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21)
2023(2624)
2022(2053)
2021(2240)
2020(1569)
2019(3937)
2018(3949)
2017(5066)
2016(4022)
2015(4661)
2014(4862)
2013(4030)
2012(3743)
2011(3644)
2010(4025)
2009(3289)
2008(3054)
2007(2810)
2006(2635)
2005(2651)
作者
(8359)
(6873)
(6873)
(6718)
(4297)
(3251)
(3242)
(2928)
(2610)
(2595)
(2398)
(2302)
(2297)
(2223)
(2215)
(2206)
(2144)
(2129)
(2048)
(2028)
(1994)
(1819)
(1739)
(1695)
(1674)
(1597)
(1561)
(1475)
(1471)
(1453)
学科
教育(19022)
中国(9742)
理论(5678)
教学(5479)
(4509)
经济(4500)
(4432)
思想(3808)
管理(3611)
政治(3606)
研究(3549)
(3445)
(3445)
思想政治(3391)
政治教育(3391)
治教(3391)
德育(3362)
发展(3289)
改革(3172)
(3167)
高等(3056)
教育改革(2787)
学校(2631)
学法(2463)
教学法(2463)
(2358)
技术(2254)
计算(2236)
教育学(2212)
算机(2209)
机构
大学(48534)
学院(42803)
教育(25892)
研究(20512)
(18318)
师范(18283)
师范大学(15384)
(12631)
科学(12053)
职业(10509)
教育学(10000)
(9974)
技术(9620)
北京(9247)
研究所(9088)
(8622)
管理(8497)
中国(8387)
(8307)
经济(7802)
中心(7745)
(7412)
教育学院(7334)
职业技术(7184)
理学(6843)
理学院(6574)
(6528)
管理学(6250)
管理学院(6134)
技术学院(6103)
基金
研究(26092)
项目(23829)
教育(21297)
科学(20251)
成果(14798)
编号(13875)
课题(13381)
社会(13304)
基金(12745)
社会科(12207)
社会科学(12204)
(11959)
(11505)
(10647)
(10155)
国家(9879)
规划(9373)
(8527)
项目编号(8273)
研究成果(8225)
年度(7800)
(7645)
科学基金(7463)
(7271)
重点(7170)
(7156)
(7089)
(7063)
阶段(7043)
教育部(6892)
期刊
教育(45133)
研究(25818)
中国(21802)
职业(10732)
(10184)
经济(10184)
技术(7993)
技术教育(6986)
职业技术(6986)
职业技术教育(6986)
高等(5477)
大学(5393)
学报(5329)
高等教育(4892)
(4885)
论坛(4885)
科学(4864)
成人(4689)
成人教育(4689)
(3913)
(3766)
职教(3620)
发展(3593)
(3593)
比较(3489)
图书(3421)
(3276)
学学(3069)
管理(3035)
教研(2988)
共检索到83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叶松庆  
作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先生在物理学的多个领域里成就卓著,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作为一位物理教育家,了解他的人并不很多。实际上,他既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又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在几十年的科学教学生涯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科学教育经验,形成了深邃的科学教育思想,培养了一大批世界一流和在中国物理学界独当一面的科技和教育人才,堪称科学教育巨匠。本文拟从七个方面简述吴大猷先生的科学教育思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顾定倩  
吴燕生20世纪30年代在沈阳和北京先后举办过两所聋校,之后长期从事党的教育事业,是中国近代特殊教育史和中国共产党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被誉为人民教育家。本文介绍他的聋教育实践,分析他的聋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他在聋教育实践中体现出的四个特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再生  
吴有训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科学家,其大学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清华大学物理系,其宗旨是"学术独立",实现学术独立的根本途径是"建立由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的高质量大学教育",也就是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办研究型大学。吴有训大学教育思想的具体内涵是:在科研上,教师要"成就有意义的研究,结果为国际同行所公认";在教学上,推行"重基础、重质量、重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注重选拔高素质的人才,因材施教,实行通才教育,"理论知识与实验能力并重",养成严谨科学、自由探究的学风;在管理上,根据学术和学者的特性,以人为本,团结全体教师,实行民主管理,形成和谐进取的学术环境。吴有训教育思想,在清华物理系的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海宁  
吴贻芳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其教育思想是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得以升华的。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为社会培养人才是吴贻芳教育目标观的核心,为女子的教育机会而抗争是其性别教育观的主题,“家庭式”教育氛围的营造是其教育管理观的特色。吴贻芳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和个性特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素清  
论大科学与大教育的特征四川联合大学王素清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是整个社会有机体中很重要的构成因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发展。从20世纪开始,尤其是在最近几十年以来,自然科学和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更加深刻和广泛地影响到经济、...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永新  王伟群  
科学教育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最关键、最基础的工作。目前的科学教育存在科学教育目标功利化、科学教育对象精英化、科学教育内容片面化、科学教学方法形式化、科学教育资源分散化、科学教育教师非专业化等诸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新科学教育提出让科学知识有温度,让科学智识有力度,让科学智慧有深度,让科学信念有高度,让科学教育有长度的科学教育新理念。探索新科学教育的实施路径和课程教学改革,以求为科学教育探索一条新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徐拥军  王露露  
吴宝康是新中国档案学和档案教育的奠基人及创立者,其档案思想经历了从文书档案工作到科技档案工作、从档案实体管理到图情档信息管理、从以利用为纲到以信息资源开发为中心、从注重调查编研到注重主动服务、从历史辅助学科到档案学科体系等变化,其演变过程离不开吴宝康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论、深厚的文化根基、宽广的学术视野、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坚韧的品格心性等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纪宝成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重要时期,中国人民大学同时迎来了纪念复校30周年,首任校长吴玉章同志诞辰130周年。吴老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谭书敏  
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研究生在思想、政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特点的分析,提出:研究生的思想教育要不断探索新问题,解决新热点,寻求新视角。论述了研究生思想教育科学性的八个方面:个性、学术性、启发性、灵活性、准确性、建设性、超前性、创造性。并进一步说明研究生思想教育科学性在运用语言、情感、情境、典型、理论等方面的艺术手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桂生  
本文在吴国平博士对拙作平议的启发下,重新检讨了自己对我国教育理论现实状况认识转变的过程。主要是从“大教育现象”的质疑中引出对教育学科分化的关注;从教育分支学科现象中引出教育学“姓教”自律;从教育学名实之辩中引出“教育理论”与“关于教育的理论”的区分;从“关于教育的理论”的再分析中促成对我国教育理论现状的再认识。本文主要是出于对教育学学术信誉的关注而为教育学正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根正  
当前,我国许多高等学校又兴起了教育思想大讨论的热潮。可以说,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代的要求、社会发展的必然,又是高校在新形势下更新观念、转变思想,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建立办学优势和特色,保持和促进其健康发展的运筹之举。教育思想大讨论要研讨的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青松  
树立科学教育观,必须开展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当代科学教育改革要从分科化科学教育转向综合化科学教育,从传授性科学教育转向探究性科学教育,从学校型科学教育转向社会型科学教育,通过全员科学教育、全面科学教育和全程科学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纪宝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