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14)
2023(2695)
2022(2302)
2021(2363)
2020(1966)
2019(4521)
2018(4564)
2017(9804)
2016(5294)
2015(5970)
2014(5885)
2013(5759)
2012(5508)
2011(4868)
2010(4870)
2009(4589)
2008(4748)
2007(4470)
2006(4098)
2005(3970)
作者
(13519)
(10983)
(10912)
(10705)
(7183)
(5289)
(5271)
(4328)
(4083)
(4051)
(3929)
(3820)
(3683)
(3523)
(3397)
(3392)
(3328)
(3321)
(3245)
(2912)
(2882)
(2782)
(2625)
(2588)
(2580)
(2514)
(2438)
(2384)
(2335)
(2217)
学科
(16369)
经济(16333)
(15483)
银行(15338)
(14119)
(12365)
(12033)
管理(11862)
(10670)
企业(10670)
业务(9200)
方法(8602)
(8530)
制度(8527)
(8421)
金融(8421)
银行制(7967)
数学(7899)
数学方法(7837)
(6760)
(5030)
财务(5024)
财务管理(5016)
企业财务(4919)
中国(4839)
(4230)
体制(3877)
(3729)
(3578)
(3086)
机构
大学(68615)
学院(65664)
(29250)
经济(28594)
中国(27166)
管理(24355)
研究(22723)
理学(19663)
(19628)
理学院(19465)
管理学(19248)
管理学院(19115)
银行(18845)
(17464)
(17451)
(14362)
财经(13307)
(12234)
(12125)
金融(11915)
中心(11861)
(11688)
科学(10959)
(10868)
(10561)
财经大学(10282)
研究所(10230)
人民(10165)
经济学(9938)
北京(9536)
基金
项目(37205)
科学(29045)
研究(28519)
基金(27952)
(23409)
国家(23204)
科学基金(19783)
社会(18530)
社会科(17653)
社会科学(17645)
基金项目(14268)
教育(13237)
(12681)
资助(12589)
自然(11920)
自然科(11609)
自然科学(11608)
编号(11544)
自然科学基金(11430)
(11175)
成果(10571)
(9309)
(8435)
教育部(8420)
重点(7989)
人文(7916)
(7847)
国家社会(7833)
大学(7637)
项目编号(7538)
期刊
(31139)
经济(31139)
(27471)
金融(27471)
研究(24961)
中国(15962)
(14183)
(10175)
管理(8807)
学报(7754)
科学(7405)
财经(7170)
大学(6352)
教育(6225)
(5982)
学学(5946)
理论(5232)
农业(5116)
实践(4804)
(4804)
国际(4751)
经济研究(4595)
农村(4445)
(4445)
世界(4391)
现代(4136)
问题(3927)
(3729)
论坛(3729)
业经(3715)
共检索到118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静梅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加快我国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进程,已经刻不容缓了。专业银行商业化,涉及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以及银行经营机制的根本转变。改革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通过国有专业银行的“改制”,实现自主经营,市场取向,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及资产负债比例合理化,风险责任明确化,经营效益最大化。 我国目前专业银行商业化在启动阶段面临的最大障碍,既不能单纯归结为银行,也不能单纯归结为国有企业,而是在于被扭曲了银、企关系,要害是国有企业对专业银行欠下的沉重债务,或者说,专业银行大量的不良债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钧文  
在当今日本,不良债权是一个沉重的包袱,拖垮了一家又一家银行。不良债权又如一个深不测底的黑洞,吞噬着各方为解决不良债权而投入的巨资。巨额不良债权已成为日本经济萧条的元凶,也成为世界经济危机的潜在威胁。正因为如此,如何解决日本银行界的不良债权,成为国际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殷孟波  李顶  
对解决专业银行不良债权问题的探讨殷孟波,李顶当前专业银行不良债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专业银行的2.4万亿信贷资产存量中,有近4000亿处于“不良”状况,约占16.7%。而在工行系统中,不良债权在信贷资产存量中所占比例已超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黎涵  黎军  
不良债权是困扰世界银行业发展的难题。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其银行业不良债权问题逐步显现,给日本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其根源在于日本国内的泡沫经济、亚洲金融危机与其本身经济衰退、主银行制度为核心的特殊银企关系、宽容性的不良资产监控体系以及行政色彩严重的政府监管。近年来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化解不良资产,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日本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的主要政策、措施,对化解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朝阳  何德旭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 ,日本的金融机构一直受到巨额不良债权的困扰。之所以会产生这些不良债权且一直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与日本银行不良债权产生的复杂原因有密切的关系 ,特别是与日本的经济发展环境、金融制度、企业发展状况等密切相关。日本政府和金融机构采取的处置不良债权的对策 ,对于我国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江林  
解决国有银行不良债权问题的正确思路是,将它与推进跨地区企业兼并结合起来。但这种兼并不应是政府的“拉郎配”行为,而应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在具体操作上,可运用现代博弈论中的激励机制设计理论,设计出一种合理的“债务折扣机制”,来与兼并企业进行博弈。通过兼并,国有银行、兼并企业、被兼并企业以及政府当局都可从中获益,因而是可行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袁德华  李华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曹凤歧  于凤坤  
债转股的最大问题在于不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尤其是证券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处理不良资产,还主要依靠财政来解决问题,这种方式仍然存在巨大的风险。分析表明,债权转基金将是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新的可行途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蓝庆新  町田花里奈  
加入WTO后,我国金融市场化步伐加快,金融领域竞争将更加激烈,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也随之加大;而我国金融业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显然不利于我国金融业竞争力的提升,对不良资产的处理成为我国金融改革中一个重要问题。日本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渝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