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11)
2023(20145)
2022(16600)
2021(15283)
2020(12630)
2019(28385)
2018(27764)
2017(52560)
2016(28202)
2015(31023)
2014(30078)
2013(29413)
2012(26692)
2011(23533)
2010(23761)
2009(21746)
2008(21129)
2007(18679)
2006(16318)
2005(14602)
作者
(76020)
(63554)
(63455)
(59895)
(40547)
(30349)
(28552)
(24657)
(24242)
(22607)
(21606)
(21576)
(20009)
(19930)
(19446)
(19436)
(18884)
(18639)
(18474)
(18246)
(15662)
(15528)
(15434)
(14732)
(14351)
(14128)
(14120)
(13918)
(12595)
(12548)
学科
(117935)
经济(117819)
(102023)
管理(92886)
(90400)
企业(90400)
方法(47136)
数学(37711)
数学方法(37222)
(36534)
业经(36206)
(34719)
中国(33340)
地方(28256)
农业(25747)
技术(24158)
(23979)
财务(23922)
财务管理(23882)
(23032)
企业财务(22644)
理论(20801)
(20505)
(20166)
贸易(20148)
(19510)
(19192)
(19018)
(18710)
环境(18181)
机构
学院(384588)
大学(375245)
(158230)
经济(155107)
管理(154736)
理学(132755)
理学院(131395)
管理学(129345)
管理学院(128615)
研究(123290)
中国(96969)
(78179)
(75327)
科学(73644)
(62921)
(59893)
(59588)
财经(58704)
中心(58572)
研究所(53630)
(53300)
业大(53179)
(49480)
师范(48960)
北京(47808)
(47538)
经济学(47007)
农业(46355)
(45775)
财经大学(43172)
基金
项目(258536)
科学(207618)
研究(194004)
基金(187865)
(162093)
国家(160635)
科学基金(141247)
社会(125169)
社会科(118742)
社会科学(118716)
(104564)
基金项目(99325)
自然(89903)
教育(89336)
自然科(87903)
自然科学(87886)
自然科学基金(86367)
(85841)
编号(79328)
资助(74298)
成果(62346)
(59858)
(58790)
重点(58422)
(56408)
课题(54698)
创新(54168)
国家社会(51596)
(49461)
科研(49211)
期刊
(181025)
经济(181025)
研究(111754)
中国(79646)
管理(63887)
(61254)
(55563)
科学(51605)
学报(50931)
教育(44241)
大学(40304)
农业(38268)
学学(38131)
技术(38099)
(36302)
金融(36302)
业经(33509)
财经(28639)
经济研究(27924)
(24744)
问题(23006)
(22770)
技术经济(20524)
现代(18766)
科技(18703)
商业(18602)
(17569)
财会(17451)
资源(17385)
(16630)
共检索到581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冉  扎力嘎胡  王语彤  武少琛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外部知识的获取、转化和应用显得格外重要。企业只有充分利用知识资源才能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始终保持竞争优势,通过企业的吸收能力完成对知识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决定性因素。基于此,文章从吸收能力的探索性学习、转化性学习和开发性学习三个过程出发,采用单案例纵向研究方法分析上述过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各项能力是提升创新绩效的有效路径,这不仅丰富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也为后发企业在吸收能力的不同演化阶段如何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适宜的实现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雪蓉  刘姿萌  李旭  
文章跳出企业进行生态创新是否"善有善报"的传统后果研究逻辑,提出"行善有方"是"善有善报"的重要前提,从而弥补了以往研究多关注生态创新战略选择而忽视战略实施对战略结果影响的不足。文章提出生态创新与企业及市场吸收能力的匹配程度是生态创新绩效的重要预测变量,而生态创新与企业及市场吸收能力匹配程度受到生态创新实施战略的影响,原因是:一方面实施战略可以改变生态创新的可吸收性,使其与企业吸收能力匹配;另一方面实施战略可以提高企业及市场的吸收能力,让生态创新被吸收得更好。因此,文章提出明智的生态创新实施战略应考虑向心性、时机、顺序、节奏、内外合作、生态创新沟通、市场隔离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解学梅  左蕾蕾  
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379家电子信息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探讨了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2)协同创新网络特征的三个维度(网络规模、网络同质性、网络强度)均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3)知识吸收能力在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俊杰  徐承红  
基于基于2001—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从多维度构建了吸收能力综合指数,并通过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和分析了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过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和分析了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吸收能力是一种多维动态能力是一种多维动态能力,它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呈现非线性特征,其中吸收能力对区域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效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吸收能力强度只有低于门槛值时,吸收能力的提升才有助于本地实现技术突破破;吸收能力对区域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现复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俊杰  徐承红  
基于基于2001—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从多维度构建了吸收能力综合指数,并通过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和分析了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过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和分析了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吸收能力是一种多维动态能力是一种多维动态能力,它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呈现非线性特征,其中吸收能力对区域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效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吸收能力强度只有低于门槛值时,吸收能力的提升才有助于本地实现技术突破破;吸收能力对区域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现复杂的双重门槛效应且存在最佳的吸收能力强度区间,当吸收能力提升到大于第一个门槛值小于第二个门槛值这一区间时吸收能力提升到大于第一个门槛值小于第二个门槛值这一区间时,吸收能力对产品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十分明显;从区域层面来看,相比于产品创新,当前吸收能力对于东、中、西部各地区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作用更为明显,落后地区通过吸收能力的逐步培育能够实现技术追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长峰  
吸收能力理论被广泛用于研究复杂的组织现象,是技术创新、组织学习、知识管理、产业经济与战略管理等多学科领域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指标,很多学者用该理论解释不同的企业创新绩效。本文首先回顾了相关文献,说明了吸收能力的基本内涵和模型。其次在企业网络的视角下,探讨了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和调节作用。第三,总结了两个基于企业吸收能力的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优缺点。最后,本文指出随着外部知识资源对企业创新重要性的增强,不能继续把知识作为一个已知的常量,要区分不同的知识属性是否对企业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戚桂杰  张越  郭林江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综合理论模型,对国内外86项独立实证研究、23807个独立样本进行了Meta检验,考察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r=0.466),且潜在吸收能力通过现实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产生作用;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呈现情境差异,企业所处行业类型、国家创新环境、技术转化环境和创新绩效衡量方式等因素调节二者间关系,但影响效果不尽相同。这表明,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会受到时间、空间、行业特征及绩效评价标准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岩  翟瑞瑞  姜鹏飞  
本文构建"吸收能力-研发方式组合-创新绩效"的研究架构,利用中国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数据库中的406家制造业企业2008—2011年数据,结合系统结构方程,基于吸收能力视角研究企业研发方式组合与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关系。发现不是所有的研发方式组合都受吸收能力影响,仅对包含有研发国际化的组合有正向关系;仅依靠内部研发不能满足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的要求;多样化的研发方式组合对突破式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而仅有包含研发国际化的组合对渐进式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提升效应;并且企业吸收能力对研发方式组合与两类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基本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企业如何更好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供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江成山  陈宇科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技术与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企业仅仅依靠自身的研发资源和技术储备不再能满足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需要了,必须加强与外界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以获取自身发展需要的技术知识和研发资源。于是,合作研发成为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合作研发网络大体上可分为横向合作研发网络与纵向合作研发网络两种。在纵向合作研发网络中,企业的合作伙伴主要有四种类型,即供应商、顾客、高校和科研机构、竞争者。但由于组织间的有效合作需要组织间进行有效学习,而吸收能力对组织间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导致企业与四类伙伴的合作关系并不一定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的技术研发效果,在与四类伙伴的合作中,吸收能力不同的企业取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叶传盛  陈传明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325个一手有效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印证研究假设,结论表明环境动荡性、战略一致性和结构正式化正向调节产学研协同与知识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知识吸收能力在产学研协同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研究成果为推动企业大力实施产学研协同与促进知识吸收能力提供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翟瑞瑞  陈岩  姜鹏飞  
对中国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数据库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内部并存的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且不同技术创新模式与企业不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差异化影响;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存在的互补关系能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企业吸收能力在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扮演着中介变量的作用且作用程度受外在情境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元旭  谭云清  
国际服务外包可在东道国产生知识或技术溢出效应,这些效应为东道国接包企业从一些低附加价值环节入手而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取新的知识进而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机会。然而,溢出效应不会自动产生,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道国接包企业的吸收能力,接包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于国际服务外包知识溢出及其技术提升起着关键影响作用。本文基于不同国际服务外包模式不同的知识溢出内容,提出了接包企业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以及学习吸收的路径,并结合国际服务外包中不同知识外溢和接包企业的吸收能力,有区别、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接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娜娜  苏敏艳  郑慧凌  王紫红  高山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并购成为企业快速获取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但对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尚未达成一致认识。通过构建固定效应和Tobit经济计量模型,对国内医药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并购创新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技术并购与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吸收能力对并购后创新绩效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在技术并购和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动态能力正向调节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企业在通过技术并购提升创新绩效时,需要注重吸收能力的提高和动态能力的提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莉侠  吕国庆  贾磊  
本文以上海农业企业为调查对象,在分析农业企业技术引进与企业绩效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考察农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技术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外部技术及引进技术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均为正,技术吸收能力高的企业会比技术吸收能力低的企业获得更多的技术创新,创造更高的绩效。采用新技术对企业的增收效果越明显,企业对新技术的采用力度就越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苏皑  康鹏胜  陶向南  
吸收能力的构建一直是战略领域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华南地区电制造行业为研究样本,对高管团队异质性进行分类,并将分类后的高管团队异质性作为调节变量引入企业吸收能力构建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吸收能力的构建战略会受到高管团队异质性特征的约束,当高管团队特征表层差异较大时,吸收能力的构建效果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将会受到抑制,而高管团队特征深层次差异较大时,吸收能力的构建效果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将会受到强化。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当企业在实施吸收能力构建战略的时候,高表层异质性团队应当吸纳或内部提拔新的高管团队成员以保证战略的实施效果,高深层异质性团队应当对现有高管团队履行的角色进行细化和创新,以提升战略的实施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