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5)
2023(5898)
2022(5316)
2021(4921)
2020(4467)
2019(10757)
2018(10555)
2017(21628)
2016(11995)
2015(13885)
2014(14007)
2013(14277)
2012(13395)
2011(12094)
2010(12199)
2009(11514)
2008(11852)
2007(11060)
2006(9446)
2005(8532)
作者
(35381)
(30010)
(29850)
(28384)
(18931)
(14426)
(13892)
(11648)
(11020)
(10545)
(9996)
(9920)
(9512)
(9446)
(9408)
(9255)
(9250)
(8769)
(8678)
(8590)
(7474)
(7349)
(7342)
(6758)
(6741)
(6715)
(6713)
(6628)
(6000)
(5976)
学科
(52132)
经济(52067)
(40997)
管理(38466)
(35337)
企业(35337)
方法(28606)
数学(25575)
数学方法(25411)
(20351)
(14747)
财务(14731)
财务管理(14700)
企业财务(14096)
(13399)
(10982)
中国(10960)
(10248)
贸易(10246)
(10149)
(9971)
业经(9909)
(9873)
税收(9515)
(9468)
农业(8905)
地方(8758)
(8280)
(7633)
(7247)
机构
大学(179074)
学院(177632)
(74042)
经济(72512)
管理(70068)
理学(60526)
理学院(59925)
管理学(59019)
管理学院(58691)
研究(55840)
中国(43804)
(38033)
(36826)
科学(33850)
(30760)
财经(30040)
(29137)
(27217)
(26812)
业大(26707)
中心(26324)
研究所(26146)
农业(24414)
北京(23223)
经济学(22703)
财经大学(22348)
(21047)
(20885)
经济学院(20799)
师范(20665)
基金
项目(112596)
科学(87621)
基金(82046)
研究(80814)
(71058)
国家(70490)
科学基金(60071)
社会(50531)
社会科(47921)
社会科学(47901)
基金项目(43998)
(43485)
自然(39623)
自然科(38664)
自然科学(38650)
自然科学基金(37998)
教育(37525)
(36816)
资助(34561)
编号(33402)
成果(27637)
(26028)
重点(25118)
(23229)
(23024)
科研(22432)
教育部(22346)
课题(21945)
人文(21657)
创新(21553)
期刊
(79389)
经济(79389)
研究(51316)
(32705)
中国(30079)
学报(28280)
(26975)
科学(24447)
管理(23574)
大学(20863)
学学(19820)
农业(17740)
(16382)
金融(16382)
财经(15223)
技术(14572)
教育(13625)
经济研究(12869)
(12842)
业经(12685)
问题(10993)
(10253)
财会(10225)
技术经济(9681)
(9586)
(8932)
理论(8884)
会计(8820)
(8673)
商业(8570)
共检索到259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联胜  
近年来 ,外国直接投资增长速度有逐渐放慢的态势 ,而且 ,跨国公司通过转移定价和制造战略亏损 ,在国内进行资本倾销 ,不断稀释中方股权以达到控股或全资控有三资企业的目的。本文提出 ,无论是吸引跨国公司增加对中国的投入 ,还是引入对跨国公司的市场化监督机制 ,允许跨国公司及其中国子公司成为沪深证券市场上市公司都是一种较优的选择 ,而且该项策略还有助于提高中国上市公司整体治理水准和沪深证券市场的深度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鱼金涛  
现在已无人怀疑跨国公司是在国际上转移资本、技术、信息、管理技术、产品等经营资源的主要媒介,也无人否认跨国公司经营资源的转移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各项经营资源之中,技术的地位和作用也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引进先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学真  
一些国家和地区吸收跨国公司投资的经验王学真(山东工程学院)在当代世界经济中,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自己全球经营战略发展的需要,跨国公司通过自己的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投资布点,将自己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与东道国当地的区位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蒋珊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以及中国加入WTO,跨国公司进入我国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众多知名跨国公司在华的子公司都纷纷通过外方增资扩股、收购中方股份、重组合资企业或直接投资等方式实现了控股和独资。本文应用理论模型分析了东道国吸收能力对FDI选择投资方式的影响,并且利用1996~2006年中国省际层面的相关数据,就吸收能力对FDI投资方式的决策作了初步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东道国吸收能力对FDI独资选择有显著的正面效应。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赵晋琳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是涉及多个利益主体的博弈过程,通过转让价格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是跨国公司降低交易成本的必然选择。跨国公司母公司、子公司以及相关政府的利益追求及其之间的博弈均衡,对最优转让定价选择和最优全球税后总利润将产生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秦剑  
突破性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盈利和增长的关键性力量。本文考察了吸收能力和知识转移对跨国公司在华突破性创新的成功驱动机制。利用中国13个省165家在华跨国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填写的调查问卷,采用因子分析、路径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吸收能力有助于跨国公司在华知识转移的开展,吸收能力和知识转移同时促进了突破性过程创新,而吸收能力也有助于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的提升。最后,本文还发现过程创新对跨国公司在华的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也具有正向驱动效应。研究结果不但为在华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的突破性创新过程提供了实践指导,也为识别和培育具有高成长潜力的突破性创新产品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磊  刘怡  
本文通过构建古诺模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吸收能力与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当东道国内资企业吸收能力低于门槛值时,技术溢出率会随着内资企业吸收能力的提升而递增,内资企业愿意支付更多费用获取技术溢出,而跨国公司降低为预防技术溢出而支付的费用;当东道国内资企业的吸收能力高于门槛值时,此时内资企业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水平,技术溢出率主要取决于内资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两者之间的权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康青松  
本文基于吸收能力和进入方式的交互模型,对跨国公司的知识转移、网络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实证分析结果得出:知识转移并非对子公司的绩效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是通过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对绩效产生影响,吸收能力还对子公司的绩效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商务网络和政府网络对子公司的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进入方式调节子公司的政府网络和绩效之间的关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邹昭晞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细良  王耀中  
规制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既包括显性成本与直接收益,也包括隐性成本与间接收益,要达到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规制收益最大化目标,就必须健全规制制度、强化社会性规制、科学设计指标体系、完善国内与国际协调机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桂龙  
分工从生产链和价值链过渡到价值模块,对企业竞争力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跨国公司作为分工中的重要角色,在价值模块分工中起着主导作用,并形成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弹性模块生产网络,强化了全球分工。跨国公司的分工特点,又在价值模块的全球分工条件下,形成了跨国公司的利益实现机制,即通过制订标准和集成模块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独占技术获得垄断利润,利用网络的外部性和差异化扩大利润来源,并在全球资源配置中获得最大化利润。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芳  
如果说技术优势是跨国公司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么技术战略就是变这种基础为攻御武器的转化器。在它的作用下,跨国公司经营领域内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快速和有效地充实、扩展和延伸。我们的企业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在趋前和滞后之间把握前进的力度,在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面前应对自如,并利用这些战略成功对抗,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玉杰  
跨国公司在京投资分析朱玉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跨国公司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它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超越了国界的限制,通过直接投资在多个国家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从国际投资的角度来说,跨国公司是国际投资的主要力量。在1990年世界范围内的销售额约为4万亿美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国庆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行为分析朱国庆(复旦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外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成效斐然,中国已连续几年成为吸引国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国外直接投资东道国。特别是1992年以后,国外直接投资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清  
本文在简要分析中国跨国公司发展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别从大型企业、企业集群、中小型企业、国内市场产品饱和的企业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的四个成长点,并分析了各自的成长条件和障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