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
- 2023(49)
- 2022(50)
- 2021(27)
- 2020(30)
- 2019(88)
- 2018(96)
- 2017(190)
- 2016(99)
- 2015(117)
- 2014(73)
- 2013(95)
- 2012(99)
- 2011(75)
- 2010(76)
- 2009(84)
- 2008(75)
- 2007(105)
- 2006(97)
- 2005(99)
- 学科
- 济(452)
- 经济(452)
- 地方(256)
- 地方经济(178)
- 学(121)
- 中国(100)
- 方法(99)
- 管理(92)
- 数学(91)
- 数学方法(88)
- 业(86)
- 企(76)
- 企业(76)
- 教育(60)
- 经济学(56)
- 农(54)
- 业经(52)
- 事业(51)
- 年(48)
- 图书(45)
- 书馆(44)
- 图书馆(44)
- 史(43)
- 融(43)
- 金融(43)
- 财(40)
- 农业(39)
- 社会(37)
- 体(35)
- 划(34)
- 机构
- 大学(1309)
- 学院(1126)
- 研究(506)
- 济(406)
- 经济(393)
- 管理(378)
- 中国(372)
- 科学(353)
- 理学(329)
- 理学院(314)
- 管理学(297)
- 管理学院(295)
- 京(287)
- 范(275)
- 师范(271)
- 所(262)
- 农(259)
- 研究所(243)
- 中心(240)
- 师范大学(234)
- 业大(233)
- 江(213)
- 农业(194)
- 林(191)
- 财(184)
- 省(171)
- 研究中心(162)
- 农业大学(161)
- 北京(158)
- 科学院(155)
共检索到2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争平
吴承明先生为中国经济史研究领域的拓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对年轻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人员成长也如春风化雨,惠泽寰中。对我本人来讲,吴老是我从事经济史研究的引路人。一1982年,我本来想考其他专业的研究生,读了吴承明先生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述略》及其他有关中国经济史的论著,才下决心改考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吴承明老师门下的经济史专业研究生。我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喜福 赵世民 马润卯 王生良
10月2日,原国家物价局局长成致平同志走了。物价系统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这是经济学界的损失,更是物价工作的损失。斯人已去,音容宛在;耆德虽逝,典范永存。山西省物价局、价格协会邀请部分离退休老干部和熟悉成老的工作人员召开追思会,追忆成老、缅怀成老。在大家的心目中,成老是好党员、好干部、好领导!在此,我们把大家对成老的一些回忆做一简单整理,以表达对成老的怀念和敬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龙登高
吴老仙逝一周年之际,李伯重教授等主编的"清华经济史丛书"②即将推出《吴承明文集——经济史:理论与实证》,以纪念这位杰出的清华学长。文集由刘兰兮和吴洪老师汇编,方行先生以耄耋之年亲自审定并作序。主要收录吴老1990年代以来也就是70岁以后的论文,并附吴老与方行先生1982—2004年长达二十多年有关传统经济的讨论通信,及叶坦教授的吴老生平与学术的述评。翻阅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龚秀松
成致平同志是我国物价战线的老领导、价格领域的老专家、全国价格改革的带头人。成老长期担任国家物价总局、国家物价局领导,是价格改革的重要参与者和执行者,为理顺价格体系,推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了重要贡献。成老长期关心湖南物价工作,其改革之心、价格之情、著述之丰、党性之真,无不给湖南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叔子
涂又光先生是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高足。在教育方面,涂又光先生就教育的定位问题,教育与学校的关系问题,“人文—科学—科学.人文”教育三阶段的问题,民族文化教育的问题,民族文化经典的学习问题,首先要学习的问题,做人的教育要从幼儿园抓起的问题等等,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与见解。面对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形势,应采取措施着重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
涂又光 教育 学校 科学 人文 民族文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敏
从2005年2月到2015年2月,财政部原部长吴波同志已经离开整整十年了。作为新中国第五任财政部长,吴波在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廉洁奉公、淡泊名利,几十年从未沾染任何不洁之气;在生活中做到公私分明、勤俭节约、宽以待人,晚年两立遗嘱将房产交公,实现了"不置私产给后代"的愿望;在政治上对党无比忠诚,几次政治浪潮中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相信党、相信群众。心净无尘,身后无产,止水无波,这就是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争平
著名经济史学家、中国经济史学会前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汪敬虞先生辞世一年多了,但是他那些抽丝剥笋般的经济分析,高屋建瓴式的史学论述,以及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依然活在我们的心里。在汪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时候,笔者把上世纪80年代我读研究生以来汪公对我的教诲作一追忆,以更好地了解汪敬虞先生为人及学术思想。一上世纪80年代初我本来是要报考其他专业研究生的,在读了汪敬虞先生和吴承明先生等老一辈学者所撰写的有关中国经济史的论著后,对中国经济史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下决心改考经济史专业研究生。在硕士生阶段,我的导师聂宝璋先生一再要求我们精读严中平和汪敬虞先生等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季建辉
2009年11月7日,如往日一样上网浏览新闻,突然搜狐首页上一条黑色的新闻标题、一个熟悉的名字跃入眼中——"小岗村村支书沈浩意外猝死,系省财政厅挂职干部"。我一下子惊呆了……沈浩那张坚毅、自信,而又真诚的面庞一下闪现在眼前,那一句句淳朴、诚挚而又充满憧憬的话语仿佛又回到了耳畔。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林雯
我从一堆付款单中发现了她的名字,那是结算她的所有薪酬并最后支付给她的时候。我用手指轻轻抚摸那两个字,在心里问她:你还好吗?你还好吗?这是她去世后的第5个月。集团决定设立这个公司时,她已有身孕,但她接下了派驻新公司财务经理这个职务,从此离开了熟稔的集团,担当了另一番事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荫贵
无数事例证明,求学过程中的莘莘学子,如果能获得学养深厚而又人格高尚的前辈学者的关爱指点,哪怕在关键时刻的只言片语,也实在是人生难得的机遇,是求学路上难得的幸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语点醒梦中人,茅塞顿开驱迷雾"等语,应该就是这种际遇的生动写照。幸运的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邵瑞庆 陈春华
今日的中国会计已全面融入全球会计浪潮。面对挑战和竞争,我们不能忘记,更毋须妄自菲薄。在会计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拥有自己的积淀,拥有属于自己的会计大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明忠
群山俯首,草木含悲。5月9日上午,我国工业战线的老前辈、现代企业管理的奠基人之一的袁宝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惊闻悲痛至极,今已成隔世,再不能聆听先生教诲。回想袁老的一生,是为党和国家、人民,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不懈奋斗的一生。袁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参与了新中国建设的整个历史过程。自1949年袁老调入东北工业部,投入到为刚刚
关键词:
国家经委 重型机械 企业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瑞敏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许多老师,在不同方面深刻影响着自己的道路。作为企业家,我有一个企业管理方面终身难忘的老师。他就是我国现代管理科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的袁宝华同志。袁宝华同志长期担任中国企业家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名誉会长,从理论到实践对企业管理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海尔集团的创新发展与袁宝华会长的关心、鼓励和指导是分不开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