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09)
2023(4023)
2022(3454)
2021(3552)
2020(2952)
2019(6999)
2018(6908)
2017(13403)
2016(7139)
2015(8158)
2014(8099)
2013(7577)
2012(7090)
2011(6384)
2010(6494)
2009(6071)
2008(6524)
2007(6161)
2006(5572)
2005(5364)
作者
(19344)
(15625)
(15590)
(15123)
(10119)
(7650)
(7297)
(6072)
(6019)
(5939)
(5366)
(5330)
(5252)
(5102)
(5053)
(4822)
(4811)
(4735)
(4556)
(4512)
(4051)
(3940)
(3783)
(3737)
(3682)
(3674)
(3650)
(3547)
(3244)
(3070)
学科
(25584)
经济(25547)
管理(24246)
(22697)
企业(22697)
(21766)
(15402)
银行(15257)
(15145)
(14002)
方法(10883)
(10191)
数学(9273)
业务(9267)
数学方法(9200)
(8985)
制度(8982)
(8357)
财务(8346)
财务管理(8328)
(8190)
金融(8189)
企业财务(8068)
银行制(8035)
业经(7644)
(6624)
人事(6372)
人事管理(6372)
体制(5911)
中国(5637)
机构
学院(95096)
大学(93880)
(36231)
管理(36162)
经济(35230)
中国(30502)
理学(29411)
理学院(29116)
管理学(28704)
管理学院(28512)
研究(26516)
(22830)
(19762)
(19687)
银行(18871)
(17587)
财经(17398)
(16522)
(15736)
中心(14303)
(14222)
科学(13828)
财经大学(13192)
(13084)
(12974)
北京(12844)
(12599)
金融(12359)
经济学(11016)
研究所(10993)
基金
项目(51357)
科学(39914)
研究(39831)
基金(36846)
(30493)
国家(30192)
科学基金(26732)
社会(24101)
社会科(22834)
社会科学(22824)
(19765)
教育(19511)
基金项目(19151)
编号(17485)
自然(17051)
自然科(16693)
自然科学(16691)
自然科学基金(16436)
(16025)
资助(15928)
成果(14958)
课题(11783)
(11600)
(11432)
重点(11103)
项目编号(11099)
大学(10804)
(10651)
(10461)
教育部(10412)
期刊
(44455)
经济(44455)
研究(33000)
(27654)
金融(27654)
中国(22666)
(21507)
管理(15743)
教育(12434)
(11647)
学报(11540)
科学(10726)
财经(9692)
大学(9253)
学学(8583)
技术(8286)
(8088)
业经(7549)
财会(7114)
理论(6034)
经济研究(5978)
会计(5766)
农业(5605)
实践(5502)
(5502)
问题(5247)
农村(5028)
(5028)
通讯(4971)
会通(4953)
共检索到164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延红梅  
前不久,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交易所发布公告,开始实施第一期股权激励方案,符合资格的约27万名员工将认购和获赠总计8亿股建行股份。这标志着酝酿已久的建行的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终于浮出水面,建行成为第一家启动员工持股计划的国有商业银行。建行此举的初衷在于激励员工为建行长期服务,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同时,从深层次来看,建行此次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实际上反映出了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透过沸沸扬扬的各种争议,也许更值得我们探讨的是如何完善国有银行的员工激励机制,解决日益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本期一线话题邀请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邹亚生教授和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叶友  郭志英  
在国资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之后,2006年12月宝钢股份公布了《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这是我国首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宝钢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郝昕  
受A股市场波动,经济增速放缓、行业周期下行等因素的影响,2018年深市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股权激励终止方案增多,出现了调整绩效考核指标的案例,多单分级资管计划爆仓,部分员工持股计划出现了折价转让、预留股份、设置业绩考核等股权激励化的倾向。本文以2018年深市公司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计划方案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统计及案例分析,总结已推出方案的特点及关注问题,并就完善配套激励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提升监管效能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博  
证监会修订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2016)已基本形成公司自主决定、市场有效约束的股权激励制度。股权激励1侧重激励作用,员工持股计划2侧重利益共享,二者在制度设计和实现功能上存在区别。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作为新型的产权治理制度,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青睐。本文以2016年深市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方案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员工持股典型案例,通过分析、总结已推出的方案特点,试图对如何有效、规范推进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才华  何云佳  
员工持股制度使得劳动者得以参与公司利润分配,从而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升员工对公司的责任感和忠诚度,员工获得归属感以及更多的收益,而公司也得以留住人才并获得更快的发展。本文以华为的员工持股计划为例,分析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的股权激励策略,探讨华为成功实施股权激励的原因,并对比分析中兴通讯的股权激励计划,为我国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提供案例支持。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松  张永亮  
合理的银行股权结构有利于提高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经营效率和减少不良资产。股份全流通背景之下,中国国有银行之根本顽症在于股权结构不合理与国有股份高度集中。国有银行股权减持法律制度欠缺清晰,而连续的"顶层设计"存在着法出多门、相互矛盾、相互冲突,制度设计欠缺系统性和整合性,无法形成稳定的规范结构,导致法律的虚置和适用的困难。政府应重构国有银行股权转让法律规则,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形成私人银行与国有银行公平竞争的良性市场环境,最后完成政府有形之手从银行业全部退出之终极目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韩忠伟  
本文首先对许国平、葛蓉蓉、何兴达的《论国有银行股权转让的均衡价格》一文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在分析立场、论证逻辑以及银行价值评估方法三方面存在的问题。随后,本文从中国银行业改革渐进转轨的制度背景出发,建立了一个更为有效的调整的股息贴现模型(A-DMM),并据此对建设银行的股权价值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模型有效性,得到了建设银行股票价格各种后续表现的印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克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领域内的改革与发展也在不断提速,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给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境地。而股权激励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协调各方利益分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这一中长期激励模式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试从股权激励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国内外股权激励法律制度和商业银行股权激励实践的借鉴研究,以中原银行为例切实将高管层的个人利益与银行中长期发展目标有机统一起来,深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克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领域内的改革与发展也在不断提速,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给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境地。而股权激励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协调各方利益分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这一中长期激励模式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试从股权激励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国内外股权激励法律制度和商业银行股权激励实践的借鉴研究,以中原银行为例切实将高管层的个人利益与银行中长期发展目标有机统一起来,深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股权激励制度完善和实务操作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波  单漫与  
本文利用现代经济学的公司治理和委托代理理论,尤其是多项任务委托代理理论、内部人控制理论和经理人市场理论,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层激励进行了经济分析,主要结论包括:第一,不应继续要求国有商业银行承担政策性任务或目标,防止国有商业银行的多目标经营;第二,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要求给予管理层足够的经营决策权,而经营决策权的授予又要求建立配套的公司治理和正向激励机制,否则会出现内部人控制的问题;第三,应不断改善国有商业银行所处的市场环境,逐步建立高效和规范的银行经理人市场;第四,应探索使用优先股方式实现国有股权,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证国有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避免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日常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艳华  张芳洁  
银行业普遍存在的管制,使银行面临着有限的控制权市场和接管威胁,从而大大降低了市场约束银行管理者的能力,因此对银行而言,通过股权激励机制协调股东和管理者的利益、降低代理成本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商业银行实施股权激励不应盲目照搬西方国家的范例,应慎重选择股权激励的实施范围,目前最好只局限在高级管理人员,通过对股权激励机制的合理设计来充分发挥其长期激励效应,切不可盲目扩大激励范围,将股权激励]变成一种新的福利措施。应尽快建立起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业绩考核体系,在经济资本的约束下实现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转变。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完善的银行治理结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建平  刘艳妮  张航  
本文从作为国有银行股改试点的中行和建行的现有股权结构出发,分析了现有股权结构对其公司治理的不利影响,进而引出了优化股权结构、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几种方式,并重点讨论了如何以金股方式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娟  孟建波  
总结数十年来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有关学者对股份制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提出了“并非一股就灵”的说法。本文认为,股份制失灵的原因主要在于股权结构的不合理。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成败关系全局。所以,构造一个合理的股权结构模式,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过程中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问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郝永亮  金昕  张永冀  
员工持股计划的重新引入是我国证券市场近年来一项重要的制度探索,但其过去四年多笼罩在"浮亏"与"减持"的争议之中。本文首先将员工持股计划与实施经验较丰富的股权激励在机制设计上相比较,利用双重差分与PSM方法实证对比两种方案的激励效果及探究背后原因。实证结果发现,开展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业绩的动态变化情况不如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限售股解禁对未来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投资者可以从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来源识别出大股东的减持动机,相较于非减持动机的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裹挟着大股东自利动机的员工持股计划存在显著偏低的短期市场反应。文中研究结论对未来员工持股计划的制度设计与完善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对大股东的"另类减持"监管提供了参考,丰富了权益薪酬契约相关领域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