为领导力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兴概念,将关注焦点从传统的领导-下属二元关系拓展至组织内外各利益相关者,有助于应对来自社会各界的挑战,是对传统领导理论的新发展和新超越。文章介绍了责任型领导的概念、测量维度、前因与后果,深入探究了责任型领导的作用机制,总结出责任型领导能通过社会交换、社会学习、信息加工和社会资本等中介机制对个体、组织产生积极影响。最后,文章对未来研究作了展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时阳  李天则  陈晓  
责任型领导,作为领导力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兴概念,将关注焦点从传统的领导-下属二元关系拓展至组织内外各利益相关者,有助于应对来自社会各界的挑战,是对传统领导理论的新发展和新超越。文章介绍了责任型领导的概念、测量维度、前因与后果,深入探究了责任型领导的作用机制,总结出责任型领导能通过社会交换、社会学习、信息加工和社会资本等中介机制对个体、组织产生积极影响。最后,文章对未来研究作了展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曹晓丽  马金芳  
变革已经成为组织的常态,员工的变革支持行为对组织变革成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国内外现有文献的梳理,本文对变革支持行为的概念、维度测量、前因变量以及结果变量进行了系统的概括总结,构建了变革支持行为整合模型。整合模型中,变革支持行为的前因变量包括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个体因素又分为个体特质和个体认知;情境因素又分为变革事件本身、组织因素和社会支持。变革支持行为的结果变量包括组织后果和个体后果两类。最后,本文基于现有文献研究成果和不足,提出变革支持行为未来研究的五个研究方向,以期为国内外变革支持行为地深入展开提供方向参考和理论借鉴。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树文  罗瑾琏  孙锐  
传统情绪研究主要聚焦于个体层次,没有进一步分析和回答复杂环境下组织层次的"情绪能力"相关问题。组织情绪能力是组织层次情绪能力和情绪构面组织能力研究的新型主题,具体表现为认同动态性、和谐动态性、体验动态性、游戏动态性、表达动态性、鼓舞动态性六个层面。本文通过文献梳理,首先在分析了组织情绪能力的形成、概念内涵、结构与测量基础上,从资源视角、情绪视角与刺激—反应视角阐释其理论基础;其次,基于前置要素、后效变量及边界条件三方面内容构建了一个组织情绪能力整合分析框架;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昕  王永丽  卢海陵  杨洋  
企业中员工的自我损耗现象十分普遍,且会给组织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因此,寻找一种有效降低员工日常自我损耗的干预方式是紧迫而重要的。目前,学者们多通过自我控制任务的反复练习来降低个体自我损耗程度,而这些干预方式多处于实验室实验阶段,缺乏外部效度,并且干预效果存在着很多的争议。基于自我控制力量模型,运用体验式取样法,本文探索了正念干预对员工自我损耗及其后效(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念干预可以降低员工的自我损耗水平,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投入水平,而工作控制在这一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即当工作控制程度较高时,正念干预通过降低自我损耗产生的对工作投入的正面影响显著;而当工作控制程度较低时,正念干预通过降低自我损耗产生的对工作投入的正面影响不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建彬  景奉杰  
根据中国家文化的思想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社群成员对在线品牌社群会产生泛家意识,该意识包含安全感和情感归属两项内容。以手机品牌社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方法研究泛家意识的影响因素和对忠诚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群成员互动对泛家意识的安全感有积极影响,但对情感归属的影响不显著;网络中心性、系统质量、信息质量分别对安全感和情感归属有积极影响;社群成员的泛家意识对社群的忠诚水平有积极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振  张婷  
研发国际化是跨国公司将研发资源在海外进行跨境配置,拓展海外市场、获取海外创新资源、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战略安排,其前因与后效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领域。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研发国际化的前因和后效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首先,从跨国公司技术寻求、市场寻求和降低成本的主观动因,以及从跨国公司自身能力和东道国制度环境的客观影响因素等多个维度,梳理研发国际化的前因及其影响机理;其次,从企业的创新绩效、生产率和国际绩效等方面,归纳研发国际化的后效及其作用机理;最后,探讨研发国际化前因与后效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预测  [作者] 翁清雄  张越  
员工在工作场所的情绪状态对个体行为与组织发展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员工情绪也因此成为组织管理领域一个崭新而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组织领域中的员工情绪文献进行系统分析,评述了员工情绪的测量方法,梳理了情绪在个人和组织层面的影响因素及结果变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设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忠诚  王耀德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体在于企业,而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力量之源恰在于员工创新,怎样激发员工创新就成为问题的关键点。文章基于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的综述,对员工创新行为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报告了员工创新行为理论的研究现状。采用归类法与对比分析法,对员工创新行为的概念内涵、结构维度与测量量表、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揭示了创新与创造力的本质区别与联系,指出学者多从个人特质、过程或结果等角度来理解员工创新行为的概念内涵;缘于学者对员工创新行为概念的理解差异,员工创新行为的结构维度与测量量表呈现多元化;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变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佳良  王琦琦  刘军  
员工领地行为是近些年兴起的研究热点之一,理论界对与之相关的标记行为与防卫行为等进行了深入讨论。然而,员工领地行为的概念内涵存有不足,难以覆盖企业员工的行为表现,需要理论延伸和扩展。在识别研究不足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的扎根主义研究方法,借助于调研访谈等资料,本文发现和系统探究了员工领地行为中的"侵占"表现,并将其界定为"员工领地侵占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员工领地侵占行为包括了权力领地侵占、知识领地侵占和其他资源领地侵占,是对已有的领地标记行为和领地防卫行为概念的有效补充。同时,员工领地侵占行为的产生,受到个体层面的员工欲望和个性特征、组织层面的制度和角色分工界定、企业层面的文化风气和发展阶段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推动组织领地议题的理论进步具有一定的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史江涛  
清晰界定知识共享概念,对其测量维度加以归纳,提炼出四类影响因素:知识特性、主体特性(如自我效能感)、主体间关联特性和环境特性(如组织氛围),分别从组织与个人绩效对知识共享的作用予以阐述,并在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构建知识共享整合模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高雪原  周文霞  谢宝国  
职业转换是个体从初入职场到退出职场的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任何形式的角色、关系、路线与假设改变的总和。职业转换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点上的概念,而是贯穿个体的职业生涯全程。研究表明,个体方面的能力与动机、行为与情感因素以及环境方面的工作特征、来自外部的支持等因素能够影响到个体的职业转换。同时,职业转换对个体的主观职业成功与客观职业成功都有显著影响。然而,纵观已有职业转换的研究,职业转换的研究方法、研究视野、研究的生态效度和理论基础方面还有待深入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海龙  
基于国内外主要组织学习定义与测量工具的系统研究,整合界定了一个组织学习定义,应用该定义并参照Churchill的量表开发程序,开发了一个组织学习量表,实证结果表明,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