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5)
2023(8738)
2022(7746)
2021(7273)
2020(6176)
2019(13948)
2018(14081)
2017(28313)
2016(14946)
2015(16983)
2014(16454)
2013(15998)
2012(14433)
2011(12961)
2010(13429)
2009(12849)
2008(12018)
2007(10580)
2006(9345)
2005(8376)
作者
(40830)
(33987)
(33348)
(32181)
(21209)
(16036)
(15379)
(13073)
(12641)
(12023)
(11315)
(11250)
(10530)
(10416)
(10378)
(10104)
(10060)
(10010)
(9754)
(9527)
(8307)
(8189)
(8186)
(7646)
(7610)
(7472)
(7437)
(7429)
(6739)
(6591)
学科
(59333)
经济(59274)
管理(42221)
(40361)
(32716)
企业(32716)
方法(29961)
数学(27073)
数学方法(26518)
中国(17638)
(16734)
(15198)
业经(12665)
(12594)
贸易(12587)
(12321)
(12299)
(11066)
农业(10612)
(10478)
银行(10469)
税收(10437)
(10371)
理论(10291)
(10032)
(9810)
技术(9543)
(8975)
(8874)
金融(8873)
机构
学院(211463)
大学(207888)
(86221)
经济(84363)
管理(82677)
理学(71648)
理学院(70990)
管理学(69476)
管理学院(69125)
研究(63255)
中国(49781)
(43049)
(42974)
科学(37581)
财经(34244)
(30977)
(30766)
(30143)
中心(29203)
(28793)
业大(28428)
研究所(27582)
北京(26977)
经济学(26626)
(26541)
师范(26302)
财经大学(25478)
(24792)
经济学院(24257)
(22940)
基金
项目(137176)
科学(108789)
研究(103104)
基金(98916)
(84885)
国家(84252)
科学基金(72989)
社会(65245)
社会科(62066)
社会科学(62053)
(54419)
基金项目(51476)
教育(49170)
自然(46314)
(45645)
自然科(45283)
自然科学(45274)
自然科学基金(44400)
编号(43947)
资助(41333)
成果(35069)
重点(30806)
(30649)
课题(29878)
(29408)
(29310)
创新(27413)
项目编号(26940)
教育部(26785)
国家社会(26548)
期刊
(92688)
经济(92688)
研究(62163)
中国(36714)
管理(30865)
(30708)
学报(27234)
科学(26478)
(26046)
教育(24286)
大学(20919)
技术(19888)
学学(19673)
(18914)
金融(18914)
农业(18182)
业经(17404)
经济研究(16355)
财经(16108)
(13839)
问题(12703)
统计(12313)
(11312)
商业(11255)
(11050)
技术经济(10755)
理论(10223)
决策(10054)
现代(9538)
国际(9456)
共检索到304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长富  
文章依据新古典增长理论分析了FDI合理规模的存在性。随着外资数量的不断增加,资本的边际回报是逐渐递减的。当外资增加到一定规模的时候,经济增长将趋于停滞。因此,必须通过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的积累等来促进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等作为吸收能力指标,依据吸收能力"门槛效应",在全新的吸收能力视角下研究FDI规模问题。利用我国1990-2008年间的数据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利用FDI存在着相对最佳规模,FDI与GDP的相对比例为0.031时达到最优;结合我国的引资实践分析也表明,当FDI与GDP的比例大于0.031时,我国利用FDI的增长率会出现明显下降,反之亦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平  
文章对我国近几年来FDI在东中西部地区的规模情况进行简单论述,在总结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科技吸收能力、经济及政策支撑能力、基础设施支持力等三个层面构建吸收能力测评体系,并对SEM结构方程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利用31个地区10年的数据进行Amos系数估算,并对结构方程参数及模型整体进行适配度检验。最后对东中西部地区的FDI吸收能力进行了定量测度,并揭示了影响地区吸收能力差异的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金艳清  卢晓勇  罗卯英  
为了探究影响我国东、中、西部FDI吸收能力大小的内在原因,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我国区域FDI吸收能力的指标体系与结构方程模型,并以实证的方法对模型中的各参数进行了估计和检验。同时,根据参数的大小及其含义,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可测指标的权重。最后,文章利用权重和可测指标数据测出了各地区吸收能力大小。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吸收能力逐年增强,但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差距依然很大,中西部与东部地区之间FDI吸收能力的差距主要是由于中西部地区技术吸收能力和基础吸收能力差而导致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闫国庆  黄文军  
本文利用FDI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分析法,对当前我国FDI的吸收能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国FDI的最优吸收规模,对我国FDI的引进提出了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庆然  
本文采用2000~2011年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进入我国不同区域的FDI所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FDI技术溢出效应在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以此为基础,本文采用门槛回归方法构建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从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状况、内外资技术水平差距、金融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经济结构、市场化水平和基础设施等吸收能力方面测算引发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门槛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范如国  孟雨兴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和FDI溢出理论,考虑吸收能力和能源效率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构建了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分析框架。运用1995—2012年中国30个省级单元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了基于吸收能力的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研究发现: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呈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且各地区对FDI技术溢出的吸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不能充分地吸收国际先进生产技术来提升能源效率。建议中国各区域实施差异化的引资战略、注重提高技术吸收能力,以增大FDI对能源效率的正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青海  
笔者基于国际技术扩散的视角,同时考虑了进口、出口、FDI等三个国际技术扩散的渠道,对FDI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未考虑吸收能力时,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为正;而当考虑人口的吸收能力时,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为负,FDI每增加10%,便会使经济增长率降低0.012%。最后,笔者提出了提高国内吸收能力等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之禹  李富强  
城市作为创新活动主要集聚地,充当创新"第一动力"的角色愈发关键。本文基于区域知识吸收能力视角出发,试图分析城市规模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便理解大城市在吸收、利用外部新知识方面所具有的能力优势是有助于区域创新的重要途径。研究得出如下三点主要结论:第一,城市规模对创新活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印证了大城市能给创新活动提供充足且肥沃的发展土壤。第二,分析城市规模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在不同城市间存在异质性表现,发现东部地区、中心城市以及非老工业城市的影响较高。第三,引入城市规模与区域知识吸收能力的交互项,发现区域知识吸收能力是促进城市规模对创新活动正向影响的重要机制;同时,发现作用机制在三大城市群间存在着差异。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蔡颖  林筠  张茹鑫  
商业规模示范关系着实验室研发成果最终能否走向市场,行动者网络为此过程提供知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然而网络中的知识能否转移至企业并转变为企业能力应用于商业规模示范,取决于行动者网络管理策略能否触发企业对知识的有效吸收。研究采用新能源汽车企业数据,构建行动者网络管理、知识吸收能力与商业规模示范有效性间的理论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行动者网络管理中的行动者激活/解除策略、目标实现策略、组织安排与引导互动策略均对商业规模示范有效性有正向影响;(2)知识吸收能力在行动者激活/解除策略、目标实现策略、组织安排与引导互动策略与商业规模示范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商业规模示范的过程、系统和结构进一步明朗化,而且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量与效率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蒋殿春  黄静  
自MacDougall(1960)第一次明确提出FDI对东道国的技术外溢效应后,学者们针对FDI的溢出效果、影响因素等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笔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吸收能力角度入手,分析了我国技术能力、市场结构等微观因素对FDI技术溢出效果的影响,为我国在引资过程中如何提高FDI的溢出效果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陶长琪  齐亚伟  
通过构建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在IT产业的Bertrand博弈竞争模型,探讨东道国企业的技术能力、内外资企业市场竞争、行业特征、知识产权等微观、中观、宏观因素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吸收利用,并以分位数回归法分析吸收能力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不大、竞争充分的条件下,竞争机制和东道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FDI溢出效应和技术转移的有效机制。东道国变量对处于不同分位的FDI溢出存在非对称性影响,具体而言,研发投入对FDI溢出的正向影响在条件分布的高端和低端最为显著,FDI的溢出效应随着技术差距和人力资本存量由条件分布的低端向高端变动都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知识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凌云  范艳霞  刘夏明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与基于技术水平的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东道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对 FDI 的技术溢出有明显促进作用,表明吸收能力的重要性。但当东道国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FDI 的溢出效应则开始减弱,即吸收能力与溢出效应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兴强  欧燕  史卫  刘阳  
本文采用非参数DEA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并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FDI技术溢出在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外贸依存度、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水平4个吸收能力因素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FDI技术溢出在上述4个因素都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基础设施越完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FDI的技术溢出越显著。适度的外贸依存度有助于促进FDI的技术溢出,外贸依存度过低或过高时,FDI都不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此外,大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达到促进FDI技术溢出的水平,且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大部分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还没有达到有效吸收FDI先进技术的水平,且人力资本建设需要渐进开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秦凤鸣  张中楠  
通过对1996—2005年我国分省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吸收能力增强是FDI在华独资倾向的重要原因之一,以人力资本为衡量标准的吸收能力的提高推动了FDI在华独资的倾向。在其他影响FDI在华独资化的因素中,市场规模、市场化程度对独资倾向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这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化程度持续提高,外国投资者更加倾向于独资模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静思  李丽  
采用研发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率影响效应检验方程和经济开放度度量关系的吸收能力的回归方程分析云南省FDI吸收能力中人力资本与经济开放度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回归检验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云南省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开放度的水平较低,已经对云南省的经济增长起有相当的阻碍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最后提出了促进云南省吸收能力,加快云南省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