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34)
- 2023(11759)
- 2022(10408)
- 2021(9991)
- 2020(8418)
- 2019(19755)
- 2018(19960)
- 2017(38390)
- 2016(20933)
- 2015(23673)
- 2014(23739)
- 2013(23353)
- 2012(20977)
- 2011(18856)
- 2010(19004)
- 2009(17145)
- 2008(16565)
- 2007(14295)
- 2006(12360)
- 2005(10585)
- 学科
- 济(79862)
- 经济(79777)
- 管理(62047)
- 业(56036)
- 企(48572)
- 企业(48572)
- 方法(41349)
- 数学(35956)
- 数学方法(35248)
- 中国(19712)
- 农(19621)
- 学(18825)
- 财(18128)
- 业经(17671)
- 理论(16495)
- 地方(15512)
- 和(14401)
- 技术(13996)
- 贸(13394)
- 贸易(13387)
- 农业(13016)
- 易(13005)
- 制(12450)
- 环境(12430)
- 划(12075)
- 务(11955)
- 财务(11880)
- 财务管理(11857)
- 教育(11741)
- 企业财务(11159)
- 机构
- 大学(290633)
- 学院(290103)
- 管理(119696)
- 济(106653)
- 理学(104781)
- 经济(104147)
- 理学院(103624)
- 管理学(101368)
- 管理学院(100872)
- 研究(90574)
- 中国(65185)
- 京(61851)
- 科学(59456)
- 财(47173)
- 所(45063)
- 业大(44449)
- 农(44085)
- 研究所(41510)
- 中心(41422)
- 江(40914)
- 范(39713)
- 师范(39371)
- 北京(38883)
- 财经(38630)
- 经(35013)
- 农业(34524)
- 州(34064)
- 院(33008)
- 技术(32927)
- 师范大学(31667)
- 基金
- 项目(205226)
- 科学(161206)
- 研究(150052)
- 基金(147310)
- 家(128073)
- 国家(126993)
- 科学基金(109832)
- 社会(91077)
- 社会科(86209)
- 社会科学(86182)
- 省(81677)
- 基金项目(78561)
- 自然(73604)
- 自然科(71958)
- 自然科学(71943)
- 教育(71000)
- 自然科学基金(70595)
- 划(68805)
- 编号(63018)
- 资助(61682)
- 成果(50853)
- 重点(45529)
- 部(44361)
- 课题(43238)
- 创(42901)
- 发(42590)
- 创新(39787)
- 项目编号(39258)
- 科研(39199)
- 大学(38354)
- 期刊
- 济(110469)
- 经济(110469)
- 研究(79478)
- 中国(53483)
- 学报(45726)
- 管理(43739)
- 科学(42205)
- 教育(39230)
- 农(39178)
- 财(34513)
- 大学(34213)
- 学学(31839)
- 技术(27897)
- 农业(27839)
- 融(19351)
- 金融(19351)
- 图书(19215)
- 业经(19059)
- 经济研究(17406)
- 财经(17351)
- 科技(15069)
- 业(15026)
- 经(14666)
- 理论(14317)
- 技术经济(14240)
- 问题(13970)
- 统计(13429)
- 实践(13426)
- 践(13426)
- 情报(13352)
共检索到405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欢 安立仁
从双环学习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了基于组织内部员工知识共享与知识隐藏支配假设的双环学习模型。从单环学习层面探讨组织内部员工知识共享失效问题,提出知识共享失效源于管理者制定知识管理策略时仅停留在“结果导向行动策略”的单环思维模式上;从双环学习层面探讨组织内部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存在、发生以及与知识共享关系问题,提出管理者应从只关注“结果导向行动策略”的单一反馈环拓展到同时关注“结果导向支配假设”的双环学习思维模式,并进一步提出管理者在制定行动策略之前,不仅要考虑知识共享的效用,还需考虑知识隐藏带来的障碍,在此假设的支配下才有可能实现组织学习的有效性与组织内部知识效用的最大化。
关键词:
双环学习 知识管理 知识共享 知识隐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夏靓 陈毅文
基于双过程模型理论,构建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来探究其对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运用层级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合规任务经由工作疏离感和工作愤怒对知识隐藏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当工作愤怒和工作疏离感同时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分析时,工作愤怒的中介作用比工作疏离感的中介作用更强。量子型领导负向调节不合规任务与工作疏离感和工作愤怒之间的关系,且发挥有调节的中介作用,即当量子型领导力更高时,上述关系更弱;反之更强。以上结果对于扩充工作压力源作为知识隐藏的前因机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夏靓 陈毅文
基于双过程模型理论,构建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来探究其对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运用层级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合规任务经由工作疏离感和工作愤怒对知识隐藏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当工作愤怒和工作疏离感同时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分析时,工作愤怒的中介作用比工作疏离感的中介作用更强。量子型领导负向调节不合规任务与工作疏离感和工作愤怒之间的关系,且发挥有调节的中介作用,即当量子型领导力更高时,上述关系更弱;反之更强。以上结果对于扩充工作压力源作为知识隐藏的前因机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欢 安立仁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框架,结合动机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心理占有理论等构建知识隐藏行为形成机制拓展模型。研究发现:(1)知识隐藏态度受到心理距离、结果期望的影响,知识隐藏主观规范受到组织网络结构中网络惯例的影响,知识隐藏感知行为控制受到知识权力、知识心理所有权的影响;(2)知识隐藏意愿受到知识隐藏行为态度、知识隐藏主观规范、知识隐藏感知行为控制以及过去行为的影响,知识隐藏意愿与知识隐藏感知行为控制可预测知识隐藏行为的发生;(3)创新氛围、双元领导和大五人格在知识隐藏意愿与知识隐藏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上述拓展模型的构建有助于提升TPB的解释度并扩大适用范围,深入了解员工知识隐藏行为背后的行为逻辑,对于减少知识隐藏行为、促进知识流动、制定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欢 安立仁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框架,结合动机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心理占有理论等构建知识隐藏行为形成机制拓展模型。研究发现:(1)知识隐藏态度受到心理距离、结果期望的影响,知识隐藏主观规范受到组织网络结构中网络惯例的影响,知识隐藏感知行为控制受到知识权力、知识心理所有权的影响;(2)知识隐藏意愿受到知识隐藏行为态度、知识隐藏主观规范、知识隐藏感知行为控制以及过去行为的影响,知识隐藏意愿与知识隐藏感知行为控制可预测知识隐藏行为的发生;(3)创新氛围、双元领导和大五人格在知识隐藏意愿与知识隐藏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上述拓展模型的构建有助于提升TPB的解释度并扩大适用范围,深入了解员工知识隐藏行为背后的行为逻辑,对于减少知识隐藏行为、促进知识流动、制定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高天茹 贺爱忠
现有关于知识共享等积极知识活动的研究日渐成熟,但实践效果却差强人意,知识隐藏等消极知识活动逐渐成为知识管理领域的新热点。为了探究职场排斥对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机理,本研究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以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为整体逻辑,构建了职场排斥通过关系认同与心理困扰作用于知识隐藏的链式中介模型,并探讨宽恕氛围在该模型中的调节作用。针对中国本土企业员工收集了639份有效问卷,利用Mplu s软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Boot st r ap、潜调节结构模型法对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职场排斥对知识隐藏存在正向影响;(2)关系认同与心理困扰分别在职场排斥对知识隐藏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关系认同与心理困扰在职场排斥对知识隐藏的正向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4)宽恕氛围通过缓和职场排斥对关系认同的负向影响进而对链式中介路径起调节作用,即宽恕氛围越高,职场排斥对关系认同的负向影响越弱,关系认同与心理困扰在职场排斥与知识隐藏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越弱。从理性角度出发重新探究职场排斥与知识隐藏之间的影响机理是对以往研究的补充与丰富,启示管理者们在激励员工实施知识共享活动的同时,要注意采取措施抑制知识隐藏等消极知识活动,从而激活组织员工对知识资源的创造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荣鹏飞 王嘉 王瑞雪
针对已有研究中缺乏高管团队知识隐藏量表的不足,在扎根理论研究基础上,通过小规模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收集可三角验证的数据资料,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将高管团队知识隐藏划分为高管知识隐藏行为预估、高管知识隐藏策略选择和高管知识隐藏行为演化3个维度,构建并验证高管团队知识隐藏测量量表,不仅可为研究高管团队知识隐藏行为奠定理论基础,提供工具支持,而且可为团队运行中合理规避高管知识隐藏行为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高管团队 知识隐藏 结构模型 量表开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倩 程刚
文章剖析了企业隐性知识的内涵和分类,并基于SECI理论和知识沟通理论,构建了个体、团队和企业整体的隐性知识共享模型,建立了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以期在更深入地认识隐性知识共享过程的基础上,促进企业隐性知识的共享。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企业 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梁荣成 王必好
知识共享是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招,但知识隐藏却在员工之中普遍存在,尤其在员工面临阻碍性压力时,这一现象特别明显。本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压力认知交互理论,探讨阻碍性压力对员工知识隐藏的影响,以及阻碍性评价、辱虐型领导在两者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阻碍性压力对员工知识隐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阻碍性评价在阻碍性压力与员工知识隐藏之间起中介作用;辱虐型领导正向调节阻碍性压力与阻碍性评价之间的关系;辱虐型领导正向调节阻碍性评价在阻碍性压力与员工知识隐藏之间的中介作用。因此,建议管理者要适当疏导员工对压力的认知,减少组织的知识隐藏行为,为共建知识型组织拓宽道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姚柱 罗瑾琏
知识共享在组织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日益凸显,并不断受到学者的重视,但现实情况中,尽管许多组织希望员工积极与同事进行知识共享,但许多员工在面对同事知识求助时会选择将知识隐藏起来。有学者分析其原因,认为员工知识隐藏行为很有可能与其所遭受的工作压力有关,故本文以员工最普遍面临的一种工作压力——时间压力为视角,收集了405份有效问卷,旨在探讨不同性质的时间压力对知识隐藏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挑战性时间压力对内在动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情绪耗竭和知识隐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阻碍性时间压力对内在动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情绪耗竭和知识隐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内在动机与情绪耗竭均在时间压力与知识隐藏之间起中介作用;(4)时间领导会弱化阻碍性时间压力对内在动机、情绪耗竭的影响。在高水平时间领导下,阻碍性时间压力对员工内在动机的负向影响和情绪耗竭的正向影响会越弱。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笑峰 席酉民
基于社会交换、社会学习和调节焦点理论视角探讨了伦理型领导对员工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伦理型领导的道德人与道德管理者角色分别促进"员工—领导"和"员工—员工"积极互惠的形成,进而抑制员工知识隐藏;树立角色模范和沟通强化等领导活动有助于员工心理安全感和道德认同的提升;伦理型领导通过唤起员工促进型的调节焦点对员工知识隐藏产生影响,员工个体特质调节焦点调节了这一影响过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袁凌 张磊磊 涂艳红
在中庸文化背景下,基于516名企业员工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层级回归探讨了谦卑型领导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与作用边界,结果表明:谦卑型领导与员工知识隐藏呈显著U型曲线关系;谦卑型领导与员工组织支持感呈显著倒U型曲线关系;组织支持感在谦卑型领导与员工知识隐藏的曲线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领导者能力在谦卑型领导与员工组织支持感的倒U型曲线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倩 程刚 王夫芹
文章剖析了企业隐性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内涵,探讨了两者的关系,分别从员工、团队和企业层面分析了隐性知识共享对企业知识创新的价值。基于隐性知识共享构建了企业知识创新模型,建立了知识创新的保障机制,以期在深入认识企业知识创新的基础上,促进企业的知识创新。
关键词:
知识创新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企业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庄子匀 陈敬良 罗尧成
从自我概念出发,基于自我差异理论,探讨在线科研社区成员的虚拟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异程度对其心理状态和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构建"自我差异感知隐私权知识共享"概念模型。以275名在线科研社区成员为样本,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中3个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修正后的模型显示,科研人员的个人和社会自我差异、自主性、情绪恢复和情感宣泄感知对其在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质量和数量起到关键性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促进在线科研社区知识共享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娱 施琴芬 朱卫未
通过对学习型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进行分析,构建学习型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模型,运用Netlogo软件对学习型组织中无私型、中立型、自私型3种类型的隐性知识主体之间的知识共享的行为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认为组织可以通过建立知识共享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以促进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
关键词:
学习型组织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系统仿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