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47)
2023(5211)
2022(4547)
2021(4388)
2020(3899)
2019(9430)
2018(9523)
2017(18157)
2016(9975)
2015(11331)
2014(10967)
2013(10521)
2012(9400)
2011(8417)
2010(9009)
2009(7979)
2008(7774)
2007(6933)
2006(6178)
2005(5487)
作者
(26858)
(22392)
(22340)
(21471)
(14361)
(10698)
(10157)
(8795)
(8526)
(8284)
(7664)
(7605)
(7347)
(7273)
(6954)
(6909)
(6609)
(6566)
(6423)
(6375)
(5760)
(5721)
(5579)
(5233)
(5055)
(5016)
(4991)
(4942)
(4727)
(4454)
学科
(39341)
经济(39306)
管理(25748)
(24005)
方法(20049)
(18818)
企业(18818)
数学(18138)
数学方法(17595)
中国(11778)
(10998)
理论(9662)
农业(7525)
教学(7328)
业经(7323)
(7115)
(6722)
教育(6520)
地方(6477)
人事(6358)
人事管理(6358)
(6343)
贸易(6335)
(6174)
劳动(6157)
(6146)
(5628)
技术(5457)
(5221)
(4983)
机构
学院(131441)
大学(130405)
(51198)
管理(50185)
经济(50080)
理学(43259)
研究(43172)
理学院(42790)
管理学(41487)
管理学院(41255)
中国(31441)
(28165)
科学(26321)
(22333)
(21952)
(21652)
(20669)
业大(19968)
研究所(19881)
中心(19134)
(18015)
北京(17986)
师范(17840)
财经(17727)
技术(16905)
农业(16753)
(16254)
(16137)
(15785)
经济学(15559)
基金
项目(88265)
科学(69318)
研究(64603)
基金(62414)
(54587)
国家(54164)
科学基金(46667)
社会(39020)
社会科(36934)
社会科学(36921)
(36230)
教育(33454)
基金项目(32066)
自然(31069)
自然科(30497)
自然科学(30491)
(30462)
自然科学基金(29898)
资助(27512)
编号(27067)
成果(21618)
重点(20390)
课题(20072)
(19371)
(18709)
(18300)
创新(17291)
大学(16992)
教育部(16936)
科研(16677)
期刊
(55133)
经济(55133)
研究(37643)
中国(33997)
教育(24431)
管理(21167)
学报(20417)
(19829)
科学(18870)
(17257)
大学(16099)
技术(15983)
学学(14780)
农业(13369)
(9255)
金融(9255)
经济研究(9063)
财经(8918)
业经(8861)
统计(8733)
(8453)
职业(8335)
(7835)
(7789)
决策(7044)
技术经济(6964)
问题(6811)
(6024)
科技(5950)
资源(5929)
共检索到200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鹰  阙澄宇  
本文通过劳工合约模型论证了员工工资与企业培训之间的交替关系,并分析了企业向接受培训继而跳槽的员工收取罚金对该交替关系的影响。在跳槽率作为外生变量时,若企业不向跳槽的员工收取罚金,签约员工通常乐于以较低的工资换取更多的技能培训。鉴于此,为使劳动力流动更有利于提高生产力和降低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培训导向型的收入政策,或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传导,鼓励企业和雇主增加培训支出并取消跳槽罚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磊  陆胤  王坤  居茜  
不提供培训,员工的能力、低业绩差;提供培训,员工的能力提高了,但人也跳槽去了其他公司。企业花了培训费,却落得个“为他人作嫁”。到底要不要培训员工,成了令许多企业老总和人力资源经理左右为难的问题。培训究竟是不是导致员工辞职的主要原因?又该如何有效控制员工培训后跳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涛  曾湘泉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本文认为比较优势会提高员工培训可能性并带来更高工资回报,由此培训工资回报随着培训可能性上升而增加,这会加剧工资不平等。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雇主雇员匹配数据,使用Brand和Xie(2010)的匹配平滑法研究了企业在职培训对员工工资的异质性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除部分低工资员工外,总体上培训工资回报随着培训可能性上升而提高,其中培训可能性为0.7-0.8员工的工资回报最高,不低于8%,远高于培训平均工资回报的5.5%。此外还发现有稳定劳动合同、较高职位等级以及在大企业就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唐  程欣  
利用2015年"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数据,本文对参与技能培训对员工工资的因果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参与技能培训对员工工资具有稳健的正向因果效应,平均处理效应(ATE)在6.3%~7.3%之间;不同技能培训对员工工资存在异质性影响,与母语技能和专业技能培训相比,英语能力、管理技能和交流沟通培训对员工工资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柏帅蛟  井润田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构建了一个三阶调节模型,在个体层次上探讨了技能培训与情感承诺的关系。结果表明:技能培训对情感承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正向影响受到用工形式(正式工和非正式工)与年龄交互项的调节:在低年龄群体中,技能培训对正式员工的情感承诺具有更强的正向效应;在高年龄群体中,技能培训与情感承诺的关系没有受到用工形式的调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国勇  
国际劳工组织以实现"社会正义"、"体面工作"为目标,根据社会经济产业的发展,以政府、雇主、劳动者的社会对话机制,形成并不断更新国际职业培训基准,将人力资源开发、教育培训和终身学习政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兼顾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希望加盟国政府在构建国家资格框架、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的同时,鼓励企业投资于教育和培训,创新培训方法,促进个人积极利用教育、培训和终身学习的机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汪文超  
据美国《高等教育内参》2013年3月18日报道,上周五美国众议院以215票对202票批准了一项法案。该法案将整合各种联邦就业培训项目,对政府的劳工培训系统做出一些调整。这将是15年来美国第一次对劳工培训的法案做出改变。但是,这一法案是高度的单党派法案,这也导致这一法案最终可能无法获得通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金沙  
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是"民工潮"后我国人口流动的又一显著现象。通过增加了自身能力因素的推拉模型可以发现,造成农村外出劳动力做出回流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自身能力达不到城市用工部门要求所造成的,这不仅不利于农村劳动力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也影响到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必须集合政府、用工部门和其他社会部门的力量,加强对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提高其素质,为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提供可靠人力资源保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荣  李东升  苏琦  
选取2008~2015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模型研究在企业产权差异下员工工资水平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高管薪酬水平对这种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民营企业中,员工工资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而在国有企业中,员工工资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高管薪酬对员工工资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但在国有企业中负向调节作用会更显著。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机制,阻断企业高管与员工之间建立起的损害企业整体利益的隐性契约,并通过设计合理的薪酬水平与薪酬差距,来提升薪酬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焰  秦义虎  黄继承  
利用2003-2008年上市公司数据,本文研究了管理者在职消费和员工工资之间的关系,并深入探讨了以员工工资为传导机制条件下在职消费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发现,无论在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职消费和企业员工工资都显著正相关,这说明管理者在职消费的同时也提高了员工工资,实证支持了"高管吃肉,员工喝汤"的社会现象。同时,本文还进一步证明,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在职消费具有激励作用,不过在职消费的激励作用随着员工工资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这说明高管给员工发放较多工资并不是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而是建立在高管损害股东利益的基础之上,经理层为了自身利益拉拢员工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在职消费不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石金涛  吴广清  
跳槽,是一个越来越普遍的人事现象。在这场人才和雇主的博弈过程中,企业和个人为了用工和择业的自由,承受了不少成本负担,甚至社会也承受了许多代价。本文借鉴了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对于跳槽的成本估算及四个相关模型作了一个新的研究,提出了广义流动的成本与补偿公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阎虹戎  刘灿雷  高超  
以工资增长带动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是推动国内大循环发展的重要方面。面对国内劳动要素成本的持续上涨,减税政策在助力中国企业发展的同时,是否能够进一步惠及劳动要素市场,提升企业员工工资?本文采用全国税收调查数据,以2009年增值税改革为例,实证考察了减税政策对员工工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增值税改革在减轻企业税负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员工工资;从政策效应的异质性来看,减税政策对员工工资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高固定资产依赖企业和非出口企业。进一步的机制解析显示,减税政策能够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改善企业经营绩效,为员工加薪提供足够的增长空间,即增长效应;减税政策产生了有利于员工群体的分配效应,使员工能够分享到因减税而带来的收益增量。本文从劳动要素收入方面,为评估企业减税的政策效应提供了一个新视角,通过检验减税政策在提升员工工资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实现企业减负与员工加薪之间的双赢格局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祖光  
本文针对国内外委托代理理论主要局限于理论分析层面而实用性不强的特点,在概要评论有关利润基数确定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美国一家公司委托代理实际案例的研究,提出了旨在能够解决实际委托代理关系的"联合确定基数法"。文章分析了联合确定基数法与棘轮效应模型的区别和联系,以数学方法论证了联合确定基数法的若干命题,描述了公司利润基数确定的利益诱导机制,并对比分析了联合确定基数法与西方教科书中的"激励设计模型"。本文试图以联合确定基数法为核心内容的一次性动态模型,代替蕴含着讨价还价过程的多次性动态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