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9)
2023(4980)
2022(4129)
2021(3540)
2020(2791)
2019(6173)
2018(5993)
2017(11492)
2016(5628)
2015(6442)
2014(6501)
2013(6449)
2012(6480)
2011(5988)
2010(6275)
2009(5969)
2008(5710)
2007(5112)
2006(4841)
2005(4600)
作者
(16894)
(14341)
(14207)
(13636)
(9080)
(6597)
(6432)
(5515)
(5398)
(5148)
(5047)
(4724)
(4567)
(4476)
(4374)
(4284)
(4271)
(4054)
(3951)
(3747)
(3733)
(3450)
(3401)
(3391)
(3331)
(3229)
(2950)
(2864)
(2814)
(2784)
学科
(52729)
经济(52701)
地方(15836)
管理(15819)
方法(13932)
地方经济(11972)
(11705)
数学(11451)
数学方法(11398)
(10646)
企业(10646)
中国(10051)
业经(9400)
(7965)
(7035)
贸易(7030)
(6702)
(6546)
产业(6487)
经济学(6197)
(6076)
环境(5585)
(5276)
(5264)
(5256)
理论(5233)
(5162)
(5044)
金融(5043)
农业(4548)
机构
学院(94019)
大学(93463)
(51520)
经济(50691)
研究(35826)
管理(32870)
理学(27676)
理学院(27331)
管理学(27018)
管理学院(26819)
中国(26166)
(20981)
(18988)
科学(18349)
(17588)
经济学(17585)
财经(16710)
研究所(15614)
经济学院(15384)
(15017)
中心(14857)
(13980)
(12997)
师范(12947)
北京(12617)
(12294)
财经大学(12170)
社会(11190)
(10994)
科学院(10911)
基金
项目(55236)
科学(44077)
研究(42610)
基金(40371)
(33675)
国家(33378)
社会(30614)
社会科(29078)
社会科学(29072)
科学基金(28968)
(20993)
基金项目(20331)
教育(18384)
(16786)
资助(16492)
编号(16277)
自然(15566)
自然科(15188)
自然科学(15186)
自然科学基金(14911)
(14121)
成果(13628)
国家社会(13010)
(12823)
经济(12712)
发展(12446)
重点(12394)
(12281)
(12128)
课题(11796)
期刊
(67798)
经济(67798)
研究(35959)
中国(17244)
(15849)
管理(14880)
经济研究(12897)
科学(11132)
学报(11004)
财经(9904)
大学(9162)
业经(9064)
(9047)
(8795)
学学(8672)
技术(8617)
(8581)
金融(8581)
问题(8305)
教育(7989)
(7061)
技术经济(6571)
商业(6079)
国际(6012)
世界(6007)
农业(5868)
统计(5773)
经济问题(5322)
经济管理(5071)
(4890)
共检索到154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心雨   周子超   周建波  
呔商以冀东永平府为起源地,为近代东北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呔商的兴起源于明末清初以来冀东地区传统商品经济的发展。独特的地理环境塑造出冀东“耕织鱼盐”经济模式,滦河、渤海的传统水运培育冀东地区的商品经济观念,而农牧交界的地理位置形成冀东地区包容开放的商业氛围。在以上因素作用下,冀东商品经济传统逐渐形成。冀东商品经济的主要特点为,以粮布鱼盐为主要商品,以具有地域特色的码头市集贸易为特色,贸易范围涵盖环渤海与口外地区,与此同时服务于商业的牙行、典当业已经出现。在明末清初边禁趋缓的背景下,冀东商人觉察到关内关外的潜藏商机,毅然投身于闯关东大潮,开启百年呔商辉煌历史。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翁礼华  
任何货币本身并没有使用价值,即使是金银也只能起到实用性不高的饰品作用,而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发挥其本质作用。可见,货币只是生产能力和制造能力的一种形式表达。在经济贸易发展以后,每个经济体都需要足够的货币来带动生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晓堂  
明末清初,中国的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国内市场初步形成,人们对商业与贸易有了较深的认识,商人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许多国家都有开展对华贸易的强烈愿望,中国的商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海商实力非常雄厚,历史给了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难得机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毅  
晚明以来,在科举制、经济、国家与社会各方面因素的互动下催生出奢靡的科举消费和冗繁的科举经费。这两者的产生严重地腐蚀了当时科举制的运作,成为清末科举经费直接促成科举制废除的先声。然而,在恢复科举制的迫切需要下,清初的王朝则以规模宏大的"国家化"改革彻底净化了奢靡的科举消费,藉此重新厘定了社会各阶层的权利和义务,为科举制度培养之下的士绅阶层确定了符合其社会地位的臣民身份。这些举措及其影响都为清代科举制的运作提供了持续的物质保障。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晓刚  
也谈商品经济的文化道德基础张晓刚《改革》杂志讨论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很有必要。经济发展中的文化道德因素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激发创业精神;二是规范秩序,也就是为经济的制度提供人们的“共尊共信”文化道德基础。健康的经济秩序必然是文明的产物。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祐睿  
《桐下听然》一书是由活动于明末清初的苏州文人“季美”所编纂的文言小说集,共二十二卷367则故事。目前上海图书馆藏有足本,国家图书馆藏五卷残本。该书编纂主旨是希望通过记录个人的志怪见闻,以及相关的报应故事来警醒人心。由于其出发点近似六朝志怪,因此书中诸篇在故事发生地点、时间上大多有较详细的记录。同时该书在明末清初出现不少选本以及引录本,其中尤其以《集异新抄》保存最为完善,共达248则《桐下听然》故事。佐以引用较多的《坚瓠集》《续太平广记》《识小录》使我们确定了现今所见的《桐下听然》并非初印本。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我国科学近代化起点的标志被认为是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然而,我国科学技术近代化的主要任务是由受过西方科技文化熏陶的中国知识分子自己完成的,他们使近代科学逐步走向制度化,构建了我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基本体制和形态,并将科学教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淑琼  
文章以藏于梵蒂冈图书馆的清初入华意大利籍传教士叶尊孝《字汇拉定略解》一书最末所抄录的《广东书版书目》和《广东圣方济各会堂书版目录》为中心,结合近年整理出版的明清天主教相关文献和书目,对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在粤刻印书籍情况略作考述,以补充和加深对这一时期广东出版史的认识。
[期刊] 求索  [作者] 郭钦  
王夫之是明清鼎革之际"不著名"的时代人物,是后世尊崇的明末清初著名的三大思想家之一,其人生选择和学术经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面对剧烈的社会变动,王氏父子均不愿独善其身而慷慨赴险以成就父子之伦,这也是后来王氏父子"移孝作忠"赴国难的伦理所在。面对王朝更替的政治变动,王夫之直面生死、气节、出处进退等家国伦理,从乱离、抗争、幻灭走向了隐逸。而孤忠持守、匡复道学的士大夫情怀,又引发了其学术反思、追问和总结,从而在出逃现实政治之时转向追求文化生命。不忘士大夫的责任,正是任何一个伟大和平凡的中国士人应有的担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建文  包琰  侯芳梅  
考证结果表明:明末清初,瓜洲存在南北两个于园,于氏南园和于氏北园。于氏南园在瓜洲城内,是瓜洲于氏的宅园,于氏北园在明代瓜洲城北郊的五里铺。瓜洲于氏南园和于氏北园的主人都是来自瓜洲的于通海家族。"余园""余氏园""余氏南园"的名称是因为把园主人的姓氏"于"写成了"余"。于氏北园的建造者或主人可能是于道南。天启、崇祯年间,于氏南园的主人应该是于承祖、于道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炳瑛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条件不能归结到私有制上,而在于社会分工中的个别劳动不能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这种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依然存在。因此,公有制并不排除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同时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当个别劳动完全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时,商品经济将会自行消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其彬  
随着改革的加快和深化,多种公有制形式的出现,传统的过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受到了冲击,改革客观上要求建立使这些经济形式健康发展相配套的计划体制。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论断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有了一个定性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宁向东  
毛泽东在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探索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然,他的商品经济理论也存在失误,需加以修改、补充和发展。毛泽东在对商品经济理论探索中,无论是正确的理论观点,还是失误,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宝贵的理论财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和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而把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慰陈  
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①要正确认识商品经济,必须立足于它所产生的历史过程,必须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那种批判和否定商品、商品市场和商品经济的理论和观点,远离了社会发展的历史和人们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他们不了解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它们在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上的历史地位。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市场持否定态度的理论和观点,之所以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跃生  
土改前私有土地制度下,核心家庭是最大的家庭类型,但它并非居于主导地位;直系家庭虽居第二位,其所容纳的人口却处首位;复合家庭位居第三,约有1/4的村民生活在这类家庭中。集体经济制度对家庭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父家长失去了对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控制权,进而缺少了对已婚儿子分家要求的抑制能力。复合家庭渐趋式微乃至消失;家庭核心化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即已实现。调查村庄劳动力近距离的非农择业活动并未使其中多数人离开家庭,农民就业方式的非农转换并未对家庭结构产生大的影响。目前65岁以上多子父母被轮养具有一定普遍性。轮养父母周期性地依附于某个子女生活,与该子女组成"间歇式"直系家庭,在子女之间则形成"轮转式"直系家庭。将这一类型单列使轮养直系家庭的特殊性得以体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