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07)
- 2023(14441)
- 2022(12134)
- 2021(11417)
- 2020(9484)
- 2019(21508)
- 2018(21475)
- 2017(41265)
- 2016(22090)
- 2015(24274)
- 2014(23340)
- 2013(22569)
- 2012(20496)
- 2011(18486)
- 2010(18374)
- 2009(16888)
- 2008(16466)
- 2007(14746)
- 2006(12819)
- 2005(11109)
- 学科
- 济(83230)
- 经济(83041)
- 管理(65323)
- 业(63674)
- 企(54741)
- 企业(54741)
- 方法(40789)
- 数学(34336)
- 数学方法(33720)
- 农(22544)
- 中国(21861)
- 财(21341)
- 业经(21085)
- 技术(20025)
- 学(18474)
- 制(17626)
- 理论(16969)
- 银(15816)
- 银行(15774)
- 贸(15471)
- 贸易(15460)
- 地方(15324)
- 农业(15140)
- 易(14911)
- 行(14784)
- 和(14396)
- 技术管理(13860)
- 务(13126)
- 财务(13082)
- 财务管理(13062)
- 机构
- 大学(302103)
- 学院(301449)
- 管理(119311)
- 济(116875)
- 经济(114412)
- 理学(104211)
- 理学院(103044)
- 管理学(100920)
- 管理学院(100364)
- 研究(96607)
- 中国(73964)
- 京(62659)
- 科学(62567)
- 财(55100)
- 农(53397)
- 业大(48229)
- 所(47715)
- 中心(45332)
- 江(44990)
- 财经(44246)
- 研究所(43815)
- 农业(42318)
- 经(40227)
- 范(38601)
- 北京(38417)
- 师范(38096)
- 州(36216)
- 经济学(35548)
- 院(34822)
- 财经大学(33074)
- 基金
- 项目(211470)
- 科学(167524)
- 基金(154898)
- 研究(148477)
- 家(137440)
- 国家(136299)
- 科学基金(117747)
- 社会(96743)
- 社会科(91009)
- 社会科学(90979)
- 省(84052)
- 基金项目(82560)
- 自然(78653)
- 自然科(77031)
- 自然科学(77009)
- 自然科学基金(75704)
- 划(70698)
- 教育(68797)
- 资助(62390)
- 编号(58650)
- 创(48810)
- 重点(47141)
- 成果(46228)
- 部(45346)
- 创新(44858)
- 发(43843)
- 科研(40888)
- 国家社会(40101)
- 计划(39977)
- 课题(39957)
- 期刊
- 济(121615)
- 经济(121615)
- 研究(83660)
- 中国(59612)
- 学报(52745)
- 科学(47325)
- 农(47187)
- 管理(44912)
- 财(42124)
- 大学(39447)
- 学学(37284)
- 教育(33120)
- 农业(31382)
- 融(28333)
- 金融(28333)
- 技术(26051)
- 财经(21302)
- 业经(20898)
- 经济研究(20610)
- 经(18234)
- 业(17838)
- 科技(16789)
- 版(15574)
- 问题(15458)
- 图书(15411)
- 技术经济(15148)
- 统计(14822)
- 策(14807)
- 商业(14084)
- 业大(13778)
共检索到435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浩 王炳成
商业模式创新将会是未来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但驱动商业模式创新的因素却很少被研究。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员工知识吸收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及员工的社会网络异质性在员工知识吸收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过程中,采用利克特五点量表对员工知识吸收和商业模式创新进行测量,运用自我中心网络对员工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进行了测量。在108有效问卷的基础上,运用AMOS7.0软件,检验了相关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知识吸收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员工社会网络异质性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未达到
关键词:
企业创新 商业模式 人力资源 社会网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项益鸣 杨瑞萍 朱珊
通过对来自国内117家中小企业的268个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引入高层梯队理论和知识创造理论,探讨TMT的异质性通过中介变量知识创造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MT的年龄异质性对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负面影响作用,教育水平异质性对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正面影响作用;年龄异质性对于知识创造具有负面的影响,教育水平异质性对于知识创造具有正面的影响;知识创造对于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
商业模式创新 TMT异质性 知识创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益霞 周飞 沙振权
知识是组织创新的核心资产,而跨界搜寻是跨越组织边界、获取异质性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知识转移和知识吸收的重要前置阶段。基于创新搜寻理论和知识超模理论,本文基于市场知识和技术知识的差异,从吸收能力的视角研究跨界搜寻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知识跨界搜寻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市场知识跨界搜寻对商业模式创新存在倒U型影响;(2)技术知识跨界搜寻和市场知识跨界搜寻的交互效应对商业模式创新存在正向影响;(3)吸收能力分别在技术知识跨界搜寻和市场知识跨界搜寻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并且完全中介了市场知识跨界搜寻与技术知识跨界搜寻的交互效应对商业模式创新之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树宽 岳振明
网络惯例作为非正式治理的重要方式在创新网络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其内部维度之间的作用机制并不清楚。鉴于此,结合社会网络理论﹑组织公平理论,对网络惯例﹑知识转移﹑创新绩效﹑合作公平以及吸收能力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剖析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网络惯例中的行为默契和规范共识能够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2)知识转移在网络惯例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即网络惯例的治理功能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知识转移,进而对成员的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3)在创新网络中,企业的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原因是成员的吸收能力越强可能会增大对方对自身核心知识的保护力度,导致知识转移的难度增大,则较高的吸收能力反而对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产生抑制作用;(4)在合作创新中,程序公平与分配公平会正向调节网络惯例与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即二者会增强网络惯例对知识转移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互动公平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5)网络惯例中行为默契与规范共识两维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彼此间的倒“U”型关系并不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永磊 宋晶 陈劲
主要研究企业家社会网络的不同维度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并揭示了竞争强度的调节作用。在相关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企业家社会网络的规模、异质性、达高性和联结强度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的研究假设,以及辨析了竞争强度的调节作用,使用我国企业创新的实践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论:企业家社会网络规模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企业家社会网络的异质性程度和网络联结强度有利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实施,竞争强度正向调节异质性和联结强度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是对社会网络理论和可竞争性理论等在商业模式研究领域的有益补充,对于企业加深对企业家社会网络作用的认知以及商业模式创新情景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春晓 李春艳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从组织联结强度视角提出与文化创意产业建立跨产业强组织联结和弱组织联结影响合作企业创新绩效及其拥有的知识异质性和吸收能力对此影响产生双重调节作用的理论假设,构建理论模型。运用228家与文化创意企业进行跨产业合作创新的企业调研数据进行实证验证,得出研究结论为:跨产业弱组织联结对创新绩效产生积极而显著的影响,而跨产业强组织联结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知识异质性对跨产业强组织联结、弱组织联结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都是积极而显著的;吸收能力对跨产业强组织联结、弱组织联结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家平 刘鲁浩 梁玲
社会企业在弥补公共部门提供社会服务能力不足和私人部门创造社会公益"市场失灵"方面愈发具有重要性。多元推动因素下的社会企业在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上体现出不同的效率,呈现出异质性的特点。社会企业需要整合商业和公益元素从而处于一种富有成效的平衡状态,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均衡性,才有利于社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发展异质性的视角,深入探析中国社会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模式的局限,并提出中国社会企业存在两种递进关系的发展定位:一是由政府引导、公民社会推动、市场供需驱动融合促进社会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二是社会企业兼顾经济和社会价值均衡共创发展。进而,借助商业模式的典型三维体系,本文将客户价值主...
关键词:
社会企业 商业模式 异质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刚 谢懿 宋建敏
网络能力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驱动力。然而,既有研究多聚焦于商业模式创新过程和效果,对其前因探讨不足。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与社会认知理论,构建网络能力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理论框架,探讨知识整合中介效应以及创业者过度自信的调节效应。运用259家创业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内外部网络能力均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整合在内外部网络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过度自信在内外部网络能力与知识整合间均起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可为创业者认知管理和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刚 王丹 李佳
关于高管团队异质性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结论也并不一致。在讨论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时,现有研究也较少采用实证方法测量商业模式创新的不同维度对企业绩效的具体影响。本研究通过编制并发放相关问卷,对291份调查问卷进行有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高管团队异质性与商业模式创新呈U型关系,即当高管团队的异质性处于较高或较低的水平时,商业模式的创新程度较高;(2)商业模式创新的程度与企业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商业模式创新的不同维度在提升企业绩效时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价值创造维度的作
关键词:
高管团队异质性 商业模式创新 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刚 王丹 李佳
关于高管团队异质性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结论也并不一致。在讨论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时,现有研究也较少采用实证方法测量商业模式创新的不同维度对企业绩效的具体影响。本研究通过编制并发放相关问卷,对291份调查问卷进行有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高管团队异质性与商业模式创新呈U型关系,即当高管团队的异质性处于较高或较低的水平时,商业模式的创新程度较高;(2)商业模式创新的程度与企业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商业模式创新的不同维度在提升企业绩效时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价值创造维度的作用最为显著。
关键词:
高管团队异质性 商业模式创新 企业绩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蔡萌 杜巍 任义科 赵晨 杜海峰
内嵌在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对企业员工绩效的影响是绩效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年来的实证研究却并未获得一致的结论。为揭示网络结构与员工绩效间的关系,本文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度异质性。度中心性反映个体在网络中的绝对权利大小,而度异质性反映了这种权利在网络中的分布。利用2009年西安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正式网络中的度中心性没有对员工个人绩效产生影响;非正式网络度中心性对个人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受到度异质性的反向调节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慕强 徐宗玲
本研究探索中小企业不同外部网络—伙伴网络、资助网络怎样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文章基于对广东两个行业的224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通过层次回归分析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企业伙伴网络与资助网络都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关系;(2)吸收能力在伙伴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和资助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都起调节作用;(3)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正的影响,企业所处产业链较短的不锈钢行业技术创新绩效要求较高,企业成立年限的影响则不显著。
[期刊] 预测
[作者]
牛雄鹰 丁言乔 王亮
本文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探讨包容型领导风格、员工建言行为和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此过程中员工建言风险感知的调节作用。研究使用中国各地区的不同企业员工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促进性建言行为、抑制性建言行为和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都有正向影响;员工促进性建言行为和抑制性建言行为分别在包容型领导和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促进性建言风险感知调节包容型领导和员工促进性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抑制性建言风险感知调节包容型领导和员工抑制性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也调节了包容型领导通过员工抑制性建言行为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振刚 杨玉玲
以纳米能源领域2001—2018年的专利数据构建知识网络和研发组织间的创新合作网络,检验研发组织的知识资源的两个维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网络知识异质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研发组织的知识组合能力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研发组织的知识多样性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创新网络中的知识异质性负向调节知识组合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正向调节知识多样性与创新绩效的倒U型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瑜 谢恩 陈昕
供应商网络的技术异质性为企业的知识获取提供了可能性。在供应商网络的情境下探讨以下2个问题:(1)技术异质性与企业知识获取的关系如何?(2)技术异质性与知识获取间的关系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研究供应商网络技术异质性对企业知识获取的影响,并选取供应商网络密度、关系强度和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构建概念模型。基于202家中国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技术异质性会促进知识获取;第二,关系强度与吸收能力正向调节技术异质性与知识获取的关系,网络密度不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