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56)
- 2023(2551)
- 2022(2160)
- 2021(2165)
- 2020(1931)
- 2019(4507)
- 2018(4459)
- 2017(8283)
- 2016(4815)
- 2015(5484)
- 2014(5474)
- 2013(5563)
- 2012(4900)
- 2011(4134)
- 2010(4329)
- 2009(4241)
- 2008(4802)
- 2007(4460)
- 2006(4198)
- 2005(3960)
- 学科
- 管理(30739)
- 企(24305)
- 企业(24305)
- 业(24155)
- 济(14542)
- 经济(14519)
- 财(11962)
- 务(10412)
- 财务(10393)
- 财务管理(10376)
- 企业财务(9999)
- 方法(9211)
- 人事(7416)
- 人事管理(7416)
- 数学(7371)
- 数学方法(7330)
- 制(6651)
- 经营(4660)
- 策(4646)
- 划(4632)
- 决策(4201)
- 计划(4042)
- 业经(4036)
- 银(4005)
- 银行(4005)
- 体(3957)
- 体制(3546)
- 行(3545)
- 理论(3461)
- 度(3215)
- 机构
- 大学(64627)
- 学院(63846)
- 管理(31529)
- 理学(25127)
- 理学院(24883)
- 管理学(24682)
- 管理学院(24512)
- 济(22991)
- 经济(22250)
- 中国(17311)
- 财(16763)
- 研究(15678)
- 京(13800)
- 财经(11910)
- 江(11110)
- 经(10877)
- 财经大学(9101)
- 州(9100)
- 中心(8984)
- 商学(8953)
- 北京(8924)
- 商学院(8867)
- 公司(8728)
- 科学(8292)
- 所(7744)
- 银(7168)
- 省(7101)
- 银行(6911)
- 人民(6790)
- 会计(6619)
- 基金
- 项目(34418)
- 科学(27581)
- 基金(25999)
- 研究(24983)
- 家(21759)
- 国家(21566)
- 科学基金(19804)
- 社会(15520)
- 社会科(14716)
- 社会科学(14708)
- 基金项目(14010)
- 自然(13983)
- 自然科(13725)
- 自然科学(13722)
- 自然科学基金(13528)
- 省(12401)
- 教育(12263)
- 资助(11195)
- 划(10546)
- 编号(10110)
- 成果(8535)
- 部(8068)
- 教育部(7328)
- 人文(7285)
- 项目编号(7130)
- 重点(7018)
- 创(6954)
- 大学(6876)
- 性(6747)
- 科研(6699)
共检索到110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蒋卫华
本文选择2010-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法对员工持股视角下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之间显著正相关;员工持股与盈余管理之间显著负相关,且能显著削弱管理层权力对盈余管理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积田 高珊
本文以2015年至2017年沪深两市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采用一阶线性自回归模型分析管理层权力与盈余持续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在这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与公司的盈余持续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机构持股与盈余持续性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下,管理层权力与盈余持续性显著正相关,而在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下则不显著。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机构持股 盈余持续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肖露璐 洪荭 胡华夏
选用2011~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的交互作用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并不总是对企业的投资效率产生显著影响。管理层权力对投资效率有显著的影响,管理层权力越大,投资效率越低。在盈余管理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中,管理层权力起到了强化作用。具体而言,管理层权力越大且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的企业,越可能进行过度投资,但是并不一定会产生投资不足的情况。由此,在中国情境下研究会计信息质量对于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时,应考虑管理层权力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肖露璐 洪荭 胡华夏
选用2011~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的交互作用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并不总是对企业的投资效率产生显著影响。管理层权力对投资效率有显著的影响,管理层权力越大,投资效率越低。在盈余管理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中,管理层权力起到了强化作用。具体而言,管理层权力越大且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的企业,越可能进行过度投资,但是并不一定会产生投资不足的情况。由此,在中国情境下研究会计信息质量对于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时,应考虑管理层权力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肖露璐 洪荭 胡华夏
选用2011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的交互作用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并不总是对企业的投资效率产生显著影响。管理层权力对投资效率有显著的影响,管理层权力越大,投资效率越低。在盈余管理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中,管理层权力起到了强化作用。具体而言,管理层权力越大且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的企业,越可能进行过度投资,但是并不一定会产生投资不足的情况。由此,在中国情境下研究会计信息质量对于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时,应考虑管理层权力的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连福 沈小秀 王元芳
内容提管理层是上市公司盈余预告的执行者,管理层动机会对盈余预告产生直接影响;而产品市场作为重要的外部环境,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信息披露决策。从信息披露的成本一收益视角出发,可将管理层盈余预告从特征区分为收益型和成本型,在此基础上考察管理层高管持股与盈余预告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按照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高低进行分组,检验产品市场竞争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持股会提高盈余预告收益型特征(及时性和准确性)的质量,但是会降低成本型特征(具体性)的质量;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下,高管持股公司的盈余预告收益型特征的质量没有变化,但成本型特征的质量会显著下降。研究结果丰富了管理层盈余预告的影响因素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伟 周启玲
文章以2011—2019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媒体关注、管理层权力及其联合作用对盈余公告后股价漂移的调节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沪市A股市场仍存在显著的盈余公告后股价漂移现象,即在盈余公告较长一段时间,累计超额收益率与未预期盈余存在同向变动关系。媒体关注则能够在未预期盈余与盈余公告后股价漂移之间起着反向调节的作用,也就是说媒体关注可以减少盈余公告后股价漂移异象的发生;管理层权力则在未预期盈余与盈余公告后股价漂移之间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即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权力越高,越能够显著促进盈余公告后股价漂移现象的发生。媒体关注能够削弱管理层权力的正向调节作用,对盈余公告后股价漂移现象起到治理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琛 陈少华 余晴
本文结合我国转轨经济时期特殊的制度背景,以控制权理论为分析视角,选取我国A股市场2009-2012年的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制度环境、管理层权力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集权显著增加了盈余管理的幅度,而制度环境的完善对管理层利用权力实施盈余管理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最后本文分别从宏观环境和微观企业层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孔晨 陈艳
本文以2012~2017年发布盈余预测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管理层权力、公司治理与盈余预测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强度越大,上市公司盈余预测偏离程度越大,相应预测质量就越低;公司治理质量越高的上市公司,其盈余预测质量会越高,且公司治理能够抑制管理层权力强度对于盈余预测质量的负面影响;国有产权性质不会对盈余预测质量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但产权性质强化了管理层权力强度对于盈余预测质量的负面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霞
本文以2001-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管理层权力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并分析外部制度环境对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稳健性间关系的作用。研究发现:在延长估计期间之后,好消息对盈余的解释力增加,好消息与坏消息间的差距缩小;管理层权力过大会诱发企业隐瞒"坏"消息,降低盈余稳健性;良好的制度环境会提升盈余稳健性,限制管理层权力过大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建波 田悦
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盈余影响有"利益趋同"和"壕沟防御"两种效应。本文采用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年至2010年样本,基于盈余持续性的视角,研究了管理层持股的利益趋同效应。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能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作用强于监事会。本文不仅丰富了管理层持股对盈余持续性影响的研究,而且获得了管理层持股"利益趋同"作用的支持性验证,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后"内部人控制"不再是制约管理层持股的制度障碍。本文研究支持上市公司和监管层积极看待管理层持股,并建议上市公司区别制定有效股权激励计划,通过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结构,更好地发挥管理层持股的积极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路军伟 韩菲 石昕
薪酬激励是缓解代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可能引发高管的盈余管理行为。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各有特点,在薪酬激励下高管对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可能存在偏好,管理层持股可能会影响高管在薪酬激励下的盈余管理偏好。研究发现:(1)薪酬激励强度越大,高管越偏好采用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但薪酬激励会显著抑制高管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实施盈余管理的行为;(2)管理层持股增强了薪酬激励下高管采用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的偏好,弱化了高管采用真实盈余管理的偏好,但管理层持股不会改变薪酬激励下高管抑制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偏好。
关键词:
薪酬激励 管理层持股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珊梅 郝玉贵 罗春华
以2008~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控制对高管权力引发的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抑制了权力高管的应计盈余管理活动,却引发了更加严重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进一步检验发现,在法制水平较高的地区,内部控制更能显著抑制应计盈余管理活动,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却没有明显增加,说明较好的法制环境促进了内部控制治理作用的发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珊梅
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数据,检验了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管理层权力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生命周期会影响管理层权力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管理层权力较高的上市公司在做出盈余管理策略时,会选择在企业成长期进行应计盈余管理,而选择在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权力高管在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后提高了股票交易活跃度,而在实施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后降低了股票交易活跃度。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企业生命周期 盈余管理方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珊梅
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数据,检验了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管理层权力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生命周期会影响管理层权力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管理层权力较高的上市公司在做出盈余管理策略时,会选择在企业成长期进行应计盈余管理,而选择在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权力高管在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后提高了股票交易活跃度,而在实施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后降低了股票交易活跃度。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企业生命周期 盈余管理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