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82)
2023(20524)
2022(17500)
2021(16210)
2020(13731)
2019(31406)
2018(31022)
2017(59812)
2016(32336)
2015(36273)
2014(36025)
2013(35389)
2012(32357)
2011(28841)
2010(28894)
2009(27033)
2008(26782)
2007(23876)
2006(21083)
2005(18678)
作者
(91818)
(76605)
(75954)
(72305)
(48618)
(36426)
(34481)
(29894)
(29064)
(27376)
(25989)
(25863)
(24307)
(24267)
(23556)
(23489)
(22823)
(22557)
(21929)
(21876)
(18857)
(18808)
(18635)
(17595)
(16971)
(16967)
(16948)
(16840)
(15369)
(15167)
学科
(130531)
经济(130353)
(112388)
管理(110072)
(99900)
企业(99900)
方法(60592)
数学(49960)
数学方法(49345)
(41310)
(38471)
业经(36814)
中国(33408)
(30077)
(28066)
财务(27979)
财务管理(27929)
企业财务(26534)
农业(26203)
(24845)
理论(24596)
技术(24585)
地方(23854)
(22205)
(22076)
贸易(22059)
(22022)
(21394)
(21385)
(21256)
机构
学院(457931)
大学(456928)
管理(185071)
(183997)
经济(180061)
理学(159751)
理学院(158057)
管理学(155372)
管理学院(154524)
研究(145058)
中国(113331)
(96504)
(89902)
科学(87877)
(73778)
(71197)
财经(70866)
(69228)
中心(67570)
业大(67099)
(64483)
研究所(64166)
北京(60305)
农业(57634)
(57123)
师范(56537)
经济学(55209)
(54958)
(53160)
财经大学(52583)
基金
项目(307764)
科学(244023)
研究(226741)
基金(224816)
(194524)
国家(192856)
科学基金(168020)
社会(144076)
社会科(136511)
社会科学(136477)
(120431)
基金项目(118524)
自然(109194)
自然科(106737)
自然科学(106709)
教育(104956)
自然科学基金(104845)
(100463)
资助(92320)
编号(92246)
成果(74407)
(68259)
重点(68061)
(66451)
(64366)
课题(63302)
创新(61500)
国家社会(59271)
教育部(59168)
(58832)
期刊
(204532)
经济(204532)
研究(133996)
中国(91349)
管理(73737)
(73222)
学报(69015)
(67515)
科学(64403)
大学(54071)
学学(51049)
教育(50699)
农业(46110)
技术(42362)
(42165)
金融(42165)
财经(35541)
业经(35096)
经济研究(31765)
(30482)
问题(26310)
(26188)
技术经济(23484)
科技(21855)
(21484)
现代(21177)
理论(21085)
商业(20930)
统计(20790)
财会(20724)
共检索到679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阮国祥  毛荐其  马立强  
员工即兴行为对个体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利用65家新能源创业企业的324位员工的问卷数据,采用跨层次研究方法,构建员工即兴和创新绩效被中介的调节效应关系模型,引入内部社会资本作为组织层面的调节变量,知识创造作为个体层面的中介变量。发现创业企业的内部社会资本对员工即兴行为和知识创造产生显著正向调节效应;知识创造在员工即兴行为和内部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交互效应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为厘清员工即兴的效用机制以及跨层次研究即兴管理问题提供了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开剑  孙慧  
以2013—2017年我国新能源行业265家企业为样本,运用泊松回归和负二项回归估计方法研究政府补助促进新能源上市公司创新绩效影响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政府直接补助和税费返还均对新能源上市公司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管团队创新意识在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研发投入在高管团队创新意识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用;同时政府补助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新能源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有显著差异。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蔡猷花  孟秋语  陈国宏  
【目的/意义】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个因素的联合作用,研究众创空间与初创企业两个层次的多因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对指导众创空间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设计】基于跨层级视角考虑众创空间与企业2个层面6个前因条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得到初创企业高创新绩效的2种组态以及非高创新绩效的3种组态,对这些组态非对称因果关系与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结论/发现】初创企业动态能力是激活高创新绩效的关键,动态能力各维度间存在的耦合关系能够帮助其抵御环境不确定性;相较于国有和高校创办的众创空间,企业主导型众创空间更加强调初创企业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的贡献;众创空间外部环境支持能力通过环境适应能力起作用,机会识别能力则是企业把握众创空间内部企业间合作创新机会的重要桥梁;在高度不确定性环境下,提升众创空间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是组织创新发展的关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红娟  谭劲松  
联盟网络可以划分为企业、联盟关系以及联盟网络整体3个层次。本文针对当前网络与创新关系研究大多集中于单个层次要素分析的现状,从跨层次视角分析联盟网络3个不同层次的要素及其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本文首先从资源基础观、关系嵌入和网络嵌入视角回顾企业创新理论的已有研究,分析企业属性、联盟关系属性以及联盟网络整体属性等3个不同层次的要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这3个不同层次的要素间的跨层次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提出相应的理论命题,构建企业基于联盟网络的跨层次创新机制理论模型。
[期刊] 预测  [作者] 霍伟伟  罗瑾琏  
本文依据创新和公平理论,对比分析变革型与交易型领导影响员工创新的情境限制,以289位主管及759位员工为样本,采用跨层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变革型与交易型领导行为具有相关关系,但二者影响员工创新的作用情境和作用机制存在较大差异;通常情况下,变革型领导通过组织创新氛围和LMX平均水平的跨层次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但此种领导行为也可能导致团队内LMX差异水平的扩大,进而形成阻碍创新的"圈内及圈外人"的差序氛围;交易型领导对员工创新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此种领导行为可以提升组织分配公平,进而正向调节员工创新水平。研究结论为领导者准确把握不同领导行为的适用情境提供了实证依据,具有较强的...
[期刊] 预测  [作者] 庄子匀  陈敬良  
本文从关系认同视角,考察了服务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和团队创新能力的多层次影响机制。基于325对上下级配对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和层次回归法,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领导认同在服务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领导原型在服务型领导与团队创新能力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组织创新氛围对领导认同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林  张新美  朱芳阳  
通过对产业集群网络位置、网络密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文献回顾,借助跨层次理论,提出集群网络位置(微观层次)、网络密度(中观层次)及其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假设,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196家广东省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了相关结论:集群网络密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负向影响,集群网络中心度和网络结构洞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集群网络中心度与集群网络密度的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而集群网络结构洞与集群网络密度的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集群网络密度创造的优势依赖于集群网络位置,网络密度能够改变集群企业知识转移效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军伟  刘华  
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跨国创业能够有效克服因内部知识资源欠缺及外部合法性不足而形成的“双重劣势”,进而提升国际化创新绩效。文章基于国际创业理论,通过对18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证调查,深入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跨国创业导向对国际化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跨国创业导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国际化创新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高管知识吸收能力有助于强化跨国创业导向与国际化创新绩效的关系;企业创新氛围对跨国创业导向和国际化创新绩效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创新氛围越浓厚,跨国创业导向对国际化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就越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军伟  刘华  
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跨国创业能够有效克服因内部知识资源欠缺及外部合法性不足而形成的“双重劣势”,进而提升国际化创新绩效。文章基于国际创业理论,通过对18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证调查,深入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跨国创业导向对国际化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跨国创业导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国际化创新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高管知识吸收能力有助于强化跨国创业导向与国际化创新绩效的关系;企业创新氛围对跨国创业导向和国际化创新绩效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创新氛围越浓厚,跨国创业导向对国际化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就越明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栋  陈通  
基于企业基础资源观和组织学习理论,从知识型员工个人和组织社会网络两个方面构建知识型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分析知识共享、组织学习及资源整合在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对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有3条,资源获取与整合、知识共享与学习及员工动态创新能力分别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在不同类型组织文化环境中,知识型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特征、作用重点以及作用机制存在显著差异,内部整合维度主要通过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外部适应维度主要通过隐性知识传播和资源整合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俊巍  谢洪涛  
引入变革型/交易型领导风格,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并提出研究假设,并将建设工程创新划分为个体、组织层次,以个体创新行为为结果变量,构建建设工程情境下创新要求、变革型/交易型领导风格与个体创新行为的跨层次作用机理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层级回归分析方法、多层线性模型验证研究假设。结果显示:建设工程创新要求正向影响个体创新行为;不同的领导风格对建设工程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变革型领导风格与交易型领导风格的融合可能具有更好效果;两种领导风格在建设工程创新要求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领导者响应、识别创新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俊巍  谢洪涛  
引入变革型/交易型领导风格,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并提出研究假设,并将建设工程创新划分为个体、组织层次,以个体创新行为为结果变量,构建建设工程情境下创新要求、变革型/交易型领导风格与个体创新行为的跨层次作用机理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层级回归分析方法、多层线性模型验证研究假设。结果显示:建设工程创新要求正向影响个体创新行为;不同的领导风格对建设工程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变革型领导风格与交易型领导风格的融合可能具有更好效果;两种领导风格在建设工程创新要求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领导者响应、识别创新要求能够更好地驱动创新,领导风格与创新要求之间具有共同驱动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俊巍  谢洪涛  
引入变革型/交易型领导风格,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并提出研究假设,并将建设工程创新划分为个体、组织层次,以个体创新行为为结果变量,构建建设工程情境下创新要求、变革型/交易型领导风格与个体创新行为的跨层次作用机理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层级回归分析方法、多层线性模型验证研究假设。结果显示:建设工程创新要求正向影响个体创新行为;不同的领导风格对建设工程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变革型领导风格与交易型领导风格的融合可能具有更好效果;两种领导风格在建设工程创新要求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领导者响应、识别创新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段万春  李美  许成磊  
团队簇创新和创业交互属性与领导的差异化嵌入授权行为关联紧密,而参与个体对彼此能力的互信是进行有效合作的前提。据此,关注能力互信氛围在团队绩效中的作用机理与外部情境能够有效解析异质型创业领导对团队簇个体绩效作用的相机变化效应。以创业型领导异质性、嵌入授权(结构、心理与认知授权)和能力互信氛围作为团队层次变量,将个体绩效作为个体层次变量,考察嵌入授权的跨层次中介以及能力互信氛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内部比较优势导向异质性不直接影响成员个体绩效,而外部战略价值导向异质性则有助于促进个体绩效;嵌入授权在异质性与个体绩效间起中介作用;能力互信氛围在嵌入授权与个体绩效间起跨层次调节作用。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管理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迟冬梅  路军伟  
运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1~2018年数据,构建跨层次模型实证检验企业资金需求结构与企业避税创新效应的关系,以及宏观经济波动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企业的长期资金需求与避税的创新效应正相关,而流动资金需求与避税的创新效应负相关;经济下行期企业长期资金需求与避税创新效应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而经济上行期企业流动资金需求与企业避税创新效应的负相关关系更显著。进一步分组分析表明:国有力量较弱、融资约束较强和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其资金需求结构与避税创新效应的上述关系更加显著,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更加敏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