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77)
- 2023(17339)
- 2022(14379)
- 2021(13401)
- 2020(11186)
- 2019(25462)
- 2018(25030)
- 2017(47887)
- 2016(26341)
- 2015(29461)
- 2014(29270)
- 2013(28795)
- 2012(25921)
- 2011(23235)
- 2010(22787)
- 2009(21075)
- 2008(20636)
- 2007(18186)
- 2006(15916)
- 2005(13911)
- 学科
- 济(101783)
- 经济(101658)
- 管理(84776)
- 业(77629)
- 企(65513)
- 企业(65513)
- 方法(48820)
- 数学(41907)
- 数学方法(41526)
- 财(29425)
- 农(28306)
- 中国(27363)
- 业经(24399)
- 学(22126)
- 地方(19732)
- 务(19696)
- 财务(19615)
- 财务管理(19577)
- 制(19449)
- 农业(19158)
- 贸(18865)
- 贸易(18857)
- 企业财务(18601)
- 易(18277)
- 理论(17221)
- 技术(16640)
- 银(16318)
- 银行(16250)
- 和(16099)
- 划(15873)
- 机构
- 大学(372144)
- 学院(369077)
- 管理(149748)
- 济(144190)
- 经济(141054)
- 理学(129560)
- 理学院(128126)
- 管理学(125995)
- 管理学院(125317)
- 研究(120022)
- 中国(90073)
- 京(78925)
- 科学(76617)
- 财(67658)
- 农(64782)
- 所(59957)
- 业大(59150)
- 中心(55202)
- 研究所(55048)
- 财经(54471)
- 江(53704)
- 农业(51187)
- 经(49791)
- 北京(49049)
- 范(47210)
- 师范(46654)
- 院(43620)
- 州(43534)
- 经济学(43411)
- 财经大学(40862)
- 基金
- 项目(258979)
- 科学(203176)
- 基金(188983)
- 研究(184563)
- 家(166758)
- 国家(165389)
- 科学基金(141907)
- 社会(117095)
- 社会科(111019)
- 社会科学(110991)
- 基金项目(101040)
- 省(100446)
- 自然(94254)
- 自然科(92084)
- 自然科学(92059)
- 自然科学基金(90449)
- 划(85234)
- 教育(84749)
- 资助(76877)
- 编号(73909)
- 成果(58756)
- 重点(57992)
- 部(56736)
- 发(54012)
- 创(54004)
- 课题(50426)
- 创新(50356)
- 科研(50040)
- 教育部(48615)
- 国家社会(48462)
- 期刊
- 济(153421)
- 经济(153421)
- 研究(103928)
- 中国(68116)
- 学报(64827)
- 农(58036)
- 科学(56820)
- 管理(55629)
- 财(52498)
- 大学(48606)
- 学学(45952)
- 农业(39399)
- 教育(38146)
- 融(31549)
- 金融(31549)
- 技术(29899)
- 财经(26771)
- 业经(25875)
- 经济研究(24491)
- 经(22847)
- 业(22179)
- 问题(20277)
- 图书(18917)
- 版(18522)
- 科技(18522)
- 技术经济(17369)
- 理论(17277)
- 商业(16812)
- 现代(16669)
- 业大(16663)
共检索到528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黄攸立 张洁
本文探究了组织中的员工当责感对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的影响,并从积极印象管理动机视角探究了其中的影响机制。以中国情境下的组织中251名员工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当责感对两种建言行为均有积极影响;积极印象管理动机对员工当责感与两种建言行为的之间关系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重点分析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管理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向常春 龙立荣
基于对231名员工及其上级的配对调查,本文检验了参与型领导对促进性和抑制性建言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参与型领导与两种建言行为均正相关;在控制心理安全感的前提下,积极的印象管理动机中介了参与型领导和抑制性建言的关系,而在参与型领导与促进性建言间的中介作用未得到支持;人际公平正向调节了积极印象管理动机与抑制性建言的关系。该研究表明,参与型领导可能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对两种建言行为产生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斌 周倩倩 刘桂霞 宇卫昕
以往对员工创新行为动机的研究多基于组织行为学个体激励视角,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展开。本研究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挖掘了印象管理动机这一核心概念,并探究了印象管理动机的前置因素——主观规范通过印象管理动机对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来自654名员工的数据分析表明:(1)指令性规范正向影响创新构想执行,示范性规范正向影响创新构想产生与创新构想执行;(2)示范性规范通过印象管理动机促进员工创新构想产生与创新构想执行;(3)自我构念在示范性规范与印象管理动机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成果丰富与拓展了中国情境下个体创新行为的理论体系,为组织在创新管理实践中激发员工创新行为寻求更多的管理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严丹 吴江秋
以往研究较多关注辱虐管理对员工工作情景中人际互动行为的影响,尤其是探究员工与实施辱虐的领导互动行为时,更是把研究重点放在疏离行为等消极追随和趋避行为上,而对指向领导的职场内外应对行为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印象管理动机视角,整合社会心理学的印象管理理论和印象形成模型,探讨辱虐管理对职场内外逢迎行为激发效果、内部机理和边界条件,对来自282名本土企业一线员工的纵向追踪问卷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辱虐管理对员工职场内逢迎和职场外逢迎行为均存在正向影响,防御型印象管理动机在这一过程中起中介作用,且防御型印象管理动机的中介作用受领导权力感知调节;具体而言,员工领导权力感知越高,防御型印象管理动机对职场内外逢迎行为的正向影响越强。因此,在管理实践中应加强领导者辱虐行为治理,营造良好职场风气;关注员工心理状态,健全员工反馈机制;强化正式规章制度,防范领导滥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斌 赵艳梅
以往对于员工创新行为的研究大多基于组织行为学个体激励视角,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展开。从社会心理学印象管理动机出发,将其分为获得型和防御型,分别探究其对创新行为的不同作用机制。结果发现:①获得型印象管理动机对创新行为具有促进作用,防御型印象管理动机对创新行为具有阻碍作用;②获得型/防御型印象管理动机对创新行为的促进/阻碍作用通过角色认同的中介机制形成;③领导积极/消极反馈增强了获得型/防御型印象管理动机对角色认同的促进/阻碍作用。研究成果不仅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探索了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新路径,丰富与拓展了中国情境下个体创新行为理论体系,同时还拓展了印象管理动机在组织管理领域的应用,诠释了已有研究存在的分歧。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一涛 余福海
本文基于408名一线员工调研数据,检验了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建设性变革义务感的中介作用以及组织支持感和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建设性变革义务感在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建言行为间起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和自我效能感正向调节建设性变革义务感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且在整个模型中具有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本文研究结果对于提升员工建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肖雄松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员工的创新性想法和建议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本文介绍员工建言行为的内涵和发展脉络,探讨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事后效果,并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启示。
关键词:
员工建言行为 影响因素 后效 文化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何轩
为什么组织成员明明认识到组织中存在某方面的潜在问题,而且知道该问题如果得到改进将有利于组织的发展,但是他们却选择了沉默。员工沉默行为使得组织丧失了大量的改进和优化机会,而且对于员工自身来说也是一种工作懈怠的表现。所以,研究沉默行为对于企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以及企业的实践经营,都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布于全国22个城市的企业中收集员工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来自组织、领导、个人三个不同方面的因素,分别对于三种沉默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不同的沉默行为具有完全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分配越公平,员工沉默行为程度却是越高,这与现有理论假设完全相反。文章尝试从本土化原因进行解析。同时,文章在数据处理过...
[期刊] 预测
[作者]
罗兴鹏 张向前
本文以自我验证理论为基础,引入个人-团队(PG)价值观匹配探讨正向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跨层次影响,并根据情感-认知一致性考察员工的团队情感承诺对PG价值观匹配与建言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2个时间点采集的92个团队主管406名员工的配对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正向领导对两类建言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正向领导对促进性建言的影响显著大于抑制性建言,同时上述关系被PG价值观匹配所部分中介;团队情感承诺增强PG价值观匹配与两类建言行为的关系,即团队情感承诺越高,PG价值观匹配与促进性建言、抑制性建言的正向关系越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建 时勘
员工建言行为研究受到组织管理多个学科领域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构念内涵等在各领域的差异,至今未能形成整合研究框架。本文从整合视角出发,聚焦于员工建言行为研究最主要的两个领域——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与组织行为学领域,对员工建言研究在两个领域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对其构念内涵进行分析比较,并从两个领域共同关注的管理者——员工互动角度出发,阐述影响员工建言的前因后果,最后提出基于整合视角的研究框架及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建 时勘
员工建言行为研究受到组织管理多个学科领域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构念内涵等在各领域的差异,至今未能形成整合研究框架。本文从整合视角出发,聚焦于员工建言行为研究最主要的两个领域——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与组织行为学领域,对员工建言研究在两个领域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对其构念内涵进行分析比较,并从两个领域共同关注的管理者——员工互动角度出发,阐述影响员工建言的前因后果,最后提出基于整合视角的研究框架及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钱源源 宝贡敏
承诺组合的方法突破了以往组织承诺研究以单个成分为中心、孤立分析其前因后果的思路,开始以整体观的视角思考各成分的交互作用。本文以建言作为结果变量,通过对组织承诺三基础构成的八个承诺组合进行均值比较,证实了情感承诺是产生建言行为最主要的正面驱动力量。另外,对于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而言,承诺的背景很重要:持续承诺在一般情况下对员工建言行为具有负向影响,但在"低情感—低规范"背景下,只有高持续承诺才能引起较高的建言行为;而规范承诺在一般情况下对员工建言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但在"低情感—高持续"背景下,高规范承诺反而会降低建言行为的产生。
关键词:
组织承诺 建言行为 承诺组合 承诺背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静静 蒋守芬 赵曙明
文章在对山东省30多家企业337名员工的调研数据分析基础上,对雇佣关系情境下冲突管理方式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合作型的冲突管理方式、竞争型的冲突管理方式均对员工建言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安全感在合作型的冲突管理方式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权力距离对心理安全感与建言行为起负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雇佣关系 冲突管理 心理安全感 建言行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阎波 吴建南
本文在乡镇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的委托-代理情境下,识别了乡镇政府领导的自我呈现、率先垂范和请求帮助等三类印象管理行为,通过面向乡镇政府领导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问责对这些印象管理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组织政治知觉对自我呈现和率先垂范的印象管理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目标责任考核的实施效果受到组织内部政治行为的影响,需从改进其机制设计入手有效地约束和控制政府行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帮成 周杭 洪风波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387名来自公共部门人员的调查,本研究发现,公共部门高承诺工作系统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进一步发现,员工的公共服务动机在高承诺工作系统与员工建言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本研究运用公共服务动机理论,为打开高承诺工作系统与员工建言之间的"黑箱"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同时也为当前公共部门如何更有效地激发员工建言行为提供了相应的人事和组织管理实践参考。
关键词:
高承诺工作系统 建言行为 公共服务动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