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11)
2023(17276)
2022(14553)
2021(13241)
2020(11600)
2019(26383)
2018(26176)
2017(51701)
2016(27785)
2015(31484)
2014(31333)
2013(31293)
2012(28956)
2011(25821)
2010(25956)
2009(24454)
2008(24418)
2007(22074)
2006(19318)
2005(17506)
作者
(80407)
(67420)
(67203)
(63942)
(42945)
(32225)
(30568)
(26209)
(25342)
(24218)
(22714)
(22479)
(21591)
(21195)
(20912)
(20900)
(20099)
(19912)
(19478)
(19246)
(16683)
(16620)
(16557)
(15258)
(15222)
(15060)
(15046)
(14805)
(13579)
(13365)
学科
(128128)
经济(127993)
(104797)
管理(93279)
(91849)
企业(91849)
方法(61501)
数学(51707)
数学方法(51196)
(39098)
(36791)
业经(35283)
中国(31044)
(26302)
财务(26248)
财务管理(26200)
农业(25599)
(24965)
贸易(24956)
企业财务(24865)
(24457)
(24344)
技术(24270)
地方(22238)
(20399)
理论(20025)
(20007)
(18928)
(18535)
(18474)
机构
学院(410963)
大学(405496)
(179220)
经济(175936)
管理(165900)
理学(142853)
理学院(141536)
管理学(139440)
管理学院(138703)
研究(129079)
中国(101381)
(85173)
(83967)
科学(75815)
财经(67966)
(67139)
(64552)
(61830)
(61618)
中心(60642)
业大(58449)
研究所(57932)
经济学(55709)
农业(52906)
北京(52430)
经济学院(50861)
财经大学(50312)
(48758)
(47476)
师范(46961)
基金
项目(267619)
科学(212947)
基金(196835)
研究(195777)
(170137)
国家(168716)
科学基金(146916)
社会(127165)
社会科(120955)
社会科学(120926)
(105113)
基金项目(103715)
自然(94353)
自然科(92252)
自然科学(92228)
自然科学基金(90685)
教育(90019)
(87203)
资助(81644)
编号(78355)
成果(61665)
(60512)
重点(59775)
(58155)
(57836)
创新(53824)
国家社会(53353)
课题(53166)
教育部(52447)
人文(51426)
期刊
(194207)
经济(194207)
研究(118660)
中国(72840)
(68958)
管理(65194)
(60757)
学报(57502)
科学(55419)
大学(44409)
学学(42357)
农业(41777)
技术(40428)
(37820)
金融(37820)
教育(34627)
财经(34383)
业经(32985)
经济研究(31502)
(29612)
问题(26486)
(24865)
技术经济(24573)
(22615)
统计(22273)
(20654)
商业(20133)
现代(19413)
理论(19161)
财会(18963)
共检索到605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建丽  孟令杰  王琴  
本文以中国高技术产业13个细分行业1997~2011年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FDI研发活动对内资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以及内资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在FDI技术溢出过程中的门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FDI研发活动对内资企业存在正向技术溢出效应;内资企业研发资金强度和研发人员强度对FDI技术溢出有非线性影响,并存在显著的单门限效应,当超过各自的门限值时,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均有显著提高。另外,内资企业研发投入、对外开放程度都是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企业规模对生产率增长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沙文兵  
本文以我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实证分析了吸收能力对FDI知识溢出、进而对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以R&D投入强度表征的内资高技术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于FDI知识溢出效应具有非线性影响,两者呈现出"U型"关系,即吸收能力对于FDI知识溢出效应的作用存在一个临界值,只有当内资企业R&D投入强度超过这一临界值时,才能有效吸收FDI渠道溢出的知识;内资企业自主R&D投入始终是其创新能力提升的最重要因素;企业平均规模越大,其创新能力越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孟雪  
本章文以高技术产业的吸收能力和技术溢出效应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定量研究吸收能力与技术溢出效应的模型,并从中国高技术产业2003~007年的面板数据发现:由于跨国并购对R&D投入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它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也表现出了两面性。从跨国并购到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是:以研发投入衡量吸收能力,运用文章关于吸收能力与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关系的六个假设命题,将跨国并购对研发投入的作用传导到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斌  李倩  祁源  
利用我国高技术产业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门限模型,从金融发展与多维度吸收能力视角实证检验FDI技术溢出对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FDI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存在明显的金融发展和吸收能力"门槛效应"。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经济发展3个维度的吸收能力均存在最低门槛,小于门槛值,FDI技术溢出不显著;跨越门槛后,呈正向FDI技术溢出,FDI技术溢出随着吸收能力的提高而增强。金融发展水平也存在最低门槛值,小于该门槛值,FDI技术溢出不显著;越过该门槛值,FDI技术溢出为正;而金融发展超过某一临界值时,FDI技术溢出效应发挥会由正变得不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增耀  王喜  
本文以我国汽车产业为例,从产业及其产业内部不同类型的企业两个层面,着重探讨吸收能力对溢出效应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汽车行业外资的大规模进入,带来了我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在产销量、技术水平、进入壁垒、市场集中度等方面带来显著变化,并对自主开发企业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它们通过对吸收能力起关键作用的研发活动大力投资,通过注重自身的学习和创新,能够有效利用外资的溢出效应,最终实现自主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新颖  王宏伟  
文章基于中国各省市2000-2014年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方法(SFA)测算中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变动,并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其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全国及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都是先上升后下降,近年来比较平稳,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有一定差异。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增长是中国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增长的原因,技术效率起阻碍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TFP在区域之间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产业集聚、出口贸易和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TFP有正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新颖  王宏伟  
文章基于中国各省市2000-2014年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方法(SFA)测算中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变动,并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其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全国及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都是先上升后下降,近年来比较平稳,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有一定差异。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增长是中国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增长的原因,技术效率起阻碍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TFP在区域之间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产业集聚、出口贸易和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TFP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研发投入和技术引进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新颖  王宏伟  
文章基于中国各省市2000-2014年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方法(SFA)测算中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变动,并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其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全国及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都是先上升后下降,近年来比较平稳,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有一定差异。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增长是中国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增长的原因,技术效率起阻碍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TFP在区域之间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产业集聚、出口贸易和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TFP有正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德成  李盛楠  
为了分析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的影响机理,本文运用门槛回归技术,以吸收能力为门槛变量,采用2009-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探讨高技术产业省际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的非线性影响以及知识吸收能力的门槛效应与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省际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差异化影响,且存在以知识吸收能力为门槛变量的双重门槛效应;随着吸收能力门槛值的提高,高技术产业省际知识溢出对创新质量的促进效应逐渐增强;中国各地区吸收能力的时空异质性明显,研发人员、金融深化程度、企业规模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通过揭示知识吸收能力作为提升创新质量的门槛效应,启示各地应将相应人材的培育、引进及更好地发挥作用作为工作的重点,构建和完善相应的制度、机制与环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增耀  
国际直接投资可在东道国产生溢出效应,包括行业内的竞争、示范效应,行业间的产业关联效应,以及人才流动效益。这些效应对东道国企业技术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提供了一种路径选择,即选择、获取、吸收学习和改进国外技术,经过模仿、跟随进而达到创新或超越。然而,溢出效应不会自动产生,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道国企业的吸收能力。吸收能力又受企业自身的技术基础、学习、研发和行业内外资企业间能力差距的影响。在市场换技术的行业或地区,如果内资企业学习和研发强度大,行业内外资企业能力差距适中,外资的溢出效应就可能大,在此状态下,内资企业就可基于溢出效应和吸收能力加速其技术发展,反之,就会形成技术依赖甚至被逐出市场。汽车行业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沙文兵  
笔者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对FDI知识溢出、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资企业的R&D活动产生了显著的知识溢出效应,并由此推动了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但相对于内资企业自主R&D投入而言,FDI渠道的知识溢出对于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小。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对于FDI知识溢出、内资企业创新能力具有非线性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云  赵富森  
国际技术溢出效应一直被视为是东道国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而从中观角度研究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吸收能力能否促进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文章从高技术产业整体和异质性分行业视角出发,对国际技术溢出、吸收能力对自主创新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的自主创新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从高技术产业异质性分行业的研究结果来看,外商R&D溢出效应能够明显促进创新成果的产出,引入吸收能力后,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对异质性分行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并不一致,其中部分行业的吸收能力尚未促进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而另一部分行业的吸收能力已经能够促进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文章的研究对高技术产业整体及其分行业的发展如何由"引进―模仿"模式转变为"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具有积极的探索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云  赵富森  
国际技术溢出效应一直被视为是东道国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而从中观角度研究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吸收能力能否促进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文章从高技术产业整体和异质性分行业视角出发,对国际技术溢出、吸收能力对自主创新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的自主创新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从高技术产业异质性分行业的研究结果来看,外商R&D溢出效应能够明显促进创新成果的产出,引入吸收能力后,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对异质性分行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并不一致,其中部分行业的吸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丽琴  梁旭  
目前中国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大国,外资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对1997~200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FD I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有较大的技术溢出效应,人力资源在吸收外国技术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同时,要注意自我创新,发展产业集群。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温志辉  庄丽娟  万俊毅  
借助矩阵计算,本文运用1995-200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5个行业、12年、6个变量、360个面板数据,采用经验分析方法分别测定FDI行业内和行业间技术溢出,并对水平溢出变量HL两种情况分别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以使结果更加稳健。结果表明:FDI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无论是行业内还是行业间并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