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1)
- 2023(9984)
- 2022(8353)
- 2021(7597)
- 2020(5995)
- 2019(13741)
- 2018(13515)
- 2017(25307)
- 2016(13202)
- 2015(15055)
- 2014(15026)
- 2013(15235)
- 2012(14903)
- 2011(14176)
- 2010(14202)
- 2009(13254)
- 2008(12994)
- 2007(11464)
- 2006(10795)
- 2005(10292)
- 学科
- 济(86612)
- 经济(86544)
- 管理(32515)
- 业(30097)
- 中国(26328)
- 方法(25679)
- 地方(24439)
- 数学(22959)
- 数学方法(22876)
- 企(21045)
- 企业(21045)
- 农(18745)
- 业经(16488)
- 地方经济(15657)
- 贸(15339)
- 贸易(15325)
- 易(14817)
- 学(13644)
- 发(13170)
- 融(13066)
- 金融(13066)
- 农业(12847)
- 银(12628)
- 银行(12620)
- 制(12609)
- 环境(12512)
- 行(12465)
- 财(11797)
- 发展(9814)
- 展(9790)
- 机构
- 大学(204316)
- 学院(203787)
- 济(105967)
- 经济(104293)
- 研究(84379)
- 管理(71377)
- 中国(65866)
- 理学(59452)
- 理学院(58685)
- 管理学(58015)
- 管理学院(57615)
- 科学(45785)
- 京(45175)
- 财(44585)
- 所(42972)
- 研究所(38525)
- 中心(35794)
- 经济学(35336)
- 财经(34879)
- 经(31793)
- 经济学院(31539)
- 农(30516)
- 江(30505)
- 北京(30202)
- 院(29884)
- 范(27923)
- 师范(27700)
- 科学院(26236)
- 财经大学(25700)
- 州(24317)
- 基金
- 项目(124545)
- 科学(99286)
- 研究(94331)
- 基金(91830)
- 家(79429)
- 国家(78810)
- 科学基金(66589)
- 社会(64686)
- 社会科(61592)
- 社会科学(61583)
- 基金项目(46806)
- 省(45748)
- 教育(41366)
- 划(38842)
- 资助(38250)
- 自然(38025)
- 自然科(37130)
- 自然科学(37121)
- 自然科学基金(36484)
- 编号(35601)
- 发(34307)
- 成果(29820)
- 部(29054)
- 发展(28944)
- 重点(28706)
- 国家社会(28547)
- 展(28497)
- 中国(27104)
- 课题(26320)
- 教育部(25314)
- 期刊
- 济(130013)
- 经济(130013)
- 研究(73953)
- 中国(46906)
- 财(31369)
- 管理(30036)
- 农(29848)
- 科学(27823)
- 学报(26806)
- 融(24247)
- 金融(24247)
- 经济研究(22778)
- 大学(21087)
- 农业(20808)
- 教育(20172)
- 学学(19767)
- 财经(18927)
- 业经(18530)
- 技术(18088)
- 问题(17105)
- 经(16683)
- 贸(15594)
- 世界(15126)
- 国际(14607)
- 技术经济(12447)
- 业(11628)
- 经济问题(10763)
- 统计(10637)
- 经济管理(9863)
- 改革(9501)
共检索到339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短缺经济彻底结束,工业品的大量生产导致市场供应的相对过剩.卖方市场被买方市场所代替。中国工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从此.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和新矛盾改变了企业的发展环境,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行为。
关键词:
短缺经济 相对过剩 工业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延中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斯·茹可夫 汪康蓉
在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的有关研究中,国家的经济作用这一问题始终是注意的焦点。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常常把这种研究归结为对国家在宏观经济总指标中所占比重的分析,国家作用的提高只能被视为有利于加速经济的发展,而对于国家干预所造成的经济系统运行中的困难和缺点却没有予以必要的重视。本文力图克服这种片面性,将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家经济活动加以全面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赖增牧
本文所提到的经济上的短缺,是指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劳力和资金长期普遍短缺的现象。存在一个卖方市场,不是凭票排队限购和黑市买卖,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这是旧体制下社会主义经济的普遍现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莫荣
基于对劳动力输出和输入地区的大量调查,本文得出局部地区民工短缺的确存在,但“民工荒”这一说法不能够成立,因为我国劳动力总体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判断。局部地区民工短缺的实质是企业与农民工在工资上博弈的结果,民工短缺是市场的自然调节,而不是政策性的障碍。没有迹象显示这一问题会扩展为全国性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但民工短缺可能标志着劳动力市场力量对比开始发生变化;民工短缺将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影响,催生区域间的产业结构转移;民工短缺还有助于地方政府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
民工短缺 城市 社会经济 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谢识予
一、发展中国家资金问题的现状和资金效率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个主要问题。一般说来,一方而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资本,难以发展先进的高生产率的现代产业,陷入“低生产率→积累不足(从而是资本不足)→低生产率”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凭借它们雄厚的经济实力,不断发展新的高生产率的产业,不断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实力越加雄厚,进入“高生产率→资本更雄厚→高速增长→更高生产率”的良性循环。这样,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就必然越来越大,在国际分工中,发展中国家就越来越难以摆脱它们从属的、只能发展低生产率产业的、简单的劳动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军 黄浩
海河流域地处华北平原,是我国七大流域之一,在全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近20年来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与流域的经济发展极其不相适应。本文采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即CGE)分析了海河流域水污染以及缺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水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加入生产函数中,同时将水污染作为一个单独的污染处理部门,通过扩展的投入产出表分析水资源、水污染治理部门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而建立CGE均衡模型。研究表明:海河流域水污染十分严重,和流域水资源短缺相比,水污染控制显得更为迫切。情景分析结果说明,通过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尽管传统意义的GDP有所减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富华 陈余富 史彦刚
石油短缺已经成为引起中国能源危机最核心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中国石油短缺的背景及其影响因素 ,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石油依赖程度”这一概念。本文还把石油短缺与经济安全问题联系了起来 ,并提出了确保我国经济安全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石油短缺 石油需求 中国经济安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炜
本文首先提出中国经济运行已由“短缺时期”进入“后短缺时期” ,继而对“后短缺时期”的定义、特征、阶段进行了全方位的概括与总结 ,指出了“双二元结构困境”是“后短缺时期”的主要矛盾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换单操作”。
关键词:
短缺时期 后短缺时期 换单操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姜巍,张雷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对中国经济的瓶颈作用越来越强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资源环境现状面临严峻挑战。中国虽然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资源量少、结构失衡,多年来以资源环境的大量投入不仅严重破坏了资源基础,更加重了环境恶化的趋势。总体来看,目前中国在资源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主要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过关、生产集约程度不足、生产和消费失衡以及生产与资源分布不吻合、资源管理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要维持未来中国资源的有效供给,需要建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从宏观到微观的统一管理机制,强化机制的综合协调功能,因此我国资源节约型经济的基本模式应是:((消费节省+生产集约)×(政府干预+市场调节))×科技教育。为此,中国资源节约战略可以考虑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国家资源加工深度化进程、加强资源管理和提高环保意识等措施进行。
关键词:
资源短缺 资源节约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石磊
短缺一再被认定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常态,社会主义传统经济体制及其变体也一再被短缺成因论者认定为短缺的唯一原因。“需求过度论”把短缺归因于传统体制下的“软预算约束”;“供给不足论”把短缺归因于传统体制造成的低效运行。自奥塔·锡克发其端,经柯尔奈实证与丰富,再经近年来中国部分学者延伸与补充,短缺导源于经济体制似乎已成共识。应该说,体制分析法找到了社会主义国家克服短缺的主要突破口,无论其侧重于需求,抑或侧重于供给;但是,我们从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经验和中国建国后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发现,短缺不仅与经济体制直接相关,也与非结构均衡的发展战略高度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彬,杜静,肖晓麟
本文指出了在发展区域经济中善遍存在的制度短缺现象,对有效制度创新从财产权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等几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制度短缺 制度保证 制度创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民
贝克尔、墨菲和塔玛拉在1990年发表的题为“人力资本、生育率与经济增长”的论文中建立了一个“两部门模型”,提出低生育率和较高的人力资本积累率是摆脱马尔萨斯均衡陷阱、进入经济持续发展轨道的必要条件的论断。我国人口的生育率在过去的20多年中经历了迅速的转变,并达到了较低的水平,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相对落后,造成了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供给的制度性障碍,进而使我国生育率下降与经济发展,内生性变量──人力资本的积累之词的联系出现了断裂。因此,彻底消除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性障碍,才能从根本上奠定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和人口环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京生 ,黄微波
BOT即为建设(BUILD)、运营(OPERATION)、移交(TRANSFER)的缩写,是八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比较新颖的项目投资方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耀
作为欠发达经济的开发 ,中国西部地区不仅存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短缺 ,更重要的还有制度性短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 ,西部地区的非国有经济比重、要素市场化程度和政府组织效率均相对低下 ,这是引致东西部发展差异扩大的制度缘由。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的发展援助 ,除了人、财、物等实物性援助外 ,更应重视制度性援助。
关键词:
西部经济 制度性短缺 制度性援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