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31)
- 2023(13074)
- 2022(11230)
- 2021(10184)
- 2020(8870)
- 2019(20042)
- 2018(19693)
- 2017(37745)
- 2016(21033)
- 2015(23492)
- 2014(23624)
- 2013(23233)
- 2012(21468)
- 2011(19424)
- 2010(19621)
- 2009(18532)
- 2008(18746)
- 2007(17172)
- 2006(14839)
- 2005(13371)
- 学科
- 济(83497)
- 经济(83375)
- 管理(66126)
- 业(62581)
- 企(52579)
- 企业(52579)
- 方法(39299)
- 数学(34493)
- 数学方法(34190)
- 财(27524)
- 农(22279)
- 中国(20644)
- 制(20619)
- 业经(18348)
- 务(17788)
- 财务(17753)
- 财务管理(17710)
- 学(17693)
- 贸(16981)
- 贸易(16978)
- 企业财务(16863)
- 易(16524)
- 农业(14463)
- 地方(14330)
- 银(14328)
- 银行(14272)
- 融(13777)
- 金融(13772)
- 体(13739)
- 技术(13566)
- 机构
- 大学(309358)
- 学院(307665)
- 济(126043)
- 经济(123449)
- 管理(116413)
- 研究(103577)
- 理学(100815)
- 理学院(99703)
- 管理学(98027)
- 管理学院(97469)
- 中国(77222)
- 科学(64843)
- 京(63929)
- 财(61311)
- 农(59357)
- 所(54022)
- 业大(50432)
- 研究所(49113)
- 财经(48405)
- 中心(47472)
- 农业(47263)
- 江(46739)
- 经(43775)
- 北京(39566)
- 经济学(38860)
- 范(37301)
- 院(36984)
- 师范(36757)
- 州(36435)
- 财经大学(35813)
- 基金
- 项目(207361)
- 科学(161819)
- 基金(150639)
- 研究(145676)
- 家(133774)
- 国家(132667)
- 科学基金(112206)
- 社会(92669)
- 社会科(87887)
- 社会科学(87854)
- 省(81845)
- 基金项目(80392)
- 自然(74121)
- 自然科(72407)
- 自然科学(72379)
- 自然科学基金(71136)
- 划(69412)
- 教育(67616)
- 资助(60854)
- 编号(58139)
- 重点(47341)
- 成果(47298)
- 部(46071)
- 创(43943)
- 发(43278)
- 创新(41148)
- 科研(40646)
- 制(40334)
- 课题(40322)
- 计划(39561)
- 期刊
- 济(134801)
- 经济(134801)
- 研究(85651)
- 中国(58731)
- 学报(55906)
- 农(52724)
- 财(50485)
- 科学(47394)
- 管理(41075)
- 大学(41051)
- 学学(39247)
- 农业(34645)
- 教育(28748)
- 融(27827)
- 金融(27827)
- 技术(25101)
- 财经(24399)
- 经济研究(22051)
- 业经(21373)
- 经(20835)
- 业(18686)
- 问题(18548)
- 版(16421)
- 贸(16376)
- 技术经济(15104)
- 国际(14793)
- 科技(14738)
- 理论(14246)
- 业大(14194)
- 财会(14085)
共检索到448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涛涛 陈晓
本文首先梳理了该问题的研究范围,系统解析了吸引外资对对外投资能力作用机制所涉及的多个层面,以及各个层面之间复杂的逻辑关系。其后,在对I DP理论、FDI直接影响及溢出效应相关理论、国际投资理论等现有理论进行联结和整合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先前的研究经验,本文构建了"吸引外资对对外投资作用机制"问题的系统分析框架,并以中国轿车产业为案例对具体机制分析步骤与路径进行了解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涛涛 陈晓
本文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为例探究了"吸引外资对对外投资能力影响"的作用机制问题,在阐述中国汽车产业开放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IDP理论、国际投资理论及FDI溢出效应理论为基础,借助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分阶段解析了中国汽车产业环境的动态变化及外资对每一阶段产业环境发展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汽车产业吸引外资对该行业对外投资能力的形成存在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引进外资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建立、汽车产业零部件体系的建设、汽车产业环境中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提升,以及外资企业间相互竞争所带来的产业整体发展等各个方面。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涛涛 潘文卿 陈晓
吸引外资对我国对外投资能力的形成是否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开放式"的发展战略能否成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吸引外资对于对外投资能力的影响"为问题核心,选择中国与印度这两个发展中大国,利用国家层面的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检验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外资流入并没有对对外投资产生明显的直接作用;而印度的外资流入对其对外投资的直接促进作用却是显著的。
关键词:
吸引外资 对外投资 中国 印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商晴
德国对外投资与吸引外资状况分析商晴(驻德国使馆经商处)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直接投资扮演着一个中心角色,资本的流动带动并促进商品和劳务输出,使世界经济的融合向纵深发展。作为欧洲第一经济大国、美日之后的世界第三经济强国,德国自然不甘落后,截至1995年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洛民 王增涛
从速度、规模、比例和差额等四方面对中国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中国对外投资不仅发展非常缓慢,而且总体规模较小;中国对外投资与吸引外资的比例既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落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中国对外投资严重滞后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以折衷理论为依据的进一步分析则表明:企业竞争力不强和政策不完善是中国对外投资滞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吸引外资 对外投资 比较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夏申 张阳
跨国公司凭借其巨大规模与雄厚实力,已成为当代国际直接投资无可争辩的主体。如何吸引跨国公司前来投资,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制定利用外资政策和策略的中心课题。本文侧重探讨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决策机制,分析影响其决策的企业特定因素、区位因素和政策性因素,并比较其相对重要性。通过对跨国公司投资决定因素及其政策涵义的分析反观发展中国家应当采取的外资政策和策略,以便有针对性地创造条件去影响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从而更有效地吸引和利用外资。在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发展而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相对比例却日趋下降的强烈反差下,在当前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之际,探讨上述问题显然是有现实意义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祖明 赵丹
获取外国投资可以看成是填补国民生产总值缺口的一种方式。然而吸引外资又可能产生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一系列问题。文章指出我们要注重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注重对重要产业和传统品牌的保护,注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等。
关键词:
吸引外资 利益 弊端 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毓萍
本文以上海、武汉和深圳市作为研究对象 ,借鉴一般区位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探讨了影响跨国公司在所选地区直接投资的因素。从所选地区 1990 - 2 0 0 1年的 12年间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中 ,选取 4类 11个指标作为自变量 ,以实际利用外资额为因变量 ,建立回归分析模型 ,借助于SPSS统计分析软件得出影响不同城市吸引外资的因素 ,并且进行比较分析 ,提出了提高吸引外资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杨校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呈现出了双双增长的态势,那么,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什么?吸引外资能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吗?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投资发展周期理论(IDP)为基础,分析了吸引外资促进对外投资的内在机制,并运用14个新兴经济体1980-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吸引外资能显著地促进东道国的对外投资;并且吸引外资对东道国对外投资促进作用的大小与东道国的特征密切相关:人力资本存量越丰裕、市场规模越大、市场关联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吸引外资对对外投资的促进作用。这一结果对发展中国家制定开放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吸引外资 对外投资 投资发展周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增涛 庞妙庭 赵春艳
一、引言及简要的文献综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都获得了长足进展,但是其发展速度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吸引外资额从1980年的0.57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694.68亿美元,增幅达1218倍;对外投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江小涓
中国作为有特殊国情的国家,将有全面小康的目标,中国将来需要更大量引进外资和国外的技术,对外投资的需求也会大量增加,所以一个更加自由开放和公正的国际投资环境对中国是很有益处的。中国应该用更加积极的态度推动WTO新一轮谈判,使谈判议程取得积极的进展。下面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到底包括哪些重要的内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郝红梅
台湾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现状及特点郝红梅(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台湾经济是在美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年来增长一直比较稳定。1986-1995年,台湾岛经济年增长率平均为7.5%,目前,台湾经济在全球排第19位,贸易排第13位,外汇储备排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勤学
论吸引外资与海外直接投资吴勤学(一)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通过举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通过合作开发、补偿贸易、来料加工、租赁等方式,通过借用外国政府贷款、外国银行贷款、国外发行债券等外商直接或间接投资方式,利用了大量的国外资金,弥补了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志新 杨念梅
论直接投资基金与吸引外资刘志新,杨念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院)投资基金是一种投资机构通过发行受益凭证或入股凭证来集中社会闲散资金,由专业化管理公司通过组合投资,分散风险,获取最大收益的金融工具。进入80年代,随着证券市场国际化,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萍 柴利
随着全球经济呈现一体化的态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期望能进入更多国家的市场以扩大经营范围、增强实力。本文在简述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博弈过程的基础上,对双方在博弈中可能占有优势进行分析,并利用均衡博弈模型对双方从谈判中的博弈到达成合作这一过程进行解释。根据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均衡博弈模型,从东道国和跨国公司两个角度分析博弈过程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
跨国公司 东道国 均衡博弈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