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51)
- 2023(7402)
- 2022(5995)
- 2021(5527)
- 2020(4651)
- 2019(10681)
- 2018(10742)
- 2017(21362)
- 2016(11084)
- 2015(12678)
- 2014(12850)
- 2013(12745)
- 2012(11676)
- 2011(10833)
- 2010(11302)
- 2009(10564)
- 2008(9814)
- 2007(8907)
- 2006(7999)
- 2005(7375)
- 学科
- 济(74397)
- 经济(74340)
- 管理(29587)
- 方法(28537)
- 数学(26271)
- 数学方法(25767)
- 业(25183)
- 企(19889)
- 企业(19889)
- 地方(16710)
- 中国(14442)
- 农(12788)
- 地方经济(12341)
- 业经(12193)
- 学(10888)
- 财(8858)
- 理论(8751)
- 融(8722)
- 金融(8721)
- 贸(8700)
- 贸易(8694)
- 农业(8658)
- 制(8582)
- 易(8302)
- 环境(8026)
- 和(7857)
- 银(7736)
- 银行(7730)
- 经济学(7690)
- 行(7521)
- 机构
- 学院(168482)
- 大学(167055)
- 济(82718)
- 经济(81288)
- 管理(64855)
- 研究(56587)
- 理学(55967)
- 理学院(55399)
- 管理学(54241)
- 管理学院(53939)
- 中国(43973)
- 财(34203)
- 京(33869)
- 科学(31252)
- 所(27892)
- 财经(27566)
- 经济学(27033)
- 研究所(25122)
- 中心(25083)
- 经(24911)
- 江(24147)
- 经济学院(23887)
- 北京(21733)
- 范(21219)
- 师范(21072)
- 农(20784)
- 财经大学(20325)
- 业大(20292)
- 院(19855)
- 州(19252)
- 基金
- 项目(105602)
- 科学(84060)
- 研究(77790)
- 基金(77421)
- 家(65891)
- 国家(65392)
- 科学基金(57057)
- 社会(52057)
- 社会科(49512)
- 社会科学(49499)
- 省(40594)
- 基金项目(39426)
- 教育(36468)
- 自然(35221)
- 自然科(34486)
- 自然科学(34482)
- 自然科学基金(33817)
- 资助(33679)
- 划(33312)
- 编号(31382)
- 成果(24803)
- 部(23513)
- 重点(23290)
- 发(23179)
- 国家社会(21808)
- 课题(21514)
- 创(21306)
- 教育部(20906)
- 人文(20494)
- 大学(20230)
共检索到256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异煌
科技进步总是在一定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模式中实现的,经济模式的选择对科技进步有着重大影响。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只追求数量的增长,而忽视技术进步与质量的提高;我国的传统经济体制,只强调高度的集中统一,而缺乏生机和活力。这样的经济模式,严重地妨碍了科技进步特别是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了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体制模式的双重转换,经济发展要从片面追求速度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效益的轨道;经济体制要从高度集中的僵化模式转向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模式。经济模式的双重转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异煌
物价,近来已成为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也是经济研究最热门的课题。如何看待近年来的物价上涨?如何摆脱物价轮番上涨的困扰?如何进一步把价格关系理顺?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能就物价论物价,而必须联系经济模式的转换来分析。一、区分两种物价上涨物价上涨,有人认为是价格改革的产物,也有人断然否认价格改革与物价上涨的任何联系。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偏颇之处。价格改革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调,调整不合理的比价关系;二是放,改变价格形成的机制。这两方面的改革,反映了经济模式双重转换的要求。我国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小明
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模式的转换时期,探讨这一时期的企业体制,对于深化改革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不同的企业体制企业是国民经济机体的细胞。正如生命的机体构成(模式)制约着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一样,国民经济体制模式也制约着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其功能。企业的组织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就是企业体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东皇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下我国经济呈现出"高出口、高投资和低消费"的特征,该模式使我国未来经济增长面临严重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增加了经济运行的风险,是不可持续的。为了打破这些约束和平缓经济波动,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增长模式需要转型,应推进能有效启动居民消费需求的制度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关键词:
经济增长模式 消费 投资 出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勇
欧美农民合作社是由社会弱势群体联合而成的一种自助性经济组织,其合作经济的发展顺应了市场经济规律。在合作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欧美各国都在立法、财税、信贷等方面给予了合作社大力支持,并且建立了合作社经济组织方面的法律法规,从而保障了合作社的稳定发展。借鉴欧美经济合作发展模式,我国应在制度创新、依法治社、政府支持、组织建设等方面促进我国合作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欧美国家 合作经济 合作社 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连生
美欧两种模式在资本占有形式、经济运行机制、收入分配政策、贫富差距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出现差异的原因是:欧洲工人阶级力量强大,美国工人阶级力量薄弱;欧洲社会民主党长期执政,体制内变革成效显著,美国右翼势力强大,社会民主党没有作为;欧洲受民主社会主义影响较深,美国受新自由主义影响深重。两种模式的差异表明:当代资本主义具有双重发展趋向,欧洲资本主义出现了部分质变,具有比较明显的历史过渡性质。
关键词:
美国模式 欧洲模式 新社会因素 部分质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裴学剑
本文认为,战后的德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克服战争所带来的精神上、物质上的大混乱,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战后实行了“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是:(1)保护竞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2)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3)保持适度的政府干预。作者指出,研究德国组织市场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闻潜
我国经济增长一直居于高位,但已有几种伴生现象,主要是商品过剩、资金过剩和失业率上升,正蕴育着一些风险或危机。这三者都是由生产过剩所引起。生产过剩意味着消费相对于生产已严重滞后。因此,要根治生产过剩,化解经济风险,关键是大力促进消费增长,并以消费启动经济运行全过程。坚持以消费带动投资增长,这是消费启动所固有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关键词:
消费启动 商品过剩 资金过剩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青木昌彦 高新军
本文试图用一种统一的模式来解释日本公司的运作及其成就,所研究的问题是:“日本的”内部运作与协作模式,以及与所谓的日本终身雇佣制之间有逻辑联系吗?银行定向资金同日本公司的内部结构有重大关系吗?如果是这样,银行对公司的管理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现在世界上大体有三种市场经济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美国模式。德国模式又称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它吸收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曾康霖
一)在本世纪70年代,东亚“四小龙”经济迅速起飞,其经济的年均增长率:新加坡为94%,中国台湾为18%,香港地区为193%,韩国为248%。进入80年代以后,除“四小龙”外,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也名列前茅,当西方国家经济增长只有两三个百分点时,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显光
传统的“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讨论由来已久。近年来,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苏州选择了“引进来”的模式,温州选择了“走出去”的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新发展。本文比较了开放型经济两种模式的特点、成因和利弊,并对两种模式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开放型 经济模式 走出去 引进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东风
循环经济是21世纪经济模式的必然选择。本文试从循环经济的本质出发,借鉴国际循环经济模式,对我国经循环经济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