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37)
2023(4974)
2022(4094)
2021(4155)
2020(3430)
2019(8125)
2018(8041)
2017(15487)
2016(7846)
2015(9408)
2014(9048)
2013(9122)
2012(8283)
2011(7733)
2010(7629)
2009(7082)
2008(6991)
2007(5925)
2006(5305)
2005(4963)
作者
(21186)
(17637)
(17594)
(17011)
(11180)
(8293)
(7899)
(6858)
(6784)
(6226)
(6175)
(5828)
(5741)
(5663)
(5629)
(5482)
(5325)
(5130)
(5083)
(4827)
(4538)
(4239)
(4168)
(4009)
(3972)
(3891)
(3838)
(3737)
(3547)
(3488)
学科
(34580)
经济(34542)
管理(21330)
(20303)
(15865)
企业(15865)
方法(14873)
数学(13447)
数学方法(13377)
中国(13261)
(11236)
贸易(11228)
(11096)
(9425)
(6877)
业经(6839)
(6351)
(6052)
银行(6051)
(5922)
农业(5568)
关系(5542)
(5338)
(5314)
金融(5313)
(5049)
(4991)
环境(4946)
(4907)
理论(4820)
机构
大学(115061)
学院(114643)
(56422)
经济(55660)
研究(42645)
管理(42624)
理学(36309)
理学院(35933)
管理学(35580)
管理学院(35383)
中国(34741)
(25033)
(23514)
科学(22437)
(20789)
财经(19212)
经济学(19014)
研究所(18953)
中心(18281)
(17807)
经济学院(17099)
北京(16734)
(15010)
(14865)
(14801)
(14466)
财经大学(14383)
师范(14357)
科学院(13207)
业大(12935)
基金
项目(72896)
科学(58071)
研究(55770)
基金(54713)
(47788)
国家(47457)
科学基金(40249)
社会(37296)
社会科(35478)
社会科学(35467)
基金项目(27944)
教育(25785)
(24656)
自然(23888)
自然科(23396)
自然科学(23390)
资助(23289)
自然科学基金(23022)
(22018)
编号(21640)
中国(18002)
成果(17983)
(17983)
国家社会(16744)
重点(16615)
(16184)
教育部(15850)
(15486)
课题(15280)
创新(14602)
期刊
(60928)
经济(60928)
研究(37894)
中国(24203)
管理(17595)
(17000)
科学(15449)
学报(14382)
(14031)
教育(13292)
大学(11705)
经济研究(11530)
(10835)
金融(10835)
学学(10794)
财经(10195)
农业(10128)
技术(10043)
(9751)
(8987)
世界(8905)
国际(8776)
业经(8698)
问题(8144)
(7151)
技术经济(5669)
商业(5212)
(4992)
论坛(4992)
经济问题(4793)
共检索到174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崖枫  
中国式的旧营销时代一去不复返,而新营销,以它高难度、跨越式的方式登场。在这样特殊的新时代,营销方式的转型,就好像在为一台时速100公里的汽车换轮胎,难度高而充满挑战。中国的市场经济从一片废墟中启程,一路跌跌撞撞。时至今日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用不到四十年的时间,走过了其他国家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快速发展带来的必然是不规范、不成熟的市场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冷克平  郑爽  邢凯旋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产生 ,营销理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知识营销阶段。知识营销的诞生标志着营销理论实现了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转化 ,无论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各个方面来看 ,知识营销都呈现出与传统市场营销所不同的特征 ,它代表了未来营销理论发展的基本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如霞  杨焱  
全球互联网络的发展 ,使 2 1世纪成为计算机网络化时代 ,这个时代的到来必然对传统的营销方式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本文从分析网络化发展对传统营销方式的冲击着手 ,认为网络营销是一种整合了传统营销方式的新型营销方式 ;通过对当前我国发展网络营销限制性因素的分析 ,认为现阶段我国企业应采取的正确的营销战略应是致力于建立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之间相互支撑结构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铁明  
关系营销是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产品的不断推新、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营销观念,理解、接受并应用这种观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雅芝  
网络营销是网络经济时代的一种崭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它是在传统的市场营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传统营销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互联网的强大通信能力以及由网络营销系统所引起的环境变化,使得网络营销对传统营销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差异。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Bruce Einhorn  Frederik Balfour  戴易  
为了能在海外上市,公司纷纷要求美国上市公司收购自己中国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在纽约和香港的高价首次公募引人注目。但是近些年来,还有一批中国公司一直在默默地开发国际资本市场。不具备开展引人注目的首次公募的规模或利润的企业发现,它们可以通过反向兼并的方式实现觊觎已久的海外上市目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梁进社  
由薛凤旋教授和刘欣葵教授撰写的专著《北京:由传统国都到中国式世界城市》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发行。两位作者为我们展现了北京数百年作为国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史,发掘了北京规划建设的中心理念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传承,提供了许多规划和建设北京的独到见解。(1)作者认为,明堂聚集了观察天文和气象、厘定历法、祭祀、颁布政令等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是中国传统建都的原始模型,都城是在明堂之基础上发展来的。作者从都城的宏观选址、城廓的方向、都城内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泽宇  
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在今天依旧焕发着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中国式现代化源自于中华大地,要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就要明确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根与魂。同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解决好面临的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伟光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建成科技强国、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是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协同发展的粘合剂、催化剂、润滑剂,更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文化保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多样化的技术创新深度融合,有助于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更有助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加速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邵传林  金立民  
文章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商业文化传统影响地区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这不仅有助于揭开中国地区市场化制度变迁进程差异化之谜,还为化解当前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困局提供新的启示。实证结果表明,历史上商业文化传统资源越丰富的地区越具有较彻底、较迅速的市场化制度变迁进程。不论是采用市场化进程的各项分指标衡量中国式制度变迁,还是使用商业文化传统的其他衡量指标,以及其他各种稳健性检验,均表明商业文化传统对中国式制度变迁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吕寿伟  侯永丽  
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面向传统的伦理改造运动,自上而下地引发了近代教育的剧烈变革,并以一种崭新的精神开启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历程。然而,知识精英过于强烈的救亡图存使中国的教育现代化一开始便以欧美为蓝本,他们以种种源自西方的“真理性价值”进行着一次次的思想试验,并把中国传统视为荼毒灵魂的罪恶之源。失去传统根基的教育现代化是没有灵魂的教育现代化,教育成为功利之学、实用之学,深陷虚无主义的精神顽疾。中国教育亟须传统的回归,需要依据中国古典教育的精神品格,以“天人合一”的大教育观、以“内圣外王”的教育目的论、以“人文化成”的教育方法论完成自身的返魅之旅,最终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道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畅   王清禾  
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而经久不衰,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深刻的现实价值,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带来了一系列文化变迁,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变革与调适的挑战,经历了更新转型的重塑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是融合共生的关系,这种基于本土文化根基上的现代化探索,形成了一种既保留传统价值又适应当代需求的发展路径,创造出一种更具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