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30)
- 2023(18330)
- 2022(15672)
- 2021(14388)
- 2020(12406)
- 2019(27990)
- 2018(27656)
- 2017(53514)
- 2016(29019)
- 2015(32709)
- 2014(32331)
- 2013(32270)
- 2012(29630)
- 2011(26406)
- 2010(26539)
- 2009(24703)
- 2008(24706)
- 2007(22074)
- 2006(19814)
- 2005(17974)
- 学科
- 济(123113)
- 经济(122937)
- 业(107274)
- 管理(100400)
- 企(94998)
- 企业(94998)
- 方法(56660)
- 数学(46378)
- 数学方法(45934)
- 财(40771)
- 农(37587)
- 业经(35525)
- 中国(30390)
- 制(27642)
- 务(26858)
- 财务(26779)
- 财务管理(26734)
- 农业(26043)
- 企业财务(25397)
- 技术(24488)
- 贸(23730)
- 贸易(23715)
- 地方(23625)
- 易(23068)
- 学(21737)
- 理论(21724)
- 和(20894)
- 划(19831)
- 体(19784)
- 策(18454)
- 机构
- 学院(418237)
- 大学(416785)
- 济(172542)
- 管理(169901)
- 经济(168942)
- 理学(146430)
- 理学院(144934)
- 管理学(142758)
- 管理学院(141982)
- 研究(133650)
- 中国(103709)
- 京(87945)
- 财(85185)
- 科学(79987)
- 农(68493)
- 财经(66968)
- 所(66128)
- 江(64171)
- 中心(61739)
- 业大(61319)
- 经(60913)
- 研究所(59350)
- 北京(55198)
- 农业(53329)
- 经济学(52172)
- 范(51353)
- 师范(50886)
- 州(50761)
- 财经大学(49634)
- 院(48281)
- 基金
- 项目(278521)
- 科学(220911)
- 研究(206345)
- 基金(203851)
- 家(175784)
- 国家(174283)
- 科学基金(151909)
- 社会(131864)
- 社会科(125055)
- 社会科学(125021)
- 省(109812)
- 基金项目(108026)
- 自然(97910)
- 自然科(95639)
- 自然科学(95617)
- 教育(94406)
- 自然科学基金(93976)
- 划(90102)
- 资助(83719)
- 编号(83681)
- 成果(67148)
- 部(62267)
- 重点(61563)
- 创(59852)
- 发(58471)
- 课题(57037)
- 创新(55381)
- 制(54626)
- 国家社会(54395)
- 教育部(54027)
- 期刊
- 济(193550)
- 经济(193550)
- 研究(126383)
- 中国(82616)
- 财(68543)
- 管理(66542)
- 农(63492)
- 学报(62291)
- 科学(58079)
- 大学(48551)
- 学学(45799)
- 教育(44026)
- 农业(43603)
- 技术(39237)
- 融(38763)
- 金融(38763)
- 财经(33643)
- 业经(32802)
- 经济研究(29746)
- 经(28779)
- 问题(25353)
- 业(24438)
- 技术经济(23000)
- 贸(20428)
- 科技(20143)
- 理论(19833)
- 现代(19831)
- 版(18855)
- 图书(18670)
- 商业(18657)
共检索到629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亚平 温勉
本文基于2001-2007年广东省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Levinsohn-Petrin半参数方法估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考察了吸收能力对本土企业TFP的影响以及吸收能力对外商直接投资(FDI)溢出效应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发现:本土企业的吸收能力对生产率提升有显著正向作用;吸收能力通过后向关联渠道对溢出效应起正向调节作用,而在水平方向和前向关联渠道上,调节效应呈现负向影响。研究结果还发现,吸收能力的这种作用对私营企业尤其明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解茹玉 王海民
基于投入产出法,对我国2005年、2007年和2012年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溢出与吸收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学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3个制造业部门作为高技术产业在整个技术创新系统中扮演技术创新扩散源泉的角色,制造业各部门间相对技术溢出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化学工业、金属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3个制造业部门有较大的技术溢出,能够为制造业其他部门提供较多的技术创新量,有利于促进制造业结构变革。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技术溢出与吸收 技术扩散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解茹玉 王海民
基于投入产出法,对我国2005年、2007年和2012年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溢出与吸收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学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3个制造业部门作为高技术产业在整个技术创新系统中扮演技术创新扩散源泉的角色,制造业各部门间相对技术溢出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化学工业、金属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3个制造业部门有较大的技术溢出,能够为制造业其他部门提供较多的技术创新量,有利于促进制造业结构变革。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技术溢出与吸收 技术扩散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姚洪心 郝慧慧
选取广东省2001-2010年16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基于所有制结构视角,检验FDI技术溢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结果表明,FDI总体上产生了正向显著的水平技术溢出效应,对民营及内资企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FDI垂直溢出效应为负,但作用效果并不显著,后向溢出显著促进了国有企业技术进步与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莉 胡逸群
选取2008—2016年中国制造业15个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验证FDI技术溢出效应是否存在,并建立基于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FDI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 FDI对我国制造业存在显著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2) FDI技术溢出对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3)吸收能力在FDI技术溢出影响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铁玲 王选华 廖上胜
研究FDI技术溢出效应是近年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多数学者主要从行业特征、市场结构等角度来考察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而少部分学者从整体上讨论了政策效应对FDI技术溢出产生的影响。通过使用交叉变量来测度外贸政策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制造业的FDI受外贸政策的影响现实,从而对外资政策的调整提供了一定依据。
关键词:
FDI 技术溢出效应 外贸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恒 周浩
本文利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从企业选址的视角考察了吸收能力对新企业获取FDI外溢和城市研发外溢区位策略的影响。研究显示,吸收能力对企业获取FDI外溢选址策略的影响呈现显著的行业间差异。其中,FDI水平外溢对高吸收能力行业的企业具有显著的排斥作用,但对低吸收能力行业的企业没有显著影响;FDI前向外溢是吸引高吸收能力行业企业向外资企业集聚的向心力,但对低吸收能力行业企业而言则是离心力;FDI后向外溢则是促进两类行业企业向外资企业集聚的向心力。另外,城市研发存量成为高吸收能力企业区位选择的向心力和低吸收能力企业的离心力。
关键词:
吸收能力 FDI外溢 企业选址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宋勇超 朱延福
运用中国1995~2010年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对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及技术差距在该效应中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FDI溢出效应在不同省份是有差异的,且内外资技术差距在FDI溢出中存在着显著的门限效应。在技术差距较小的省份,技术差距对FDI溢出存在促进作用;中等技术差距的省份,技术差距对FDI溢出影响不显著;技术差距较大的省份,技术差距对FDI溢出存在抑制作用。
关键词:
FDI 技术差距 溢出效应 门限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覃毅
FDI对本土企业的溢出效应是正是负未有定论,造成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的异质性在研究中往往被忽略。事实上,企业异质性,尤其是所有制结构的不同会带来技术溢出差异,并且在行业当中具有普遍性。厘清企业异质性与FDI溢出效应的关系,一方面可以最终回答FDI技术外溢效果如何,并有助于深入理解FDI技术溢出的作用机制;另一方面有助于理解所有制结构本身如何影响企业的效率。本文采用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从产业关联视角研究发现,产权结构异质性的确影响了国内企业对FDI技术外溢的吸收。具体表现为FDI对民营供应企业的后向溢出效应非常明显;但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下游采购企业,主要是其中的非公有制企业的生产率增...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亚平
笔者利用珠三角制造业企业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重点考察吸收能力、知识溢出对本土供应商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的显性和隐性知识溢出对供应商技术创新有明显促进作用;供应商的吸收能力对知识溢出和创新绩效有正向调节作用,即供应商的吸收能力不仅有利于其技术创新,而且强化知识溢出对其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隐性知识溢出在吸收能力的正向调节作用下,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更明显。此外,笔者对国内市场导向和出口导向型供应商进行了分组检验。
关键词:
吸收能力 知识溢出 创新绩效 本土供应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国鼎 姜国华
本文计算了我国企业的出口有效汇率和进口有效汇率,从出口收益、进口成本和进口产品竞争等渠道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我们发现,人民币升值通过出口收入渠道对企业的投资有负向影响,而且这种负向影响随着企业出口依存度的增大而增加;人民币升值通过进口成本渠道对企业的投资有正向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随着企业的进口依存度的增大而增加。人民币升值对在国内市场面临一个更高程度的进口产品竞争以及具有更大国内销售份额比例的企业的投资有更大程度的影响,对具有低价格成本加成的企业的投资也有更大程度的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吕世生 张诚
从众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看,FDI 对当地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是不确定的,存在较大的分歧。这种情况可能与当地企业的各种特征相关,当地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可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本文利用天津市 103 家企业的时间序列数据对这一问题作了实证分析,分析模型是Haddad 和 Aitken 模型的扩展,在该模型中加入了吸收能力变量,该变量用 R&D 投入与行业 FDI总量的交互项表示。根据相关理论,本文把 R&D 的作用分为创新和提高吸收能力两种。回归结果表明,提高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 R&D 对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远大于创新性 R&D;同时本文还发现当地企业 R&D 投入越高,与 FDI 企业的技术...
关键词:
FDI R&D 溢出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琳 林珏
文章以世界银行对中国1500多家制造业企业的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的溢出效应,同时检验了不同所有制的股权参与对企业效率和溢出效应的影响。经验结果表明:在对外资本身可能选择较高生产率的行业或城市进入这一内生性因素进行控制后,计量结果没有得出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政府对企业的直接股权参与降低了企业生产效率;按企业所有制分组回归的结果显示,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本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和政府所有企业并没有显示出很大的不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蒋殿春 黄静
自MacDougall(1960)第一次明确提出FDI对东道国的技术外溢效应后,学者们针对FDI的溢出效果、影响因素等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笔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吸收能力角度入手,分析了我国技术能力、市场结构等微观因素对FDI技术溢出效果的影响,为我国在引资过程中如何提高FDI的溢出效果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FDI 技术外溢 吸收能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崔敏 魏修建
运用因素变量与技术无效联合估计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根据2003~2013年中国服务业省级面板数据,首先分析了人力资本、政府干预倾向、研发能力以及不同国际溢出渠道单独影响下国际溢出作用于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效用;其次研究了吸收能力与技术结构的交互式影响下各国际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和途径。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能够提升区域服务业技术效率水平,政府干预倾向对服务业技术效率水平提升影响不大,国内研发资本存量需在国际溢出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提升服务业技术效率水平。各吸收效应对不同渠道的国际溢出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技术结构效用的发挥需根据不同国际溢出渠道和吸收能力内容进行差异性匹配和调整。
关键词:
服务业 吸收能力 技术结构 国际溢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