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08)
- 2023(14508)
- 2022(12348)
- 2021(11418)
- 2020(9687)
- 2019(21908)
- 2018(21559)
- 2017(42262)
- 2016(22847)
- 2015(25296)
- 2014(24807)
- 2013(24689)
- 2012(22361)
- 2011(19813)
- 2010(19709)
- 2009(18284)
- 2008(18411)
- 2007(15982)
- 2006(14234)
- 2005(12665)
- 学科
- 济(96609)
- 经济(96495)
- 业(96116)
- 企(88520)
- 企业(88520)
- 管理(85500)
- 方法(45590)
- 数学(36176)
- 数学方法(35835)
- 财(32488)
- 业经(31670)
- 农(29439)
- 务(25254)
- 财务(25195)
- 财务管理(25171)
- 企业财务(23994)
- 中国(21406)
- 农业(20805)
- 技术(19689)
- 制(19104)
- 和(17747)
- 划(17619)
- 理论(17608)
- 地方(16478)
- 策(16204)
- 学(15811)
- 贸(15383)
- 贸易(15376)
- 体(14932)
- 易(14913)
- 机构
- 学院(326337)
- 大学(323075)
- 管理(139196)
- 济(132144)
- 经济(129449)
- 理学(120745)
- 理学院(119575)
- 管理学(117964)
- 管理学院(117372)
- 研究(99756)
- 中国(76771)
- 京(68189)
- 财(62545)
- 科学(59861)
- 财经(50642)
- 农(50333)
- 所(48377)
- 江(47186)
- 业大(46845)
- 经(46162)
- 中心(45056)
- 研究所(43597)
- 北京(42572)
- 农业(39336)
- 范(38614)
- 经济学(38609)
- 师范(38318)
- 商学(38289)
- 州(38190)
- 商学院(37906)
- 基金
- 项目(220719)
- 科学(176048)
- 研究(163656)
- 基金(162634)
- 家(139698)
- 国家(138465)
- 科学基金(122044)
- 社会(104755)
- 社会科(99354)
- 社会科学(99329)
- 基金项目(87033)
- 省(85997)
- 自然(79548)
- 自然科(77774)
- 自然科学(77758)
- 自然科学基金(76407)
- 教育(73821)
- 划(71132)
- 编号(66605)
- 资助(65995)
- 成果(52062)
- 部(48786)
- 创(48222)
- 重点(48017)
- 发(45920)
- 创新(44235)
- 课题(44166)
- 业(43173)
- 国家社会(42841)
- 教育部(42377)
- 期刊
- 济(146159)
- 经济(146159)
- 研究(95328)
- 中国(56339)
- 管理(55342)
- 财(51600)
- 农(46761)
- 学报(45635)
- 科学(44503)
- 大学(35544)
- 学学(33765)
- 农业(32903)
- 教育(30308)
- 技术(29063)
- 融(27161)
- 金融(27161)
- 业经(26400)
- 财经(25143)
- 经济研究(22331)
- 经(21463)
- 业(19171)
- 问题(18980)
- 技术经济(18091)
- 现代(16978)
- 财会(16261)
- 科技(15616)
- 理论(15587)
- 商业(15381)
- 版(14172)
- 图书(14152)
共检索到469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于连超 刘强 毕茜
基于2014―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本文探讨了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违规的影响。研究发现,员工持股计划能够显著抑制企业违规,即与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相比,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违规概率明显下降;在进一步考虑外部法治环境和内部治理环境后发现,当法律制度较差、司法透明度较低、监事会规模较小、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时,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违规的抑制作用更显著,说明员工持股计划能够弥补法治环境和治理环境的不足,更好地抑制企业违规。在分析影响机制后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违规的影响机制在于加强内部监督和改善信息环境。本文揭示了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违规的治理效应,有助于监管部门推行员工持股计划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小平 彭韶兵 刘光军
以证监会推出的《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为政策背景,基于2014~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违规行为数据,对公司治理水平、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高管违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员工持股计划与公司治理综合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即员工持股计划能够显著促进公司治理水平对高管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处于较低的公司治理综合水平的员工持股计划,提高了高管违规行为发生的频率;员工持股计划能有效提升公司治理综合水平。研究结论对于完善ESOP设计、优化产权与控制权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抑制高管违规行为等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素君 张曙光
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 stock ownership)是指企业职工通过持有本企业的一部分特殊股权,以此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和剩余利润分配所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的企业管理体系。本文从员工持股的定义和分类,介绍了近年来有关员工持股的内涵和作用的研究。并用对比的方法,对我国的员工持股计划作了较深入的探讨,并提出若干有意义的建议和思考,希望能对我国的员工持股计划的实践有所帮助。
关键词:
员工持股计划 杠杆型 期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荣 方明浩 常嘉路
尽管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在理论模型中广受重视,但是由于机构投资者监督多数属于"幕后行动"难以观测而缺乏实证证据。本文利用保险投资在上市公司中的投资比重差异以及险种分类差异,提供了我国险资持股降低公司违规的治理效应以及具体作用机制的实证证据。首先,险资持股能够有效发挥公司治理作用,并且险资持股比例越高,降低上市公司违规次数的效果越明显。这一治理作用的发挥更多来自于持股比例高的第一大险资和传统险、分红险资金的监督效应。第二,险资持股降低公司违规的主要机制是通过保险机构实地调研上市公司的渠道实现,并且险资持股的治理效应更多地表现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低和分析师跟踪较少的上市公司,表明险资持股是对内部治理机制中控股股东和外部治理机制中分析师跟踪的有效替代。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卉 谭跃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数据,采取双重差分方法,探讨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企业违规的影响。研究发现: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企业违规产生抑制作用。相比非试点区域上市公司,投服中心行权试点区域的上市公司在试点之后的违规可能性及频次显著降低。中介效应模型的结果表明,投服中心是通过约束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激励中小股东参加公司治理这两个作用渠道来抑制企业违规的。媒体关注与投服中心持股行权之间存在协同关系,形成互补,加强其对公司违规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于信息披露违规和非信息披露违规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相比一般违规,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严重违规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当投服中心行权范围扩大到全国之后,处理组(原试点区域上市公司)和控制组的违规行为不再具有显著差异;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于企业违规的抑制作用随时间推移有所减弱。研究结果为投服中心的投资者保护效果提供理论及现实依据,同时是对近年来兴起的“中小股东积极主义”研究的有益补充,对于希望提升投资者保护水平的新兴经济体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
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 持股行权 公司违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卉 谭跃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数据,采取双重差分方法,探讨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企业违规的影响。研究发现: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企业违规产生抑制作用。相比非试点区域上市公司,投服中心行权试点区域的上市公司在试点之后的违规可能性及频次显著降低。中介效应模型的结果表明,投服中心是通过约束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激励中小股东参加公司治理这两个作用渠道来抑制企业违规的。媒体关注与投服中心持股行权之间存在协同关系,形成互补,加强其对公司违规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于信息披露违规和非信息披露违规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相比一般违规,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严重违规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当投服中心行权范围扩大到全国之后,处理组(原试点区域上市公司)和控制组的违规行为不再具有显著差异;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于企业违规的抑制作用随时间推移有所减弱。研究结果为投服中心的投资者保护效果提供理论及现实依据,同时是对近年来兴起的“中小股东积极主义”研究的有益补充,对于希望提升投资者保护水平的新兴经济体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
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 持股行权 公司违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柯芳
员工持股计划是一项针对员工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降低代理成本,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本文基于二元经济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以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中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持股比例越高,越能显著提升企业价值;(2)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受到代理成本的调节作用,代理成本越低会强化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价值的正向影响。基于此,公司在治理中应重视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且要切实保障员工的经济利益,让员工持股计划发挥出有效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
员工持股计划 企业价值 代理成本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丽辉 孙丹 刘睿
自2014年中国重启员工持股计划以来,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再次成为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2011—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员工持股计划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产出,且该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持续性。中介效应检验表明,降低代理成本是员工持股计划促进企业创新的路径之一。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密集型行业、股票来源于认购非公开发行以及员工认购比例高的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的研究结论揭示了员工在企业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为规范员工持股政策,完善企业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全社会创新能力,助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员工持股计划 企业创新绩效 代理成本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申屠理飞
目前,员工持股计划已经成为企业尤其是A股上市公司最主要的员工激励手段。为探究实施动机,文章选择实证研究方法对企业员工持股计划动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员工持股计划满足了融资约束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即现金短缺、盈利能力强、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水平较高、委托代理成本高的企业,更加倾向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层持股比例高的公司,其高管更愿意从员工持股计划中认购更多的公司股票。
关键词:
企业 员工持股计划 动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石颖 崔新健
以2014~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建立回归模型,并结合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实证研究员工持股计划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可显著改善财务绩效,且员工持股计划资金来源、实施规模、参与程度均与财务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进一步考察不同行业性质和产权性质下员工持股计划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员工持股计划对高科技行业、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因此,应鼓励企业积极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特别是鼓励设计自筹资金、实施规模适当扩大、参与程度相应较高的员工持股计划,优先鼓励高科技行业、国有企业推行员工持股计划,从而更好地发挥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财务绩效的作用。
关键词:
员工持股计划 财务绩效 实施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熊凌云 方远 杨李娟
本文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多个大股东在企业违规方面发挥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有效抑制了企业违规,体现为多个大股东的监督治理效应。机制和路径分析表明,多个大股东抑制企业违规的影响机制是信息监督和协同治理,具体路径是通过委派董事和退出威胁实现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多个大股东监督治理程度越高、持股越稳定,对企业违规的抑制作用越强;多个大股东可以降低信息披露违规和经营违规,对违规倾向也有重要抑制作用,但对违规稽查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多个大股东通过抑制企业违规还提升了企业的市场价值和长期财务业绩表现,降低了未来经营风险。因此,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应为多个大股东监督治理效应的发挥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进而减少企业违规,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多个大股东 企业违规 信息监督 协同治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德芳 李良伟 王梦凯
信息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策。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能否发挥治理效应,进而规制信息披露违规、助力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2012—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信息披露违规的治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抑制企业信息披露违规,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工具变量法、替代核心变量、滞后数据、控制高阶固定效应等检验,实证结果依旧稳健。(2)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和内部控制质量发挥积极的治理效应,进而抑制企业信息披露违规。(3)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在制造业企业、非国有企业、独立董事规模较大的企业中,对信息披露违规的治理效应更为显著。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数字化转型和信息披露违规的相关文献,还为进一步推动数字治理、维护资本市场秩序、构建数字经济体系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方巧玲 王珊珊
员工持股计划自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后,由于其特有的制度优势,使得这种模式逐渐在世界各地普及开来。我国员工持股计划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不管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实践操作中,都还存在不少误区。本文将从创新型企业的视角来探讨如何有效设计和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创新型企业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创新型生产企业,如计算机软件制造业、生物技术业、高科技农产品生产等;第二类是创新型服务企业,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冬华 黄佳 赵玉洁
本文以2014-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相比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创新产出更高,员工持股计划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地,员工持股计划持有人数越多,资金规模越大,资金来源于员工薪酬及自筹资金,高管认购比例越高,锁定期越长,越能增加企业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量,提升创新能力。员工持股计划主要通过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来促进企业创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更能增加企业创新产出。论文的研究结论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