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42)
2023(2175)
2022(1933)
2021(1710)
2020(1561)
2019(3578)
2018(3612)
2017(7176)
2016(3697)
2015(4096)
2014(4074)
2013(4066)
2012(3587)
2011(3323)
2010(3198)
2009(3086)
2008(3059)
2007(2490)
2006(2230)
2005(1922)
作者
(9800)
(8338)
(8228)
(7886)
(5180)
(3993)
(3796)
(3385)
(3087)
(3043)
(2719)
(2714)
(2713)
(2566)
(2557)
(2549)
(2488)
(2409)
(2326)
(2298)
(2059)
(2038)
(2037)
(1903)
(1867)
(1820)
(1802)
(1759)
(1712)
(1611)
学科
(17862)
经济(17846)
管理(16556)
(13307)
(12584)
企业(12584)
方法(9437)
数学(8184)
数学方法(8148)
人事(4737)
人事管理(4736)
地方(4271)
(4094)
中国(3616)
(3529)
贸易(3529)
业经(3416)
(3379)
(3018)
供销(3016)
(2958)
地方经济(2844)
(2773)
财务(2771)
财务管理(2767)
(2740)
企业财务(2710)
(2705)
(2670)
(2514)
机构
大学(53732)
学院(52748)
管理(24591)
理学(22126)
(21943)
理学院(21894)
管理学(21552)
经济(21543)
管理学院(21471)
研究(14496)
中国(11726)
(10257)
(9837)
科学(8356)
财经(8318)
(7632)
商学(7524)
商学院(7460)
(6853)
(6827)
业大(6698)
(6626)
师范(6587)
中心(6556)
北京(6334)
财经大学(6312)
研究所(6160)
经济学(6071)
经济管理(5974)
(5868)
基金
项目(36913)
科学(30758)
基金(28908)
研究(25773)
(24525)
国家(24324)
科学基金(22211)
社会(18182)
社会科(17266)
社会科学(17262)
基金项目(15815)
自然(15189)
自然科(14940)
自然科学(14938)
自然科学基金(14697)
(13937)
教育(12455)
(11728)
资助(11646)
编号(9406)
(8533)
(7913)
人文(7838)
重点(7770)
教育部(7763)
创新(7339)
(7174)
成果(7132)
国家社会(7069)
科研(6998)
期刊
(22908)
经济(22908)
研究(13686)
中国(10604)
管理(10513)
科学(7346)
(7336)
学报(6573)
大学(5265)
学学(5029)
(4606)
教育(4288)
财经(4156)
业经(4146)
技术(3907)
(3882)
金融(3882)
经济研究(3824)
商业(3748)
(3531)
农业(3071)
(2915)
问题(2725)
统计(2647)
资源(2603)
(2582)
技术经济(2570)
(2495)
现代(2489)
科技(2339)
共检索到73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晓征  
伴随外部经营环境的快速变化,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核心、最宝贵的资源,其功能的显现和地位的提升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管理方面最具决定意义的内容,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定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部不再是一个成本消耗部门,相反,它越来越被当作企业创造附加值、为组织创造卓越的重要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也应从过去那种行政、总务、福利委员会角色转变成直线部门的业务伙伴、企业变革的推动者、员工关系的协调者。面对新的时代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如何塑造自己的这些新角色,让我们听听几位资深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看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沛然  陈慎华  
怎样有效地把员工和企业组织协调起来,既最大限度地让员工的需要获得满足,又同时实现企业组织效益的最大化?基于"最近团体"和"双重身份员工"的思路可以提供一种全新的借鉴。员工发展和企业目标之间的矛盾,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困扰企业管理者的棘手问题,也是企业管理问题的研究者们必须面对的、不可回避的永久性的挑战。怎样有效地把员工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良智  周挺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对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尤为重要。依据从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主要有股东、员工、政府、消费者、社区等四类,鉴此,需要加强企业劳动关系核心圈利益协调,发挥政府规制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行为的作用,关注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构建企业劳动关系协调的长效机制,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TakahiroShindo  朱关鑫  李富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利庠  白露  
本文通过建立经济行为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模型,加入资源的影响,利用1980年的基准数据进行多种假设的仿真研究表明:(1)环境污染相对于人类经济行为有一个滞后期,滞后期为四分之一周期;(2)当人类经济行为因子自增长系数下降时,环境污染因子将会降低;(3)环境完全可自我恢复时,资源问题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彬  柳天恩  
大部制下,政府机构数量、层级减少,单一机构职责增加,行政管理效率提高;但是由于权力集中和利益集中,也容易导致部门利益的固化。为防止政府部门利益固化影响改革成效,应该强化府际关系协调:横向上通过权力制衡与利益均衡鼓励同级政府机构的协同合作,纵向上在增加下级政府积极性的同时实现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构改革必须坚持分权的方向,着重考虑部门利益的因素,设计和实施有效的监督制衡制度,建立和完善决策机构、咨询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信息机构之间分工合作机制。除了组建议事协调机构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还应该培育经济中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宏  
教育生态环境是指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这里我们将高校德育过程看作是由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与德育评估构成的循环运动以期达到高度适应和协调的环流系统,如果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贵春  
研究了两个不同组织间的协调活动,分析的对象为物流外包关系及其跨组织协调需求。讨论了运用包括非正式协调、正式的跨组织团体以及综合角色等不同横向协调机制形式的可能性。得出的主要结论是通过实行上述横向协调机制来发展横向组织能力并且积极的把它推荐给客户可以成为物流服务提供商的一种潜在的竞争优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骏阳  
当前我国流通渠道中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冲突已危及大量中小生产企业的生存,也给零售行业本身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我国工商冲突的原因在于市场势力不平衡和零售商不规范行为,零售行业的“马太效应”促使大型零售企业形成从供应商身上获取利益的冲动。本文指出零售商收取通道费具有避税的性质,解决工商冲突不应该过分依赖于政府的行政干预,而应该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制度设计,建立调节通道费的“税收平衡机制”以及建立协调工商关系的市场均衡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良华,胡先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江  
财会部门是整个企业对外的一个窗口,承担着较多的外联事项,需经常与财政、税务等政府部门、金融部门、股东、供应单位等打交道,在这些往来中,均牵涉到一定的经济利益,会计主管应如何在确保维护企业利益的前提下,处理好与这些利益集团的关系,需掌握一定的公关协调技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闫华红  巩晓薇  
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家族企业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富不过三代"的阴影挥之不去,家族企业如何才能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以及长期传承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帮助家族企业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选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选取李锦记作为研究对象,从社会情感财富的视角分析李锦记在协调与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的行为措施,发现对社会情感财富的追求能够使家族企业更积极地协调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而且,社会情感财富的维度并不处在同一地位上,家族企业对"传承意愿"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烜  夏飞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外在条件和目标非兼容的内在因素,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经常处在目标冲突状态之中,目标的冲突是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基础。约束机制是对经营目标的"硬"协调,其约束功效受约束成本限制;而激励机制是对经营目标的一种"软"协调,其实质是在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之间建立起均衡契约,对企业经营目标进行良性协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金华  孙殿明  
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而要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就必须协调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不同组合对劳资关系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目前阶段,针对不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和劳资关系日益紧张的现状,我们必须强调公平与效率并重和统一,并以此为指导来构建和谐劳资关系。而要做到将公平与效率并重和统一起来并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发展,需要政府、资本所有者和经营者、劳动者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制定政策和法规,资本所有者和经营者要转变发展观念,劳动者要转变观念和提高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