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6)
2023(7231)
2022(6590)
2021(6158)
2020(5312)
2019(12566)
2018(12661)
2017(23801)
2016(13431)
2015(15589)
2014(16137)
2013(15820)
2012(14998)
2011(13633)
2010(14039)
2009(12936)
2008(13193)
2007(12275)
2006(10614)
2005(9608)
作者
(40553)
(34048)
(33767)
(32523)
(21355)
(16446)
(15691)
(13384)
(12665)
(12359)
(11420)
(11371)
(10909)
(10887)
(10674)
(10597)
(10454)
(10024)
(9855)
(9797)
(8574)
(8316)
(8247)
(7829)
(7736)
(7701)
(7628)
(7608)
(6936)
(6874)
学科
(53972)
经济(53918)
管理(42399)
(35501)
(28879)
企业(28879)
方法(27196)
数学(23729)
数学方法(23496)
(15233)
(15196)
中国(13849)
(13175)
环境(12498)
地方(11260)
(10593)
(10465)
贸易(10456)
业经(10437)
(10133)
农业(9807)
(9657)
(9657)
理论(9547)
(9528)
财务(9504)
财务管理(9468)
企业财务(8901)
(8316)
银行(8289)
机构
学院(196702)
大学(196405)
(77233)
经济(75310)
管理(73897)
研究(63102)
理学(62979)
理学院(62246)
管理学(61079)
管理学院(60723)
中国(49396)
(42030)
科学(40672)
(37069)
(35139)
(33371)
(32434)
中心(30646)
业大(30174)
研究所(30033)
财经(28948)
农业(27746)
北京(26585)
(26450)
师范(26167)
(26060)
(25747)
经济学(23742)
(22354)
技术(22201)
基金
项目(124365)
科学(95904)
研究(90752)
基金(87653)
(76143)
国家(75473)
科学基金(63752)
社会(55436)
社会科(52270)
社会科学(52249)
(50029)
基金项目(46904)
教育(43222)
(41639)
自然(41545)
自然科(40498)
自然科学(40483)
自然科学基金(39735)
编号(38458)
资助(36709)
成果(31592)
重点(28120)
(27607)
课题(26702)
(26504)
(25355)
科研(24286)
大学(23865)
创新(23680)
教育部(23359)
期刊
(87205)
经济(87205)
研究(55877)
中国(42695)
学报(32372)
(31397)
(30922)
科学(28099)
管理(25680)
教育(24769)
大学(23852)
学学(22010)
农业(20360)
技术(18614)
(16845)
金融(16845)
业经(14689)
财经(14524)
经济研究(13247)
图书(12633)
(12451)
问题(11787)
(11687)
技术经济(10452)
(10328)
理论(10018)
资源(9980)
统计(9918)
商业(9643)
财会(9400)
共检索到299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慧娟  龙立荣  
随着个体—环境匹配研究的日益深入,不少研究者开始反思已有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指出员工与工作环境的匹配是一个动态的交互作用过程,而目前许多研究都忽略了个体—环境匹配的动态性。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职业理论、群体与组织行为理论及相互作用理论三个角度,回顾和评价了五个能够反映动态思想的匹配模型,并基于动态研究的视角指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乐国林  毛淑珍  唐凤凤  
目前,高管胜任力研究正在从探索高管胜任力要素模型转向从组织结构情境中探索高管胜任力动态演化的结构与效应。作为一种组织结构情境,企业成长任务情境形塑着不同生命周期的高管胜任力结构。根据企业成长各阶段焦点任务情境的演化,高管应调整或塑造相适配的胜任力:其在企业创业生存阶段应具备机遇捕捉、风险应对、资源整合、市场操作、组织、学习等方面的胜任力,快速成长阶段应演化为经营规划、规范管理、组织沟通、目标执行、知人善任等方面的胜任力,稳定成熟阶段应演化为战略规划、文化建设、研发创新、整合配置资源等方面的胜任力,衰退危机阶段应演化为经营规划、改革创新、组织沟通、危机协调、整合配置资源等方面的胜任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元元  时勘  殷融  
工作投入是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情绪饱满、积极融入的状态,是连接员工自身特质与个体绩效、组织绩效的纽带,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前人很少从匹配的角度来探索其影响因素,本文基于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探讨员工与组织的多重匹配因素对其影响机制。通过对686名工作年限2年及以上的员工进行调查发现,员工-组织匹配(P-O)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员工的工作投入,还可以通过员工-工作匹配(P-J)、员工-团队匹配(P-G)的间接路径对其产生影响,员工-主管匹配(P-S)在P-O匹配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凡琳  
聚焦青年流动人才不同阶段的需求与城市资源供给问题,基于供需匹配视角构建关于青年人才选择的“需求压力—供给状态—行为响应”分析框架,结合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探究青年人才居留选择动因,提出新时代城市人才政策的优化思路。研究表明,青年人才居留意愿受不同阶段需求与城市资源供给间匹配程度的影响,初期取决于购房压力,中短期受福利政策影响,长期则更关注环境因素与心理需要;且青年人才居留动因在不同地区存在异质性。由此提出提升城市资源供给与青年人才需求的适配度、推进住房与户籍政策逐步脱钩、提升城市生态人文环境的普惠性与包容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等政策性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柳春锋  
旅游联盟成员的选择是建立旅游联盟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本文以博弈论与战略资源的视角,对旅游联盟成员匹配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得出:经营实力相当的旅游联盟成员匹配性良好,联盟较稳定;经营实力悬殊的联盟成员存在对共同收益的掠夺倾向,匹配性较差,联盟不稳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丽  
工作和家庭是人们生活中的两个重要领域,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使得这两个领域的平衡愈显重要。本文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提出了三维度的工作家庭匹配对工作家庭平衡的影响模型。该模型关注个体、组织、工作和家庭变量的相互作用结果对工作家庭平衡的影响,而不是各个变量的单独作用。结果证明匹配的三个维度与WFC及FWC负相关,与WFF正相关。最后提出了如何平衡员工工作和家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建议,从而提高员工生活质量及组织绩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晓东  项保华  
尽管不同的战略范式对企业和环境研究的重点不同,但无论战略理论还是战略实践都将企业与环境的匹配视为基本假设。当今企业所处的环境呈现变化范围广、速度快、方向不确定等复杂动态系统的特点。在复杂动态环境中,核心能力具有的刚性可能成为影响组织创新和业绩成长的障碍,企业应发展与环境匹配的动态能力,并克服动态能力形成中的路径依赖、互补性资产和机会窗口问题。企业在面对复杂动态环境时,应当以动态能力为基础,采取动态的战略,并根据环境和组织条件,进行适时和适度的战略变革,以动态地匹配环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忠  鞠蕾  
核心员工识别方法上的缺陷源于核心员工概念界定不清。本文在梳理核心员工概念界定基础上,对核心员工的高绩效性、难以替代性和战略匹配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核心员工群体是随着战略变革而动态变化的。从绩效、替代难度和战略匹配度三维视角上对核心员工进行了再定义,认为战略性绩效突出、战略性替代难度大、战略匹配度高的员工才是企业的核心员工,基于此提出了核心员工动态识别模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唐代治  张在旭  
将胜任力的测评要素划分为工作技能、专业知识、职业规划、价值取向、自我认知、职业精神和工作动机七个方面,给出各项因素的测评标准;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胜任力视角进行人岗动态匹配的流程。在效率至上的今天,以人岗匹配为目标对各类人才进行合理、高效的配置,是提高企业整体效能和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而作为人岗配置管理的首要步骤,如何测评企业人岗匹配度、探寻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潜力,关系到企业人岗匹配度提升空间的大小。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希  樊治平  李玉花  
针对员工与工作任务的匹配决策问题,首先分析了员工与工作任务匹配的个体因素和协同因素,个体因素涉及工作耐受力、工作持续性和技能任务匹配度等方面,而协同因素涉及协同成本和协同公平性等方面;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综合考虑个体与协同因素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基于隶属度函数的加权和方法将多目标优化模型转化为线性规划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可得到员工与工作任务的合理匹配结果。实例分析表明,本文给出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云  
创造力越来越成为员工的核心胜任力,并且受到大多数企业的鼓励。总的说来,学者们主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员工创造力进行探讨,即个体视角、环境视角、个体—环境双向视角。个体视角主要关注影响创造力的个体因素,环境视角主要探讨影响员工创造力的组织环境因素,双向视角强调把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研究员工创造力。在双向视角的研究中,学者们按照个人—环境匹配的框架来研究创造力,文章主要对这种研究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伟红  赵息  
招聘是企业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目的是迅速形成生产力,其成功不在于招来多少人,而在于留住多少人。企业文化在招聘过程中具有过滤、筛选功能,招聘是宣传、整合、执行、更新企业文化的工具和手段,两者具有交互效应。通过有效的招聘策略,实现员工个人与企业文化的匹配,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降低员工流失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代懋  王子成  杨伟国  
文章从就业匹配的3个角度出发,探寻中国大学生就业匹配现状,并通过电子问卷调查方式搜集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中国大学生教育匹配、专业匹配和能力匹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大学毕业生中,1/3教育过度,1/3专业不匹配,46%存在高能低配的情况。其中,教育匹配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于毕业生学历水平、成绩、学校的声誉、职业类型和单位规模等;专业本身、学校就业指导课、学校招聘信息渠道则可以有效地提高专业匹配程度;性别、学历、社会实践、找工作渠道会影响大学生能力匹配。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文章从毕业生和高校角度分别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陶莉  郎涛  
企业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 ,二者之间相互匹配 ,其关系密不可分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一方面 ,不同的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招聘的对象、方式、途径和策略等各不相同 ;另一方面 ,企业招聘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扩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彦梅  刘洪  王三银  
弱的工作边界可以实现非工作向工作的渗透,从而有助于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降低工作压力,但是过弱的工作边界因为非工作向工作渗透过多,反而会引起他们工作压力增加,因此工作边界强度与工作压力之间存在U型关系。然而,在什么条件下工作边界强度与工作压力的关系发生方向性变化,尚无定论。本文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提出员工个人对工作边界强度的偏好与实际工作边界强度的匹配程度在这两者关系中起着决定性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验证了假设,即伴随着工作边界强度的减弱,员工工作压力先减少后增加,拐点处工作边界强度为5.3988(以7点量表来测),偏向于较强的工作边界;当员工的工作边界强度趋近于其偏好时其工作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