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0)
- 2023(14654)
- 2022(12603)
- 2021(11989)
- 2020(10115)
- 2019(23552)
- 2018(23401)
- 2017(46035)
- 2016(24737)
- 2015(27983)
- 2014(27815)
- 2013(27035)
- 2012(24498)
- 2011(21816)
- 2010(21723)
- 2009(19606)
- 2008(18955)
- 2007(16158)
- 2006(13899)
- 2005(11743)
- 学科
- 济(96601)
- 经济(96486)
- 管理(75084)
- 业(70840)
- 企(61148)
- 企业(61148)
- 方法(50908)
- 数学(44947)
- 数学方法(44172)
- 财(26338)
- 农(24194)
- 中国(22499)
- 业经(21205)
- 学(20225)
- 务(18235)
- 财务(18152)
- 财务管理(18119)
- 地方(17555)
- 理论(17325)
- 企业财务(17257)
- 制(16473)
- 农业(16233)
- 贸(16106)
- 贸易(16099)
- 技术(15721)
- 易(15639)
- 和(15438)
- 环境(14345)
- 划(14031)
- 银(12546)
- 机构
- 大学(345254)
- 学院(343621)
- 管理(142373)
- 济(132484)
- 经济(129578)
- 理学(125188)
- 理学院(123862)
- 管理学(121394)
- 管理学院(120770)
- 研究(105709)
- 中国(77647)
- 京(72171)
- 科学(66447)
- 财(60298)
- 业大(51857)
- 农(51315)
- 所(51083)
- 财经(49839)
- 中心(48933)
- 江(47361)
- 研究所(46832)
- 经(45539)
- 北京(44962)
- 范(44072)
- 师范(43629)
- 农业(40237)
- 院(39333)
- 经济学(39263)
- 州(38871)
- 财经大学(37669)
- 基金
- 项目(243959)
- 科学(192731)
- 基金(178429)
- 研究(176817)
- 家(154951)
- 国家(153722)
- 科学基金(133913)
- 社会(110480)
- 社会科(104791)
- 社会科学(104763)
- 基金项目(94957)
- 省(94720)
- 自然(89518)
- 自然科(87520)
- 自然科学(87502)
- 自然科学基金(85890)
- 教育(82711)
- 划(80052)
- 资助(74588)
- 编号(72501)
- 成果(56937)
- 部(53843)
- 重点(53805)
- 创(50841)
- 发(50110)
- 课题(48642)
- 创新(47341)
- 科研(47073)
- 教育部(46589)
- 大学(46204)
- 期刊
- 济(134339)
- 经济(134339)
- 研究(94639)
- 中国(58234)
- 学报(52932)
- 管理(51797)
- 科学(49123)
- 财(47014)
- 农(45161)
- 大学(41039)
- 学学(38697)
- 教育(37868)
- 技术(31898)
- 农业(31823)
- 融(24799)
- 金融(24799)
- 财经(23531)
- 业经(22962)
- 经济研究(21487)
- 经(19903)
- 图书(17532)
- 问题(17385)
- 技术经济(16672)
- 科技(16602)
- 业(16589)
- 理论(16284)
- 统计(16165)
- 版(15809)
- 实践(14999)
- 践(14999)
共检索到474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才华 何云佳
员工持股制度使得劳动者得以参与公司利润分配,从而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升员工对公司的责任感和忠诚度,员工获得归属感以及更多的收益,而公司也得以留住人才并获得更快的发展。本文以华为的员工持股计划为例,分析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的股权激励策略,探讨华为成功实施股权激励的原因,并对比分析中兴通讯的股权激励计划,为我国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提供案例支持。
关键词:
员工持股计划 华为公司 股权激励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博
证监会修订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2016)已基本形成公司自主决定、市场有效约束的股权激励制度。股权激励1侧重激励作用,员工持股计划2侧重利益共享,二者在制度设计和实现功能上存在区别。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作为新型的产权治理制度,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青睐。本文以2016年深市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方案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员工持股典型案例,通过分析、总结已推出的方案特点,试图对如何有效、规范推进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何瑛 舒文琼
股权激励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和激励手段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有助于企业吸引和保留人才、提高经营管理效率,而脱离公司实际盲目引入股权激励以及不合理的方案设计则会沦为管理层变相掏空企业的"顺风车"。本文结合中兴通讯2006年和2013年不同经营状况下实施的两期股权激励方案,从方案设计特色、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隐忧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为我国上市公司成功实施股权激励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中兴通讯 方案设计 实施效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郝永亮 金昕 张永冀
员工持股计划的重新引入是我国证券市场近年来一项重要的制度探索,但其过去四年多笼罩在"浮亏"与"减持"的争议之中。本文首先将员工持股计划与实施经验较丰富的股权激励在机制设计上相比较,利用双重差分与PSM方法实证对比两种方案的激励效果及探究背后原因。实证结果发现,开展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业绩的动态变化情况不如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限售股解禁对未来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投资者可以从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来源识别出大股东的减持动机,相较于非减持动机的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裹挟着大股东自利动机的员工持股计划存在显著偏低的短期市场反应。文中研究结论对未来员工持股计划的制度设计与完善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对大股东的"另类减持"监管提供了参考,丰富了权益薪酬契约相关领域的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砚秋 杨力
本文以2008-2015年沪深两市公布并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股权激励对象的选择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显著影响股权激励的效果,即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越大,股权激励的效果越好;股权激励方案中授予高管股份占激励总股份的比正向影响股权激励效果,但并不显著;产权性质和行业特征显著影响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即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行业企业与股权激励对象范围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员工持股 激励强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砚秋 杨力
本文以2008-2015年沪深两市公布并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股权激励对象的选择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显著影响股权激励的效果,即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越大,股权激励的效果越好;股权激励方案中授予高管股份占激励总股份的比正向影响股权激励效果,但并不显著;产权性质和行业特征显著影响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即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行业企业与股权激励对象范围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员工持股 激励强度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扈文秀 李苗 张建锋
本文对企业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股权激励模式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不仅考虑到以往研究中的企业特征因素,同时也考虑了激励对象特征因素和外部实施环境因素,建立股权激励模式选择指标体系,并分析各指标间的依存关系,基于此构建了ANP网络结构模型,并选取两个代表性样本企业进行算例验证和应用,最终使得不同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股权激励模式,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玉刚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原用于对传统股份制单纯按股分配方式缺陷的修正,但式中股权比例可以虚拟股权的方式衍生为其他比例结构,故可广泛应用于其他收入分配的计算。本文以员工岗位分配为视角,比较了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与其他几种主要薪酬模式下员工岗位薪酬的计算,供企业人事工作者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悦
本文通过对欧菲光自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实施的四期员工持股计划进行案例分析,从员工、控股股东、公司角度分析我国目前杠杆员工持股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其风险,最后从定价机制、杠杆运用、交易与退出机制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四个方面对杠杆员工持股计划的完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员工持股计划 杠杆 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悦
本文通过对欧菲光自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实施的四期员工持股计划进行案例分析,从员工、控股股东、公司角度分析我国目前杠杆员工持股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其风险,最后从定价机制、杠杆运用、交易与退出机制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四个方面对杠杆员工持股计划的完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员工持股计划 杠杆 风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玉刚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在设计上具有多元化和动态化两个特点,这使它比用一般数学模型来进行分配计算更有优势。在捐款激励型新型互助保障体系的构建中,可使用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作为个人所应承担的爱心互助捐款及所能相应享受的爱心保额的分配,更能发挥激励效果。
关键词: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 互助保障 爱心激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秀芬 夏婧 赵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员工持股计划作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长期激励机制,对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有关于员工持股计划的研究集中在员工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鲜有文献将股权质押和员工持股计划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文章基于事件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以股权质押为背景,分析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目的,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在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中未能充分发挥激励效果,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其提高股价、规避平仓风险和防止控制权转移的一种策略性手段,抑制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为完善上市公司大股东治理机制、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证据。
关键词:
股权质押 员工持股计划 平仓 控制权转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冯群英
薪酬激励问题是影响现代公司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以往针对高管薪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文章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适合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的不同模式,通过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激励制度的相关数据分析,进行货币薪酬与股权激励两种激励模式的比较,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制度决策提供建议,从而改善公司治理,增强竞争力。
关键词:
企业高管 货币薪酬 股权激励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汉文 欧娟 黄轩昊
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利于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进而促进企业经营效率效果的提升。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管理层视角,对普通员工的激励效果则缺乏关注。从员工视角出发,以2014—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公司内部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可能性越大;同时,内部控制能够显著提高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后的企业长期绩效。进一步地,内部控制对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影响在薪酬激励水平较低、非国有企业和业绩波动较大的企业中更加显著。这意味着,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够有助于推进员工持股计划,还将提升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效果。有效的内部控制将为完善员工激励机制提供重要的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