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37)
- 2023(2636)
- 2022(2262)
- 2021(2147)
- 2020(1914)
- 2019(4586)
- 2018(4510)
- 2017(9678)
- 2016(5297)
- 2015(5994)
- 2014(5848)
- 2013(5997)
- 2012(5358)
- 2011(4650)
- 2010(4610)
- 2009(4461)
- 2008(4564)
- 2007(4118)
- 2006(3746)
- 2005(3408)
- 学科
- 业(26619)
- 管理(25106)
- 济(24485)
- 经济(24450)
- 企(24163)
- 企业(24163)
- 方法(15239)
- 数学(13734)
- 数学方法(13679)
- 财(12186)
- 务(10453)
- 财务(10450)
- 财务管理(10436)
- 企业财务(10182)
- 人事(6195)
- 人事管理(6194)
- 中国(5771)
- 农(5281)
- 制(5210)
- 劳(5148)
- 公司(5136)
- 劳动(5131)
- 业经(4600)
- 体(4079)
- 农业(3949)
- 策(3812)
- 经营(3798)
- 体制(3742)
- 划(3721)
- 贸(3588)
- 机构
- 大学(76658)
- 学院(75062)
- 管理(33742)
- 济(33517)
- 经济(33001)
- 理学(30051)
- 理学院(29780)
- 管理学(29394)
- 管理学院(29266)
- 研究(19932)
- 财(17656)
- 中国(17166)
- 京(14785)
- 财经(14624)
- 经(13466)
- 财经大学(11256)
- 商学(10976)
- 商学院(10886)
- 经济学(10342)
- 江(10272)
- 科学(10260)
- 所(9630)
- 经济学院(9375)
- 中心(9241)
- 北京(9195)
- 业大(8779)
- 经济管理(8545)
- 研究所(8340)
- 农(8225)
- 州(8045)
- 基金
- 项目(47449)
- 科学(39244)
- 基金(37930)
- 研究(33086)
- 家(32101)
- 国家(31823)
- 科学基金(29068)
- 社会(23580)
- 社会科(22474)
- 社会科学(22471)
- 基金项目(20519)
- 自然(19770)
- 自然科(19422)
- 自然科学(19419)
- 自然科学基金(19134)
- 省(16752)
- 资助(16165)
- 教育(16123)
- 划(14232)
- 编号(12113)
- 部(11775)
- 教育部(10861)
- 人文(10770)
- 重点(10098)
- 成果(9866)
- 国家社会(9691)
- 创(9677)
- 大学(9341)
- 科研(9320)
- 创新(8943)
共检索到109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樊英
案情简介2010年4月30日,邱某到某公司上班。2010年5月25日,邱某被公司派往某物业公司上班,担任经理一职。2011年6月17日,邱某与公司签订《优惠购车劳务服务协议》,约定邱某系公司员工,在公司某物业部门担任经理职务,同时约定邱某优惠购车后,必须确保自购车之日起在某公司连续工作服务满3年。2011年8月15日,公司与邱某签订《内部经营承包协议》,就邱某承包公司属下某物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毛磊
案情简介■案例1:刘某主张,其于2012年7月6日入职A公司,任销售总监职务,2013年4月30日离职,在职期间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并提交了《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收入证明》进行证明。《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收入证明》均载有A公司公章,其中《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中载明:"兹有本单位职工刘某……2012年7月6日入职……于2013年4月30日与本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收入证明》显示了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刘某的实发工资情况。A公司对上述证据的真实性予以认可。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剑 李军辉
案情简介张某2007年8月到某集团公司某事业群辖属A公司工作,并由A公司缴纳社会保险费至今。2010年9月1日,双方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至2013年9月1日。2011年4月,根据事业群工作安排,张某的工作部门由运行调整为质检,工资支付方由A公司调整为同为某事业群辖属B公司。后因工作内容安排问题,张某与部门经理发生争执,并拒绝执行其工作安排。2012年4月13日,B公司以张某拒绝服从部门经理合理工作安排为由出具《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同日,A公司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上述两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陆桑榆 张宇琼
案情简介李某于2002年1月1日进入某销售公司工作,任销售经理,双方劳动合同于2013年8月15日到期。到期后,双方没有续签劳动合同,李某继续在销售公司任职。2013年9月15日,李某向公司请病假至9月30日。10月12日,公司作出双方劳动合同于2013年9月30日到期终止的决定。后李某去失业保险部门领取失业金,失业保险部门指出,李某的劳动合同终止证明上的终止日期与劳动合同的截止日期不符。2013年10月15日,李某让公司经理将劳动合同上的截止日期由2013年8月15日改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沈鸿伟 曹金岗
案情简介2012年7月5日,某建筑公司承包一单位办公大楼的建设施工。桩基工程完工后,该建筑公司将脚手架工程分包给包工头张某。2012年12月上旬,张某指派其招用的李某等人从事脚手架搭设作业。2012年12月12日,李某在脚手架搭设作业过程中因操作不慎,从高处坠落受伤,随后被急送当地医院救治。治疗终结后,李某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因李某不能提供其与某建筑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遂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确认李某与某建筑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朱慧 陈慧颖
案例黎先生于1994年11月5日进入上海某外资银行工作,双方签订的最后一份劳动合同的期限为2001年7月2日至2004年7月1日。2004年5月31日,银行通知黎先生劳动合同将于2004年7月1日到期终止,不再续签。同日,黎先生向银行递交了由上海A医院出具的休假两周的病情证明单,后黎先生又连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侯玲玲
保险公司与销售人员通常签订保险代理合同,但司法实践中存在保险代理关系与劳动关系之争议。张某诉生命人寿江苏分公司一案中,一审法院认定当事人是劳动关系,而二审法院则认为是保险代理关系。保险公司与销售人员劳动关系的确定不能简单凭借一纸合同,应该从判断劳动合同三要素标准依次判断,即合意性、报酬性质以及从属性依次判断,以从属性判断为核心。某些混合了劳动合同与保险代理合同因素的契约本质判断,如员工制代理人合同,原则上应取决于劳务提供者实际给付义务的着重点是否具有从属性。若给付义务的着重点具有从属性,无论名称,都应认定为劳动合同。
关键词:
保险代理 劳动关系 从属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雅宜
通过对比关于平台交易的两个反向案例,发现目前国内法"三标准"说在构成劳动关系上的不足。参考美国加州Uber案,补充采取"要素评定"标准,其灵活性和实用性更加适应当前的需要。根据该标准,明确平台的主体地位应当从平台对交易达成、交易价格、交易履行和违约责任的掌控程度来认定。另外,在劳动法中设立"类劳动者"的概念,直接规定类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也是一种可行的认定路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俞寅杰 王玲
新型行业的用工特点与传统行业有着较大差异。对于新业态下的用工关系是否应认定为劳动关系,是目前司法实践中所面临的难题。传统的要件齐备式的认定方法过于僵化、抽象,已无法适应当前灵活复杂的用工形势。本文从司法裁判的角度对当前新形势下,劳动关系认定的难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新业态下劳动关系的司法认定应秉持的价值理念和司法裁判要点。
关键词:
新业态 劳动关系 从属性 合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梁华乔 侯玲玲
案情简介王某于2005年11月23日进入某机械公司下属东莞分公司,岗位为产品经理,与该分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书面劳动合同。2014年4月11日,该分公司突然通知王某,总公司董事会已于2014年3月12日作出撤销该分公司的决议,故分公司决定当即与其终止劳动合同,并支付了5.5个月的经济补偿金。王某认为,虽然东莞分公司被撤销,但机械公司尚正常经营,故于7月12日提出仲裁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普 谭博文
案情简介案例1:徐某自1983年进入上海某冶金建设公司(以下简称冶金公司)工作,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无固定期限,于2001年1月4日向公司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并申请辞职。2001年5月30日,冶金公司以徐某未到公司上班也未办理手续为由,作出解除与徐某之间劳动关系的决定。当日,冶金公司开出职工退工通知书,在退工通知书上写明徐某因违纪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等内容。冶金公司在解除劳动合同前,仍向徐某发放了2-4月的工资。冶金公司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军胜
一、什么是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依法形成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主体具有对立性。劳动关系主体的对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构成劳动关系一定存在法律认可的双方主体,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