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
- 2023(109)
- 2022(72)
- 2021(81)
- 2020(67)
- 2019(142)
- 2018(138)
- 2017(124)
- 2016(64)
- 2015(114)
- 2014(90)
- 2013(106)
- 2012(83)
- 2011(73)
- 2010(80)
- 2009(69)
- 2008(86)
- 2007(72)
- 2006(58)
- 2005(39)
- 学科
- 济(243)
- 经济(243)
- 中国(213)
- 教学(118)
- 理论(112)
- 学(110)
- 学法(100)
- 教学法(100)
- 管理(91)
- 教育(90)
- 学理(89)
- 学理论(89)
- 财(74)
- 业(67)
- 地方(65)
- 财政(63)
- 学校(58)
- 政(58)
- 史(57)
- 农(55)
- 制(47)
- 概况(47)
- 经济学(47)
- 企(46)
- 企业(46)
- 业经(44)
- 研究(43)
- 体(41)
- 事业(39)
- 农业(39)
- 机构
- 大学(890)
- 学院(754)
- 财(554)
- 财经(427)
- 经(414)
- 研究(368)
- 中国(268)
- 济(265)
- 经济(261)
- 财经大学(235)
- 管理(216)
- 江(203)
- 科学(181)
- 京(180)
- 所(150)
- 理学(136)
- 理学院(134)
- 中心(131)
- 师范(130)
- 研究所(130)
- 管理学(130)
- 范(130)
- 管理学院(129)
- 贸(121)
- 省(120)
- 州(118)
- 农(116)
- 财政(112)
- 师范大学(109)
- 部(109)
共检索到2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少川
1 吴骞先生简介清朝乾隆年间在浙江海宁有座著名的藏书楼名曰“拜经楼”,楼的主人是藏书家吴骞。吴骞,字槎客,又字葵里,号兔床。浙江海宁人。吴骞生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卒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海昌备志》曾对吴骞做了以下介绍:“吴骞,字槎客,号兔床,家新昌里。笃嗜典籍,遇善本倾囊购之弗惜,所得不下五万卷,筑拜经楼藏之。晨久坐楼中展诵摩挲,非同志不得登也。”又有《海昌艺文志》中写道:“吴骞,仁和贡生。居邑之小桐溪,筑拜经楼,貯书甲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于振波
汉代的“调”除了按户或根据赀产征收外 ,还有多种途径 ,如按田亩、按奴婢数量等等 ,为“正税”以外各种苛捐杂税的通称。史书中并没有关于孙吴进行赋税改革的明确记载 ,孙吴赋税非常繁重 ,对东汉赋税制度多有保留。走马楼吴简中的“调”应该属于苛捐杂税性质 ,与曹魏实行的制度化之户调不同。
关键词:
走马楼吴简 户调 算赋 赀 苛捐杂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蒋福亚
在依附民合法化的历程上,吴国充当了急先锋。“食客”和“常限客”之类的地主依附民,至迟在嘉禾六年就已载入户籍。由吏统率的“吏帅客”是官府依附民的新名称,至迟在黄武七年就已出现,这是封建政府和地主争夺劳动人手的产物。
关键词:
吴简 食客 常限客 吏帅客 合法化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荣杰
吴简"僦钱"、"地僦钱"的涵义,学界聚讼纷纭。吸收时贤研究成果,结合"僦"的意义、吴简及传世文献,认为"僦钱"、"地僦钱"就是临湘侯国与临湘县治所的居民租赁土地进行商业经营活动的租赁费。
关键词:
走马楼吴简 僦钱 地僦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恒全
从走马楼吴简看,孙吴时期仍然实行汉代的算赋、口钱征收制度,对十五至六十岁的成年男女征收算赋,对小于十五岁的部分小男小女征收口钱。与汉代一样,孙吴的成年女子也是徭役征发的对象。孙吴徭役征发的对象为十五至六十岁之间的成年男女,与算赋征收的对象相同,说明在正常情况下,算赋与徭役的征纳是重合的,即交纳算赋的对象,同时也是服徭役的对象,交纳算赋的年龄段,同时也是服徭役的年龄段。但由于各种免役情况的存在,服徭役的数量往往少于交纳算赋的数量。
关键词:
走马楼吴简 孙吴 口算 徭役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宣 赵航
段玉裁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学者,是杰出的音韵学家和文字训诂学家,与同时代的学者王念孙齐名,世称"段王之学"。段氏一生著述宏富,其单篇论文收集在《经韵楼集》中。该文集对于今天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研究清代学术史和中国语言学史的宝贵材料。
关键词:
段玉裁 《经韵楼集》 学术价值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凌文超
根据考古学整理信息和简牍遗存信息整理的走马楼吴简"上中下品户数簿",记录了岁伍所领吏民户数及其上、中、下三户品等具体情况,但未记户口簿籍中常见的"下品之下""下户之下"。结合其他与户品、户訾有关的吴简材料进行分析,孙吴嘉禾年间实际征调过程中,虽然名义上遵循户分三品的旧制,但其执行的依据或为繁密的户訾,或将民户划分为新、故户,各分三品,实则是通过调整社会结构,不断增加户等,达到扩大官府赋役收入的目的。这些与户等相关且日益细化的等级,在日常行政中长期利用,久而久之,如"下品之下"一样,逐渐成为实际上的户品,并最终制度化。从户三品到户九品,其背后不仅有官方的推动,也有民众的顺应与需求。
关键词:
走马楼吴简 上中下品户数簿 户品 户等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敏 闫伟伟
长沙走马楼出土的三国吴简涉及内容广泛,其中关于会计记账方面的内容值得研究、学习。本文总结了《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中表示经济活动运行情况的记账符号及记账规则,发现当时的记账格式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会计账簿记录有时点记录和期间记录两种形式,且具有连续记账、按月结账、向上呈报的特点。
关键词:
记账符号 记账规则 会计账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德贵
吴简中出现了很多关于"僦钱"、"地僦钱"的记录,这些简牍给研究者带来了很多困难,其实这种制度与汉代有密切关系,西汉中期以后边郡战事频繁,物资转运甚重,因而雇佣民车转运粮草很普遍,汉简常见"就人"、"就直"和"就钱"等,其反映的含义与粮草的转运密切相关。吴简中的僦钱不是商业性之"租赁费",而是转运税,是一种政府定期征收的财政税目,而"地僦钱"账簿表示的就是一种记录临湘侯封地征收转运税的总账簿。
关键词:
吴简 僦钱 地僦钱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陶新华
走马楼吴简中,百姓对政府租税的直接逋欠,是指百姓没能按时按量地将租税缴纳给政府。一般地说,佃田户的直接逋欠是以户主为逋欠主体,而自耕农的直接逋欠则是以乡为单位的集体。造成租税直接逋欠的原因,既有天灾、战乱等客观原因,也有不愿缴纳租税的主观原因。政府对租税逋欠的政策,一是详细记录百姓逋欠租税的情况,二是实行租税追征,既向逋欠者本人追征,也向其家属追征,但孙权下过"癸卯"诏书,对实在无法偿还逋欠租税的人户实行欠债免除。
关键词:
逋欠情况 逋欠原因 逋欠政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建年
准许收藏外典的佛教戒律使得其藏书内容具有较好的包容性,各种载体的充分利用又使其藏书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基于利益众生的创建意愿及佛教经典鼓励佛法流通的制度,中国古代佛教藏经楼在其服务方面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同时地域广泛、身份各异的捐赠者又使得捐赠活动广泛而深入。
关键词:
藏经楼 开放性 佛教图书馆 图书馆史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卿
本文通过对《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简牍所载主要经济内容的分析 ,认为该文书的性质是年度户别税钞总计 ,而不是租佃契约文书 ;并探讨了文书中的“丘”与乡里基层政权组织的关系 ,它可能是乡里之下用以标示地名的小自然村、居民点。又对官田出租类别中的“二年常限田”与“余力 (火种 )田”、“旱田”与“熟田”的实际含义进行考证 ;并指明三国孙吴时期官田的地租形态是“按亩计征”的实物定额租。最后通过旱熟田的比例数字 ,说明此时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水利事业仍处于滞后状态。
关键词:
走马楼 吴简 吏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胡小鹏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2013年9月10日,广东财经大学举行揭牌仪式暨推进学校发展工作会议。广东省政府副省长陈云贤、副秘书长江海燕,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校党委书记程飈、校长王华共同为广东财经大学揭牌。陈云贤副省长代表省委省政府祝贺广东商学院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希望更名后的广东财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