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66)
- 2023(12238)
- 2022(10649)
- 2021(10107)
- 2020(8481)
- 2019(19623)
- 2018(19665)
- 2017(37332)
- 2016(20878)
- 2015(23606)
- 2014(23911)
- 2013(23075)
- 2012(21224)
- 2011(19071)
- 2010(19018)
- 2009(16912)
- 2008(16285)
- 2007(14109)
- 2006(12353)
- 2005(10488)
- 学科
- 济(76534)
- 经济(76428)
- 管理(60262)
- 业(54019)
- 企(45583)
- 企业(45583)
- 方法(36647)
- 数学(31508)
- 数学方法(31157)
- 中国(23004)
- 农(20577)
- 财(19400)
- 学(18997)
- 业经(16995)
- 地方(15694)
- 理论(15618)
- 制(14912)
- 技术(13475)
- 农业(13442)
- 教育(13004)
- 贸(12929)
- 贸易(12923)
- 和(12806)
- 易(12465)
- 务(12099)
- 财务(12027)
- 财务管理(12005)
- 环境(11900)
- 银(11545)
- 银行(11496)
- 机构
- 学院(287408)
- 大学(287164)
- 管理(113846)
- 济(105475)
- 经济(102852)
- 理学(99339)
- 理学院(98125)
- 管理学(96251)
- 管理学院(95739)
- 研究(95337)
- 中国(67786)
- 京(61623)
- 科学(61466)
- 所(48478)
- 财(48452)
- 农(47759)
- 业大(45008)
- 研究所(44510)
- 中心(42406)
- 江(41833)
- 范(40512)
- 师范(40116)
- 财经(39110)
- 北京(38816)
- 农业(37545)
- 经(35612)
- 技术(35317)
- 院(34915)
- 州(33901)
- 师范大学(32235)
- 基金
- 项目(202001)
- 科学(158695)
- 研究(148664)
- 基金(144531)
- 家(126162)
- 国家(125034)
- 科学基金(106964)
- 社会(90677)
- 社会科(85574)
- 社会科学(85552)
- 省(80406)
- 基金项目(77392)
- 教育(71112)
- 自然(70784)
- 自然科(69138)
- 自然科学(69121)
- 划(68400)
- 自然科学基金(67861)
- 编号(62175)
- 资助(59258)
- 成果(50011)
- 重点(45191)
- 部(44474)
- 课题(44145)
- 发(42479)
- 创(42051)
- 创新(38999)
- 科研(38538)
- 项目编号(38131)
- 教育部(38037)
- 期刊
- 济(113908)
- 经济(113908)
- 研究(81617)
- 中国(57566)
- 学报(48311)
- 科学(43453)
- 教育(42812)
- 农(42804)
- 管理(41412)
- 大学(36036)
- 财(35621)
- 学学(33791)
- 农业(29882)
- 技术(29339)
- 融(20515)
- 金融(20515)
- 业经(19636)
- 财经(18380)
- 经济研究(17899)
- 图书(16119)
- 经(15548)
- 业(15209)
- 职业(15188)
- 科技(14654)
- 问题(14506)
- 理论(13811)
- 版(13476)
- 技术经济(13066)
- 坛(13025)
- 论坛(13025)
共检索到413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卫飞 石少湘 袁琳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员工的日均休闲时间持续减少,职业倦怠问题日趋普遍,员工休闲时间的持续不断减少与职业倦怠问题的普遍性之间是否存在科学关系及背后的科学机制是什么等问题亟待理论层面的答案。文章以努力-恢复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为基本依据,依循休闲与工作关系研究的LO-W范式,以恢复体验为个体认知变量,运用实证研究法研究了我国员工的休闲生活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休闲生活方式仅对职业倦怠的低成就感维度存在显著负向影响;(2)恢复体验在休闲生活方式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多重中介效应,在恢复体验的多重中介作用下,休闲生活方式对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影响;(3)恢复体验不同维度的中介作用存在显著差异,控制体验和社群体验起到积极的中介作用,心理脱离存在消极的中介作用,放松体验与掌握体验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文章的研究结论明确了休闲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机制,同时为休闲与工作研究的L-O-W研究范式的科学性提供了证据,并为缓解个体职业倦怠提供了一些管理建议。
关键词:
休闲生活方式 职业倦怠 恢复体验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 张宇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以心理资本为中介变量,员工薪酬水平为调节变量,探究员工沉默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法对77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员工沉默正向预测职业倦怠;心理资本在员工沉默与职业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薪酬水平正向调节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员工沉默与职业倦怠之间的间接关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金金 刘博
结合中国组织情境,考察了职场排斥对员工职业倦怠倒U型影响的可能性,并探讨了心理授权和集体主义导向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选取19家企业的416名知识型员工作为调研样本,对问卷收集到的匹配数据做层级回归分析进行假设验证。实证结果表明,职场排斥与职业倦怠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心理授权和集体主义导向显著调节职场排斥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即员工心理授权越高,职场排斥对职业倦怠的倒U型影响越弱,而员工集体主义导向越高,职场排斥对其职业倦怠的倒U型影响越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永博 沙润 田逢军
当前,我国国民休闲发展正从构想变为现实,以宏观视角研究国民休闲驱动机制对于国民休闲政策的调整和制定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回顾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和我国国民休闲研究历程,借助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生活方式、信息刺激、形象感知、体验质量、价格敏感五大潜变量间的结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国民休闲消费行为模型;并探讨了国民休闲消费的驱动机制并提出宏观国民休闲政策的四项措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欣池
探讨我国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促进体育教改不断深入和发展,提高我国中学体育师资质量。本研究采用教学效能感问卷和职业倦怠问卷随机对邵阳市400名中学体育教师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教龄长短对于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情绪枯竭、去人格化等职业倦怠具有显著的影响;性别和学历对体育教师的效能感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2)教龄对职业倦怠各维度有非常显著的作用。(3)体育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与去人格化、成就感两个维度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4)体育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与情绪枯竭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师 教学效能感 职业倦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付伟 张绍波
本研究选取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以及周边地区157名特殊教育小学校教师为被试,对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效能为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变量进行实证验证。研究结果证实,教学效能为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的完全中介变量,教学效能对于保障教师身心健康,有效阻隔职业倦怠困扰具有重大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巍
职业倦怠是出现在工作中的身心疲惫状态,几乎涉及到每个职业和每个人。职业倦怠不仅危害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会造成消极怠工、职业道德下降等职业危害,给个人、组织和社会带来相当大的经济、心理和社会成本。
关键词:
职业倦怠 情感耗竭 工作压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尚民 门伟莉
根据结构方程理论,利用山东省高校图书馆员的调查数据,研究高校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内在维度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模型分析表明,各维度对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组织制度、发展前景、薪资待遇、人际关系和工作内容。对研究结果进行简要分析,为科学把握职业倦怠成因提供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智华 刘军 朱彩弟
文章实证检验心理资本在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倦怠三个成分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职业倦怠三个成分之间的预测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组织支持感显著负向影响情绪衰竭和成就感低落,情绪衰竭显著正向预测非人性化;(2)心理资本完全中介组织支持感与情绪衰竭及组织支持感与成就感低落的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智华 刘军 朱彩弟
文章实证检验心理资本在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倦怠三个成分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职业倦怠三个成分之间的预测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组织支持感显著负向影响情绪衰竭和成就感低落,情绪衰竭显著正向预测非人性化;(2)心理资本完全中介组织支持感与情绪衰竭及组织支持感与成就感低落的关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班永飞 刘成玉
探讨职业倦怠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通过整群随机抽样,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调查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中文版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41名贵州省特殊教育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和生活质量处于一般水平;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相关,生活质量与职业倦怠是负相关;在情感耗竭、成就感降低与生活质量之间,社会支持是部分中介;在人格解体与生活质量之间,社会支持是完全中介。研究表明,情感耗竭、成就感降低和社会支持是特殊教育教师生活质量的重要预测变量,职业倦怠和生活质量之间,社会支持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奕荣 魏扬帆 张澳环 王树生 黄建辉
全面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为了系统深入了解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探讨组织支持感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考察职业使命感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职称的调节作用。采用方便取样法抽取25所特殊教育学校289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组织支持感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具有负向预测作用;(2)职业使命感在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3)职称显著调节组织支持感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低职称教师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倦怠的负性效应较强,高职称教师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倦怠的负性效应较弱。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莱
本文通过对浙江绍兴地区220名高职院校教师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发现:社会支持各因子与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因子有显著的负相关,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职业倦怠的去人格化因子呈显著的负相关。社会支持对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中主观支持对工作压力中的教学保障、工作负荷、自身发展因子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嘉晖
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的转型期,职业的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感逐步增加,职场竞争激烈,职业焦虑严重,职业倦怠已成为职场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最新权威调查显示,我国正进入"职业倦怠"的高峰期,七成以上的职场人士产生了工作倦怠。职业倦怠因工作而起,又反作用于工作。本研究对职业稳定性的理论进行了梳理,从职业倦怠角度分析了员工职业稳定性下降的原因。这些因素说明员工个体因为工作负担过重、缺乏工作自主、薪资待遇不合期望、缺乏职业安全感、缺乏挑战性的工作以及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等对员工的职业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员工职业
关键词:
职业倦怠 职业稳定性 人力资源 企业管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衍
探讨职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以165名职教教师为被试,研究了职教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结果:在职业倦怠的各维度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教龄差异,其中,教龄5~10年时职业倦怠程度最高;直接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可以有效地缓解情感衰竭,提高个人成就感。结论: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各维度上,教龄在5~10年的教师在情感衰竭和少成就化两个维度上与其他教龄的教师有显著性差异。直接的应对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职业倦怠程度。
关键词:
教师 职业倦怠 应对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