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65)
2023(5036)
2022(4089)
2021(3736)
2020(3260)
2019(7338)
2018(7035)
2017(14431)
2016(7704)
2015(8856)
2014(8545)
2013(8629)
2012(8230)
2011(7332)
2010(7410)
2009(6615)
2008(6814)
2007(5646)
2006(5004)
2005(4347)
作者
(20332)
(17009)
(16994)
(16176)
(11357)
(8222)
(7688)
(6613)
(6571)
(6129)
(5968)
(5758)
(5385)
(5381)
(5366)
(5302)
(5060)
(5029)
(4966)
(4733)
(4266)
(4153)
(4114)
(3932)
(3907)
(3772)
(3708)
(3640)
(3387)
(3348)
学科
(38190)
经济(38142)
管理(28794)
(27080)
方法(24271)
(23623)
企业(23623)
数学(22991)
数学方法(22897)
(12814)
(9654)
财务(9652)
财务管理(9639)
企业财务(9419)
中国(8590)
(7609)
业经(6635)
(6633)
金融(6633)
(6541)
人事(6498)
人事管理(6496)
(6426)
贸易(6423)
(6252)
(6216)
银行(6216)
(5823)
技术(5535)
理论(5256)
机构
大学(113365)
学院(111208)
(51533)
经济(50680)
管理(47956)
理学(42201)
理学院(41847)
管理学(41468)
管理学院(41236)
研究(31223)
(26644)
中国(25545)
(22220)
财经(22010)
(20359)
经济学(17315)
财经大学(16890)
经济学院(16043)
(15382)
中心(14983)
商学(14809)
商学院(14703)
科学(14407)
北京(13782)
(13531)
(12899)
业大(12877)
金融(12661)
经济管理(12534)
(12195)
基金
项目(74233)
科学(60895)
基金(57880)
研究(55188)
(48630)
国家(48290)
科学基金(43870)
社会(37792)
社会科(36195)
社会科学(36187)
基金项目(30576)
自然(28103)
自然科(27586)
自然科学(27582)
教育(27384)
自然科学基金(27199)
(26972)
资助(24842)
(23358)
编号(20708)
(18547)
教育部(17173)
人文(16458)
成果(16383)
国家社会(16371)
(16102)
重点(16043)
大学(15287)
(15038)
创新(14965)
期刊
(47616)
经济(47616)
研究(33494)
(22628)
中国(20491)
管理(18394)
(14876)
金融(14876)
学报(12926)
财经(12452)
科学(12367)
大学(11113)
教育(10629)
学学(10531)
(10476)
技术(9651)
(9180)
经济研究(8344)
问题(6684)
(6314)
业经(6165)
会计(6147)
农业(5952)
财会(5925)
统计(5899)
技术经济(5782)
(5528)
理论(5294)
国际(5259)
商业(4972)
共检索到159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郑志刚   杜瞻豫   李邈   雍红艳   胡晴  
与留住优秀人才一样,吸引人才是一家企业推出员工持股计划的初衷。然而,相对于员工持股如何影响高管离任等“留住人才”的丰富研究,由于数据可获得性和研究场景的限制,少有研究考察员工持股的“吸引人才”效应能否实现效果。近年来,基金行业专业人士持股计划的实践为实证考察员工持股计划吸引人才的效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研究场景。本文利用中国2011—2021年基金公司数据,发现基金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能够吸引外部经理,但在吸引对象和持续时间上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同时,本文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如有更大的实施范围,将增强其人才吸引力。本文的研究为形成对基金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表现的全面认识,进而为员工持股计划的设计策略选择带来启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超  朱丹  
企业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因素,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是推动企业创新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选择2014—2021年公告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确定研究样本,探讨员工持股计划是否能够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升级。研究发现: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相比于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更能吸引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有效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升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内源动力。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对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其背后的机制主要在于,员工持股计划不仅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还增强了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透明度,从而增强了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的吸引力,促进了人力资本升级。进一步研究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对人力资本升级的促进作用,在具有较高物质资本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处于较高行业竞争程度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基于员工持股计划的具体条款,员工所持有的激励股份越多、受激励员工的占比越高、存在向第三方融资条款以及预期收益越高时,员工持股计划越能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升级。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员工持股计划和人力资本升级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也为中国上市公司更好地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设置员工持股计划条款,吸引和留住人才以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超  朱丹  
企业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因素,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是推动企业创新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选择2014—2021年公告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确定研究样本,探讨员工持股计划是否能够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升级。研究发现: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相比于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更能吸引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有效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升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内源动力。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对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其背后的机制主要在于,员工持股计划不仅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还增强了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透明度,从而增强了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的吸引力,促进了人力资本升级。进一步研究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对人力资本升级的促进作用,在具有较高物质资本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处于较高行业竞争程度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基于员工持股计划的具体条款,员工所持有的激励股份越多、受激励员工的占比越高、存在向第三方融资条款以及预期收益越高时,员工持股计划越能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升级。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员工持股计划和人力资本升级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也为中国上市公司更好地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设置员工持股计划条款,吸引和留住人才以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孟庆斌  李昕宇  张鹏  
本文以2011~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企业管理层之外的重要人力资源——员工为研究主体,考察了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促进了企业创新产出,且在考虑内生性、测试回归模型敏感性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员工持股计划通过"利益绑定"功能,提升了员工在创新过程中的个人努力、团队协作和稳定性,提高了创新效率。进一步地,基于员工特征的拓展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员工、高学历员工较多或员工薪酬水平较高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对创新产出的促进更强;基于员工持股计划制度设计的拓展研究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主要来自员工持股,而非管理层持股;非杠杆型、购买折价高、锁定期长的员工持股计划对创新产出的促进更强;员工持股计划持股人数的扩大可能引发"搭便车"问题,不利于创新产出。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员工在企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并拓展了以员工为主体的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研究,同时对完善员工持股计划制度设计与促进本土企业转型升级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最新资料显示,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自2006年6月28日推出后,至今已有322人成功获批。获批人才主要是金融会计、商贸、信息科技、体育运动及文化艺术界的专才。钢琴家李云迪、郎朗和前中国体操队奥运冠军李小双、前中国羽毛球队队员周蜜等均是通过该计划落户香港。据香港媒体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戴璐  林黛西  
作为现代公司治理中一项关键的制度安排,员工持股计划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利用2014~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首次尝试从外部视角出发,深入考察市场竞争与企业员工持股计划决策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基于企业资金状况、行业属性及环境特征三个方面进行情景检验。研究发现,激烈的市场竞争会显著提高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可能性。进一步地,对于资金严重短缺以及非高科技行业的企业而言,市场竞争促使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作用更为显著;当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资本市场整体走势较好时,企业更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之下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范勇   彭嘉欣  
企业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初衷是希望构建所有者与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激发员工积极性,进而推动企业效率提升和绩效改善。但现实也发现,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出现了大量的“浮亏”问题。为此,本文以员工持股计划是否推行为核心解释变量,分析了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推行的员工持股计划并未实质性贡献于企业绩效改善,此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员工持股计划未能促进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反而成为了大股东减持股份、公司过度投资的策略性工具;而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结构有效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本研究明晰了当前员工持股计划不能提升公司绩效的原因,有助于规避早期实施中的误区,为科学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及完善相应的政策监管框架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泽将  王清  
自2002年我国引入QFII制度以来,对于规范我国证券市场运作、引入外国资本投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股权结构、发行外资股、制度环境、经营业绩和机构投资者等五个角度,实证研究影响QFII持股决策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地区制度环境越完善、公司经营业绩越好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的股票越有可能被QFII持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敏  郑万新  于海生  刘梃生  刘民  李峰  庆禄虔  
为有效提升公安院校毕业生实战能力,更好的服务公安实战,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追本溯源,以破解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难题为切入点,创建了教官制,从行业中选拔、聘用、培养业务专家和骨干,来校承担教学科研工作。学校从引进渠道、提升双师素质、突出攻坚作用、促进持续发展等方面着手,多策并举,致力于打造一支"德高技强、能战会教"的双师队伍,为培养警务应用人才、建设公安特色专业、提升上海公安队伍素质、发挥示范辐射效应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实现了理念、机制和实践的多重创新,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春琦  
本文对上海市FDI的实证研究表明,吸引FDI的因素与传统优势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低工资已经不成为吸引FDI流入的有利因素。同时,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和技术外溢现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吸引FDI没有显示出有利的一面。分析表明,基础设施的完善、技术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新时期上海吸引FDI的有利因素。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何凌云  马青山  张元梦  
基于2005—2019年中国2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智慧城市试点对引进FDI的影响。结果表明:智慧城市试点促进了FDI的引进,且该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智慧城市对吸引FDI的促进作用在试点设立1年后开始显现,并呈逐年提升的趋势;在大中城市和东中部地区城市,智慧城市试点对FDI的引进具有促进效应,而在小城市和西部地区城市该效应却不显著;智慧城市对FDI的影响不因城市等级而存在异质性;智慧城市试点主要通过营商环境改善机制和技术创新驱动机制促进城市FDI的引进。本研究从城市发展模式革新视角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提供了启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戴鹏毅  杨胜刚  张少勇  袁礼  
本文利用A股纳入明晟新兴市场指数(MSCI)这一外生冲击所形成的准自然实验,以2016―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外资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机构持股能显著提高股票定价效率。机制检验表明,外资机构持股通过吸引更多分析师关注、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以及传递价值投资理念的方式,促进股票定价效率的提升。异质性检验发现,外资机构持股对股票定价效率的正向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成长性好的企业和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本文结果为加快资本市场开放进程、提高资本市场效率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