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24)
- 2023(8551)
- 2022(7276)
- 2021(6438)
- 2020(5436)
- 2019(11979)
- 2018(11514)
- 2017(21406)
- 2016(11778)
- 2015(12826)
- 2014(12376)
- 2013(12361)
- 2012(11262)
- 2011(10070)
- 2010(9903)
- 2009(8844)
- 2008(8630)
- 2007(7462)
- 2006(6474)
- 2005(5757)
- 学科
- 济(47105)
- 经济(47056)
- 业(37584)
- 管理(35946)
- 企(30449)
- 企业(30449)
- 方法(23239)
- 数学(20518)
- 数学方法(20352)
- 贸(14848)
- 贸易(14848)
- 技术(14829)
- 易(14614)
- 财(14313)
- 农(12991)
- 出(12298)
- 中国(12104)
- 业经(10254)
- 学(10191)
- 税(9403)
- 农业(9369)
- 技术管理(9120)
- 税收(8846)
- 收(8811)
- 口(8410)
- 出口(8389)
- 出口贸易(8389)
- 务(7670)
- 财务(7643)
- 财务管理(7632)
- 机构
- 大学(170308)
- 学院(168450)
- 济(72326)
- 经济(71143)
- 管理(66234)
- 理学(58856)
- 理学院(58227)
- 研究(57585)
- 管理学(57275)
- 管理学院(56995)
- 中国(41307)
- 科学(37288)
- 农(35120)
- 京(34864)
- 财(31902)
- 业大(30152)
- 所(29741)
- 农业(28129)
- 研究所(27461)
- 财经(26000)
- 中心(25853)
- 江(24132)
- 经(23992)
- 经济学(22906)
- 北京(21218)
- 经济学院(21172)
- 院(20499)
- 范(19979)
- 师范(19601)
- 财经大学(19518)
- 基金
- 项目(122521)
- 科学(96596)
- 基金(91212)
- 家(82827)
- 研究(82375)
- 国家(82191)
- 科学基金(69771)
- 社会(55000)
- 社会科(52516)
- 社会科学(52501)
- 基金项目(49026)
- 省(47345)
- 自然(46951)
- 自然科(45948)
- 自然科学(45934)
- 自然科学基金(45154)
- 划(40431)
- 教育(37741)
- 资助(36203)
- 编号(30354)
- 重点(27857)
- 部(27486)
- 创(27121)
- 发(25744)
- 创新(25461)
- 计划(24301)
- 科研(24175)
- 国家社会(24037)
- 教育部(23293)
- 业(23244)
共检索到237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蒋圆圆
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各国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外来资本的进入带来了本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引资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围绕着FDI及其溢出效应,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随着相关研究的发展,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从证明FDI溢出效应的存在性,转移到研究影响FDI溢出效应的决定因素上。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决定因素是东道国本土企业的吸收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东道国企业吸收能力对溢出效应影响的研究,并针对已有研究做出述评与展望。
关键词:
吸收能力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溢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范如国 孟雨兴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和FDI溢出理论,考虑吸收能力和能源效率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构建了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分析框架。运用1995—2012年中国30个省级单元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了基于吸收能力的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研究发现: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呈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且各地区对FDI技术溢出的吸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不能充分地吸收国际先进生产技术来提升能源效率。建议中国各区域实施差异化的引资战略、注重提高技术吸收能力,以增大FDI对能源效率的正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凌云 范艳霞 刘夏明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与基于技术水平的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东道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对 FDI 的技术溢出有明显促进作用,表明吸收能力的重要性。但当东道国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FDI 的溢出效应则开始减弱,即吸收能力与溢出效应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关键词:
技术溢出 FDI 吸收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兴强 欧燕 史卫 刘阳
本文采用非参数DEA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并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FDI技术溢出在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外贸依存度、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水平4个吸收能力因素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FDI技术溢出在上述4个因素都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基础设施越完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FDI的技术溢出越显著。适度的外贸依存度有助于促进FDI的技术溢出,外贸依存度过低或过高时,FDI都不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此外,大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达到促进FDI技术溢出的水平,且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大部分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还没有达到有效吸收FDI先进技术的水平,且人力资本建设需要渐进开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庆然
本文采用2000~2011年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进入我国不同区域的FDI所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FDI技术溢出效应在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以此为基础,本文采用门槛回归方法构建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从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状况、内外资技术水平差距、金融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经济结构、市场化水平和基础设施等吸收能力方面测算引发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门槛特征。
关键词:
FDI 技术溢出 吸收能力 门槛回归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莉 胡逸群
选取2008—2016年中国制造业15个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验证FDI技术溢出效应是否存在,并建立基于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FDI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 FDI对我国制造业存在显著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2) FDI技术溢出对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3)吸收能力在FDI技术溢出影响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鲁钊阳 廖杉杉
本文采用以门槛回归为代表的非线性计量经济学理论,在构建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的基础上,以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为门槛变量,实证FDI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基础上,FDI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区域间创新能力的差异非常明显;区域只有跨越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门槛,FDI技术溢出才能有效地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陶长琪 齐亚伟
通过构建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在IT产业的Bertrand博弈竞争模型,探讨东道国企业的技术能力、内外资企业市场竞争、行业特征、知识产权等微观、中观、宏观因素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吸收利用,并以分位数回归法分析吸收能力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不大、竞争充分的条件下,竞争机制和东道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FDI溢出效应和技术转移的有效机制。东道国变量对处于不同分位的FDI溢出存在非对称性影响,具体而言,研发投入对FDI溢出的正向影响在条件分布的高端和低端最为显著,FDI的溢出效应随着技术差距和人力资本存量由条件分布的低端向高端变动都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知识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上官绪明
文章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利用吸收能力理论补充了技术溢出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吸收环节,构建了一个技术溢出和吸收能力内生化技术进步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1998~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IV)证实了技术溢出和吸收能力对我国省际技术进步都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进一步分析指出,人力资本对FDI渠道溢出的技术吸收效应比对进口渠道显著,而R&D存量对进口渠道溢出的技术吸收效应比对FDI渠道显著。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魏守华 顾佳佳 姜悦
知识溢出源自知识的半公共物品和半流动属性,为经济主体(如企业、区域,乃至国家)提供了潜在的技术机会窗口;吸收能力则是经济主体对外部知识的实际利用程度,受知识溢出特性、经济主体特性及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影响。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对立统一,通过正外部性和要素边际报酬递增提升经济绩效。通过回顾知识溢出的起源与作用机制、吸收能力的涵义与影响因素,本文在解析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综述有关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经济绩效的实证研究,将有助于厘清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的基本关系、实证研究的分析框架及其主要观点。
关键词:
知识溢出 吸收能力 经济绩效 研究述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魏守华 顾佳佳 姜悦
知识溢出源自知识的半公共物品和半流动属性,为经济主体(如企业、区域,乃至国家)提供了潜在的技术机会窗口;吸收能力则是经济主体对外部知识的实际利用程度,受知识溢出特性、经济主体特性及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影响。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对立统一,通过正外部性和要素边际报酬递增提升经济绩效。通过回顾知识溢出的起源与作用机制、吸收能力的涵义与影响因素,本文在解析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综述有关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经济绩效的实证研究,将有助于厘清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的基本关系、实证研究的分析框架及其主要观
关键词:
知识溢出 吸收能力 经济绩效 研究述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蒋殿春 黄静
自MacDougall(1960)第一次明确提出FDI对东道国的技术外溢效应后,学者们针对FDI的溢出效果、影响因素等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笔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吸收能力角度入手,分析了我国技术能力、市场结构等微观因素对FDI技术溢出效果的影响,为我国在引资过程中如何提高FDI的溢出效果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FDI 技术外溢 吸收能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田泽永 陈圣飞
利用2003~2011年省际制造业面板数据,从吸收主体异质性视角出发,探讨FDI技术溢出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FDI技术溢出有利于内资企业产出增长,但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都比国有企业小得多的民营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技术溢出,成为FDI溢出技术的吸收主体;市场潜力对所有企业产出增长都有显著正影响,但对民营企业而言有待扩大;市场开放度的提高不利于民营企业人均产出增长;从长期来看,政府财政投资过多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市场特征 主体 异质 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培源
本文引入贸易品的技术密度,结合技术吸收能力,分析贸易的技术溢出对我国TFP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品的技术密度与技术溢出效果正相关。进口品的R&D密集度越高,高技术品的净进口量越大,贸易的TFP增长效应越显著。而以人力资本衡量的技术吸收能力是这种效应产生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提高贸易品技术密度的同时,增加教育投资,改善技术吸收能力,才能充分发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靳娜 傅强
FDI的技术溢出不是自发产生的,溢出效应受到东道国国内的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其中两个重要因素是东道国的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本文利用工业部门2005—2008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FDI溢出效应。在考虑了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中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情况下,检验了FDI横向溢出和纵向溢出,分析了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我国的横向溢出和后向溢出不显著,前向溢出显著;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对外商在华投资的溢出效应产生不利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