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571)
- 2023(22588)
- 2022(19404)
- 2021(18131)
- 2020(15417)
- 2019(35401)
- 2018(34728)
- 2017(65747)
- 2016(36224)
- 2015(40908)
- 2014(40674)
- 2013(40111)
- 2012(37300)
- 2011(33726)
- 2010(33673)
- 2009(31194)
- 2008(30921)
- 2007(27513)
- 2006(24131)
- 2005(21636)
- 学科
- 济(143048)
- 经济(142888)
- 管理(103065)
- 业(98664)
- 企(80756)
- 企业(80756)
- 方法(66236)
- 数学(57424)
- 数学方法(56671)
- 中国(40193)
- 农(39730)
- 财(39261)
- 贸(33332)
- 贸易(33317)
- 学(32875)
- 易(32368)
- 业经(31472)
- 地方(27696)
- 制(26877)
- 农业(26512)
- 技术(24131)
- 务(23855)
- 财务(23762)
- 财务管理(23706)
- 理论(23416)
- 银(22556)
- 银行(22463)
- 企业财务(22372)
- 和(22142)
- 环境(21678)
- 机构
- 大学(520742)
- 学院(518071)
- 济(209309)
- 经济(204859)
- 管理(196892)
- 研究(182273)
- 理学(169916)
- 理学院(167946)
- 管理学(164680)
- 管理学院(163779)
- 中国(136216)
- 科学(115489)
- 京(111908)
- 财(96240)
- 农(95364)
- 所(94330)
- 研究所(86087)
- 业大(82779)
- 中心(82252)
- 江(76993)
- 财经(76499)
- 农业(75492)
- 北京(70944)
- 经(69635)
- 范(67316)
- 师范(66476)
- 院(66035)
- 经济学(63217)
- 州(61653)
- 经济学院(57166)
- 基金
- 项目(351988)
- 科学(273991)
- 基金(254534)
- 研究(249143)
- 家(226043)
- 国家(224226)
- 科学基金(189518)
- 社会(155348)
- 社会科(147188)
- 社会科学(147148)
- 省(136891)
- 基金项目(133364)
- 自然(126213)
- 自然科(123278)
- 自然科学(123237)
- 自然科学基金(121030)
- 划(116630)
- 教育(114908)
- 资助(106702)
- 编号(99961)
- 成果(81578)
- 重点(79969)
- 部(77178)
- 发(74998)
- 创(72536)
- 课题(70033)
- 科研(68279)
- 创新(67860)
- 计划(66047)
- 教育部(65140)
- 期刊
- 济(225236)
- 经济(225236)
- 研究(151299)
- 中国(100279)
- 学报(92887)
- 农(85733)
- 科学(80777)
- 财(73586)
- 管理(71414)
- 大学(68766)
- 学学(64827)
- 农业(58781)
- 教育(55594)
- 技术(45466)
- 融(45043)
- 金融(45043)
- 经济研究(37591)
- 财经(37026)
- 业经(35885)
- 经(31821)
- 业(31772)
- 问题(29715)
- 贸(28831)
- 图书(26302)
- 版(26177)
- 技术经济(25541)
- 科技(25487)
- 国际(25351)
- 统计(24842)
- 业大(23757)
共检索到770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靳娜 傅强
FDI的技术溢出不是自发产生的,溢出效应受到东道国国内的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其中两个重要因素是东道国的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本文利用工业部门2005—2008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FDI溢出效应。在考虑了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中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情况下,检验了FDI横向溢出和纵向溢出,分析了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我国的横向溢出和后向溢出不显著,前向溢出显著;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对外商在华投资的溢出效应产生不利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建国 周露昭
本文利用1992~2006年中国省区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国际R&D通过进口贸易对中国省区的技术溢出效果,结果表明:国际R&D通过进口贸易对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影响,国际贸易技术外溢主要是通过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而实现的,但是对技术效率的改进作用相对较小。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国际R&D通过进口贸易产生的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进口贸易溢出效应呈现中、西部强而东部相对较弱的特点。经验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吸收能力因素显著影响了国外研发的技术外溢,而国内研发投入对中国技术效率的提高却起了相反的作用,因此,提高国内研发投入效率、加强人力资本培训将是近期中国政府一个基本的政策导向。
关键词:
进口贸易 吸收能力 技术溢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萍 徐圆
大量研究表明,国际贸易和国际R&D溢出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率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中国13个工业行业在由国际上技术领先国家的R&D资本决定的前沿生产边界下的技术效率水平(实际生产与生产边界的距离)后发现,通过国际贸易这一渠道,技术领先国家的R&D资本对中国确实产生了技术溢出;相对于高技术行业,中国传统制造业反而越接近前沿技术边界;人力资本、国内R&D投入、FDI对吸收国际R&D溢出和先进技术转移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验证了人力资本和国内R&D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两面性。由此可得到如下启示,一是要提高R&D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回报率以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和社会对教育的投入;二是...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健 陈丽珍
为检验我国OFDI是否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及其产生的条件,运用我国2004~2010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和"国际R&D溢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现阶段OFDI渠道获得的国际R&D并未显著提升我国的TFP。然后考察了6个衡量母国吸收能力的指标对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存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没有促进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经济开放度和研发强度对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没有起作用;技术差距和金融发展水平促进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吸收能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庆石 张国富 吴宝峰
本文首先利用Feder两部门外溢模型及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对出口贸易在不同地区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验证了出口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在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门限回归"方法构造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检验了各类技术吸收能力对出口贸易技术外溢效应的影响,并从各个地区的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测算了引发积极出口贸易技术外溢效应的门限水平。
关键词:
出口贸易 技术外溢 门限回归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尹希果 桑守田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金融发展变量与内外资技术差距变量的FD I技术溢出效应吸收能力函数,本文研究了金融发展、内外资技术差距与区域经济收敛之间的关系,并使用中国1998~2007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都表明,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以及内外资技术差距水平都是影响FD I技术溢出效应吸收能力的重要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关爱萍 李娜
从承接地吸收能力的角度出发,选取2000~2011年西部地区11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国内区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东中西部地区企业技术差距及金融发展程度对产业转移技术溢出皆存在门槛效应。同时,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对这4个吸收能力的代理变量做进一步检验,从这4方面测算了产生正向技术溢出效应的门槛水平。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綦建红 陈小亮
中国为实现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的减排承诺,通过进出口行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工业部门能源效率是更具现实操作性的途径之一。为研究进出口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行业面板数据对影响能耗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建立面板变系数模型和门槛模型分析了不同行业进出口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增加出口会降低能源利用效率,增加进口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分行业而言,由于研发投入或外资跨越门槛值的程度不同,不同行业进出口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铂
通过中国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中国工人工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实际贸易额与中国工人实际工资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这验证了根据S-S定理等相关贸易理论分析的结果。总体来说,国际贸易有利于中国工人工资的提高,后者的变化对前者有较高的弹性。对外贸易的发展是提高中国工人工资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贸易 工资 工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易行健 李良生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考虑FDI的中间产品质量提高型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然后运用Panel Data计量方法对广东1997~2002年39个工业行业的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FDI对广东省内资工业部门有正向的技术外溢效应,但效应有限;而负向的竞争效应和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却大大超过了正向的技术外溢效应。另外对不同所有制结构的企业研究还表明,改制后的国有企业是外资外溢效应的最大受益者。最后是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钧霆 张欣童 佟继英
文化距离可以衡量国际商务环境中的文化差异,即两国之间在顾客偏好、竞争类型和商业规则等方面的差异,其在技术转移及跨国组织间的知识共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02—2020年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文化距离对我国出口贸易技术溢出的影响机制及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文化距离对我国出口贸易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亚洲样本和非亚洲样本、高收入样本和低收入样本之间均存在差异性;以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水平及贸易开放度为代表的吸收能力,对文化距离的出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最后从缩小文化距离、实施内涵式出口导向升级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制、强化创新人才支撑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距离 出口贸易 技术溢出 吸收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斌 马涛
近些年来,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生产外包不断扩大,把大量低端中间产品生产的价值链环节转移至中国,充分利用中国丰裕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进行生产,由此中间产品贸易迅速增加。这种贸易模式,不仅提高了中国对不同劳动力的需求,而且还改变了劳动力的就业风险和稳定性。本文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单独分析中间产品贸易对中国工业总体与分部门的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间产品出口增加了劳动力需求,而其进口对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是负的。此外,中间产品贸易加大了中国制造业就业的风险与不稳定性。
关键词:
中间产品贸易 劳动力需求 动态面板数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庆然
本文采用2000~2011年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进入我国不同区域的FDI所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FDI技术溢出效应在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以此为基础,本文采用门槛回归方法构建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从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状况、内外资技术水平差距、金融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经济结构、市场化水平和基础设施等吸收能力方面测算引发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门槛特征。
关键词:
FDI 技术溢出 吸收能力 门槛回归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汪曲
基于1995~2009年中国省区面板数据,本文利用数据包络法计算各省区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考察了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制度因素和技术差距这四个因素构成的吸收能力综合变量对省际和国际R&D溢出效应的影响,并进一步实证分析技术结构在吸收能力与R&D溢出交互效应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主要结论:(1)省际溢出、国际贸易溢出、外商直接投资溢出和对外直接投资溢出都是影响地区TFP的重要因素;(2)吸收能力通过与不同渠道技术溢出的交互作用,对地区TFP及其分解变量产生不同影响;(3)地区技术结构通过作用于吸收能力与技术溢出的融合程度,而影响地区TFP及其分解变量。在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宇
本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对FDI流入在不同地区所引发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验证了FDI技术外溢效应在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具有相当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门限回归"方法构造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检验了影响FDI技术外溢效应的若干吸收能力因素以及FDI技术外溢影响的门限特征,并从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状况以及地区经济结构等方面测定了引发积极技术外溢效应的门限水平。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外溢 门限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