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01)
- 2023(9362)
- 2022(7594)
- 2021(6676)
- 2020(5764)
- 2019(12599)
- 2018(12535)
- 2017(24317)
- 2016(13050)
- 2015(14403)
- 2014(14353)
- 2013(14168)
- 2012(12673)
- 2011(11084)
- 2010(11350)
- 2009(11266)
- 2008(11565)
- 2007(10547)
- 2006(9483)
- 2005(9073)
- 学科
- 业(77897)
- 企(74235)
- 企业(74235)
- 管理(65804)
- 济(59838)
- 经济(59726)
- 业经(26550)
- 财(25847)
- 方法(23074)
- 农(21542)
- 务(19977)
- 财务(19959)
- 财务管理(19940)
- 企业财务(18904)
- 制(18247)
- 技术(16000)
- 农业(15806)
- 数学(15453)
- 数学方法(15367)
- 体(14161)
- 划(14097)
- 策(13803)
- 中国(12730)
- 体制(12729)
- 企业经济(12199)
- 和(12037)
- 经营(11845)
- 理论(11455)
- 技术管理(10898)
- 人事(9518)
- 机构
- 学院(193921)
- 大学(187270)
- 济(85570)
- 经济(84065)
- 管理(83206)
- 理学(71035)
- 理学院(70472)
- 管理学(69849)
- 管理学院(69480)
- 研究(55802)
- 中国(47645)
- 财(44767)
- 京(37931)
- 财经(34394)
- 江(31067)
- 经(31051)
- 科学(29392)
- 农(29287)
- 所(26652)
- 中心(25824)
- 经济学(25220)
- 财经大学(25113)
- 商学(24738)
- 业大(24675)
- 商学院(24524)
- 州(23864)
- 北京(23367)
- 研究所(23075)
- 经济学院(22709)
- 农业(22664)
- 基金
- 项目(120112)
- 科学(98074)
- 研究(92424)
- 基金(89781)
- 家(74999)
- 国家(74266)
- 科学基金(67481)
- 社会(62253)
- 社会科(59095)
- 社会科学(59082)
- 省(48182)
- 基金项目(47662)
- 自然(41864)
- 教育(41277)
- 自然科(40956)
- 自然科学(40947)
- 自然科学基金(40316)
- 划(38049)
- 编号(36602)
- 资助(35193)
- 业(31314)
- 制(30538)
- 创(29279)
- 成果(28886)
- 部(27122)
- 创新(26384)
- 重点(26120)
- 国家社会(25758)
- 发(25629)
- 课题(24864)
- 期刊
- 济(103995)
- 经济(103995)
- 研究(58174)
- 财(40366)
- 中国(39857)
- 管理(38409)
- 农(29466)
- 科学(23142)
- 学报(20740)
- 农业(19997)
- 融(19689)
- 金融(19689)
- 业经(19576)
- 技术(18955)
- 财经(18051)
- 大学(17719)
- 学学(17083)
- 经(15542)
- 经济研究(15262)
- 教育(14572)
- 问题(13179)
- 业(12871)
- 财会(12591)
- 技术经济(12129)
- 会计(11298)
- 现代(11094)
- 世界(10160)
- 商业(10067)
- 贸(10034)
- 经济管理(9671)
共检索到299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沛然 陈慎华
怎样有效地把员工和企业组织协调起来,既最大限度地让员工的需要获得满足,又同时实现企业组织效益的最大化?基于"最近团体"和"双重身份员工"的思路可以提供一种全新的借鉴。员工发展和企业目标之间的矛盾,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困扰企业管理者的棘手问题,也是企业管理问题的研究者们必须面对的、不可回避的永久性的挑战。怎样有效地把员工和
关键词:
最近团体 双重身份员工 员工与企业协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玉梅 高鹏 刘素霞
为解决企业风险规避特性可能引起的企业和员工效用损失的问题,文章采用动态博弈理论建立并求解了分散决策和联合决策下考虑企业风险规避的二阶段员工激励模型并进行了协调。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激励力度、员工努力程度、员工效用以及企业员工总效用与企业的风险规避程度和员工产出不确定性均正相关,企业效用则与以上两因素均负相关;当成本分担比例适中,且企业的风险规避度不太高的情况下,企业采用员工努力成本分担法可以实现企业效用及员工效用的"双赢"。
关键词:
风险规避 员工激励 协调模式 成本分担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毕砚昭 张捷 王苗苗
基于企业风险规避视角,对于混合雇佣模式下的员工激励问题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由正式雇佣员工、非正式雇用员工和企业组成的博弈决策模型,分别求解了分散和集中两种决策下的模型,并对集中决策下的模型进行了协调。结果表明,相同激励条件下可以实现两种雇佣员工工作投入相同;协调模式下可以实现个体和整体效用的全面优化,且企业和整体效用与企业风险规避系数负相关,协调机制在企业风险规避系数较大且企业为员工分担较少部分工作成本时较容易被员工接受。
关键词:
混合雇佣模式 员工激励 企业风险规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肖南 钟书华
在企业技术联盟实践中,失衡与冲突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文章首先从六个方面叙述了企业技术联盟产生失衡与冲突的原因;提出了对企业技术联盟的冲突进行监测与评估,并建立了一个动态监控模型;指出了协调是对企业技术联盟冲突的控制与化解;最后构建了企业技术联盟的协调机制。
关键词:
企业技术联盟 冲突 协调机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学成 李树民 万迪昉
文章从旅游企业运营及其价值实现的特点出发,结合我国旅游企业发展的实际,从企业价值链生成和群体进化的生态理性研究视角,对旅游企业间动态合作的内生机理进行揭示。在此基础上,运用协调博弈的相关理论,对企业间实现动态合作的协调机制进行构建;最后从政府、企业和市场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
旅游企业 动态合作 协调 价值链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课题组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两法)从2004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规范的企业年金制度实施需要设立规范的年金受托人等多个参与主体,涉及多个当事人、中介机构、监管机构,从而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对企业年金完善的监管需要建立统一的监管框架,多个监管机构相互协调,以提高对企业年金整体的监管效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义鹃
本文以组织理论和交易成本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突破组织界限的价值链中各作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和节点企业之间的资金往来关系;对完整价值链分析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探讨,认为价值链中各节点企业,可以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利用共享的有关信息,对整个价值链中相互依赖的作业进行定位、协调和优化,协调和管理价值链中各节点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价值链中所有企业都获得最大的价值增值,从而实现“多赢”的目标。
关键词:
价值链 节点企业 作业成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桂良军 谷增军 乔英伟
煤电企业是典型的供应链企业,煤电关系紧张、冲突不断,表现为电煤价格之争,本质是煤电利益之争。本文分析认为现有的煤电冲突治理模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煤电矛盾,煤电各方会采取各种策略应对以获取利润;同时,我国煤电企业供应链市场结构导致煤电价格传导机制失效。要从根本上解决煤电矛盾,需要加快电力企业市场化改革,在电力销售侧有必要政府规制销售电价;在供应链合作收益分配基础上,设计了政府规制下的收益协调机制总体框架及政府补贴协调机制,最后给出结论。
关键词:
政府规制 收益协调机制 煤电矛盾 市场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纪雯雯
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政府三方协调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两种主要模式。大众创业强调以网络为依托,"互联网+"传统产业模式,一方面就创业本身而言,劳资双方力量在创业过程中深度融合,创业者同时具有"劳资"双重身份;另一方面就创业带动就业而言,创业企业创造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新业态,带来多样的就业岗位和灵活的合作契约,这些均对传统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形成挑战。本文在分析创业企业劳动关系构成要素特征基础上,厘清在我国现阶段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下,创业企业劳动关系协调的困境,最后从完善法律体系、政府分类治理,以及企业规范用工三个方面着眼,提出困境转化的策略原则和协调实践。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立夫 赵建华
国外技术壁垒的应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和企业是这一系统中的主体,二者如何分工配合、协同应对是实现跨越的关键。本文应用项目管理的手段,在协同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工作分解及责任分配矩阵来设置跨越国外技术壁垒过程中政府与企业的协同关系,从而为我国建立跨越国外技术壁垒的协调机制提供一个新思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忠宝
家族企业作为家族的一项重大事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族成员、企业员工的和睦相处与携手共进。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给企业带来的是强大的凝聚力和良好的企业绩效。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家族企业都能做到这一点。一些家族企业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往往因为不够重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管理,特别是不能正确处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永波 和文超 李霞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时期下,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矛盾日趋显性化和复杂化。为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基于主体视角,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进行系统梳理和探究,分析其运作特点和劣势所在。最后进行总结与展望,点明新常态下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和协调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问题。
关键词:
劳动关系 主体分析 协调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良智 周挺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对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尤为重要。依据从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主要有股东、员工、政府、消费者、社区等四类,鉴此,需要加强企业劳动关系核心圈利益协调,发挥政府规制企业劳动关系利益相关者行为的作用,关注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构建企业劳动关系协调的长效机制,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理论 企业劳动关系 协调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春龙 孟冬妍
本文提出了企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化与发展取决于复合机制的思想 ,给出了这种复合机制的构成与作用方式 ,认为企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复合机制表现为动力机制、演化机制和反馈机制 ,深入分析了每种机制的作用要素和作用原理 ,指出三种不同机制的耦合决定了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化与发展 ,为实现企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企业生态经济系统 复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