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32)
- 2023(20916)
- 2022(17616)
- 2021(16714)
- 2020(13909)
- 2019(32262)
- 2018(31821)
- 2017(60032)
- 2016(32978)
- 2015(37330)
- 2014(37242)
- 2013(36199)
- 2012(33163)
- 2011(29970)
- 2010(29974)
- 2009(27724)
- 2008(27508)
- 2007(24387)
- 2006(21762)
- 2005(19889)
- 学科
- 济(130742)
- 经济(130564)
- 业(107916)
- 管理(104583)
- 企(95202)
- 企业(95202)
- 方法(59384)
- 数学(49080)
- 数学方法(48455)
- 财(39722)
- 中国(39414)
- 农(38558)
- 业经(36566)
- 制(33495)
- 银(27149)
- 银行(27002)
- 务(26808)
- 财务(26730)
- 财务管理(26687)
- 农业(26206)
- 行(25557)
- 理论(25442)
- 企业财务(25309)
- 学(25061)
- 技术(24000)
- 教育(23911)
- 贸(23799)
- 贸易(23781)
- 易(23187)
- 和(22251)
- 机构
- 大学(465446)
- 学院(461936)
- 济(188246)
- 经济(184324)
- 管理(182217)
- 理学(156391)
- 研究(155243)
- 理学院(154696)
- 管理学(152104)
- 管理学院(151223)
- 中国(122304)
- 京(100593)
- 科学(91383)
- 财(89794)
- 所(76565)
- 农(72798)
- 中心(71417)
- 财经(71212)
- 江(69728)
- 研究所(69254)
- 经(64941)
- 范(64557)
- 业大(64535)
- 北京(64303)
- 师范(64057)
- 经济学(57213)
- 农业(56656)
- 院(55817)
- 州(55700)
- 财经大学(52970)
- 基金
- 项目(305387)
- 科学(243171)
- 研究(229718)
- 基金(222643)
- 家(192190)
- 国家(190481)
- 科学基金(164992)
- 社会(145813)
- 社会科(138156)
- 社会科学(138121)
- 省(117261)
- 基金项目(116490)
- 教育(109851)
- 自然(105205)
- 自然科(102810)
- 自然科学(102785)
- 自然科学基金(100977)
- 划(99825)
- 编号(94498)
- 资助(91882)
- 成果(78241)
- 部(69658)
- 重点(68534)
- 课题(65963)
- 发(64744)
- 创(64460)
- 教育部(60813)
- 国家社会(60089)
- 创新(59679)
- 制(58723)
- 期刊
- 济(207743)
- 经济(207743)
- 研究(147324)
- 中国(96769)
- 财(71752)
- 管理(70852)
- 教育(69646)
- 农(66587)
- 学报(66246)
- 科学(63504)
- 大学(52729)
- 融(50660)
- 金融(50660)
- 学学(48488)
- 农业(45191)
- 技术(44302)
- 财经(35843)
- 业经(33684)
- 经济研究(32658)
- 经(30761)
- 问题(26665)
- 业(26109)
- 技术经济(23323)
- 图书(21767)
- 理论(21694)
- 贸(21399)
- 世界(21323)
- 现代(20993)
- 统计(20543)
- 版(20286)
共检索到705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崔凌云
通过构建异质性企业模型,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员工教育对企业生产率的作用,并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在控制人口和经济密度等因素基础上,各省(市)平均出生率是企业员工教育合格的工具变量;提高员工教育水平可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增长。另外,员工教育在大企业中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中小企业;资本密集度提高有利于发挥员工教育对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生育率与员工教育负相关,出生率每增加1‰,员工平均教育将减少0. 423年。在添加控制变量、分组检验和更换工具变量后,所得结论依然稳健。
关键词:
生育率 全要素生产率 工具变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崔维军 王文婧 傅宇 韩硕 赵佳璐
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制造业板块的调查数据,对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行为与程度均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研发投入强度、是否有国际认证和是否从国外引进技术对企业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开放式创新 创新绩效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崔维军 傅宇 王文婧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创新方式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企业创新行为选择可能会影响其创新绩效,进而影响其经营绩效。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分析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选择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1)探索式技术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在考虑探索式技术创新行为的前提下,利用式技术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而在不考虑探索式创新行为时,利用式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3)企业研发强度、是否有技术引进以及是否有研发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崔维军 傅宇 王文婧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创新方式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企业创新行为选择可能会影响其创新绩效,进而影响其经营绩效。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分析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选择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1)探索式技术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在考虑探索式技术创新行为的前提下,利用式技术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而在不考虑探索式创新行为时,利用式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3)企业研发强度、是否有技术引进以及是否有研发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崔维军 傅宇 王文婧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创新方式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企业创新行为选择可能会影响其创新绩效,进而影响其经营绩效。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分析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选择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1)探索式技术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在考虑探索式技术创新行为的前提下,利用式技术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而在不考虑探索式创新行为时,利用式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3)企业研发强度、是否有技术引进以及是否有研发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昭玲 李红阳
本文采用2012年世界银行调查数据考察了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影响。Pr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嵌入全球价值链显著提高了制造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倾向,倾向评分匹配法的结果证实存在这种因果关系,本文的结论稳健。但这种正向影响存在结构性特征,相比工艺创新,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企业产品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企业面临的竞争程度较弱、融资约束较强和所在地区技术吸收能力不足,均会弱化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促进作用。因而,要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价值链攀升和产业升级转型,还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汤学良 吴万宗
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将企业出口、员工培训与生产率联系起来,并引出出口和员工培训决策的Bivariate Probit模型和生产率演化的Tobit-II模型。基于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出口决策和员工培训决策均存在"自选择效应",并且具有较强的决策惯性;出口经验会刺激企业开展员工培训,但是培训经历对当期出口决策没有作用;当期的出口决策与员工培训决策具有显著的互补性;无法捕捉到纯粹的"出口中学习效应",单纯进行员工培训也不会提高企业效率;但是,同时进行出口和员工培训则能显著提高企业生产率,换言之,员工培训能够帮助企业转化出口经验,提高生产率。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员工培训 出口 生产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崔维军 韩硕 傅宇 王文婧 赵佳璐
开放式创新行为对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调查数据,对中国企业开放式创新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企业开放式创新行为在区域、行业上分布不均;(2)竞争对手情况、信息技术支持度、数据软件共享度、产品出口、产品销售范围等对研发合作有显著正向影响;(3)高管工作经历、竞争者数量、信息技术支持度等对企业创新开放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磊 王琼 庞莹
本文对中间品进口影响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采用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营商环境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看,中间品进口有利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高端化。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规模越大,面临的市场竞争程度越大,中间品进口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高端化的作用越明显。此外,文章对进口中间品影响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传导机制进行检验,发现进口中间品带来的企业利润增长效应以及出口规模扩张效应是企业选择高端技术创新模式的可能影响途径。而进口中间品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会受到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企业吸收能力越强,技术溢出效应越能促进企业从事高端创新,且这一效应在非国有制造业企业中表现突出。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汤学良 宗大伟
通过构建局部知识溢出模型,将局部区域中邻居企业的影响引入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演化的Tobit-II回归方程中。基于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2000—2007年)的实证分析发现:(1)县级、市级和省级区域中邻居企业对观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演化具有显著地正向溢出效应;(2)县级区域邻居企业的溢出效应最大,市级次之,省级最弱且不稳定;(3)邻居企业间交流机会的增加会促进局部区域生产率溢出;(4)邻居企业中同行业企业占比增加会提升局部生产率溢出效应;(5)局部区域生产率溢出的源头主要来自于高效率的邻居企业,低效率邻居的
关键词:
局部知识溢出 全要素生产率 制造业企业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汤学良 宗大伟
通过构建局部知识溢出模型,将局部区域中邻居企业的影响引入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演化的Tobit-II回归方程中。基于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2000—2007年)的实证分析发现:(1)县级、市级和省级区域中邻居企业对观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演化具有显著地正向溢出效应;(2)县级区域邻居企业的溢出效应最大,市级次之,省级最弱且不稳定;(3)邻居企业间交流机会的增加会促进局部区域生产率溢出;(4)邻居企业中同行业企业占比增加会提升局部生产率溢出效应;(5)局部区域生产率溢出的源头主要来自于高效率的邻居企业,低效率邻居的影响是负向的。
关键词:
局部知识溢出 全要素生产率 制造业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汝岱
本文首先依托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构建面板数据、资本变量处理、价格指数处理等方面全面规范整理该数据库,并基于OP、LP等方法计算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详细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迁;接下来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讨论经济结构转型问题;最后从国有企业改革角度讨论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在2%一6%之间,年均增长3.83%,增速存在较大的波动;(2)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来源更多是企业成长,其增长的空间在不断缩小,亟待依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新的增长模式;(3)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效率差异较大,即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于文超 周雅玲 肖忠意
税务检查是税收征管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使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考察税务检查对企业税负水平与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税务检查对企业税负水平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这源于税务检查产生的"征税效应"和"寻租效应";(2)在财政创收压力越小、法制环境越好的地区,税务检查与企业税负水平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弱;(3)税务检查对企业生产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而法制环境改善将显著弱化这一效应。本文提供了税务检查影响企业发展的微观经验证据,并为当前税收法制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孟孟 张三峰 顾晓光
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关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从外部和内部两个维度探讨了信息共享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时,外部信息共享和内部信息共享都对企业生产率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外部信息共享对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强于内部信息共享。对于计量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采用处理效应模型和上市公司面板匹配数据进行缓解和验证,较大程度地提高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区域归属、行业性质、企业规模及企业年龄不同,信息共享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作用机制分析发现,内外部信息共享主要通过促进企业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来提高企业生产率。考虑相应的环境因素后发现,信息化水平、法律环境和市场化程度在外部信息共享和内部信息共享的生产率效应中呈现出相反的调节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念利 郝治军 吕云龙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基于中间投入视角构建理论模型证明,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水平与其全要素生产率间存在"倒U型"关系。以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WIOD数据库为样本,对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展开经验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业中间服务总投入水平以及金融、电信、批发零售等分部门投入水平均低于理论上的"最优"临界值,这意味着增加服务投入,制定合理产业政策促使制造业企业由"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 全要素生产率 倒U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制造业中间投入服务化水平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
生产率差异、行业生产率增长与企业进退——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产能过剩对企业内工资差距的影响——基于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制造业企业相对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基于1999~2005年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法制环境、地区信任与企业土地租购决策——基于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的经验研究
中国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检验
外资并购与目标企业生产率:对中国制造业数据的因果评估
出口、研发与企业生产率演化——基于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研究
汇率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服务进口与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