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73)
2023(2826)
2022(2514)
2021(2470)
2020(2287)
2019(5094)
2018(4917)
2017(9808)
2016(5608)
2015(6092)
2014(6052)
2013(6169)
2012(5537)
2011(4444)
2010(4584)
2009(4469)
2008(5611)
2007(4563)
2006(4239)
2005(3844)
作者
(13645)
(11106)
(11067)
(10905)
(7223)
(5341)
(5144)
(4337)
(4192)
(4105)
(3879)
(3861)
(3685)
(3681)
(3494)
(3295)
(3286)
(3281)
(3274)
(3149)
(2924)
(2838)
(2712)
(2655)
(2600)
(2556)
(2503)
(2377)
(2215)
(2193)
学科
管理(27230)
(23463)
(23336)
企业(23336)
(21885)
(21605)
税收(20170)
(20005)
(17240)
财务(17239)
财务管理(17207)
企业财务(16376)
(14266)
经济(14243)
方法(8174)
数学(7272)
数学方法(7215)
人事(4814)
人事管理(4813)
(4667)
会计(4596)
财政(4438)
(3752)
(3484)
体制(3147)
(3100)
(3030)
国家(3021)
(2982)
业经(2755)
机构
学院(70819)
大学(68929)
(29133)
管理(27280)
(25353)
经济(24702)
理学(23265)
理学院(23075)
管理学(22842)
管理学院(22726)
财经(19384)
研究(17557)
(17291)
中国(16871)
会计(14352)
(14068)
财经大学(13996)
(11804)
(11544)
(11349)
(9330)
商学(9271)
商学院(9225)
北京(9183)
科学(9157)
(9052)
税务(8747)
会计学(8681)
(8552)
会计学院(8190)
基金
项目(36129)
科学(28025)
基金(27200)
研究(26543)
(22665)
国家(22496)
科学基金(20359)
社会(16612)
社会科(15908)
社会科学(15900)
基金项目(14489)
自然(13736)
自然科(13488)
自然科学(13484)
自然科学基金(13286)
(12710)
资助(12055)
教育(11806)
编号(11357)
(10925)
成果(10521)
(9811)
项目编号(8790)
(8336)
(8127)
(8118)
阶段(8107)
阶段性(7772)
人文(7547)
(7538)
期刊
(32546)
研究(28657)
(27560)
经济(27560)
(18150)
会计(16170)
(15200)
财会(13616)
税务(13465)
中国(13217)
管理(9780)
财经(9470)
通讯(9023)
会通(9022)
学报(8386)
(7661)
(6773)
金融(6773)
大学(6266)
学学(6137)
(5981)
科学(5864)
之友(5153)
月刊(5016)
经济研究(4764)
与会(4685)
财务(4685)
(4594)
(4515)
(4208)
共检索到120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虹  
一些上市公司为促进员工积极参与公司发展,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制定了员工持股计划。目前市场上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在资金来源及股票来源上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如何对此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纳税义务如何界定,将影响到持股计划的效果。本文结合国内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实践,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段爱群  
优先股是指附有优先类权益的股权或股票。我国《公司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提及优先股,目前优先类权益的范围和内容主要是取决于投资时投资合同或协议的约定。一、可转换性与优先股的分类(一)可转换性及其能否连续转换的问题可转换性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可转债,第二个层次是可转换优先股,第三个层次是可转债与可转优先股。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闫安  张文静  
自从证监会正式颁布施行"员工持股计划试点指导意见"以来,愈来愈多的国内上市企业为凝聚人心、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消弥委托代理冲突,完善优化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而推出实行了类型不一、形式多样的员工持股计划制度。然而受制于现行会计准则及其配套实施细则规定宽泛笼统、模糊不清的影响,加之已面市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和股票来源五花八门、错综繁复,给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带来不小难题,不当操作之下甚至拉低了股权激励制度的预期效用。有鉴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类似问题进行了剖析阐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仲怀公  胡梦  
自中国证监会颁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试点指导意见》以来,很多上市公司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然而受现行会计准则及其配套实施细则宽泛笼统、杂乱模糊的影响,加之已面市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和股票来源五花八门、错综繁复,给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都带来难题,不当操作之下甚至拉低了股权激励制度的预期效用。有鉴于此,文章结合实际案例对类似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冷琳  
股权激励目前已成为上市公司常见的经济业务,其实质是上市公司通过股份支付的方式换取激励对象提供服务的交易,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对该笔服务支出确认的时间与口径不一致,再加上等待期内涉及可行权条件的修改,导致在进行股权激励的会计实务处理时经常容易让人混淆。对股权激励的会计与税务处理进行分析,发现实施股权激励符合职工薪酬的定义,等待期所确认的支出应在实际行权时允许按工资薪金支出项目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冷琳  
股权激励目前已成为上市公司常见的经济业务,其实质是上市公司通过股份支付的方式换取激励对象提供服务的交易,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对该笔服务支出确认的时间与口径不一致,再加上等待期内涉及可行权条件的修改,导致在进行股权激励的会计实务处理时经常容易让人混淆。对股权激励的会计与税务处理进行分析,发现实施股权激励符合职工薪酬的定义,等待期所确认的支出应在实际行权时允许按工资薪金支出项目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贺红军  顾亦鸣  
股权出资是指投资人以其持有的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作为出资,投资于境内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行为。2009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股权出资登记管理办法》对股权出资进行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倪宪军  
企业应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将取得职工或其他方提供的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同时确认所有者权益或负债。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确认费用扣除;对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属于增加应付职工薪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在税前扣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洪也  袁玉娟  
当前市场竞争剧烈的情况下,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竞争。一般企业多采取薪酬激励的方式吸引员工,然而在我国现行的税法累进税率制度下,收入越高缴纳的税费相对越高。在此过程中,多缴纳的税费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激励效果。本文引入员工持股计划这一长期激励方式,将工资、红利、年终奖相结合,运用排列组合和临界值的方法,将7种方案的税费进行对比,从而提出最优筹划方案,以此提出税务筹划思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利花   王文清  
1.我公司是一家外贸型出口企业,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业务为从国内购进硅锰钢丝、钢轨等钢铁产品出口至国外。2021年5月以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政策取消了部分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请问,我公司在税收新政下应当如何进行税务处理,如何计算税款及进行纳税申报?答:你公司上述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主要涉及2021年新发布的两个文件。一是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6号)规定,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沈颖玲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2018)》(以下简称新租赁准则)要求承租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豁免除外),能否准确识别租赁、合理计量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是承租人会计处理的关键。本期“问题解答”栏目以专题形式,就承租人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若干实务问题进行解答。
关键词: 税务处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卓  王文清  
1.我公司在2016年5月出口一批服装,由于操作失误未在申报期内向所属地国税局申报免抵退税,所以我公司打算放弃这笔免税。请问:这是否符合政策规定?我公司究竟应如何处理?答:(1)如果你公司所出口服装属于由出口退(免)税改为免税的货物,尽量不要放弃免税政策,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4号,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卓  王文清  
1.我公司在2016年5月出口一批服装,由于操作失误未在申报期内向所属地国税局申报免抵退税,所以我公司打算放弃这笔免税。请问:这是否符合政策规定?我公司究竟应如何处理?答:(1)如果你公司所出口服装属于由出口退(免)税改为免税的货物,尽量不要放弃免税政策,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4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