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65)
2023(8040)
2022(6694)
2021(5864)
2020(4932)
2019(10904)
2018(10600)
2017(20352)
2016(10897)
2015(12253)
2014(12266)
2013(12131)
2012(11670)
2011(10821)
2010(11198)
2009(10864)
2008(10694)
2007(9779)
2006(9141)
2005(8845)
作者
(32085)
(27166)
(26968)
(25873)
(17279)
(12722)
(12174)
(10201)
(10156)
(9705)
(9544)
(9034)
(8849)
(8828)
(8711)
(8320)
(7927)
(7764)
(7633)
(7378)
(7064)
(6529)
(6521)
(6171)
(6168)
(6054)
(5978)
(5766)
(5419)
(5240)
学科
(68897)
经济(68814)
管理(38404)
(31041)
(26788)
企业(26788)
方法(19509)
数学(16949)
数学方法(16861)
地方(16566)
(16069)
(15254)
中国(14503)
业经(13232)
地方经济(12186)
(11613)
(11590)
(11467)
(11363)
税收(10821)
(10766)
(10291)
金融(10289)
(9892)
银行(9887)
环境(9589)
(9532)
体制(8960)
(8641)
财务(8622)
机构
大学(169772)
学院(168504)
(84771)
经济(83225)
研究(61528)
管理(60706)
理学(50988)
理学院(50449)
管理学(49835)
管理学院(49503)
中国(47574)
(42798)
(34910)
财经(32517)
科学(32050)
(30547)
(29243)
经济学(28560)
研究所(26843)
(26760)
中心(26679)
经济学院(25288)
财经大学(23907)
北京(22293)
(21758)
(21706)
(20386)
(19748)
业大(19630)
师范(19587)
基金
项目(102070)
科学(81658)
研究(76884)
基金(76231)
(65093)
国家(64593)
科学基金(55761)
社会(53332)
社会科(50633)
社会科学(50622)
基金项目(39186)
(38422)
教育(34507)
自然(32718)
自然科(31915)
自然科学(31908)
(31729)
自然科学基金(31364)
资助(31138)
编号(29095)
(25319)
成果(25160)
(23774)
重点(23307)
国家社会(23163)
(22808)
教育部(21229)
课题(21126)
(20979)
(20800)
期刊
(105944)
经济(105944)
研究(61263)
中国(35037)
(34374)
管理(26540)
学报(22221)
科学(21211)
(20821)
(19346)
金融(19346)
财经(18228)
大学(18086)
经济研究(18063)
学学(17382)
(15795)
技术(14510)
问题(13500)
业经(13337)
教育(13315)
农业(13285)
(10624)
国际(10108)
技术经济(9790)
(9628)
世界(9568)
(8919)
改革(8387)
(8387)
经济问题(8334)
共检索到276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裴长洪  
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是对经济总量,即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调控,一般通过国家的产业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收支等手段去实现。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大规模吸收利用外资,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本文仅就货币政策在调控总供需中面临的新问题进行若干探讨。 一、利用外资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影响 到1994年底,我国吸收外资累计金额已达1900多亿美元,其中利用海外间接投资余额为920亿美元,包括商业性贷款470亿美元,外国政府贷款190亿美元,国际组织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丹  胡细英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即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断推动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及双向反馈的关系,且不是简单的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一个有机整体。文章结合中国历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及其执行效果,提出对中国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现状进行评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家壮  赵炳新  
现代经济实际上是混合经济,经济的运行一方面要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另一方而还要受到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当代经济发达国家主要依靠财政、金融等间接手段对其经济运行进行调控。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一新的经济机制下,我国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既有财政、金融等间接手段,也有各种形式的计划以及产业政策等综合性较强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昌铸  
由陕西省数量经济学会和当代经济科学编辑部发起主办的“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7月12—15日在西安召开。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是国家经济生活的重大课题,尤其是在国家经济体制变革、政府管理职能转轨过程中,其地位和作用更为突出。会议收到来自11个省市、30个单位的45篇论文,涉及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理论背景、运行机制、决策程序、理性模式、状态辨识、实证分析、对策探讨、模型方法和计算机辅助支持等诸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邱晓华  刘秋生  
今年以来,我国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均显示较强劲的增长势头。初步预计,一至三季度国民生产总值为170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0.6%。但在经济高速增长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下阶段经济工作,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与时机,在坚持总量基本平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社会需求特别是投资和信贷的投向,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林生  
区域经济的差距问题日益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建立一个怎样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机制,是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议题。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包括调控的对象、目标和手段。我国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对象以省级行政区为主,目标是实现区际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和区际经济协调发展,调控的政策手段为财政、货币和区域贸易及对外开放政策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建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韦群跃  
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也可简称为GDP价格指数),也就是国民经济综合价格指数。是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生产各环节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动情况的指数,它反映的是国民经济总体价格水平,是一种最全面的价格指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明哲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不需要宏观调控,如何搞好宏观调控,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本文就这一问题,联系有关的理论和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一、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 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曾培炎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改善宏观调控 在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深刻地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需要把握好的重要问题。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对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做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和重要原则。我们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连清,李英成  
经济体制转换与军队财务宏观调控军事经济学院财务系朱连清,李英成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各方面的有效配合,并逐步建立起与经济体制转换进程相适应的各种机制。军队是政府提供国家安全的职能部门...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林木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完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聚锋  
我国现行的财税体制及其运作中存在着严重的混乱现象,削弱了税收宏观调控功能的正常发挥.税收宏观调控的目标取向是寻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强化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包括强化依法治税,整顿税收分配秩序;深化税制改革,优化税制结构;统一税政,集中税权,实行分税制;搞好税收与信贷、价格等调控手段的协调与配合;加强税收征管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明刚  
作者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强化税收的职能和作用,税收也必须摆正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一是要依法治税;二是要统一税法;三是要与国际税收惯例对接;四是要体现公平,有利于促进竞争;五是要按经济规律运行;六是保证国家机器的运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