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91)
2023(2694)
2022(2314)
2021(2241)
2020(1930)
2019(4398)
2018(4376)
2017(7829)
2016(4531)
2015(5180)
2014(5251)
2013(5298)
2012(4629)
2011(4149)
2010(4106)
2009(4048)
2008(4326)
2007(4069)
2006(3826)
2005(3637)
作者
(12663)
(10468)
(10225)
(9757)
(6790)
(4848)
(4759)
(3983)
(3883)
(3811)
(3586)
(3566)
(3397)
(3396)
(3267)
(3176)
(3153)
(3061)
(3037)
(2984)
(2537)
(2526)
(2476)
(2458)
(2428)
(2348)
(2259)
(2220)
(2199)
(2044)
学科
管理(26498)
(17931)
(17731)
企业(17731)
(13210)
经济(13190)
(7891)
人事(6639)
人事管理(6639)
(6093)
财务(6074)
财务管理(6053)
企业财务(5701)
方法(5631)
(4861)
(4812)
(4582)
经营(4519)
业经(4234)
决策(3853)
数学(3799)
计划(3778)
数学方法(3742)
(3692)
银行(3690)
理论(3651)
地方(3421)
中国(3403)
(3355)
(3219)
机构
大学(58922)
学院(58530)
管理(27523)
理学(21361)
理学院(21070)
管理学(20887)
管理学院(20717)
(20013)
经济(19277)
研究(17530)
中国(17301)
(13669)
(13195)
(11283)
科学(10683)
中心(9242)
(8926)
财经(8891)
(8810)
北京(8380)
(8000)
公司(7769)
研究所(7711)
(7694)
(7498)
(7245)
师范(7168)
商学(7005)
商学院(6924)
业大(6912)
基金
项目(33851)
科学(26440)
研究(25272)
基金(24081)
(20654)
国家(20461)
科学基金(17978)
社会(15067)
社会科(14197)
社会科学(14191)
(12985)
基金项目(12851)
自然(12146)
教育(11923)
自然科(11851)
自然科学(11849)
自然科学基金(11646)
(10988)
编号(10491)
资助(9699)
成果(8907)
课题(7541)
重点(7474)
(7395)
(6922)
项目编号(6825)
创新(6436)
教育部(6424)
科研(6360)
(6305)
期刊
(28621)
经济(28621)
中国(17222)
研究(17215)
管理(15165)
(13844)
科学(8019)
(7625)
金融(7625)
学报(7233)
教育(7189)
技术(6521)
(5919)
大学(5701)
会计(5375)
学学(5139)
财会(4855)
财经(4701)
(4357)
(4108)
图书(4094)
业经(3985)
资源(3800)
(3760)
企业(3760)
现代(3721)
农业(3562)
(3472)
通讯(3405)
会通(3382)
共检索到104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丛龙峰  
本文阐述员工幸福的概念及来源,提出员工幸福管理的三角框架,从公司层面、人际层面、工作层面等方面提出了增进员工幸福、提升组织效率的管理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海波  孔凡萍  
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发展成为目前我国区域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力支撑。首先从科技角度提出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科技"发展特色的战略基点:"技术-科学"和"技术-工程"双驱动策略。然后在对国外创新战略概述和国内区域创新驱动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区域发展创新三螺旋创新主体理论,基于技术科学的创新驱动模式理论提出了以体制改革为动力、政产学研合作为界面、科技创新平台为引擎的黄河三角洲创新驱动战略框架体系。并结合黄河三角洲科技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樊福卓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和探讨城市职能问题的概念框架。利用这个概念框架,本文对长江三角洲城市工业职能分工体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证研究,发现,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长三角城市工业职能分工体系有了一定程度的优化。本文还发现,对于每一年份,长三角不同城市(行业)的工业职能分工系数具有显著的差异,且不同城市(行业)的工业职能分工系数在1998—2006年期间的变化差异明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容静文  
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对于提升整个区域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战略意义,积极参与泛珠合作对广西利用外资有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泛珠框架下广西利用外资的区位优势和劣势,并用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两项指标对广西利用外资的业绩和未来增长潜力进行客观评价。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汤碧  
随着泛珠区域合作的开展及其与东盟经贸联系的加强,泛珠三角正在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桥头堡。在CAFTA框架下,充分发挥香港在区域合作中的独特作用,使香港成为泛珠三角和东盟两个经济板块对接的平台,既有助于加强内地与东盟的经济交往,也有助于进一步促进香港繁荣。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宜萱  洛桑扎西  
西方学者对于幸福感的研究趋向于概念的整合,即以快乐论为基础的主观幸福感和享乐幸福感,以及以幸福论为基础的心理幸福感和现实幸福感。然而,现实幸福到底包含了哪些内容至今都备受争议。因此,未来研究应更加关注现实幸福的组成部分,为什么这些是现实幸福的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为什么会对个人起到积极作用,以及如何将现实幸福运用到幸福经济和人力资源管理中。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伟荣  
人们对城市群的认识正处于由平面到立体、静态到动态的转变过程。城市和城市群本身就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有机体,在经济社会大发展时期,除了城市规模、城市形态等有形的变化之外,更大的变化还在于城市功能尤其是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的无形变化。长三角城市群具有行政区界分割明显和城市密集度高两大基本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城际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并由此而放大成区域整体集聚辐射的强大的场效应,与新型工业化相对应的新型城市化框架正在长三角城市群显现。以"环太湖城市圈"为标志性特征的"网络城市"将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未来的主要城市形态,国家有关部门和上级政府应高屋建瓴及早规划,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范春辉  
经济安全是全球化进程中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而跨国公司又使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基于自主性、均衡性和可持续性的相互关系试建构理解经济安全的解释性框架,以阐释跨国公司影响经济安全的内在机制。通过分析认为,开放经济和全球化是规则体系建构的过程,只有通过以规则为导向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和合作性竞争的经济治理才是有效维护经济安全的基本途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华晓红  汤碧  
在CAFTA框架下,充分发挥香港在区域合作中的独特作用,使香港成为泛珠三角和东盟两个经济板块对接的平台,既有助于加强内地与东盟的经济交往,也有助于进一步促进香港繁荣。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江涛  
在CEPA和《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框架下,内地与香港合作进程加快,金融、物流、房地产、高科技等产业正成为合作新重点。香港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成为未来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为中国与东亚区域贸易以人民币结算做出结算与金融安排,都将使两地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并从调整从中受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德宁  何一鸣  沈玉芳  
世界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模式一般都是从市场要素动力模式向制度动力模式演变。CEPA的实施,为"大珠三角"区域经济格局的调整提供了制度机遇,为此,文章提出以区域合作制度为导向,以区域创新为核心,从制度、产业、技术和空间等方面构建新的动力模式框架,以促进"大珠三角"动力模式从分散的市场要素动力模式转向制度动力模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玏  顾朝林  
城市中心性既体现在城市的等级位序,亦表现为城市在网络体系中的节点连通性以及节点之间的"流"强度。将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和关系网络研究相结合,是城市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可探索的方向。以泛长江三角洲52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心城市指数表征城市的等级中心性,企业网络联系测度城市的网络中心性,结合城市的等级中心性和网络中心性特征进行中心城市评价。将泛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划分为了5个等级和7种类型,分别是:1个全球城市:上海;3个国家中心城市:杭州、南京、苏州;温州等6个区域等级中心城市;宁波等8个区域网络枢纽城市;盐城等8个地区等级中心城市;淮北等6个地区网络枢纽城市以及19个地方一般城市。基于对中心城市的类型划分,可进一步研究提出针对不同类型城市的分类引导政策。通过提升基础设施连通度、延伸产业链等措施来提升等级中心性较高城市的系统开放性;通过强化要素资源集聚,提高城市服务水平等促进关系网络枢纽城市的等级水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晔   蒋宗正  
基于多视角“战略三角”框架,以中国创业板上市中小民营制造企业为样本,结合必要条件分析(NC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方法,探究市场化进程、数字政策支持力度、领导权结构、行业竞争度、数字资源基础设施和适应能力6个条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组态效应。结果表明:单一要素并非是中小民营制造企业实现高成熟度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条件,但强化适应能力对企业高成熟度数字化转型发挥普适作用。两条组态路径均可引致中小民营制造企业高成熟度数字化转型,具体包括高效适应型和资源能力协调型。同时,根据外部制度和产业环境差异,可将资源能力协调型细分为资源能力主导型、政府与市场双重助力下的资源能力协调型和政府与行业双重驱动下的资源能力协调型。进一步研究发现,4条组态路径会阻碍中小民营制造企业高成熟度数字化转型,且均属于资源能力缺失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建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