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83)
- 2023(5801)
- 2022(4909)
- 2021(4575)
- 2020(3889)
- 2019(8766)
- 2018(8633)
- 2017(16580)
- 2016(9176)
- 2015(10106)
- 2014(10096)
- 2013(9767)
- 2012(8898)
- 2011(8127)
- 2010(8286)
- 2009(8039)
- 2008(8294)
- 2007(7319)
- 2006(6655)
- 2005(6275)
- 学科
- 管理(39966)
- 济(33474)
- 经济(33393)
- 业(32713)
- 企(30475)
- 企业(30475)
- 财(15957)
- 方法(14519)
- 制(13741)
- 数学(12609)
- 数学方法(12449)
- 务(11126)
- 财务(11107)
- 财务管理(11088)
- 企业财务(10716)
- 体(9814)
- 体制(8676)
- 业经(8473)
- 中国(8240)
- 人事(7573)
- 人事管理(7571)
- 农(7315)
- 划(6876)
- 技术(6835)
- 银(6459)
- 银行(6446)
- 融(6256)
- 金融(6254)
- 行(6111)
- 税(5883)
- 机构
- 大学(132672)
- 学院(130571)
- 济(54683)
- 经济(53483)
- 管理(52031)
- 理学(44599)
- 理学院(44106)
- 管理学(43542)
- 管理学院(43266)
- 研究(42046)
- 中国(33401)
- 财(31561)
- 京(27620)
- 财经(24072)
- 科学(22673)
- 经(21800)
- 所(20376)
- 江(20163)
- 中心(19168)
- 财经大学(17951)
- 研究所(17668)
- 北京(17339)
- 农(17178)
- 经济学(17023)
- 业大(16544)
- 院(15871)
- 州(15689)
- 经济学院(15188)
- 商学(14981)
- 商学院(14853)
- 基金
- 项目(83453)
- 科学(67452)
- 基金(63418)
- 研究(60990)
- 家(54479)
- 国家(54077)
- 科学基金(47771)
- 社会(40924)
- 社会科(38914)
- 社会科学(38907)
- 基金项目(33427)
- 省(31046)
- 自然(30874)
- 自然科(30197)
- 自然科学(30189)
- 自然科学基金(29701)
- 教育(28516)
- 划(26869)
- 资助(25598)
- 编号(23424)
- 制(22106)
- 成果(19903)
- 部(19633)
- 重点(18551)
- 创(17684)
- 教育部(17468)
- 国家社会(17305)
- 人文(16930)
- 创新(16651)
- 性(16425)
共检索到203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世坤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海 张道卫
中国经济在保持近 2 0年快速持续增长的同时 ,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特别是近 1 0年里 ,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在不断上升 ,灾害造成的损失在不断扩大 ,而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森林资源长期的过度开发利用 ,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森林的生态功能明显减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仕明,唐小我
现代企业产权呈现多重多维的复杂结构。产权制度 ,既是一种权利和利益分配制度 ,因而是一种资源配置制度与激励机制 ,同时 ,产权本身亦是一种需要优化配置的资源 ,产权配置应当围绕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资源展开 ,“智能雇佣资本”是经济知识化时代企业产权配置的逻辑选择。本文据此探讨了企业产权结构、产权配置、激励机制设计 ,并定量分析了产权化激励机制的结构。
关键词:
产权制度 产权结构 激励机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汉文 欧娟 黄轩昊
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利于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进而促进企业经营效率效果的提升。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管理层视角,对普通员工的激励效果则缺乏关注。从员工视角出发,以2014—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公司内部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可能性越大;同时,内部控制能够显著提高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后的企业长期绩效。进一步地,内部控制对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影响在薪酬激励水平较低、非国有企业和业绩波动较大的企业中更加显著。这意味着,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够有助于推进员工持股计划,还将提升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效果。有效的内部控制将为完善员工激励机制提供重要的保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铁明 李敏
产权问题是民办教育制度建设应关注的重点。本文在对构成产权的所有权、收益权、退出机制三个要素进行分析后认为:民办教育制度安排的关键就是明晰产权激励政策;承认民办学校是"公众产业",其存续过程的收益权与剩余财产分配权应属于出资举办者;要建立积极有效的产权激励机制,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
民办教育 产权 激励政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晓亮
员工持股改变了原先的所有关系,使员工具有劳动者和所有者双重身份,把员工持股作为所有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具有其它改革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员工持股 合作制 产权制度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砾 代昀昊 孔东民
我国员工持股计划(ESOP)的启动重新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讨论。本文利用2014年至2015年9月30日之间发布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实验组样本,发现投资者对公告的反应显著为正,体现了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效应。此外,国有企业发布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告效应更为显著,当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的员工教育水平越高,市场反应也越显著。最后,ESOP草案的差异也会影响投资者的反应。本文的结论肯定了当前员工持股计划对上市公司,尤其是对国有企业的积极作用。同时,在完善公司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应考虑与员工对企业发挥的作用相配合,这对当前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员工持股计划 激励效应 事件研究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悦
本文通过对欧菲光自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实施的四期员工持股计划进行案例分析,从员工、控股股东、公司角度分析我国目前杠杆员工持股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其风险,最后从定价机制、杠杆运用、交易与退出机制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四个方面对杠杆员工持股计划的完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员工持股计划 杠杆 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悦
本文通过对欧菲光自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实施的四期员工持股计划进行案例分析,从员工、控股股东、公司角度分析我国目前杠杆员工持股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其风险,最后从定价机制、杠杆运用、交易与退出机制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四个方面对杠杆员工持股计划的完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员工持股计划 杠杆 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军
员工持股计划使员工具备股东和劳动者双层身份,实现员工与企业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因此其本质上属于一种长期激励机制。本文解读证监会2012年8月发布的《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后认为,该办法具有积极意义,不过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忽略了员工持股计划是激励机制的本质特征,应以实现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效应为出发点,对该办法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砾 代昀昊 孔东民
我国员工持股计划(ESOP)的启动重新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讨论。本文利用2014年至2015年9月30日之间发布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实验组样本,发现投资者对公告的反应显著为正,体现了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效应。此外,国有企业发布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告效应更为显著,当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的员工教育水平越高,市场反应也越显著。最后,ESOP草案的差异也会影响投资者的反应。本文的结论肯定了当前员工持股计划对上市公司,尤其是对国有企业的积极作用。同时,在完善公司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应考虑与员工对
关键词:
员工持股计划 激励效应 事件研究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顾慧慧 张文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冰洁 李传昭 弓宪文
虽然在理论上股票期权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但是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实证结果说明股票期权制度对企业绩效的促进效果。相反 ,很多企业对股票期权的热衷度在逐渐下降。事实证明了股票期权制度的失灵。本文在对股票期权制度失灵的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经理人激励机制的改进措施 ,并对我国经理人激励机制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股票期权 失灵 经理人激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小平
股票期权与EVA奖金制度是公司激励机制中的两种主要模式。基于委托———代理理论 ,根据这两种激励机制的主要特点 ,通过对它们在激励相容、激励程度、限制去职风险、股东成本四个方面的比较分析 ,表明EVA奖金制度比股票期权更具有激励的有效性。我国应积极引进和应用EVA管理思想及其管理方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唐要家 王广凤
近年来,"看病贵"成为我国医疗服务中的突出问题,导致"看病贵"的一个直接推动因素是医疗服务中的"过度医疗"问题。医疗服务具有显著的信息不对称特征,在此背景下会形成医患之间合约谈判权的非对称分布,形成"权责不对等"的"委托困境"问题,从而引发"过度医疗"和医疗市场中"富人驱逐穷人"的现象。在此情况下,政府管制并不能改变医患之间合约谈判权的非对称分布格局,解决过度医疗问题的核心应该是建立以医生声誉激励机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
医患关系 过度医疗 声誉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