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03)
2023(14980)
2022(13057)
2021(12308)
2020(10348)
2019(23791)
2018(23511)
2017(45985)
2016(24690)
2015(27463)
2014(27295)
2013(26533)
2012(24032)
2011(21428)
2010(20993)
2009(18666)
2008(17937)
2007(15217)
2006(12858)
2005(10668)
作者
(67928)
(56678)
(55921)
(53538)
(35931)
(27149)
(25587)
(22298)
(21420)
(19872)
(19209)
(18940)
(17750)
(17447)
(17443)
(17156)
(17027)
(16884)
(16122)
(16035)
(13897)
(13606)
(13592)
(12968)
(12594)
(12470)
(12464)
(12274)
(11274)
(11213)
学科
(93047)
经济(92942)
管理(72448)
(67610)
(57196)
企业(57196)
方法(47529)
数学(41651)
数学方法(41063)
(25017)
(24215)
中国(23120)
业经(20690)
(20658)
地方(17637)
(16644)
财务(16574)
财务管理(16540)
(16504)
贸易(16497)
理论(16367)
农业(16319)
(16044)
(15868)
企业财务(15707)
技术(15515)
(14866)
环境(14361)
(13664)
(13308)
机构
大学(337617)
学院(335842)
管理(137462)
(130223)
经济(127445)
理学(121210)
理学院(119868)
管理学(117574)
管理学院(116959)
研究(106437)
中国(77310)
(69944)
科学(67676)
(58787)
(52373)
业大(51633)
(51400)
中心(49284)
财经(48550)
研究所(47557)
(45980)
(44512)
(44256)
师范(43820)
北京(43117)
农业(41164)
(39412)
经济学(39245)
(37723)
财经大学(36738)
基金
项目(243602)
科学(192592)
基金(178524)
研究(176231)
(155813)
国家(154553)
科学基金(134067)
社会(111246)
社会科(105453)
社会科学(105427)
基金项目(95430)
(94610)
自然(89049)
自然科(87048)
自然科学(87025)
自然科学基金(85442)
教育(81923)
(80092)
资助(73307)
编号(71241)
成果(56293)
重点(54086)
(53954)
(50875)
(50713)
课题(48025)
创新(47400)
科研(47247)
教育部(46634)
大学(45821)
期刊
(130847)
经济(130847)
研究(92511)
中国(57042)
学报(54575)
科学(49911)
管理(48985)
(46239)
(44828)
大学(41979)
学学(39577)
教育(37089)
农业(32455)
技术(29275)
(24266)
金融(24266)
财经(22853)
业经(22474)
经济研究(21472)
(19500)
图书(17093)
问题(16998)
(16625)
科技(16571)
(16044)
理论(15683)
技术经济(15475)
资源(14952)
商业(14529)
实践(14493)
共检索到461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青  黄勇  
尽管全面薪酬日益得到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关注,但是组织全面薪酬激励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已有理论和研究未能对员工面对组织全面薪酬激励的认知与反应提供充分的解释。基于认知失调理论、自我决定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平衡思想,从被激励者心理平衡视角出发,采用解释性案例研究法,提炼全面薪酬平衡感知概念并构建概念模型,阐明员工全面薪酬平衡感知的内涵、特征及影响。研究表明:员工具有多元且追求平衡的需要,希望自己关心的各种需要能得到平衡满足,基于这种平衡满足需要,员工会对组织的全面薪酬激励形成全面薪酬平衡感知,即员工对自己所关心的各种需要被组织给予的全面薪酬同步协调满足的程度以及不同的需要满足之间互补替代关系的综合评价。当员工拥有较高全面薪酬平衡感知时,通常表现出积极的工作态度及行为,反之则比较消极。本研究深化了有关员工对全面薪酬激励认知与反应的理论探索,能够为组织有效激励员工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宝元  
本文基于广义薪酬概念战略性激励理念和综合平衡思想,从内在薪酬、外在薪酬、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四个维度构建了"平衡计酬卡"标度盘,并以此为基础平台和战略框架对具体薪酬运作进行了综合平衡设计。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谢立红  俞碧飏  薛玉  
运用问卷调查和焦点访谈方法,对萧山区公共图书馆服务连锁体系中基层馆员的主观幸福感、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进行调查。统计发现,基层馆员认为其劳动付出和收入回报之间极度不平衡,适度的薪酬是降低这种不平衡感的最有效手段。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周箴  杨柳青  
针对以员工需求为出发点的全面薪酬方案的优化问题,通过构建全面薪酬方案优化模型,从员工效用角度研究全面薪酬要素的最佳组合,并以某零售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中的普通员工通常都倾向于选择货币化的全面薪酬要素,比如现金收入、补充养老金等,而相对忽略健康保险、年休假等非货币要素。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员工偏好分析不能完全代表员工效用分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晓峰  任陈陈  万伦来  
本文基于心理账户的视角,根据问卷调查资料实证检验了中国高校教师的薪酬心理账户。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具有稳定的薪酬心理维度和目录编码,对学校各类薪酬激励反映出不同的满意度和重要性。高校教师不仅非常看重学校各种津贴补助、教师住房和绩效工资等货币性薪酬,而且也比较注重学校能够提供进修培训及学术交流的机会、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改善教学办公环境等非货币性薪酬。此外,高校教师要求提高非货币性薪酬的期望意愿与货币性薪酬水平相关,只是在一定的货币性薪酬水平条件下,高校教师才具有强烈的提高非货币性薪酬的意愿;若货币性薪酬超过一定水平,这种意愿强度会逐渐减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孟  
既有理论观点难以充分解释当前耕地占补平衡面临的困境。耕地占补平衡的困境从根本上看体现了国家能力的不足。基于政策所处的结构和实施过程来看,国家政策的贯彻嵌入在"以县为主"的经济发展体制、"条块纵横"的地方政府组织方式及"项目体制"下的农民参与三个层面。鉴于国家能力的不足,不仅县域经济体往往选择性地执行中央政策,而且政策执行过程本身也因条块分割而面临组织成本的高企,再加上项目制下农民参与和被动员程度的不足,使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陷入诸多困境。因此,需要从国家经济发展体制、政府组织架构、项目制与基层组织建设协同等方面着手,切实加强国家能力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和红伟  孙广彪  
本文讨论了平衡计分卡的相关理论基础,介绍了作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估基础的绩效指标,然后结合文献考察和有关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践经验的专家意见,选定了足够的绩效评估指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平衡计分卡理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贺伟  龙立荣  赵海霞  
薪酬是企业吸引、激励和保持员工的重要途径。然而,企业支付给员工的薪酬数量是否为员工所客观感知,直接关系到企业薪酬的支付效率。本文从心理账户的理论视角构建了员工薪酬的心理账户结构,并通过对10家企业共338名员工主客观薪酬数据的整合研究,揭示了员工对薪酬感知收入的心理折扣现象,及其在不同所有制形式企业中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工资、奖金、法定社保和企业自主福利四类薪酬心理账户中,员工对企业自主福利的心理折扣最大;与外资企业员工相比,国有企业员工对工资和企业自主福利的心理折扣程度都明显更大。本文对企业薪酬支付效率问题的探讨不仅丰富了薪酬领域的理论研究,对企业如何在相同人工成本下提高薪酬的激励效果也...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熊冠星  李爱梅  王笑天  蔡晓红  魏子晗  
薪酬差距与离职是管理者、管理学者与心理学者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传统离职研究以组织的视角关注内部薪酬差距对离职的"推动"作用,新时代无边界职涯背景要求离职研究以个体决策者为中心,聚焦外部薪酬差距对离职的"拉动"作用。本研究基于"齐当别"决策模型的视角,运用行为决策的研究范式,探讨了外部工作机会薪酬比较的"薪酬感知域差"对离职决策的拉动影响机制。文章包括两项调查研究与一项实验研究:(1)针对160名企业员工,研究1a运用薪酬数值法与现状薪酬锚定法同时测量"薪酬感知域差",探索了"薪酬感知域差"与离职倾向的关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熊冠星  李爱梅  王笑天  蔡晓红  魏子晗  
薪酬差距与离职是管理者、管理学者与心理学者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传统离职研究以组织的视角关注内部薪酬差距对离职的"推动"作用,新时代无边界职涯背景要求离职研究以个体决策者为中心,聚焦外部薪酬差距对离职的"拉动"作用。本研究基于"齐当别"决策模型的视角,运用行为决策的研究范式,探讨了外部工作机会薪酬比较的"薪酬感知域差"对离职决策的拉动影响机制。文章包括两项调查研究与一项实验研究:(1)针对160名企业员工,研究1a运用薪酬数值法与现状薪酬锚定法同时测量"薪酬感知域差",探索了"薪酬感知域差"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并检验了职位等级在其中的调节效应;(2)为排除个体主观比例尺的可能影响,研究1b,针对242名企业员工,以增加比例尺赋值的现状薪酬锚定任务对"薪酬感知域差"进行了测量,再次对"薪酬感知域差"、离职倾向与职位等级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3)在两项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2在实验室设计离职情境,操纵"薪酬感知域差",探索其对离职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薪酬感知域差"正向预测离职倾向,职位等级在其中起增强的调节作用。本文完善了薪酬差距的指标体系,推动了离职搜寻过程中不确定性离职决策机制的探索,并为个体感知的外界薪酬如何"拉动"个体离职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昕  柴茂昌  董克用  
新加坡政府确立了高薪养廉的基本理念,建立了公务员薪酬水平与市场相当人员之间的平衡比较机制。这种平衡比较机制简单、实用且公开、透明,既确保了公务员薪酬水平的市场竞争性,又保证了政府能吸引优秀人才,从而对新加坡政府建设一支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我国尚未建立规范的公务员薪酬平衡比较和调整机制,这种情况已经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后果,新加坡政府的做法对我国公务员薪酬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苇锟  白福臣  
本文以2009~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相对分位数来计量员工薪酬外部公平程度,同时结合薪酬内部差异,分别讨论员工薪酬外部和内部公平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员工收入普遍存在不公现象,并且东部发达地区比中、西部不公现象更加严重;员工薪酬外部公平的提高、合理的薪酬差异可有效提升企业绩效,缓解不公平状况的发生。本文对此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对员工薪酬公平问题的讨论,也为相关政府部门与企业制定薪酬政策、收入分配提供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丽红  潘静洲  路琳  
基于工作需求与资源理论、资源保护理论,探究员工感知到的主管支持和家庭支持对于其工作场所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工作投入在上述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团队融合在支持感知和工作投入之间的调节效应。通过在连锁零售行业227名一线员工及其主管中配对收集的问卷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主管支持感知和家庭支持感知正向影响工作投入,工作投入正向影响知识共享行为,团队融合正向调节主管支持感知和工作投入的关系,团队融合负向调节家庭支持感知和工作投入的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卿涛  郭志刚  
薪酬是雇佣双方进行交换的价值尺度。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薪酬代表了雇佣双方基于雇佣合同的一种交换关系,这种交换关系可以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角度分别进行解释,薪酬交换关系的解释对企业建立薪酬制度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徐生霞  刘强  
在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背景下,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研究在区域经济与宏观调控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2008-2017年北京市人社局的调查数据,从教育的视角分析了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从劳动报酬的角度分析了北京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时空演变及成因。研究发现:(1)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门限效应显著,当文化程度在本科及以下时,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较强;当文化程度高于本科水平时,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会显著下降。(2)北京区域发展不平衡总体上逐年递减,但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与波动性特征。(3)在时空演变的分析中,北京区域发展不平衡表现出空间转移的特性,即通州区向海淀区转移、农村区向主城区转移。(4)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研究结论具有耦合性,即区域间不平衡是造成北京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然而,与现有研究结果不同,本文发现区域内部的不平衡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中的占比逐年提升,区域间差异有下降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