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51)
- 2023(12995)
- 2022(11486)
- 2021(10783)
- 2020(9114)
- 2019(21050)
- 2018(20782)
- 2017(40455)
- 2016(21674)
- 2015(24532)
- 2014(24247)
- 2013(24039)
- 2012(22222)
- 2011(20005)
- 2010(19890)
- 2009(18233)
- 2008(17966)
- 2007(15808)
- 2006(13801)
- 2005(11917)
- 学科
- 济(90136)
- 经济(90025)
- 管理(68954)
- 业(63273)
- 企(54067)
- 企业(54067)
- 方法(46561)
- 数学(40546)
- 数学方法(40115)
- 财(24470)
- 农(22334)
- 中国(21801)
- 贸(20799)
- 贸易(20792)
- 易(20279)
- 学(19427)
- 业经(19355)
- 地方(16697)
- 务(15358)
- 技术(15334)
- 财务(15293)
- 财务管理(15260)
- 理论(15110)
- 制(15005)
- 农业(14899)
- 企业财务(14508)
- 和(14116)
- 出(13247)
- 划(13137)
- 环境(13118)
- 机构
- 大学(316769)
- 学院(311707)
- 管理(129367)
- 济(125425)
- 经济(122806)
- 理学(113377)
- 理学院(112205)
- 管理学(110353)
- 管理学院(109806)
- 研究(98010)
- 中国(72746)
- 京(66412)
- 科学(60626)
- 财(57711)
- 所(47940)
- 财经(47449)
- 农(47220)
- 业大(46424)
- 中心(45239)
- 江(44062)
- 研究所(43698)
- 经(43333)
- 北京(41398)
- 范(40339)
- 师范(39963)
- 经济学(38310)
- 农业(37087)
- 州(35863)
- 财经大学(35641)
- 院(35503)
- 基金
- 项目(217732)
- 科学(172499)
- 基金(161130)
- 研究(158098)
- 家(139527)
- 国家(138410)
- 科学基金(120559)
- 社会(101103)
- 社会科(96000)
- 社会科学(95979)
- 基金项目(85852)
- 省(83079)
- 自然(79033)
- 自然科(77304)
- 自然科学(77289)
- 自然科学基金(75955)
- 教育(72823)
- 划(69881)
- 资助(67030)
- 编号(63667)
- 成果(51204)
- 部(48890)
- 重点(47575)
- 创(45021)
- 发(44370)
- 教育部(42574)
- 课题(42388)
- 国家社会(41918)
- 创新(41891)
- 科研(41715)
共检索到443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荷锋 马庆国
利用SPSS11.5,选择软件开发、化工、金融、制造和通讯5个行业中从事知识密集度较高职业的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获取134份有效研究样本,对"挤出效应"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人际利他性知识分享行为"(KSB-I),还是"组织公益性知识分享行为"(KSB-O),均存在"挤出效应",但是相对KSB-I而言,KSB-O中的"挤出效应"更加强烈。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金辉
知识共享的激励问题是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焦点议题。从内、外生激励的视角出发,选取物质奖励和互惠关系作为外生激励因素的代理变量,选取知识共享的自我效能和助人的愉悦感作为内生激励因素的代理变量,探究内生激励和外生激励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以及内、外生激励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关系;对南京地区127名知识型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层回归调节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生激励因素主要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行为态度进而影响个体的知识共享意愿,外生激励因素主要通过作用于个体的主观规范进而影响个体的知识共享意愿,期望的物质奖励对内生激励因素产生挤出效应,期望的互惠关系对内生激励因素产生挤入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威 王波
文章利用一个"委托-代理"模型,研究内、外在激励间的挤出效应与互补效应,说明物质奖励等外在激励并不总是能够提高代理人的努力水平,均衡结果实际上取决于挤出效应与价格效应的相对大小。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了外在激励可能对内在激励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因,同时对相关实证研究作了较详细的回顾和述评。相关经验证据表明,挤出效应与互补效应对诸多现实问题有着很强的解释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激励与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外在激励 内在激励 挤出效应 互补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飞龙 袁云峰
本文以期望理论为基础 ,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期望偏好 ,介绍了美国MTV公司的员工与雇主之间签定“期望协议”的做法 ,并以我国京沪穗深经理人薪酬大调查的数据为主 ,从激励知识型员工的角度分析我国目前经理期望的满意程度 ,希望能为我们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期望激励 期望协议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惠丹 吴松彬
笔者以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可获得的最大企业层面数据集2012—2015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为样本,构建动态面板模型捕捉15%税率式R&D激励效应,进而充分考虑中国"一刀切"的R&D税收激励政策实施标准和企业异质性的现实特征,在初步评估中国15%税率式R&D激励政策效应的基础上探讨什么样的企业在何种情况下能取得更好的R&D激励,运用弹性分析方法识别中国15%税率式R&D激励效应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基于长期和短期的税收研发激励弹性系数均大于0小于1,说明15%税率式R&D激励政策挤出了政府的税收收入,然而并未带来预期的R&D支出,即15%税率式R&D激励对企业创新具有一定的挤入效应。二是该挤入效应对东部企业、外资企业、衰退型企业和制造企业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为争议中的R&D税收激励效应提供经验支持,还不失为提高财税政策有效性、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和创新型国家构建的政策良方。
关键词:
15%税率式R&D激励 异质性 企业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虹 肖美凤 唐清泉
本文力图描绘政府R&D补贴对企业R&D支出的激励效应与挤出效应的分布,并对两种效应在不同政治环境和企业性质下的差异进行探索性研究。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政府R&D补贴会对企业产生激励效应和挤出效应,两种效应的分布图呈"倒U型";政府补贴在初始阶段会对企业研发支出起显著促进作用,但这种激励效应会随政府补贴力度的不断增大而减弱,当超过最优补贴值后,会对企业研发支出产生挤出效应;在补贴方式上,间接补贴的效应比直接补贴更显著。进一步的分组考察发现,企业所处地区政治环境越差、反腐败力度越弱,R&D补贴的效应越不显著,反之亦然;相对国有企业而言,政府对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科岩 李凯 龙君伟
选取我国华南地区的45家企业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组织政治认知、组织内信任与员工知识分享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政治认知通过组织内信任对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发生影响,即组织内信任在组织政治认知与员工知识分享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关键词:
组织政治认知 组织内信任 知识分享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世信 刘卫萍 邹紫云
理论界关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存在较大争论,且缺乏对财政政策作用于企业创新的路径机理和传导机制的探索。文章依托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大样本数据,系统分析了财政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内在逻辑及其作用机理。实证检验发现,财政政策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水平,表明财政政策对企业创新具有正向的激励效应;而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关系,表明外部的财政政策需要通过激励内部的企业经营者增加创新投入,才能实现财政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激励效应,意味着企业内部的创新投入是财政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和路径机制。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激励效应 挤出效应 创新绩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顾建平 卢馨
薪酬对于知识员工的激励作用与其支付过程是紧密相关的。本文通过对广东省部分高科技企业知识员工薪酬支付过程激励现状的实证分析,论证了知识员工薪酬支付过程与其被激励程度之间存在着水平较高的正相关,同时,在薪酬支付过程中,支付环境、支付形式和支付时机对知识员工的激励程度相对较大。
关键词:
知识员工 薪酬支付过程 激励 实证研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春华
本文首先在整理和总结事业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处于不同事业周期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存在差异的理论假设。然后,通过对国内7家从事软件、通信等高科技企业中的知识型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回收的有效问卷实证分析了处于立业阶段的知识型员工和处于前进阶段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最后,对比分析了两个阶段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需求差异及重要性差异,验证了理论假设,为企业管理处于不同事业周期阶段的知识型员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激励因素 事业周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奇 李艳
发行国债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债对民间投资是否存在挤出作用成为了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投资主体投资份额、总量的相关分析以及国债投资方向的聚类分析,认为现阶段由于国债投资方向与宏观经济环境的原因,国债发行对民间投资挤出作用较小,带动作用较大。
关键词:
国债 挤出效应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袁根根
基于经济人自利偏好的激励契约会对公司高管的内在激励产生挤出效应。激励契约的挤出效应根本上是源于委托人面对未来或然事件带给当事人效用的影响没有把握,由此释放出的不信任信号刺激了代理人对等的不信任,从而形成制度挤出。根据信任博弈模型分析发现,在经济组织中利益相关方主动构建在个人关系、制度上的相互信任关系,并形成信任、互惠公平的制度环境,是高管激励契约有效实施的基础。
关键词:
制度挤出 激励契约 主动信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干胜道 何玲 李小华
本文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自由现金流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管理决断权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自由现金流与企业研发投入呈倒U形关系,适度的自由现金流减少了企业面临的研发风险进而对其研发投资产生正向影响,而过度的自由现金流则会加重代理冲突,抑制企业研发投入。管理决断权会强化两者的倒U形关系。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自由现金流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因技术密集程度、产权性质和地区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研究成果对于企业如何管理好现金流以更好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唐琦 秦雪征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3)数据分析医疗消费对非医疗消费的"挤出效应",按统计年鉴标准将家庭的非医疗消费划分为七个门类,以医疗消费为解释变量,对非医疗消费及不同类型的消费进行回归,并使用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结果显示,对于中老年家庭而言,医疗消费的增加并不会"挤出"非医疗消费,但是会显著减少家庭储蓄性资产,增加家庭债务,对大多数类型的消费虽然没有影响,但是会减少食品和衣着消费。进一步地,本文将"挤出效应"的作用渠道分为"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发现医疗消费对食品和衣着消费的"挤出效应"主要由"收入效应"构成,而"替代效应"的影响并不明显。本文的研究检验了"生命周期理论"的合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宋福铁
文章采用Granger因果测试模型和1980~2000年的数据实证考察了我国国债融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即对挤出效应理论(crowdingouteffect)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国债融资实际上尚未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