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95)
2023(15634)
2022(13349)
2021(12386)
2020(10638)
2019(24387)
2018(24218)
2017(47754)
2016(25778)
2015(28851)
2014(28392)
2013(28515)
2012(26144)
2011(23354)
2010(23496)
2009(22033)
2008(22306)
2007(19732)
2006(17661)
2005(15892)
作者
(73803)
(61151)
(60917)
(57774)
(39074)
(29067)
(27486)
(23832)
(23089)
(21963)
(20724)
(20563)
(19500)
(19249)
(18705)
(18606)
(18204)
(17957)
(17548)
(17525)
(15041)
(14980)
(14792)
(13904)
(13646)
(13583)
(13580)
(13553)
(12177)
(12041)
学科
(112394)
经济(112262)
(102636)
管理(92565)
(92141)
企业(92141)
方法(54492)
数学(44880)
数学方法(44541)
(37211)
业经(33154)
(33005)
中国(27743)
(27234)
财务(27175)
财务管理(27139)
企业财务(25877)
(23372)
农业(23076)
技术(21037)
(20090)
贸易(20080)
(19515)
(19105)
地方(18843)
理论(18644)
(18496)
(17918)
(17762)
(17137)
机构
学院(377518)
大学(375699)
(158677)
管理(157670)
经济(155590)
理学(136425)
理学院(135092)
管理学(133318)
管理学院(132624)
研究(116146)
中国(91130)
(79066)
(77315)
科学(68128)
财经(62267)
(57358)
(57169)
(56631)
(54552)
业大(52873)
中心(52595)
研究所(51182)
北京(49889)
经济学(47937)
财经大学(46400)
农业(45007)
(44634)
师范(44268)
(44177)
商学(43964)
基金
项目(247610)
科学(197080)
研究(184189)
基金(182705)
(156414)
国家(155057)
科学基金(136025)
社会(118165)
社会科(112172)
社会科学(112146)
基金项目(97180)
(95549)
自然(87833)
自然科(85834)
自然科学(85816)
自然科学基金(84357)
教育(83659)
(79182)
资助(75521)
编号(74994)
成果(59774)
(55837)
重点(53942)
(53439)
(51823)
课题(49787)
创新(49207)
教育部(48670)
国家社会(48506)
人文(48308)
期刊
(173971)
经济(173971)
研究(112442)
中国(64054)
(62163)
管理(62095)
(52514)
学报(52014)
科学(49636)
大学(40487)
学学(38441)
农业(36565)
(36093)
金融(36093)
教育(34316)
技术(32771)
财经(31486)
业经(30397)
经济研究(27456)
(26874)
问题(23124)
(21008)
技术经济(20866)
理论(19049)
现代(18708)
商业(18607)
(18044)
财会(17758)
实践(17007)
(17007)
共检索到550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明  黄霞  
本文以2006-2012年期间我国实施员工持股的上市企业为样本,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横截面回归分析,分析了股权激励的效应以及外部变量对该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股权激励前后企业绩效有显著性增长,员工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产生正效应,但这一效应在民营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中更加显著。股权集中度对于员工持股股权激励正效应有减损影响,而宏观经济对于股权激励正效应有促进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明  黄霞  
本文以2006-2012年期间我国实施员工持股的上市企业为样本,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横截面回归分析,分析了股权激励的效应以及外部变量对该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股权激励前后企业绩效有显著性增长,员工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产生正效应,但这一效应在民营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中更加显著。股权集中度对于员工持股股权激励正效应有减损影响,而宏观经济对于股权激励正效应有促进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向艺  徐宁  
在金字塔结构下,股东与经营者之间以及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两类治理关系普遍存在,对于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也从单一治理关系分析框架向两者权衡分析转变。在双重治理关系视阈下,股权激励成为利益主体之间博弈的重要工具。本文在提出双重治理关系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运用2006~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股权激励的双重效应及其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对于第一类代理问题具有显著的治理效应,但对第二类代理问题的治理效应并未显现,这与控股股东对其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有关,股权性质能够对股权激励与控股股东不同效应的体现以及两者关系产生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义群  石水平  
通过对我国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进行因子分析,并构建回归模型揭示了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用于激励的股本比例存在区间效应,但其相关性随着持股比例的上升而下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坚飞  水会莉  宋闻  
补贴和减税作为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其激励效应受到所在地区营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学术界对营商环境在创新政策激励效应发挥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鲜有研究。本文选择2016-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为中介变量,以营商环境为调节变量,基于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补贴和减税两类创新政策支持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在减税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而在补贴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存在显著的遮掩效应。(2)营商环境改善对两类创新政策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之间均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且正向调节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在减税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的中介作用。(3)营商环境越好,减税支持对实质性和策略性创新产出的间接效应越显著,且对实质性创新的激励效应大于策略性创新产出;当营商环境不良时,补贴支持会促使企业减少技术创新投入,转向采取以链接社会资本和争取更多途径补贴的方式促进策略性创新产出。研究结论丰富了现有营商环境对创新政策支持激励效应的理论视野,对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优化创新支持政策组合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戴璐  林黛西  
作为现代公司治理中一项关键的制度安排,员工持股计划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利用2014~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首次尝试从外部视角出发,深入考察市场竞争与企业员工持股计划决策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基于企业资金状况、行业属性及环境特征三个方面进行情景检验。研究发现,激烈的市场竞争会显著提高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可能性。进一步地,对于资金严重短缺以及非高科技行业的企业而言,市场竞争促使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作用更为显著;当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资本市场整体走势较好时,企业更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之下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璇  熊婷  
本文以2010—2012年深市电子通讯行业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了声誉激励、管理层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声誉激励对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声誉激励越强,企业绩效越高;管理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声誉激励对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起正向的调节作用,表明声誉激励越强的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越明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波  杨茂佳  
以中国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如何影响企业价值。结果表明:(1)ESG表现对企业的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2)ESG表现通过不同的作用渠道实现价值效应:一方面,ESG责任履行表现显著降低了融资成本,减轻了企业的财务负担,从而促进企业账面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ESG责任履行的良好评价显著提升了市场关注程度,释放了更多的积极信号,进而提高了企业的市场价值。(3)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东部地区,企业的ESG表现具有更强的价值效应;对于非国有企业或非污染企业,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相对更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肖忠意   陈海涛   郑国洪  
本文利用2007—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同一城市内企业间地理距离和数字化转型程度衡量企业数字化集群程度,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集群程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集群程度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正相关,即存在企业数字化集群效应。进一步经济效应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集群能够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的生产组织绩效及创新动能,释放正向的经济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较低的银行业集中度有利于数字化集群效应的释放,且数字化集群效应对于不同科技属性和行业竞争地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均能够发挥促进作用。总体而言,本文揭示了数字化集群效应的存在,并对其正向经济效应进行检验,为我国加快制定数字经济集群式发展政策提供经验证据和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获宝  石佳  
本文基于2006-2013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企业风险承担显著负相关,表明我国的机构投资着并未有效改善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机构投资者的短视行为依然存在。与持股比例较低的机构投资者相比,高持股比例的机构投资者对风险承担的负向影响效力更大。进一步检验发现,在国有企业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未能优化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而在非国有企业中,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无显著关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京  安毅  孙菁  
本文在企业资本配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2009—2016年度财务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在职培训投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职培训会显著提高企业价值,该结论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之后仍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提高技术能力是在职培训提高企业价值的重要途径,企业在职培训不仅可以提升自身技术水平,而且可以提高自身创新效率,从而促进企业价值增加。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的在职培训对企业价值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在股权集中程度更高、规模更大的企业中,在职培训对企业价值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方式选择和异质性资源配置决策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超  朱丹  
企业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因素,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是推动企业创新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选择2014—2021年公告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确定研究样本,探讨员工持股计划是否能够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升级。研究发现: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相比于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更能吸引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有效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升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内源动力。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对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其背后的机制主要在于,员工持股计划不仅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还增强了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透明度,从而增强了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的吸引力,促进了人力资本升级。进一步研究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对人力资本升级的促进作用,在具有较高物质资本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处于较高行业竞争程度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基于员工持股计划的具体条款,员工所持有的激励股份越多、受激励员工的占比越高、存在向第三方融资条款以及预期收益越高时,员工持股计划越能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升级。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员工持股计划和人力资本升级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也为中国上市公司更好地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设置员工持股计划条款,吸引和留住人才以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超  朱丹  
企业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因素,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是推动企业创新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选择2014—2021年公告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确定研究样本,探讨员工持股计划是否能够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升级。研究发现: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相比于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更能吸引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有效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升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内源动力。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对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其背后的机制主要在于,员工持股计划不仅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还增强了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透明度,从而增强了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的吸引力,促进了人力资本升级。进一步研究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对人力资本升级的促进作用,在具有较高物质资本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处于较高行业竞争程度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基于员工持股计划的具体条款,员工所持有的激励股份越多、受激励员工的占比越高、存在向第三方融资条款以及预期收益越高时,员工持股计划越能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升级。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员工持股计划和人力资本升级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也为中国上市公司更好地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设置员工持股计划条款,吸引和留住人才以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康华  王鲁平  王娜  
采用2005~2008年821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CEO的基本薪酬、股权报酬和两职合一对企业研发战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CEO的股权报酬和两职合一程度与企业研发战略显著正相关,CEO的基本薪酬与企业的研发战略无关,而且股权集中度是股权报酬、两职合一与研发战略两者关系的调节变量。发现股权集中度也会影响负债水平、盈利情况与研发战略两者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玲  
本文的研究以我国上市公司不同行业的实际数据为考察样本,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我国上市公司不同类型行业管理层薪酬和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和持股激励效应存在着较大的行业性差异,并提出不同行业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性质以及管理层薪酬和持股激励效应的大小,相机选择薪酬激励或股权激励,制定出详细周密、客观有效、切合实际的企业管理层激励方案,从而使其激励效应最大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