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22)
- 2023(17865)
- 2022(15387)
- 2021(14256)
- 2020(11858)
- 2019(27484)
- 2018(27119)
- 2017(52489)
- 2016(28203)
- 2015(31670)
- 2014(31578)
- 2013(30885)
- 2012(28596)
- 2011(25818)
- 2010(25878)
- 2009(23554)
- 2008(22925)
- 2007(20229)
- 2006(17822)
- 2005(15693)
- 学科
- 济(120244)
- 经济(120111)
- 管理(82970)
- 业(78657)
- 企(65352)
- 企业(65352)
- 方法(54613)
- 数学(47065)
- 数学方法(46482)
- 中国(32817)
- 农(31313)
- 财(28505)
- 地方(27802)
- 业经(27291)
- 学(24768)
- 农业(21286)
- 贸(21180)
- 贸易(21167)
- 理论(20567)
- 易(20407)
- 制(20320)
- 技术(18857)
- 和(18795)
- 环境(18340)
- 银(18076)
- 银行(18027)
- 务(17920)
- 融(17867)
- 金融(17863)
- 财务(17837)
- 机构
- 大学(401054)
- 学院(399771)
- 济(160223)
- 管理(159641)
- 经济(156823)
- 理学(138554)
- 理学院(136989)
- 管理学(134520)
- 管理学院(133803)
- 研究(131667)
- 中国(98164)
- 京(85189)
- 科学(81104)
- 财(73662)
- 所(64780)
- 农(62296)
- 中心(60161)
- 财经(59383)
- 研究所(58983)
- 业大(58400)
- 江(58144)
- 范(54204)
- 经(54123)
- 师范(53688)
- 北京(53639)
- 农业(48440)
- 经济学(48381)
- 院(48240)
- 州(47754)
- 财经大学(44359)
- 基金
- 项目(274171)
- 科学(216834)
- 研究(201382)
- 基金(199084)
- 家(172486)
- 国家(171019)
- 科学基金(148323)
- 社会(127432)
- 社会科(120760)
- 社会科学(120731)
- 省(107201)
- 基金项目(105378)
- 自然(96308)
- 自然科(94122)
- 自然科学(94101)
- 教育(93780)
- 自然科学基金(92412)
- 划(89962)
- 资助(82350)
- 编号(82339)
- 成果(66382)
- 重点(61083)
- 部(60527)
- 发(60282)
- 创(57054)
- 课题(56827)
- 创新(53111)
- 教育部(52432)
- 科研(52197)
- 国家社会(52061)
- 期刊
- 济(174136)
- 经济(174136)
- 研究(116450)
- 中国(76985)
- 学报(61389)
- 管理(59386)
- 科学(56958)
- 农(56123)
- 财(55372)
- 教育(48175)
- 大学(47279)
- 学学(44347)
- 农业(38981)
- 技术(36214)
- 融(34330)
- 金融(34330)
- 业经(29756)
- 财经(28897)
- 经济研究(27875)
- 经(24670)
- 问题(22502)
- 图书(21993)
- 业(20200)
- 技术经济(19243)
- 理论(18998)
- 科技(18860)
- 商业(18641)
- 统计(17930)
- 版(17815)
- 现代(17434)
共检索到583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湘繁 关浩光 马洁
职场人际关系构建行为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个人需求动机?这些需求动机是否会在特定的环境中被强化?本文基于特质激发理论,建立了需求动机、组织政治氛围感知与职场关系网络构建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1)个体需求动机和组织政治氛围感知对员工的职场关系网络构建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2)组织政治氛围会强化成就需求动机对员工组织内、外职场关系网络构建行为的正向影响;组织政治氛围对权力需求动机与员工组织内、外职场关系网络构建行为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组织政治氛围对亲和需求动机与员工组织内职场关系网络构建行为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但会强化亲和需求动机对员工组织外职场关系网络...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宇 谢欢 杜慧平
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一直热衷于讨论图书馆的本质是什么,并将之视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一些学者指出这种模式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具有明显的本质主义色彩,应该予以摒弃。这种观点引起了学界其他学者的反驳与批评。图书馆学人热衷于讨论图书馆学的本质,是想凭借本质研究向学术界和社会证明图书馆学的合法性。从目前图书馆学界的各种研究范式来看,实证研究在建构图书馆学合法性上卓有成效。要确定图书馆的学科合法性,根本路径是立足于学科特色,选择社会和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为学科研究议题,并通过学术界认可的表达方式向学术界展示图书馆学的研究成果。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湘繁 高志军 马洁
基于社会资源理论,探讨了关系网络建构行为与员工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员工的个人权力及社会技能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中介和调节作用。以中国河南省一家大型企业集团的231名员工及其主管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关系网络建构行为对员工的职业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个人权力在关系网络建构行为与员工职业发展的关系中起着中介的作用;(3)关系网络建构行为与个人权力关系受到员工的社会技能的调节影响。员工的社会技能越高,关系网络建构行为与个人权力的正向联系越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祁大伟
文章基于人格理论、动机理论和工作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工作场所中"老好人总是输"这一特殊现象的作用机理。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将对人格特质、成就动机和工作绩效进行全面的文献回顾,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和研究模型。然后,基于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以验证研究假设。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进行讨论,得出文章的结论。
关键词:
随和型人格 成就动机 工作绩效 中介作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正昶
自2006年5月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以来,采取定向增发股票的上市公司急剧增加。据2006年8月5日《上海证券报》报道:截至7月31日,沪深市场共有114家公司公布定向增发计划,总增发股份为280.61亿股,募集资金总规模为1420.83亿元。笔者根据方正证券网提供的资料计算,2003~2005年的再融资额总和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会娟 张然 张鹏
分析师在对公司发布盈余预测的同时,还对一些公司发布了现金流预测。分析师为什么仅针对某些公司发布现金流预测?其动因何在?本文基于信息需求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分析师针对现金流信息需求高的公司发布现金流预测的可能性更大。进一步发现,分析师更可能对非国有控股的公司发布现金流预测。本文首次基于我国独特的制度背景,研究分析师选择性发布现金流预测的动因问题。本文的结论有助于加深对分析师行为的理解,并对投资者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柴国俊
房屋拆迁问题层出不穷,地方政府热衷拆迁行为本身值得研究。基于2001-2010年区县级面板数据,本文考察GDP增长等经济绩效考核对当年当地拆迁规模的影响。固定效应线性回归、泊松回归以及动态面板数据系统GMM估计结果均表明,在控制住政府规模、城镇化率等因素下,经济绩效的确能够显著增加当年当地的拆迁多寡。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入辖区当年民众满意度的绩效考核会降低拆迁规模,且这一影响的显著性减弱。本文验证了GDP增长政绩诉求对拆迁规模的影响,并为改进当前唯GDP论的地方官员考核体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房屋拆迁 官员考核 动态面板数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廖成林 程雷
文章从来源可信度、口碑内容特征、接受者再传播动机三个方面,构建了一个描述网络口碑再传播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选择热门论坛会员为调查对象,收集了363个样本数据,以LISREL8.8和SPSS17.0软件包对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优度评估及假设检验结果表明:口碑内容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娱乐动机对正面口碑再传播意愿有显著影响;利他动机、口碑来源可靠性对负面口碑再传播意愿有显著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琛
基于社会关系网络、情商和人格等相关理论,探讨多层次关系网络对员工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140名被试的实验数据,运用层次回归的统计分析方法,检验了假设及理论模型。结果表明:无论是垂直关系网络还是平行关系网络,强关系网络都比弱关系网络更有利于员工提高绩效。并且,垂直关系网络比平行关系网络更有效。另外,员工的情商、人格特质的E值和N值都会调节关系网络与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基于关系网络强弱的差序式管理、同事间强关系网络的建设、根据员工情商和人格特质进行相应的个性化管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关系网络 绩效 情商 人格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林斌 饶静
本文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为了向市场传递真实价值的信号,内部控制质量好的公司,具体来说内部控制资源充裕、快速成长、设置了内审部门的上市公司更愿意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而上市年限长、财务状况差、组织变革程度高及发生违规的公司更不愿意披露鉴证报告。运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所作的进一步检验也支持我们的研究结论。我们的研究还表明有再融资计划的上市公司更愿意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鉴证报告 自愿披露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关涛 康海华
目前主流的基于行为一致性动机的自我知觉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登门槛效应,以及违背一致性动机的道德净化效应、道德推脱理论等都无法解释工作场所中同一员工"先好导致后坏"的矛盾现象。道德许可理论源自伦理学,认为人们以前的道德行为是其后续不道德行为的诱因。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探讨了道德许可的概念内涵,然后以员工在工作场所和个人生活领域的既往善行,如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关爱、见义勇为等作为道德许可的前因,推导出道德许可发生后,可能引起的包含以道德边界和可观察性为标准而区分的四类偏差行为,并讨论了个人价值认同在这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关涛 康海华
目前主流的基于行为一致性动机的自我知觉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登门槛效应,以及违背一致性动机的道德净化效应、道德推脱理论等都无法解释工作场所中同一员工"先好导致后坏"的矛盾现象。道德许可理论源自伦理学,认为人们以前的道德行为是其后续不道德行为的诱因。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探讨了道德许可的概念内涵,然后以员工在工作场所和个人生活领域的既往善行,如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关爱、见义勇为等作为道德许可的前因,推导出道德许可发生后,可能引起的包含以道德边界和可观察性为标准而区分的四类偏差行为,并讨论了个人价值认同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构建了完整的工作场所道德许可发生过程的理论分析框架。这对于解释员工"先好导致后坏"的矛盾现象提供了全新的分析思路,该框架包含了善行与偏差行为的诸多概念或变量,为后续实证建模提供了便利。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谢晖 曹健
本文以上市公司自愿聘请内部控制咨询机构为背景,从信号传递理论角度,研究上市公司聘请内部控制咨询机构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第一,内部控制质量较差的公司更倾向聘请内部控制咨询机构;第二,除了内部控制质量,公司性质也会影响公司是否聘请内部控制咨询机构的决策,国有公司更倾向于聘请内部控制咨询机构第三,聘请了内部控制咨询机构的公司业绩显著提升。本文的研究对未来内部控制实施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内控咨询 内控质量 公司业绩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夏巍峰
现代远程教育是对我国现有教育形式的重要补充。什么人最适合读现代远程教育?该群体的学习特性是怎样的?现代远程教育要向哪个方向发展?我们就这几个问题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对学生的群体构成、动机、目的、疑点困惑以及网络教育的社会形象和发展前景做了据实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网络教育 调查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赵琛
本文论述了利用审计数据将审计对象的多种社会属性予以形式化表示、将特定的审计问题一般化为数学问题可能性和必要性,阐述了基于这种形式化表示再现审计对象的特定社会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之上查找多个审计对象关系集合中重要节点的应用方式。此外,还通过多个审计实例在方法层面上应用关系网络分析算法,对审计对象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员、机构所形成的网络进行分析,从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等角度描述网络中不同主体的特性。经过审计实践检验,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审计数据的复杂关系网络构建,能够帮助审计人员查找网络中关键人物和团体,锁定关注对象,为下一步审计提供线索。
关键词:
审计数据 关系网络 社团发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