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94)
2023(12147)
2022(10842)
2021(10152)
2020(8620)
2019(19923)
2018(19557)
2017(38355)
2016(20823)
2015(23547)
2014(23522)
2013(23237)
2012(21236)
2011(19176)
2010(18959)
2009(17475)
2008(16970)
2007(14503)
2006(12841)
2005(11168)
作者
(59323)
(49094)
(48696)
(46494)
(31296)
(23539)
(22118)
(19204)
(18755)
(17536)
(16927)
(16508)
(15435)
(15419)
(15122)
(14978)
(14675)
(14555)
(14044)
(13869)
(12170)
(11983)
(11864)
(11142)
(10991)
(10815)
(10790)
(10786)
(9913)
(9646)
学科
(82415)
经济(82283)
管理(61758)
(58230)
(49049)
企业(49049)
方法(41967)
数学(36733)
数学方法(36297)
(22850)
(21152)
中国(20707)
(17872)
业经(17610)
地方(15994)
(15656)
理论(14289)
农业(14247)
(14166)
财务(14092)
财务管理(14065)
(13874)
贸易(13868)
技术(13440)
(13436)
企业财务(13434)
(13410)
环境(12531)
(11640)
(11543)
机构
大学(297119)
学院(292653)
管理(119047)
(114171)
经济(111597)
理学(104209)
理学院(103064)
管理学(101236)
管理学院(100703)
研究(93992)
中国(68589)
(62830)
科学(58235)
(55210)
(45811)
财经(44583)
(43990)
业大(43674)
中心(42560)
研究所(41676)
(41409)
(40610)
北京(39743)
(38756)
师范(38402)
(34717)
农业(34400)
经济学(34396)
(33789)
财经大学(33324)
基金
项目(205039)
科学(161550)
研究(150197)
基金(149728)
(129845)
国家(128793)
科学基金(111422)
社会(94465)
社会科(89504)
社会科学(89485)
基金项目(79946)
(78965)
自然(73030)
自然科(71313)
自然科学(71298)
自然科学基金(70041)
教育(69469)
(67239)
资助(62127)
编号(61158)
成果(49916)
(45779)
重点(45259)
(42530)
(42148)
课题(41756)
教育部(39650)
创新(39577)
科研(39350)
大学(39069)
期刊
(119611)
经济(119611)
研究(87893)
中国(53002)
学报(46198)
管理(42490)
科学(42059)
(40470)
(38761)
大学(35298)
教育(33931)
学学(33022)
农业(27052)
技术(24604)
(22732)
金融(22732)
财经(21461)
业经(18958)
经济研究(18809)
(18065)
问题(15884)
图书(15642)
理论(14758)
科技(14214)
技术经济(13723)
(13636)
实践(13609)
(13609)
现代(12971)
(12967)
共检索到417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志玮  陈劲  
基于251家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将吸收能力划分为探索性学习、转化性学习、挖掘性学习三个维度具有较高的构念效度,并建议后续研究延续并采纳此构念,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应重点考察吸收能力的动态性及与其相对应的解吸能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春森  梁雯  
基于组织学习机制和知识资源价值创新导向两条主线回顾吸收能力研究文献,反演知识吸收能力概念延异过程,发现知识吸收能力的基本要素,并通过反演和解构知识吸收能力得到要素链接机制和维度,构建基于认知、执行和提升3个层面的知识吸收能力维度框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冯军政  魏江  
迄今为止,动态能力的概念界定仍然不清,维度划分和测量也不统一,从而导致动态能力研究难以深入。基于对国外文献的回顾,本文首先对国外现有的动态能力概念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基于能力阶层理论和组织惯例理论界定的动态能力概念比较清晰、明确;然后对动态能力的维度划分和测量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认知维度甚至态度维度是动态能力构念体系构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同时合并型多维构念的构建和测量将逐渐得到采纳;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二明  陈茵  
本文在分析目前理论界研究知识转移模式的三类模型(即知识转移的螺旋模式、交流模型和结构模型)的基础上,以交流模型为框架,借鉴其他两类模型的主要观点,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构成维度进行划分,并绘制出知识吸收能力维度矩阵,从而较为完整地反映了企业知识吸收的过程特性,为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概念理解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参与技术合作的中国企业提出了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天力  张秀娥  
针对吸收能力构念理解随意化和内涵界定泛化愈演愈烈的问题,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分析国外吸收能力研究经典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吸收能力起源问题,界定了吸收能力的内涵,解读了吸收能力的主要理解误区,对吸收能力构念进行了解构和再建构,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了简要展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永清  张庆普  
知识吸收能力自1990年提出以来,其定义、内涵与构成维度等内容一直都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并没有形成共识。从人体消化吸收的视角来探讨和分析知识吸收能力,对其重新进行定义,在Zahra和George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吸收能力的5个维度,即知识获取能力、消化能力、转化能力、利用能力和知识清除能力,并构建了知识吸收能力的概念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杜亚灵  寇越  柯丹  
公私双方良好的合作是PPP项目成功的关键,而以往的项目成功和项目(管理)绩效无法对双方合作效果作出更细致的评价,故基于契约经济学中的合同效率,提出PPP项目效率这一构念。首先,基于扎根理论,通过文献分析及访谈获取原始资料,并导入NVivo10软件进行编码,得到PPP项目效率的维度划分,包括21个副范畴、8个主范畴及3个副核心范畴;其次,根据编码结果得出PPP项目效率概念模型,对相应的概念作出释义,并与既有的类似概念进行区分。研究结果表明:PPP项目效率与先天性、客观性因素无关,主要由相关制度安排以及项目参与者因素决定,最终通过合同主体的履约程度、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核心利益相关者的满意程度来衡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国庆  孙婧  贺胜德  
文章基于权变的观点围绕着知识基础与企业吸收能力(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知识基础对获取、消化、转化及利用能力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赖明勇  包群  阳小晓  
本文主要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传导机制。本文首先对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及东道国对 FDI吸收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做了回顾。同时 ,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吸收能力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 ,在影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众多因素中 ,人力资本存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国顺  杨昆  
以企业知识理论为基础,从吸收能力这一视角出发,剖析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和内部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依据经典文献,对外部社会互动、基于认知的信任、共同语言、内部社会互动、基于情感的信任和共同愿景与知识识别、知识获取、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的关系进行重新梳理,并对知识应用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阐述;构建概念模型,并采用469个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认知的信任、共同语言促进知识识别,外部社会互动、共同语言促进知识获取,内部社会互动抑制知识共享,基于情感的信任、共同愿景促进知识共享,基于情感的信任促进知识应用,知识识别促进知识获取,知识获取促进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知识共享促进知识应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志红  范黎波  
文章通过建立一个概念框架,考察了企业模仿对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模仿对企业的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模仿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中扮演完全中介的角色;模仿能够推动企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但缺乏吸收能力的企业仍不具备创新能力。在转型经济的背景下,具有战略眼光以及对机会具有极端敏感性的企业家对于企业从模仿阶段过渡到创新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阚大学  
文章利用2003-2008年度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吸收能力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存在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溢出效应,但该效应均较小;二是东部地区制约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人力资本相对不足;三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制约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开放度和金融发展水平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邓春平  毛基业  
离岸IT服务外包是一个知识密集过程,从海外客户到国内供应商的有效知识转移是成功的关键。然而,针对客户的不同控制模式和供应商的吸收能力对显性和隐性知识转移的不同影响,以及这两种知识转移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还极其有限。本文基于一项问卷调查,发现客户的正式控制对显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比非正式控制的作用更强。隐性知识转移比显性知识转移更依赖于供应商的吸收能力,显性知识转移对隐性知识转移有积极促进作用。研究还显示,正式控制对离岸IT服务外包绩效有直接影响,但知识转移对外包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学工  帅惟  
文章选取在沪、深两地上市的制造业类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并以其2005年公开披露的经营数据为研究基础,对于我国企业集团化、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集团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不显著,吸收能力对于企业集团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林艳  宋 华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将服务分为以被操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和以操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并提出不同类型的服务对客户感知价值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对中国精细化工行业的大样本问卷调查,探索两种服务对客户感知价值(经济价值、关系/支持价值、技术/核心价值)的影响及吸收能力在上述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基于被操作性资源的服务可以给客户带来经济和技术/核心价值,而基于操作性资源的服务除了给客户带来经济和技术/核心价值外,还可以产生关系价值。此外,研究还发现:吸收能力无论是在基于被操作性资源还是操作性资源的服务与客户感知技术/核心价值的关系中,均起到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