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94)
- 2023(8374)
- 2022(7016)
- 2021(6415)
- 2020(5339)
- 2019(11563)
- 2018(11403)
- 2017(21094)
- 2016(11201)
- 2015(11823)
- 2014(10688)
- 2013(10175)
- 2012(9142)
- 2011(8131)
- 2010(7955)
- 2009(7361)
- 2008(7068)
- 2007(6224)
- 2006(5217)
- 2005(4248)
- 学科
- 管理(39623)
- 业(39293)
- 济(38438)
- 经济(38390)
- 企(33671)
- 企业(33671)
- 方法(17465)
- 技术(15266)
- 数学(14911)
- 数学方法(14804)
- 技术管理(11971)
- 财(11400)
- 农(11321)
- 中国(10887)
- 业经(10701)
- 贸(8802)
- 贸易(8796)
- 易(8570)
- 农业(7986)
- 学(7843)
- 制(7772)
- 务(7444)
- 财务(7438)
- 财务管理(7429)
- 划(7272)
- 企业财务(7126)
- 银(7087)
- 银行(7052)
- 人事(6991)
- 人事管理(6990)
- 机构
- 学院(149655)
- 大学(149419)
- 管理(63273)
- 济(62031)
- 经济(61053)
- 理学(56433)
- 理学院(55843)
- 管理学(55027)
- 管理学院(54756)
- 研究(47308)
- 中国(35066)
- 科学(30095)
- 京(29553)
- 农(29276)
- 财(26242)
- 业大(26073)
- 农业(23318)
- 所(22831)
- 中心(22047)
- 财经(21700)
- 江(21456)
- 研究所(21223)
- 经(19956)
- 经济学(18607)
- 商学(18180)
- 商学院(18011)
- 北京(17620)
- 经济管理(17242)
- 院(17125)
- 范(17096)
- 基金
- 项目(110723)
- 科学(89231)
- 基金(82819)
- 研究(76052)
- 家(74527)
- 国家(73885)
- 科学基金(64335)
- 社会(51614)
- 社会科(49131)
- 社会科学(49119)
- 基金项目(45262)
- 省(44324)
- 自然(43288)
- 自然科(42467)
- 自然科学(42452)
- 自然科学基金(41797)
- 划(37279)
- 教育(34582)
- 资助(30939)
- 创(30213)
- 编号(27938)
- 创新(27146)
- 重点(24662)
- 部(23826)
- 业(23618)
- 发(23199)
- 国家社会(22001)
- 计划(21668)
- 科研(21444)
- 教育部(20562)
共检索到205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鹏 吴维库 陈信龙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将创新内生动机作为中介变量,将组织自尊作为调节变量,建立了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其创新行为影响的概念模型。利用调研数据验证研究假设。研究结论如下:员工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其创新行为和创新内生动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内生动机在员工的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自尊对员工的创新内生动机与创新行为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杜璿 邱国栋
本文将组织创新氛围分为工作氛围、领导效能和任务属性三个维度,考察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心理涉入发挥中介作用时,组织创新氛围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机制。结果表明,组织创新氛围不同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存在较明显的路径和效应差别,任务属性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领导效能,工作氛围的影响最小;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心理涉入发挥了双重中介效应,创新自我效能感通过作用于心理涉入进一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员工创新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是通过自我心理调适过程发挥作用,揭示出激励员工创新需要关注员工心理变化和工作过程中的组织情境再塑造。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顾远东 彭纪生
"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已成为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尝试从组织创新氛围和创新自我效能感这两个视角来回答这个问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478名在职员工的调查,对组织创新氛围、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内容与实证结果包括:首先,实证检验了在中国情境下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其次,在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这是中国情景下的开拓性研究;最后,创造性地将创新自我效能感引入到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之中,构建并验证了"组织创新氛围→创新自我效能感→员工创新行为"作用机制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林新奇 丁贺
文章以科研设计单位为研究对象,构建人岗匹配、内部人身份感知、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岗匹配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内部人身份感知调节人岗匹配与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部分中介人岗匹配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且中介内部人身份感知对人岗匹配与员工创新行为的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林新奇 丁贺
文章以科研设计单位为研究对象,构建人岗匹配、内部人身份感知、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岗匹配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内部人身份感知调节人岗匹配与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部分中介人岗匹配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且中介内部人身份感知对人岗匹配与员工创新行为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朱颖俊 裴宇
本文首次将心理授权引入差错管理文化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中,探讨了差错管理文化对员工创新的心理影响机制,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将员工创新效能感作为心理授权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调节变量进行研究。通过对武汉、长沙、苏州等地227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1)差错管理文化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心理授权起部分中介作用;(2)创新效能感在心理授权的中介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创新效能感正向地调节心理授权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这对有效地应用差错管理,激发员工创造力有重要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艳子 张莉 李倩
文章通过对310名研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学习目标取向通过内在动机和创新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学习目标取向有利于促进员工创新行为,内在动机和创新效能感在学习目标取向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龙均 龙静 柳汝泓 万文海
员工通过越轨创新带来的拓荒式创新成果在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上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文献还未从动机视角研究越轨创新行为的形成机制,因此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整合了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这一组认知要素,并从动机视角引入绩效趋近目标导向作为中介,探讨其对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来自53家科技型企业的468份三时间节点的员工数据表明: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有促进作用;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的双高组合比双低组合更容易驱动越轨创新行为;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的一致性组合比不一致性组合更容易驱动越轨创新行为;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的高低组合比低高组合更容易驱动越轨创新行为;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主要通过形成绩效趋近目标导向进而影响越轨创新行为;差错管理氛围能正向调节绩效趋近目标导向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在越轨创新行为形成机制的研究上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企业如何驱动员工越轨创新行为提供了实践指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志强 吕爽
文章基于创客创新行为模型,对创客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阐述了创客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机理现状,通过采用层级回归的分析方法,对众创空间的创客展开调查,通过对数据分析,验证了创客创新自我效能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众创空间创新文化的中介作用以及创新支持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创客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存在正向的影响,众创空间创新文化在两者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创新支持在创新自我效能、创新文化以及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最后从创客个人和众创空间两个层面提出建议,以期对创客以及众创空间的管理和运营起到一定指导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创新行为 创新文化 创新支持 创客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云贵 张丽华 刘睿
通过全面回顾以往研究成果,对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的测量、影响因素与影响效应进行归纳概括,并对中国情境下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能对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员工 创新自我效能感 创新行为 创造力
[期刊] 预测
[作者]
屠兴勇 郭娟梅
员工创新行为是组织创新、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批判性反思被视为是决定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前因变量,但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关于这种关系的作用机理与传导机制的研究少之又少。基于对现有研究缺口的认识,本文基于自我调节理论和知识分享理论,构建了包括调节环节的中介效应概念模型。回归分析发现,批判性反思与员工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知识分享在两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自我效能感在批判性反思与知识分享之间起调节作用。我们的研究证明了调节中介效应模型能够更好解释批判性反思对员工创新行为作用的机理,不仅丰富和拓展了组织管理的相关研究范围,也对员工创新管理实践提供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侨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整理高校401位教师有关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的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构建了"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完善了"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包括:第一,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对其教学创新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二,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对其创新自我效能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三,教师的创新自我效能在教学创新能力对教学创新行为的
关键词:
教学创新 创新能力 创新行为 自我效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侨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整理高校401位教师有关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的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构建了"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完善了"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包括:第一,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对其教学创新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二,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对其创新自我效能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三,教师的创新自我效能在教学创新能力对教学创新行为的影响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教学创新 创新能力 创新行为 自我效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侨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整理高校401位教师有关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的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构建了"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完善了"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包括:第一,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对其教学创新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二,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对其创新自我效能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三,教师的创新自我效能在教学创新能力对教学创新行为的
关键词:
教学创新 创新能力 创新行为 自我效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荆玲玲 姜欢
以476个研究生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高校创新文化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影响,并分析研究生创新自我效能感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高校创新文化对研究生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创新自我效能感四个维度的调节作用略有不同,其中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创新方向、运用创新方法有正向调节效应,完成创新任务正向影响创新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整体薪酬感知与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地区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
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一个跨层分析
创客政策感知对其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知识获取的中介与创新自我效能感的调节
高校教师课堂领导风格对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创意越轨行为对创造力的影响:领导反馈调节与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全情景支持对技能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创新效能感与工作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
组织内信任对员工负责行为的影响——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团队创新氛围对团队创新行为的影响——内在动机与团队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隐性知识共享对知识型员工越轨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繁荣的链式中介作用
硕士生创造性人格和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创新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